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三 (6)
卷之四十三 (6)
1. 通治脾胃痰飲諸方
(海藏)五飲湯,一留飲在心下,二僻飲在脅下,三痰飲在胃中,四溢飲在膈上,五留飲在腸間,凡此五飲,酒後飲冷過多所致。
旋覆花,人參,陳皮(去白炒),枳實,茯苓,澤瀉,厚朴(薑汁炒),半夏,豬苓,白朮(各八分),前胡,桂心,芍藥,炙甘草(各五分),
白話文:
五種飲證,分別是留飲在心下、僻飲在脅下、痰飲在胃中、溢飲在膈上、留飲在腸間,這五種飲證都是因為酒後飲冷過多所導致。治療這五種飲證的藥方叫做五飲湯,藥方包含旋覆花、人參、陳皮(去白炒)、枳實、茯苓、澤瀉、厚朴(薑汁炒)、半夏、豬苓、白朮(各八分)、前胡、桂心、芍藥、炙甘草(各五分)。
上水二盞,姜十片,煎八分,不拘時服。飲酒傷者加葛根、砂仁。
(秘方)五飲丸,治一切停痰留飲,理脾順氣消食寬胸。
青皮,陳皮(去白。各一兩),半夏(制),南星(制。各二兩),枳實(炒),茯苓(各一兩),白朮(炒,二兩),香附子,真蘇子,山楂肉,神麯(炒。各半兩),白礬(一兩),皂角,生薑(各二兩,搗)
白話文:
取水兩杯,加入薑片十片,煎煮至八分,不分時辰飲用。若因飲酒所致者,再加入葛根、砂仁。
(秘方)五飲丸,可治一切痰飲停滯,調理脾胃,順暢氣機,消食寬胸。
取青皮、陳皮(去白皮)、半夏(制)、南星(制)、枳實(炒)、茯苓、白朮(炒)、香附子、真蘇子、山楂肉、神麯(炒)、白礬、皂角、生薑(各兩兩,搗碎)混合製成藥丸。
上以南星、半夏同皂角、白礬、生薑煮,南星無白點為度,以南星、半夏焙乾,同前藥為末,竹瀝、薑汁作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後或臨臥,白湯送下。
(《和劑》)二陳湯,治痰飲為患,或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因生冷,飲酒過多,脾胃不和,此效。
橘紅,半夏(制。各三錢),白茯苓(二錢),炙甘草(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將南星、半夏與皂角、白礬、生薑一起煮,南星沒有白點就表示煮好了。然後將南星、半夏焙乾,再與前面的藥物研成粉末,加入竹瀝和薑汁做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七十粒,飯後或臨睡前用白湯送服。
二陳湯主要用於治療痰飲引起的各種症狀,例如嘔吐、噁心、頭暈、心悸、胃部不適等,也適用於因生冷食物、過度飲酒導致脾胃不和的患者。
將橘紅、半夏(製)、白茯苓、炙甘草按照比例混合,用水煎煮,加入薑片和紅棗,服用。
二賢湯,治一切痰飲。
橘紅(用真正廣陳皮刮去白一斤),炙甘草,食鹽(各四兩),
上水五碗慢火煮,焙乾搗為細末,白湯點服。
一方橘紅(四兩),甘草(一兩)為細末點服,治痰極有效。世人但知用南星、半夏、枳實、茯苓之類,何足語此。
有人腹滿堅痛,服此利下物數塊如彈子,臭惡不可近,腹滿疾豁然頓愈。
(《和劑》)導痰湯,治一切痰涎壅盛,或胸膈留飲痞塞不通。
陳皮,茯苓,甘草,半夏,南星,枳殼(炒。各等分),
白話文:
二賢湯
二賢湯主治一切痰飲。
組成:
- 橘紅(使用真正的廣陳皮,刮去白色部分,取一斤)
- 炙甘草(四兩)
- 食鹽(四兩)
用法:
- 以上藥材用五碗水,小火慢煮。
- 將藥汁焙乾後,研磨成細末。
- 用白開水送服。
另有簡便用法:
- 橘紅(四兩)
- 甘草(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白開水送服,可有效治療痰症。
