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三 (4)
卷之四十三 (4)
1. 不可吐例
病人性行剛暴好怒,善淫,不可吐。
病人左右多雜之言,不可吐。
病人頗讀醫書,實非深明其理,疑而不決不可吐。
主病者不能辨邪正之說,不可吐。
病人無定見,妄言妄從,反覆不定者,不可吐。
病勢巇危,老弱衰朽者,不可吐。
自吐不止,亡陽血虛者,不可吐。
諸吐血、嘔血、咯血、衄血、嗽血、崩血、失血者,皆不可吐,吐則轉劇。
白話文:
病人如果個性剛烈暴躁、容易發怒,又好色淫慾,不可以採用催吐療法。
病人如果周圍有許多雜亂的意見干擾,不可以採用催吐療法。
病人如果只是略微讀過醫書,實際上並不深入了解醫理,心中疑惑不定,不可以採用催吐療法。
如果主治醫師無法分辨疾病的虛實正邪,不可以採用催吐療法。
病人如果沒有自己的主見,胡言亂語又盲從他人,想法反覆不定,不可以採用催吐療法。
如果病情危急,患者又年老體弱、身體衰敗,不可以採用催吐療法。
如果已經自行嘔吐不止,導致陽氣虛脫、血虛的病人,不可以採用催吐療法。
凡是出現吐血、嘔血、咳血、流鼻血、嗽血、子宮出血、各種失血情況的病人,都不可以採用催吐療法,否則會使病情更加嚴重。
2. 治飲證當上下分消水濕
子和云:留飲一證也,古人有五飲六證之分,皆觀病之形狀而定名也。予詳飲之所得,其來有五:有憤鬱而得之者,有困乏而得之者,有思慮而得之者,有痛飲而得之者,有熱而傷冷得之者。飲證雖多,其因無出於此。夫水陰物也,但積水則成痰成飲。在左脅者,同肥氣也,在右脅者,同息賁也。
入肺則嗽,入腸則泄,入腎則為湧水,入脾則為腫滿。故在上則面浮,在下則胕腫,在中者為支滿痞隔。痰逆在陽不去者,久則化氣病;在陰不去者,久則成形著。今之用方,例以飲為寒積,皆用溫熱之劑補之燥之,水濕未除,反增大熱。豈知《內經》云:留者攻之,導水丸、禹功散、十棗湯、三花神佑丸之類是也。
昔有病數年不愈,子和診之,左手皆微小,右手皆滑而大。微小為寒,滑大為燥,以瓜蒂散湧其寒痰數升,汗出如沃,次以導水丸、禹功散去腸中燥垢亦數升,其人半愈,然後以淡劑流濕降火,開其胃口,不逾月而瘥。
白話文:
張子和說:留飲也是一種病症,古人將其分為五飲或六證,都是根據病症的表現來命名的。我仔細研究飲病發生的原因,大致有五種:有的是因為心情鬱悶而得,有的是因為過度疲勞而得,有的是因為思慮過多而得,有的是因為暴飲而得,有的是因為身體發熱卻吃了寒涼的食物而得。飲證雖然有很多種,但發病原因不出這五種。水是陰性的東西,但水如果積聚在體內就會形成痰或飲。如果積在左脅部,就和肥氣的症狀相同;如果積在右脅部,就和息賁的症狀相同。
水飲進入肺部就會引起咳嗽,進入腸道就會引起腹瀉,進入腎臟就會形成湧水病,進入脾臟就會引起腫脹和腹滿。所以,水飲在體表上部就會使面部浮腫,在體表下部就會使腳踝腫脹,在體內中部就會導致胸部脹滿、痞塞不通。痰如果逆行向上,停留在陽氣旺盛的部位而沒有消除,時間久了就會轉化成氣病;如果停留在陰氣旺盛的部位而沒有消除,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有形的阻塞。現在醫生用藥,通常把飲病當成寒積,都用溫熱的藥物來補虛和燥濕,這樣不僅沒有消除水濕,反而會增加熱邪。難道他們不知道《黃帝內經》說:停留在體內的水飲要用攻下的方法,像導水丸、禹功散、十棗湯、三花神佑丸之類的藥方就是用來攻下水飲的。
