《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三 (8)
卷之四十三 (8)
1. 火痰老痰諸方
(《經驗》)流金膏,治一切火痰咳逆等證。
白石膏(微煅研細末,無津為度),大黃(錦紋者,不見鐵器搗碎如豆大,好酒浸半日蒸熟曬乾,須九蒸九曬為度。各二兩),片黃芩(酒洗),橘紅(各半兩),
連翹(去枝酒洗),川芎,桔梗,貝母(各一兩),臘膽南星,蘇州,薄荷葉,香附子(各半兩),
上各精製為極細末,煉蜜為丸,彈子大。午後或臨臥細嚼一丸,忌酒面諸濕熱物。
(《宣明》)黃芩二陳湯,治熱痰。
黃芩,陳皮,半夏,茯苓(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水盞半,姜三片,煎七分,食遠服,可隨證加味。
清膈導痰湯,治胃火厚味,膈上熱痰,咯吐不出,咳唾稠黏。
黃芩,貝母(各一錢),桔梗,甘草,陳皮(各五分),天花粉,栝蔞仁,白朮,白茯苓(各八分),石膏,朴硝(各錢半),
上水二盞,加竹葉二十個,洗淨揉爛,煎八分,食遠服。
(仲景)小陷胸湯,治熱痰,胸膈不利,痞滿喘嗽。
黃連,栝蔞仁,半夏(各二錢),
上先以水二盞煎栝蔞仁,一盞半下二藥同煎八分,溫服,未利再服。
(節齋)老痰丸,潤燥開鬱,降火消痰,治老痰鬱痰結成黏塊,凝滯喉間,肺氣不清,或吐咯難出,皆因火邪炎上,凝滯於心肺之分,俱宜開鬱降火消痰,緩而治之,庶可效耳。
天門冬(去心),黃芩(酒炒),海粉(另研),橘紅(去白。各一兩),連翹(半兩),桔梗,香附子(淡鹽水浸炒。各半兩),青黛(另研,一錢),芒硝(另研,二錢),栝蔞仁(另研,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入薑汁少許,和藥杵勻,丸如龍眼大,噙嚼一丸,清湯送,細嚥之。或丸如綠豆大,淡姜
湯送五六十丸。此等老痰,大率飲酒人多有之,酒氣上蒸,肺與胃脘,皆受火邪,故鬱結而成痰也。此方天冬、黃芩瀉肺火,海粉、芒硝咸以軟堅,栝蔞潤肺消痰,香附、連翹開鬱降火,青黛去鬱火,故不用辛燥之藥。
(東垣)黃芩利膈丸,利膈上熱,治胸中痰。
生黃芩,炒黃芩(各一兩),半夏,南星,黃連,枳殼,白茯苓,陳皮(各二錢),澤瀉(半兩),白朮(一錢),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白湯下。
(嚴氏)栝蔞半夏丸,治肺熱痰嗽。
栝蔞仁(另研),半夏(制。各一兩),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薑湯下。
(丹溪)清氣化痰丸,治上焦痰火壅盛,咳嗽煩熱口渴,胸中痞悶。
南星(制,三兩),半夏,黃連,黃芩(各五兩),栝蔞仁,茯苓,杏仁(去皮尖,四兩),陳皮,枳實(炒。各六兩),甘草(二兩),
上為細末,薑汁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薑湯下。
清膈化痰丸,清熱去濕利痰。
黃芩,黃連(各一兩),黃柏,山梔(各五錢),香附(制),蒼朮(各二兩),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青黛丸,治熱痰咳咯不出。
青黛,栝蔞仁,黃芩,香附子,貝母(各一兩),橘紅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青礞石丸,清熱化痰燥濕,重在風化硝。
南星,半夏(各以皂角明礬水浸二宿,切片曬乾),黃芩(薑汁炒),茯苓,枳殼(各一兩),青礞石(如法煅,二兩),風化硝(一兩),
上為末,神麯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周府)黃芩半夏丸,治上焦有熱,咳嗽生痰。
黃芩,半夏(制。各一兩),
上為細末,薑汁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薑汁湯下。
(《集成》)加味洞下丸,治前症。
橘紅(半斤,食鹽一兩,微以水拌半日),南星(制),半夏(制),黃芩,黃連,甘草(各一兩),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白話文:
[火痰老痰諸方]
-
(《經驗》)流金膏: 治療各種火熱引起的痰咳、氣逆等症狀。 將煅燒過的白石膏磨成細粉(研磨到沒有水分為止),錦紋大黃(不接觸鐵器,搗碎成豆子大小,用好酒浸泡半天,蒸熟曬乾,需經過九次蒸曬)。兩者各取二兩。另外準備用酒洗過的片黃芩和橘紅,各取半兩。 再準備用酒洗過的連翹、川芎、桔梗、貝母各一兩,以及臘膽南星、蘇州薄荷葉和香附子各半兩。 將以上所有藥材精製成極細的粉末,然後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製成藥丸,每顆如彈珠大小。在下午或臨睡前細嚼一丸,要忌食酒類、麵食以及各種濕熱食物。
-
(《宣明》)黃芩二陳湯: 治療因熱引起的痰。 黃芩、陳皮、半夏、茯苓各取一錢,甘草五分。 將以上藥材加一碗半水,加入三片生薑,煎煮至七分。在飯後服用,可以根據病情需要加減藥材。