世人只知道用南星、半夏、枳實、茯苓等藥材治療痰飲,卻不知二賢湯的妙用,實在不足為道。
臨床驗證:
曾有人腹滿堅痛,服用此方後,排出數塊如彈子大小的臭物,腹滿之症頓時痊癒。
導痰湯
導痰湯主治一切痰涎壅盛,或胸膈留飲,痞塞不通。
組成:
- 陳皮(等分)
- 茯苓(等分)
- 甘草(等分)
- 半夏(等分)
- 南星(等分)
- 枳殼(炒,等分)
上咀,每服六錢,水二盞,姜十片,煎七分,食後服。
(王隱)豁痰湯,治一切痰疾。此方與滾痰丸相副,蓋以小柴胡湯為主,合前胡、半夏、南星、枳殼、紫蘇、陳、樸之屬,出入加減。素抱痰疾及肺氣壅塞者,以柴胡為主,余者並去柴胡,以前胡為主。
柴胡,半夏(各二錢),枯芩,人參(脈盛有力者不用),甘草,紫蘇,陳皮,厚朴,南星,薄荷葉,枳殼,羌活(各五分),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上咀六錢,用水兩杯,加入薑十片,煎煮至藥汁剩下七分,飯後服用。此方名為豁痰湯,用於治療各種痰疾,與滾痰丸功效相輔相成。其主要配方以小柴胡湯為基礎,再加入前胡、半夏、南星、枳殼、紫蘇、陳皮、厚朴等藥材,可根據病情增減藥量。若患者平時容易積痰或肺氣阻塞者,以柴胡為主藥,其他藥材則去掉柴胡,以前胡為主藥。配方如下:柴胡、半夏各二錢,枯芩、人參(脈搏強勁有力者不用)、甘草、紫蘇、陳皮、厚朴、南星、薄荷葉、枳殼、羌活各五分。
上水二盞,姜五片,煎八分,不拘時服。中風者加獨活,胸膈不利者加枳實,內外無熱者去黃芩。治一切痰氣最效。
(《宣明》)橘皮半夏湯,治痰壅涎嗽久不已者,常服潤燥,解肌熱,止嗽。
陣皮(半兩),半夏(制,二錢半),
上為末,作二服,水盞半,姜十片,煎七分,溫服。
(《御藥》)大半夏湯,治痰飲及脾胃不和。
半夏,陳皮,白茯苓(各二錢),
上水二盞,姜五片,煎八分,溫服。有熱加甘草。
白話文:
水兩碗,薑五片,煎煮八分,不分時間服用。中風患者加上獨活,胸膈不適者加枳實,沒有內外熱症者去除黃芩。治療各種痰氣效果最佳。
橘皮半夏湯用於治療痰氣壅塞、咳嗽久治不愈者,經常服用可以潤燥、解熱止咳。
陳皮半兩,半夏(制,二錢半),研磨成粉,分成兩劑,每劑用水半碗,薑十片,煎煮七分,溫熱服用。
大半夏湯用於治療痰飲和脾胃不和。
半夏、陳皮、白茯苓(各二錢),水兩碗,薑五片,煎煮八分,溫熱服用。如有熱症,加入甘草。
(《拔萃》)白朮湯,治胃中虛損及吐痰者。
半夏曲(半兩),白朮,木香,甘草(各一錢),茯苓(二錢),檳榔(二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生薑湯調下,食前服。
(《濟生》)茯苓飲子,治痰飲蓄於心膈,怔忡不已。
赤茯苓,茯神,半夏,麥門冬,陳皮(各一兩),沉香,檳榔,甘草(各三錢),
白話文:
《拔萃》中記載的「白朮湯」用於治療胃虛損和吐痰。方劑包含半夏曲半兩,白朮、木香、甘草各一錢,茯苓二錢,檳榔二錢半,研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生薑湯調服,飯前服用。
《濟生》中記載的「茯苓飲子」用於治療痰飲停積於心膈,心悸不安的症狀。方劑包含赤茯苓、茯神、半夏、麥門冬、陳皮各一兩,沉香、檳榔、甘草各三錢。
上咀,每服八錢,生薑五片,煎八分,食後溫服。
(《指迷》)茯苓丸,治人有臂痛,不能舉手足,或左右時復轉移,因伏痰在內,中脘停滯,脾氣不流行,上與氣搏。四肢屬脾,脾滯而氣不下,故上行攻臂,其脈沉細者是也,但治痰則臂痛自止。及婦人產後發喘,四肢浮腫者,用此則愈。
半夏(制,二兩),茯苓(一兩),枳殼(炒,半兩),風化硝(三錢半),