以前有個病人,病了好幾年都沒有好。張子和診斷他的病情,發現他左手的脈象細微,右手的脈象滑而大。細微代表體內有寒,滑大代表體內有燥,於是先用瓜蒂散來湧吐他體內的寒痰,吐出好幾升,汗如雨下,接著再用導水丸和禹功散來清除他腸中的燥垢,也清出好幾升。這個病人就康復了一半,然後再用清淡的藥物來排除體內濕氣、降低火氣,並打開他的胃口,不到一個月就痊癒了。
3. 燥熱藥治痰之誤
丹溪曰:氣之初病,其端甚微。或因飲食不謹;或外觸風雨寒暑;或內因七情;或食味過厚,偏助陽氣,蘊為膈熱;或資稟充實,表密無汗,津液不行,清濁相干。氣之為病,或痞或痛,或不思食,或噫腐氣,或吞酸,或嘈雜,或膨滿。不求病源,便認為寒,處以辛香燥熱之劑,投之數服,時暫得快,以為神方。
厚味依前不節,七情又復相仍,舊病被劫,暫開濁液,易於攢聚。或半月一月,前證復作,如此延蔓,自氣成積,自積成痰,此為痰、為飲、為吞酸之由也。醫猶不察,復以香燥之藥,久服過多,血液俱耗,胃脘枯搞,漸成痞痛膈噎之證,此燥熱之誤也。若夫用熱藥,其必挾虛寒之證,或為外束風寒,痰氣內郁,可以溫散,或先疏導痰滯,必當攻補兼施,要在臨病制方,隨時增減。
河間、子和、丹溪諸家治法靡不精詳,或熱或寒,或攻或補,究其所屬,合其所宜,無施不當矣,何熱藥之誤哉!
白話文:
朱丹溪說:疾病剛開始的時候,症狀其實很輕微。可能是因為飲食不注意,或是外感風寒暑濕,或是內在情緒波動,或是吃太過油膩的食物,偏向助長陽氣,在胸膈之間形成熱。也可能是因為本身體質強壯,皮膚緊密不出汗,導致津液循環不暢,清濁混雜。氣機不順暢而引起的疾病,可能表現為胸悶、疼痛、不想吃飯、打嗝有腐敗氣味、吞酸、胃裡嘈雜不舒服、腹脹等。如果沒有去追究病因,就認為是寒症,而使用辛辣溫熱的藥物,吃幾帖後,雖然暫時會覺得舒服,就以為是神效。
但如果還是像之前一樣不節制飲食,情緒波動又持續不斷,舊病被暫時壓制,只是暫時疏通了阻塞的津液,反而更容易積聚。過了半個月或一個月,之前的症狀又再次出現,這樣不斷地蔓延,就從氣滯變成積聚,從積聚變成痰,這就是痰、飲和吞酸的原因。醫生如果還是沒有察覺,又使用過多辛燥的藥物,長期服用,會耗損氣血,導致胃部乾枯,逐漸形成胸悶疼痛、食道阻塞等症狀,這就是濫用燥熱藥的錯誤。如果真的要用溫熱藥,一定是針對體內有虛寒的狀況,或是外感風寒導致痰氣鬱結在體內,才能用溫散的方法,或是先疏通痰液的阻塞。必須攻邪和補益兼顧,重點是要根據病情來制定藥方,隨時調整用藥。
河間、子和、丹溪等各家醫學大家的治療方法都非常詳細精確,無論是用熱藥或寒藥,或是用攻邪或補益的方法,都要仔細研究疾病的本質,採用適合的方法,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怎麼會是熱藥的錯誤呢!
