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三 (9)
卷之四十三 (9)
1. 風痰諸方
(《和劑》)千緡湯,治風痰壅盛,喘急日夜不得臥,人扶而坐者,一服立愈。
半夏(制,大者七枚),皂角(炙,去皮弦一寸),甘草(炙,一寸)
上作一服,水一盞,姜三片,煎七分,溫服。
(《直指》)星薑湯,治風痰。
南星(五錢一個,制),老生薑(三錢半),
上咀,水三盞,煎去半,逐漸溫服。
(《良方》)省風湯,治厥痰。
半夏(四錢),防風(二錢),炙甘草(一錢),
白話文:
千緡湯,用來治療風痰壅盛,呼吸急促,日夜無法躺下,需要人扶著才能坐著的病人,服用一劑即可痊癒。
配方:半夏(制,大的用七枚),皂角(炙,去皮留一寸),甘草(炙,一寸)。
用法:以上藥材一起煎服,水一盞,加薑三片,煎至七分,溫熱服用。
星薑湯,用來治療風痰。
配方:南星(五錢一個,制),老生薑(三錢半)。
用法: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三盞水煎煮,煎去一半,溫熱逐漸服用。
省風湯,用來治療厥痰。
配方:半夏(四錢),防風(二錢),炙甘草(一錢)。
上為細末,分二服。每服水一盞,姜十片,煎七分,去滓,無時服。
(《醫林》)辛芎散,治熱痰壅塞,頭目不清,語音不出,服藥不解,乃是熱兼風痰所致,服此即愈。
細辛,川芎,防風,桔梗,白朮,羌活,桑白皮(炒),薄荷葉(各一兩),甘草(五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後溫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分成兩份。每份用一杯水,加入十片薑,煎煮至七分,去渣,不拘時間服用。此方名為辛芎散,用於治療熱痰阻塞、頭昏眼花、言語不清、服藥無效的症狀,這是由於熱邪與風痰共同作用引起的,服用此方就能治癒。配方包括細辛、川芎、防風、桔梗、白朮、羌活、桑白皮(炒)、薄荷葉(各一兩)、甘草(五分)。用兩杯水,加入三片薑,煎煮至八分,飯後溫服。
(丹溪)搜風化痰丸,治一切風痰。
人參,槐角子,殭蠶,白礬,陳皮,天麻,荊芥(各一兩),半夏(制,四兩),辰砂(半兩,另研)
上為末,薑汁浸,蒸餅為丸,辰砂為衣。每服四十丸,薑湯下。
(《醫林》)辰砂化痰丸,治風化痰,安神定志,止嗽除堅。
白話文:
丹溪搜風化痰丸
功效: 治理一切風痰。
配方:
- 人參、槐角子、殭蠶、白礬、陳皮、天麻、荊芥 各一兩
- 半夏(制) 四兩
- 辰砂 半兩(另研)
製法:
-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
- 用薑汁浸泡藥末,並以蒸餅為丸。
- 以辰砂為丸衣。
用法: 每次服用四十丸,用薑湯送服。
辰砂化痰丸(醫林)
功效: 治理風化痰,安神定志,止咳化堅。
註解:
- 丹溪:指元代著名醫家朱丹溪,即朱震亨。
- 方劑中的藥材名稱後面的括號內為現代中藥學的學名。
- 制半夏:指經過加工處理的半夏,以減低其毒性。
- 辰砂為衣:指將辰砂作為丸劑的外層包衣。
辰砂(另研),明礬(另研。各半兩),南星(制),半夏曲(各一兩),
為細末,薑汁糊丸,綠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食後薑湯下。
玉芝丸,治風痰咳嗽。
人參,白茯苓,薄荷葉,明礬(枯),南星(制。各二兩),半夏曲(六兩),
上為細末,薑汁打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薑湯下,風盛薄荷湯下。
白話文:
將辰砂、明礬、南星、半夏曲研磨成細粉,以薑汁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再以硃砂為外衣。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薑湯送服,主治風痰咳嗽。
