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6)

1. 色診篇第六

脈要精微篇,帝曰: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五色精微之象見矣,其壽不久也。

五臟生成篇,曰: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色青黃也。)黑如炲(煤也。)者死,赤如衃血者死,(敗惡凝聚之血是也。)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者也。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鵝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者也。

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裹紺;生於脾,如以縞裹栝蔞實;生於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

玉機真藏篇,帝曰:吾得脈之大要,天下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恆,道在於一,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

得脈之大要,天下之至極之術數,何也?五色合五臟之脈,應時而變,揆度奇恆,道在於一而不二也。莫非其神乎?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亦神去則機息之義同也。

白話文:

色診篇第六

脈要精微篇 黃帝說:所謂精明地觀察五種顏色,是氣的精華外現。紅色要像絲綢包裹的朱砂,不要像紅土;白色要像鵝毛一樣,不要像鹽;青色要像蒼璧的光澤,不要像藍色;黃色要像絲綢包裹的雄黃,不要像黃土;黑色要像厚厚的漆色,不要像灰黑色的土。如果五色的精微之象都顯現出來,那麼這個人的壽命就不長了。

五臟生成篇 說:如果臉色青得像初生的草芽,這個人會死;臉色黃得像枳實,這個人也會死(這裡的青黃都是指不正常的顏色)。臉色黑得像煤灰,這個人會死;臉色紅得像凝固的血塊,這個人也會死(指敗壞凝聚的血)。臉色白得像枯骨,這個人會死。這五種顏色出現,都代表將要死亡。

如果臉色青得像翠鳥的羽毛,這個人會活;臉色紅得像鵝冠,這個人會活;臉色黃得像螃蟹的腹部,這個人會活;臉色白得像豬油,這個人會活;臉色黑得像烏鴉的羽毛,這個人會活。這五種顏色出現,都代表能夠活下去。

面色從心臟發出,應該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朱砂;從肺臟發出,應該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紅色的顏料;從肝臟發出,應該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深藍色;從脾臟發出,應該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栝樓的果實;從腎臟發出,應該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紫色。這些是五臟所顯現於外的榮華。

玉機真藏篇 黃帝說:我領悟了脈象的大要,這是天下至為精妙的數術,五色的脈象變化,可以以此來衡量奇特和恆常的現象。道理歸於一,精神的運轉不會返回,如果返回就不能再運轉,就會失去生機。

領悟了脈象的大要,這是天下至為精深的醫術,為什麼呢?五色與五臟的脈象相合,隨著時令而變化,以此來衡量奇特和恆常的現象,道理歸於唯一的根本。沒有什麼不是神妙的啊!精神的運轉不會返回,如果返回就不能再運轉,就會失去生機,這與精神離去,生機停止的道理是一樣的。

2. 臟象篇第七

六節臟象篇,黃帝問曰:臟象何如?岐伯對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處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出入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

後當云:脾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支氏曰:自脾及胃大小腸膀胱云者,乃兼統論也。

金匱真言論,帝曰: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乎?岐伯對曰: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巽方雞。)其穀麥,(五穀之長。)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木之精氣上為歲星,十二年一周天。)是以春氣在頭也。(萬物發榮上,故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成數八也。)其臭臊,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在聲為呼,其變動為握。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手少陰之絡會於耳。)藏精於心,其病在五臟。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谷黍,(黍赤色。)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火之精氣上為熒惑,七百四十日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成數七也。)其臭焦。其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谷稷,(色黃味甘。)其應四時,上為鎮星,(土之精氣上為鎮星,二十八年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思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乾為馬。)其谷稻,(色白。)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金之精氣,上為太白星,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數九,(成數九。)其臭腥。其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故病在溪,其味鹹,其類水,其畜彘,(亥為豕。)其谷豆,(黑色。)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水之精氣上為辰星,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成數六,)其臭腐。其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

靈蘭秘典篇,帝曰:願聞十二藏相使,貴賤何如?岐伯對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白話文:

臟象篇第七

六節臟象篇

黃帝問道:臟腑的表象是怎麼樣的? 岐伯回答說:心,是生命的根本,精神的居所。它的外在表現顯現在臉上,它的充養在血脈中,屬於陽氣中的太陽,與夏季的氣息相通。

肺,是氣的根本,魄的居所。它的外在表現顯現在毛髮,它的充養在皮膚,屬於陽氣中的太陰,與秋季的氣息相通。

腎,主管閉藏和儲存,是精的居所。它的外在表現顯現在頭髮,它的充養在骨骼,屬於陰氣中的少陰,與冬季的氣息相通。

肝,是疲勞的根本,魂的居所。它的外在表現顯現在指甲,它的充養在筋,能夠產生血氣。它的味道是酸的,顏色是青色的。屬於陽氣中的少陽,與春季的氣息相通。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是儲藏食物的根本,營氣的居所,被稱為器官,能夠消化食物殘渣,轉化食物的味道並排出體外。它的外在表現顯現在嘴唇周圍,它的充養在肌肉,屬於極陰的類別,與土的氣息相通。總共十一個臟腑,它們的決定取決於膽。

之後應該說:脾是儲藏食物的根本,營氣的居所。支氏說:從脾到胃、大小腸、膀胱的說法,是綜合統論。

金匱真言論

黃帝說:五臟對應四時,各自有受納嗎? 岐伯回答說:東方是青色,它通入於肝,開竅於眼睛,精氣儲藏於肝,它的疾病會引發驚恐。它的味道是酸的,屬於草木類,它所對應的家畜是雞,對應的穀物是麥,它所對應的四時,在天上是對應歲星(木星)。所以春天的氣息在頭部。它的聲音是角,它的數字是八,它的氣味是臊。所以通過這些可以知道疾病在筋。表現在聲音是呼喊,表現在肢體動作是握拳。在意志上是憤怒,憤怒會傷害肝,悲傷可以戰勝憤怒。風會傷害筋,乾燥可以戰勝風,酸會傷害筋,辛辣可以戰勝酸。

南方是紅色,它通入於心,開竅於耳朵,精氣儲藏於心,它的疾病在五臟。它的味道是苦的,屬於火類,它所對應的家畜是羊,對應的穀物是黍,它所對應的四時,在天上是對應熒惑星(火星)。所以通過這些可以知道疾病在血脈。它的聲音是徵,它的數字是七,它的氣味是焦。表現在聲音是笑,表現在肢體動作是憂愁,在意志上是喜悅,喜悅會傷害心,恐懼可以戰勝喜悅。熱會傷害氣,寒冷可以戰勝熱,苦會傷害氣,鹹可以戰勝苦。

中央是黃色,它通入於脾,開竅於嘴巴,精氣儲藏於脾,所以疾病會表現在舌根。它的味道是甜的,屬於土類,它所對應的家畜是牛,對應的穀物是稷,它所對應的四時,在天上是對應鎮星(土星)。所以通過這些可以知道疾病在肌肉。它的聲音是宮,它的數字是五,它的氣味是香。表現在聲音是唱歌,表現在肢體動作是嘔吐。在意志上是思慮,思慮會傷害脾,憤怒可以戰勝思慮。思慮會傷害肌肉,風可以戰勝濕,甜會傷害肌肉,酸可以戰勝甜。

西方是白色,它通入於肺,開竅於鼻子,精氣儲藏於肺,所以疾病會表現在背部。它的味道是辛辣的,屬於金類,它所對應的家畜是馬,對應的穀物是稻,它所對應的四時,在天上是對應太白星(金星)。所以通過這些可以知道疾病在皮膚毛髮。它的聲音是商,它的數字是九,它的氣味是腥。表現在聲音是哭泣,表現在肢體動作是咳嗽。在意志上是憂愁,憂愁會傷害肺,喜悅可以戰勝憂愁。熱會傷害皮膚毛髮,寒冷可以戰勝熱,辛辣會傷害皮膚毛髮,苦可以戰勝辛辣。