4. 半夏南星治痰辨
世人泥用二陳湯治痰,不論風寒濕熱,一概施治,凡兼痰字,堅執二陳,雖彌年不效,亦不敢更變,甚至佐之南星,其誤何可勝言也?自王節齋氏《雜著》之論出而後,醫者聞之,其差知,亦未必盡知之也。其曰痰者,病名也。人之一身氣血清順,則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惟夫氣血濁逆,則津液不清,蒸熏成聚而變為痰焉。痰之本,水也,源於腎;痰之動,濕也,主於脾。
古人用二陳湯為治痰通用者,所以實脾燥濕,治其標也。(標當作本。)然以之而治濕痰、寒痰、痰飲、痰涎,則固是矣。若夫痰因火動,肺氣不清,咳嗽時作,及老痰鬱痰結成黏塊,凝滯喉間,吐咯難出,此等之痰,皆因火邪炎上,熏於上焦,肺氣被郁,故其津液隨氣而升,卒為火鬱,凝結而成,歲月積久,根深蒂固,名曰老痰,又曰郁痰,而其源即火邪。
病在上焦心肺之分,咽喉之間,非中焦脾胃濕痰、冷痰、痰飲、痰涎之比,故湯藥難治,亦非半夏、南星、茯苓、蒼朮、枳殼等藥所能治也。惟在開其鬱,降其火,清潤肺金而消化凝結之痰,緩以治之,庶可效耳。
故制老痰丸,用黃芩、海粉、桔梗、栝蔞、天門冬之類,則二陳湯輩,豈能觀效於萬一哉?由此觀之,半夏非但不能效於老痰,若用之,必反劇者,大抵執泥丹溪有云二陳湯總治一身之痰之句,竟不察夫新久寒熱,每有用之,痰結成膠,聲不清咳不出者,半夏之過也,或者憾其辨之不早。予觀今之例執半夏、南星而治痰者,猶不少矣。
白話文:
世人總是死板地用二陳湯來治療痰,不論是風寒、濕熱引起的痰,都用二陳湯來醫治。只要提到痰,就堅持用二陳湯,即使治療多年沒有效果,也不敢改變。甚至還搭配南星來用,這種錯誤實在太多了。自從王節齋先生的《雜著》提出相關論點後,醫生們聽說了,稍微知道了一些,但也不完全了解。他說的痰,是一種疾病的名稱。如果一個人體內的氣血順暢,津液就能順利流通,怎麼會有痰呢?只有在氣血混濁逆亂時,津液才會變得不清澈,蒸發積聚而變成痰。痰的根本是水,源於腎;痰的活動是濕,主導在脾。
古人用二陳湯普遍治療痰,實際上是用來健脾燥濕,治療的是痰的表面現象(這裡說的「標」應該理解為「本」,指的是根本)。用二陳湯治療濕痰、寒痰、痰飲、痰涎,當然是合適的。但如果是因為火氣上炎,導致肺氣不清,咳嗽頻繁,以及老痰、鬱痰結成黏塊,凝結在喉嚨,難以吐出,這些痰都是因為火邪向上升騰,熏烤上焦,導致肺氣被鬱滯,因此津液隨著氣往上升,最終因為火氣鬱結,凝結而成。時間長了,就會根深蒂固,稱為老痰,也叫鬱痰,而它的根源是火邪。
病變部位在上焦心肺,在咽喉之間,和中焦脾胃的濕痰、冷痰、痰飲、痰涎不一樣。所以用湯藥難以治療,也不是半夏、南星、茯苓、蒼朮、枳殼等藥物所能解決的。唯一的方法是打開鬱結,降下火氣,清潤肺氣,消化凝結的痰,慢慢地治療,或許才能見效。
