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7)

1. 發表諸劑

(《金匱》)續命湯,治中風痱,身不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拘急不能轉側。

麻黃(去節,三錢),桂枝,人參,當歸(各一錢),川芎(五分),石膏(一錢),杏仁(七個,去皮尖),乾薑,甘草(各三分)

上水二盞,棗一枚,煎一盞作二服。

(《千金》)大續命湯(無人參,有黃芩、荊瀝。《元戎》方有竹瀝。)

(《局方》)小續命湯,治中風不省人事,漸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戰掉,語言謇澀,肢體麻痹,神情昏亂,頭目眩暈,痰火併多,筋脈枸急,不能屈伸。骨節煩疼,不能轉側。諸風服之皆驗。腳氣緩弱,久服得瘥。久病風人,每過天色陰晦,節候變易,預宜服之,以防喑啞。

防風,桂心,黃芩,杏仁(去皮尖,炒),芍藥,甘草,川芎,麻黃(去節),人參(各一錢四分),防己(二錢),附子(炮,七分)

上㕮咀作二帖,每帖水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八分服。精神恍惚加茯神、遠志。(《古今驗錄》無桂心,名續命湯。)

骨節煩疼有熱者,去附子倍芍藥。

心煩多驚加犀角。

骨節疼痛倍加官桂,附子。

嘔逆腹脹加半夏倍人參。

燥煩大便澀,去附子倍芍藥入竹瀝。

臟寒下痢去防己、黃芩,倍附子加白朮。

自汗去麻黃、杏仁加白朮。

腳膝弱加牛膝、石斛。

身痛加秦艽。

腰痛加桃仁、杜仲(薑汁炒) 失音加杏仁。

按:續命湯,治太陽外感風邪之藥。外感挾寒者多,故桂枝等輩,《千金》等方所收此類之藥甚多。無分經絡,不辨虛實寒熱,所收雖多,亦奚以為?易老分六經,庶乎活法也。

○易老六經加減法

○_麻黃續命湯_,治中風無汗惡寒。本方中麻黃、杏仁、防風各加一倍。

○_桂枝續命湯_,治中風有汗惡寒。本方中桂枝、芍藥、杏仁各加一倍。

○_白虎續命湯_,治中風身熱無汗不惡寒。本方中加知母、石膏(各一錢四分,)去附子。

○_葛根續命湯_,治中風身熱有汗惡寒。本方中加葛根、官桂、黃芩,各加一倍。

○_附子續命湯_,治中風無汗身涼。本方中加附子一倍,乾薑、甘草(各一錢)

○_桂附續命湯_,治中風有汗無熱。本方中加桂附甘草各一倍。

○_羌活連翹續命湯_(以上無形證或肢節攣痛不仁)。本方中加羌活、連翹(各一錢半)

○_防風天麻散_,治風麻痹,走注,肢節疼痛。中風偏枯,或暴喑不語。內外風熱壅滯,解昏眩。

防風,天麻,川芎,白芷,草烏,羌活,白附子,荊芥穗,當歸,甘草(各半兩),滑石(一兩)

上為末,酒化蜜少許,調半錢加至一錢,覺藥力運行微麻為度。或煉蜜為丸,如彈子大,熱酒化下一丸或半丸。

疏風湯,治半身不遂,或肢體麻痹。

白話文:

發表諸劑

  • 續命湯: 這個藥方出自《金匱》,用來治療中風導致的身體僵硬,無法控制肢體,口齒不清,迷迷糊糊不知道哪裡疼痛,身體僵硬無法轉動。

  • 藥材包含:麻黃(去除節,三錢),桂枝、人參、當歸(各一錢),川芎(五分),石膏(一錢),杏仁(七個,去皮尖),乾薑、甘草(各三分)。

  • 用水兩碗,加上一顆棗子,煎煮成一碗,分兩次服用。

  • 大續命湯: 這個藥方出自《千金方》,和續命湯類似,但沒有人參,多了黃芩和荊瀝。有些藥方版本(《元戎》)還有竹瀝。

  • 小續命湯: 這個藥方出自《局方》,用來治療中風導致的意識不清,逐漸出現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腳顫抖、說話困難、肢體麻木、神情恍惚、頭暈目眩、痰多火盛、筋脈攣縮,無法彎曲伸直、骨節疼痛、無法轉動身體。這種藥方對各種風證都有效果。對於腳氣虛弱的人,長期服用可以痊癒。對於久病體虛的人,每當天氣陰暗或季節變化時,提前服用可以預防失聲。