另外,將人參、白茯苓、薄荷葉、枯明礬、製南星研磨成細粉,以薑汁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薑湯送服,風盛者可用薄荷湯送服。
(《和劑》)玉壺丸,治風痰。
南星(制),半夏(制。各二兩),天麻,白礬(各半兩),
上為細末,薑汁打糊丸,如胡椒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
(《良方》)豁痰丸,治風痰壅盛。
南星(制),半夏(各二兩。制),白附子,直殭蠶(炒。各一兩),華陰細辛,白礬(枯),全蠍(炙。各三錢),
上為末,皂角煮汁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下。
白話文:
《和劑》的玉壺丸,用來治療風痰。取南星、半夏(各二兩)製備,天麻、白礬(各半兩),研磨成細末,用薑汁調成糊狀丸子,大小如胡椒粒。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白湯送服。《良方》的豁痰丸,用來治療風痰壅盛。取南星、半夏(各二兩,製備),白附子、直殭蠶(炒製,各一兩),華陰細辛、白礬(枯燥),全蠍(炙製,各三錢),研磨成末,用皂角煮成的汁液調成糊狀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薑湯送服。
(易老)水煮金花丸,治風痰咳嗽。
南星,半夏(生用。各一兩),寒水石(一兩煅,存性),天麻(五錢),白麵(三兩),雄黃(一錢),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小豆大。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煎沸湯下藥丸,煮浮為度,撈出,淡漿浸。另用生薑湯下。
(《和劑》)青州白丸子,治風痰。(方見風門。)
(《良方》)天南星丸,治婦人風痰。
白話文:
易老方中水煮金花丸,用於治療風痰咳嗽,由南星、半夏、寒水石、天麻、白麵、雄黃等藥材製成。將藥材研成細末,滴水製成小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七十丸至百丸,用沸湯煮至藥丸浮起,撈出後用淡漿浸泡,再用生薑湯服用。此外,《和劑》中的青州白丸子也用於治療風痰,方劑請參閱風門。《良方》中的天南星丸則專治婦人的風痰。
天南星(泡),半夏曲,白附子,皂魚子(炒。各一兩),晉礬(枯半兩),
上為細末,薑汁糊丸,薑湯送下。
(《澹寮》)靈砂白丸子,治元氣虛弱,風痰壅盛,嘔吐不已。
靈砂(另研),白丸子(各一兩),
上為末和勻,以生薑自然汁打黍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棗湯下。
白話文:
天南星泡製後,與半夏曲、白附子、皂魚子炒製,以及枯礬,各取一兩,磨成細粉,用薑汁糊成丸子,以薑湯送服。此方名為靈砂白丸子,用於治療元氣虛弱、風痰壅盛、嘔吐不止。靈砂另研磨成粉,與白丸子各取一兩,混合均勻,用生薑汁調製黍米糊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棗湯送服。
2. 寒痰諸方
(楊氏)丁香茯苓湯,治脾胃虛寒,宿飲留滯,痞塞不通,氣不升降,以致嘔吐涎沫,或嘔酸水,不思飲食。
半夏(制),陳皮(去白。各兩半),丁香,附子(制。各半兩),木香,乾薑(炮。各一兩),肉桂,砂仁(各半兩),茯苓(兩半),
白話文:
楊氏丁香茯苓湯專治脾胃虛寒,積聚在體內的寒濕停滯,導致胸腹脹滿不適,氣機升降失調,出現嘔吐涎沫或酸水、食慾不振的症狀。方劑由半夏(制)、陳皮(去白)、丁香、附子(制)、木香、乾薑(炮)、肉桂、砂仁、茯苓組成。
每服四錢,水二盞,姜七片、棗一枚,煎七分服。
(《發明》)半夏溫脾湯,治中脘痰飲冷氣,心下汪洋,嘈雜多唾清水,脅脹不食,此脾胃虛冷所致,其脈沉細遲弦。
旋覆花,細辛,桂心,人參,陳皮,桔梗,芍藥,甘草,半夏(制。各五分),