因此,要製作老痰丸,用黃芩、海粉、桔梗、栝蔞、天門冬之類的藥物,二陳湯這類藥物,怎麼可能看到效果呢?由此看來,半夏不僅對老痰沒有效果,如果使用,反而會使病情加重。大體上,是死板地相信丹溪說的二陳湯可以治療全身的痰,卻不仔細分辨新痰、舊痰,以及寒痰、熱痰,常常使用,結果使痰凝結成膠狀,聲音不清,咳嗽咳不出來,這都是半夏造成的過錯。有些人也因此後悔沒有早點辨別清楚。我觀察現在仍然有很多人執著地使用半夏、南星來治療痰,這種情況仍然不少。
5. 治痰條例
痰在表者汗之;在裡者下之;挾濕者則分利之。
痰在經絡中,非吐不可,吐中就有發散之義。(吐則有汗,故曰發散。)
痰在膈上,必用吐法,瀉亦不去。
稠痰膠固者必用吐,脈浮者亦必用吐。
氣實痰熱,結在上者,吐難得出。
痰在腸胃間,可下而愈。
凡用吐藥,宜升提其氣,便吐也,如防風、山梔、川芎、桔梗、芽茶、生薑、齏汁之類。
中焦有痰食積,胃氣亦賴所養,卒不可峻用攻之,攻盡則虛矣。
凡治痰用利藥過多,致脾胃虛,則痰反易生而多矣。治痰病久滯不通,狀若寒凝,不用溫藥導引,必有拒格之患。況有風寒外束,痰氣內郁者,不用溫散,亦何以開鬱行滯也?亦有峻用利藥過多,則脾氣愈虛,津液不運,痰反易生,法當補脾胃,清中氣,則痰自運下。治痰用寒涼攻擊藥過多而痰不去,此必脾氣虛而不運行也,亦須佐以溫補。
肥人氣虛有痰,宜二陳、參、術。
瘦人血虛有火,當歸、黃芩、礞石丸之屬。
痰成塊吐咯不出,氣鬱者,難治。
白話文:
痰在身體表面,就用發汗的方式;在身體內部,就用排泄的方式;如果痰是夾雜濕氣的,就用利尿的方式來排除。
痰在經絡中,非要吐出來不可,吐出來的動作本身就帶有發散的意義。(因為吐會讓人出汗,所以說有發散的效果。)
痰在橫膈膜以上,必須要用催吐的方法,用瀉下的方法也無法去除。
濃稠、黏膩的痰,一定要用催吐的方法,脈象浮的時候也適合用催吐。
如果體內氣血旺盛,痰是熱性的,而且堵在上半身,那很難用催吐的方式排出。
痰在腸胃之間,可以透過排泄的方式來治療。
凡是使用催吐藥物,應該要提升體內的氣,這樣才容易吐出來,例如防風、山梔子、川芎、桔梗、芽茶、生薑、薑汁等藥物。
中焦(脾胃)有痰和食物積滯,胃氣需要依靠這些來滋養,所以不可以馬上用峻烈的藥物來攻克,如果攻伐過度就會虛弱了。
凡是治療痰,如果過度使用利尿的藥物,導致脾胃虛弱,反而更容易產生痰而且會更多。治療痰病如果久病不通,狀況像寒氣凝結一樣,如果不用溫熱的藥物來引導,一定會有阻礙難通的問題。何況如果還有風寒束縛在體外,痰氣鬱積在體內,如果不用溫散的藥物,又如何能夠解開鬱結、暢通行氣呢?也有人過度使用峻烈的利尿藥物,導致脾氣更加虛弱,津液無法正常運行,反而更容易產生痰,這時候就應該要補養脾胃,清暢中焦的氣,痰自然就會被運送排出了。如果治療痰,過度使用寒涼攻擊的藥物而痰卻無法去除,這一定是脾氣虛弱而無法運化,這時候也需要輔助用溫補的藥物。
肥胖的人如果氣虛有痰,適合用二陳湯、參苓白朮散之類的藥方。
瘦弱的人如果血虛有火氣,適合用當歸、黃芩、礞石丸之類的藥方。
痰變成塊狀,想吐卻吐不出來,如果是因為氣鬱造成的,就很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