-
清膈導痰湯: 治療因胃火旺盛、飲食過於肥膩,導致膈膜上方產生熱痰,難以咳出,咳出的痰液濃稠黏膩。 黃芩、貝母各取一錢,桔梗、甘草、陳皮各取五分,天花粉、栝蔞仁、白朮、白茯苓各取八分,石膏、朴硝各取一錢半。 將以上藥材加入兩碗水,再加入二十片洗淨揉爛的竹葉,煎煮至八分。在飯後服用。
-
(仲景)小陷胸湯: 治療因熱引起的痰,導致胸膈不適、胸悶、呼吸急促。 黃連、栝蔞仁、半夏各取二錢。 先用兩碗水煎煮栝蔞仁至剩一碗半,再加入其他兩味藥一同煎煮至八分。溫熱服用,如果沒有排便順暢,可再次服用。
-
(節齋)老痰丸: 潤燥、疏解鬱結、降火、消除痰液,治療老痰、鬱結之痰凝結成黏稠塊狀,滯留在喉嚨間,導致肺氣不順暢,或者痰難以咳出。這些情況都是因為火邪上炎,凝滯在心肺部位。應當以疏解鬱結、降火、消除痰液的方式,慢慢調理,方可見效。 天門冬(去心)、用酒炒過的黃芩、海粉(另外研磨)、橘紅(去白)各取一兩,連翹半兩,桔梗、用淡鹽水浸泡炒過的香附子各取半兩,青黛(另外研磨)一錢,芒硝(另外研磨)二錢,栝蔞仁(另外研磨)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少許薑汁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均勻,搗成藥膏,製成如龍眼大小的藥丸,含在口中慢慢咀嚼,用清淡的湯送服,慢慢吞嚥。或者做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用淡薑湯送服五六十丸。這種老痰,大多是飲酒的人容易罹患,酒氣向上蒸發,導致肺和胃受到火邪影響,因此鬱結而形成痰。此方中天門冬、黃芩可以瀉肺火,海粉、芒硝性味鹹可以軟化堅硬的痰塊,栝蔞仁潤肺消痰,香附、連翹可以疏解鬱結、降火,青黛可以去除鬱火。所以此方不用辛燥的藥材。
-
(東垣)黃芩利膈丸: 疏解膈膜上方的熱邪,治療胸中痰。 生黃芩、炒黃芩各取一兩,半夏、南星、黃連、枳殼、白茯苓、陳皮各取二錢,澤瀉半兩,白朮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水滴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後用白開水送服。
-
(嚴氏)栝蔞半夏丸: 治療因肺熱引起的咳嗽。 栝蔞仁(另外研磨)、製半夏各取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湯浸泡的蒸餅為粘合劑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薑湯送服。
-
(丹溪)清氣化痰丸: 治療上焦(胸腔以上)痰火壅盛,引起的咳嗽、煩躁發熱、口渴、胸悶。 製南星三兩,半夏、黃連、黃芩各五兩,栝蔞仁、茯苓、去皮尖的杏仁各四兩,陳皮、炒過的枳實各六兩,甘草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薑汁煮的糊狀物為粘合劑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薑湯送服。
-
清膈化痰丸: 清熱、祛濕、化痰。 黃芩、黃連各一兩,黃柏、山梔各五錢,製香附、蒼朮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水滴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
青黛丸: 治療因熱引起的痰咳,難以咳出。 青黛、栝蔞仁、黃芩、香附子、貝母各取一兩,橘紅。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湯浸泡的蒸餅為粘合劑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
青礞石丸: 清熱、化痰、燥濕,重點在於使用風化硝。 南星、半夏(都用皂角明礬水浸泡兩晚,切片曬乾),用薑汁炒過的黃芩、茯苓、枳殼各取一兩,煅燒過的青礞石二兩,風化硝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神麴糊為粘合劑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
(周府)黃芩半夏丸: 治療上焦有熱,引起的咳嗽、生痰。 黃芩、製半夏各取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薑汁糊為粘合劑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十丸,用薑汁湯送服。
-
(《集成》)加味洞下丸: 治療上述相似症狀。 橘紅(半斤,用一兩食鹽微量水拌半天),製南星、製半夏、黃芩、黃連、甘草各取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湯浸泡的蒸餅為粘合劑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