上水盞半,姜三片,煎七分,食遠服。
(《和劑》)五膈寬中丸,治脾胃虛寒,不行津液,氣鬱停痰,遂成嗝噎。(方見本門。)
白話文:
每次服用藥材四錢,用兩碗水,加入七片薑、一枚棗,煎煮至七分滿時服用。此方名為溫脾湯,用於治療胃脘痰飲、寒氣,胸腹脹滿,感覺胃裡像有水一樣,飲食不佳、口乾舌燥、唾液多且稀薄,以及脅肋脹痛等症狀,這些都是脾胃虛寒引起的,脈象沉細遲弦。藥方由旋覆花、細辛、桂心、人參、陳皮、桔梗、芍藥、甘草、半夏(制)各五分組成,加半碗水、三片薑,煎煮七分滿後,飯後服用。此外,還有五膈寬中丸,治療脾胃虛寒,津液運行不暢,氣機鬱滯,痰飲停滯,導致嗝逆等症狀。
新法半夏湯,治脾胃虛弱,痰飲停滯,嘔逆酸水,胸脅腹滿,頭運噁心,不思飲食。
砂仁,神麯(炒),陳皮,草果(各半兩),白豆蔻,丁香(各二錢),大半夏(二兩),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先用生薑自然汁調成膏,入炒鹽湯點服。
(《良方》)御愛紫宸湯,解宿酒嘔噦,噁心痰唾,不進飲食。
木香(五分),砂仁,芍藥,檀香,茯苓,官桂,藿香(各一錢),陳皮,乾葛,良薑,丁香,甘草(炙。各二錢),
白話文:
「新法半夏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痰飲停滯,伴隨嘔吐、反胃、胃酸、胸腹脹滿、頭暈噁心、食慾不振等症狀。方劑由砂仁、神麴(炒)、陳皮、草果、白豆蔻、丁香、半夏、甘草等藥材組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先用生薑汁調成膏狀,再用炒鹽湯送服。「御愛紫宸湯」用於解酒醒酒,治療宿酒引起的嘔吐、噁心、痰唾、食慾不振等症狀。方劑由木香、砂仁、芍藥、檀香、茯苓、官桂、藿香、陳皮、乾葛、良薑、丁香、甘草等藥材組成。
上作二服,每服水盞半,煎七分,不拘時服。
(《和劑》)丁香五套丸,治胃氣虛弱,三焦痞塞,不能宣行水穀,故痰飲聚結,嘔吐噁心,脹滿不食。
丁香,木香,青皮,陳皮(去白。各半兩),乾薑(炮),白朮,良薑,茯苓(各一兩),南星(制),半夏(制。各二兩),
上為細末,神麯、大麥芽各二兩為末,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溫湯下。
半夏丁香丸,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嘔吐噁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滿,不思飲食。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叫做丁香五套丸,用來治療胃氣虛弱,三焦氣機不暢,導致水谷運化失常,出現痰飲聚積、嘔吐噁心、腹脹不食等症狀。藥方中包含丁香、木香、青皮、陳皮、乾薑、白朮、良薑、茯苓、南星、半夏等藥材,研磨成粉末後,以神麴和大麥芽煮糊成丸,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十丸,溫水送服。另一個藥方叫做半夏丁香丸,用來治療脾胃虛寒,胸膈痰阻,導致嘔吐噁心、吞酸噯氣、心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
肉豆蔻,丁香,木香,藿香,人參,陳皮(去白。各二錢),半夏(制三兩),
上為細末,生薑汁煮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下。
溫中化痰丸,治停痰留飲,胸膈痞滿,頭目眩運噁心,咳嗽痰涎。
陳皮,青皮,良薑,乾薑(炮。各二兩),
上為細末,醋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倍術丸,治五痰飲證。
乾薑(炮),肉桂(去皮。各半斤),白朮(炒一斤)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澹寮》)順元散,治氣虛,中氣痰厥,虛寒厥冷,不得睡臥。