  • 藥材包含:防風、桂心、黃芩、杏仁(去皮尖,炒過)、芍藥、甘草、川芎、麻黃(去節)、人參(各一錢四分),防己(二錢),附子(炮製過,七分)。

  • 將藥材粗略切碎,分成兩帖。每帖用水一碗半,加入五片薑、一顆棗子,煎煮至八分服用。如果精神恍惚,可以加入茯神、遠志。

  • (《古今驗錄》中的續命湯沒有桂心)

  • 依照不同症狀調整藥方:

  • 如果骨節疼痛發熱,去除附子,芍藥加倍。

  • 如果心煩多驚,加入犀角。

  • 如果骨節疼痛,桂枝、附子加倍。

  • 如果噁心嘔吐、腹脹,加入半夏,人參加倍。

  • 如果煩躁、大便乾澀,去除附子,芍藥加倍,加入竹瀝。

  • 如果身體虛寒、腹瀉,去除防己、黃芩,附子加倍,加入白朮。

  • 如果容易流汗,去除麻黃、杏仁,加入白朮。

  • 如果腳膝無力,加入牛膝、石斛。

  • 如果身體疼痛,加入秦艽。

  • 如果腰痛,加入桃仁、杜仲(用薑汁炒)。如果失聲,加入杏仁。

  • 說明:續命湯主要治療外感風邪引起的疾病。外感多半挾帶著寒邪,所以藥方中多使用桂枝等溫散的藥材。《千金方》等書收錄了很多類似的藥方。但如果沒有區分經絡,不辨別虛實寒熱,即使藥方再多也沒有用處。 易老將病症分為六經,藥方才更具針對性。

  • 易老六經加減法(續命湯的加減變化):

  • 麻黃續命湯: 用於治療中風,沒有出汗,怕冷。在原方基礎上,麻黃、杏仁、防風各加一倍。

  • 桂枝續命湯: 用於治療中風,有出汗,怕冷。在原方基礎上,桂枝、芍藥、杏仁各加一倍。

  • 白虎續命湯: 用於治療中風,身體發熱,不出汗,不怕冷。在原方基礎上,加入知母、石膏(各一錢四分),去除附子。

  • 葛根續命湯: 用於治療中風,身體發熱,有出汗,怕冷。在原方基礎上,加入葛根、官桂、黃芩,各加一倍。

  • 附子續命湯: 用於治療中風,不出汗,身體發涼。在原方基礎上,附子加一倍,乾薑、甘草各加一錢。

  • 桂附續命湯: 用於治療中風,有出汗,但沒有發熱。在原方基礎上,桂枝、附子、甘草各加一倍。

  • 羌活連翹續命湯: 用於治療中風,沒有明顯症狀,或肢體攣縮疼痛、麻木不仁。在原方基礎上,加入羌活、連翹(各一錢半)。

  • 防風天麻散: 用於治療風邪引起的麻木、遊走性疼痛、肢體疼痛。也可用於治療中風導致的偏癱,或突然失聲。能疏通內外風熱壅滯,緩解昏迷眩暈。

  • 藥材包含:防風、天麻、川芎、白芷、草烏、羌活、白附子、荊芥穗、當歸、甘草(各半兩),滑石(一兩)。

  •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和少許蜂蜜,服用半錢到一錢,以感到藥力運行、身體輕微麻木為度。也可以煉製成丸,像彈珠大小,用熱酒送服一丸或半丸。

  • 疏風湯: 用於治療半身不遂或肢體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