上為細末,薑汁煮麵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下。累有人為痰所苦,夜間兩臂常覺如有人抽掣,兩手戰掉,至於茶盞亦不能舉,隨服隨愈,立見功效。
白話文:
茯苓丸可以治療手臂疼痛、不能抬舉手腳,或者疼痛部位時而轉移的症狀。這是因為痰氣停留在體內,中脘部位阻塞,脾氣不流通,導致痰氣上衝與氣脈相搏。四肢屬於脾,脾氣阻塞導致氣血無法下達,所以向上攻伐手臂,脈象沉細就是這個原因。只要治好痰症,手臂疼痛自然會消失。婦女產後出現喘息、四肢浮腫的症狀,服用此藥也能治癒。
茯苓丸的製作方法是將半夏(制,二兩)、茯苓(一兩)、枳殼(炒,半兩)、風化硝(三錢半)研磨成細粉,用薑汁煮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薑湯送服。很多患者因痰症困擾,夜間雙臂經常感覺有人在拉扯,雙手顫抖,甚至連茶杯都拿不起來,服用此藥後立即見效,症狀迅速消失。
(《御藥》)導飲丸,治痰氣滯,膈脘痞滿,停飲不消,頭目昏眩,手足麻痹,聲重鼻塞,神困多睡,志意不清,常服消痰進食,忌豬魚面。
三稜,莪朮(煨。各二兩),白朮,白茯苓,陳皮,青皮(半兩),木香,檳榔,枳殼,半夏(制。各一兩),
上為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薑湯送下。
(《宣明》)大人參半夏丸,化痰止嗽定喘,治諸痰不可盡述。
白話文:
《御藥》記載的導飲丸,用於治療痰氣阻滯導致的胸膈痞滿、停飲不消、頭昏眼花、手足麻痺、聲音沉重、鼻塞、精神困倦嗜睡、意識不清等症狀。常服可化痰開胃,忌食豬肉、魚肉和麵食。藥方由三稜、莪朮(煨)、白朮、白茯苓、陳皮、青皮、木香、檳榔、枳殼、半夏(制)等藥物組成,研末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十丸,用薑湯送服。
《宣明》記載的大人參半夏丸,具有化痰止咳、定喘的作用,適用於各種痰證,功效不可盡述。
人參,半夏,南星,茯苓,薄荷葉(各半兩),乾薑,白礬,寒水石,蛤粉(各一兩),藿香葉(各二錢五分),
上為末糊丸,梧桐子大。薑湯下三十丸,食後或溫水下。一方加酒炒黃連、黃柏各一兩。
(《本事》)化痰丸,治停痰宿飲。
半夏,白茯苓(各一兩),前胡(半兩),桔梗(薑製),人參(各八錢),白朮,香附子(各一兩),枳實(炒),甘草(各半兩),
白話文:
人參、半夏、南星、茯苓、薄荷葉各半兩,乾薑、白礬、寒水石、蛤粉各一兩,藿香葉各二錢五分,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糊劑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用薑湯送服,每次三十丸,飯後或溫水送服。另一方則需加入酒炒黃連、黃柏各一兩。此方名為化痰丸,用於治療停痰宿飲。
另外,半夏、白茯苓各一兩,前胡半兩,薑製桔梗、人參各八錢,白朮、香附子各一兩,枳實(炒)、甘草各半兩。
上末薑汁煮糊丸,梧桐子大。薑湯送下,四十丸。
(《金匱》)苓桂朮甘湯,治心下痰飲,胸脅支滿,目眩。
茯苓,桂枝,白朮(各二錢),甘草(七分),
上水煎服,小便即利。
白話文:
將生薑汁煮成糊狀,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用薑湯送服,每次服用四十丸。苓桂朮甘湯用於治療心下積聚痰飲、胸脅脹滿、頭昏眼花等症狀。藥方為茯苓、桂枝、白朮各二錢,甘草七分,用水煎服,服用後小便即能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