白話文:
肉豆蔻、丁香、木香、藿香、人參、陳皮(去除白色部分,每種各二錢)、半夏(經過加工處理,三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生薑汁煮成糊狀,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薑湯送服。這種藥方叫做溫中化痰丸,用於治療痰滯留飲、胸膈痞滿、頭昏目眩、噁心、咳嗽痰多等症狀。
陳皮、青皮、良薑、乾薑(炮製過,每種各二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醋煮成糊狀,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這種藥方叫做倍術丸,用於治療五種痰飲證。
乾薑(炮製過)、肉桂(去除外皮,各半斤)、白朮(炒過,一斤),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混合成丸子,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這種藥方叫做順元散,用於治療氣虛、中氣痰厥、虛寒厥冷、難以入睡等症狀。
南星(制,一兩),川烏(制),附子(制。各半兩),木香(二錢半),
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姜十片,煎七分,熱服。
黑錫丹,治痰氣壅塞,上盛下虛,心火炎熾,腎水枯涸,一應下虛之證,及婦人血海久冷無子,赤白帶,並宜服之。(方見頭痛門。)
靈砂丹,治上盛下虛,痰涎壅塞,此藥最能鎮墜,升降陰陽,安和五臟,扶助元氣。
水銀(一斤),硫黃(四兩),
上以硫黃新鐵杓化開,次入水銀炒成砂子,入固濟罐內,以鐵燈盞封口,鹽泥赤石脂,固定三釘在地上架住罐子,四圍磚攔,以文武火煉一日,罐子通紅為度,冷定取下,則成靈砂。研極細末,糯米糊丸,麻子大。
白話文:
南星(經過炮製,一兩),川烏(經過炮製),附子(經過炮製,各半兩),木香(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盞,加入薑十片,煎煮至七分,趁熱服用。
此方名為黑錫丹,用於治療痰氣壅塞、上盛下虛、心火炎熾、腎水枯涸等症狀,以及婦人血海久冷不孕、赤白帶下等病症,皆可服用。
靈砂丹用於治療上盛下虛、痰涎壅塞,此藥能有效鎮墜、升降陰陽、安和五臟、扶助元氣。
水銀(一斤),硫黃(四兩),
將硫黃放在新鐵杓中加熱融化,然後加入水銀,不斷炒製至成為砂子狀,再放入固濟罐內,用鐵燈盞封口,以鹽泥和赤石脂固定,在罐子周圍用磚塊圍起來,用文武火煉製一天,直至罐子通紅為止,冷卻後取下,即成為靈砂。將靈砂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糯米糊做成麻子大小的丸藥。
每服二十粒,空心米飲下。此靈砂即煉銀硃,市中罐口砂是也。
(《三因》)強中丸,治胃脘虛寒,痰飲留滯,痞塞不通,氣不升降。
高良薑,乾薑(炮),陳皮,青皮(各一兩),半夏(制,二兩),
上為細末,生薑汁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下。
八味丸,腎氣丸,並治虛寒痰飲。(方見虛損門。)
白話文:
每次服用二十粒,空腹用米湯送服。這種靈砂其實就是煉製的銀硃,市面上罐口砂就是它。
強中丸用於治療胃脘虛寒、痰飲停滯、胸悶氣滯、氣機升降失調。
將高良薑、乾薑(炮製)、陳皮、青皮(各一兩)、半夏(制,二兩)研磨成細粉,用生薑汁煮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薑湯送服。
八味丸和腎氣丸,都用於治療虛寒痰飲。(詳細配方見虛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