北方是黑色,它通入於腎,開竅於前後陰,精氣儲藏於腎,所以疾病會表現在骨骼和關節。它的味道是鹹的,屬於水類,它所對應的家畜是豬,對應的穀物是豆,它所對應的四時,在天上是對應辰星(水星)。所以通過這些可以知道疾病在骨骼。它的聲音是羽,它的數字是六,它的氣味是腐。表現在聲音是呻吟,表現在肢體動作是戰慄,在意志上是恐懼。恐懼會傷害腎,思慮可以戰勝恐懼。寒冷會傷害血,乾燥可以戰勝寒冷,鹹會傷害血,甜可以戰勝鹹。

靈蘭秘典篇

黃帝說:我想聽聽十二臟腑之間是如何相互配合,它們的貴賤又是怎樣的? 岐伯回答說:心,是君主之官,精神從這裡產生。肺,是輔助之官,管理調節。肝,是將軍之官,負責謀劃。膽,是中正之官,負責決斷。膻中,是臣使之官,負責喜樂。脾胃,是倉儲之官,五味從這裡產生。大腸,是傳導之官,負責變化。小腸,是受盛之官,負責消化食物。腎,是作強之官,負責技巧。三焦,是疏通水道之官,水道從這裡產生。膀胱,是州都之官,儲藏津液,氣化之後就能排出。所有這十二個器官都不能互相違背,所以君主英明,下屬才能安定,用這個道理養生就能長壽,終生都不會遇到危險,用這個道理治理天下就能興盛。君主不英明,十二官就會危險,使它們的運行閉塞不通,身體就會受到很大的傷害。用這個道理養生就會遭遇災禍,用這個道理治理天下,其根本就會非常危險,一定要戒備啊!

3. 經度篇第八

血氣形志篇,曰: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少血多氣,陽明常多血多氣,少陰常少血多氣,厥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氣少血,此天之常數。

人身之經絡氣血多少,與天道寒熱盛衰相應。氣為陽,而配乎熱;血為陰,而配乎寒。夫太陽為天之六氣,斯時天氣寒盛而熱衰,應人手足太陽二經,多血而少氣;少陽為天之三氣,斯時天氣熱盛而寒衰,應人手足少陽二經,少血而多氣;陽明為天之五氣,斯時天氣先熱而後寒,應人手足陽明二經,多氣而多血;少陰為天之二氣,斯時天氣寒少而熱多,應人手足少陰二經,少血而多氣;厥陰為天之初氣,斯時天氣寒盛而熱衰,應人手足厥陰二經,多血而少氣;太陰為天之四氣,斯時天氣熱盛而寒衰,應人手足太陰二經,多氣而少血,故曰:天道之常數云爾。

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足之陰陽也。

手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心主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手之陰陽也。

陰陽離合篇,帝曰:願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岐伯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

南方丙丁火位,陽氣盛明,故曰廣明。廣,大也,嚮明而治,故聖人南面而立。然在人身中則心臟在南,故謂前曰廣明。衝脈在北,故後謂太衝。然太衝者,腎脈與衝脈合而盛大,故曰太衝。

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

腎臟為陰,膀胱腑為陽。陰氣在下,陽氣在上,此為表裡合一之經氣。

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

太陽居少陰之地,故曰陰中之陽。

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

身之上曰廣明,身之下曰太陰。又曰心臟下則太陰脾臟是也。

太陰之前,名曰陽明。

陽明胃脈行脾脈之前,太陰脾脈行胃脈之後。

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

陽明居太陰之前,故曰陰中之陽。

厥陰之表,名曰少陽。

少陽居厥陰之表,為陰中之少陽。

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是故三陽之離合也。

離,謂別離應用。合,為配合於陰。別離則正位於三陽,配合則表裡為臟腑。

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

太陽司動靜之機,故為開。陽明執禁固之權,故為闔。少陽司動靜之微,故為樞。

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

搏而勿浮,為有胃氣之脈也。既有胃氣則三陽齊一而不相失也,故命曰一陽。

願聞三陰何如?岐伯曰: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中則內也。)其衝在下,名曰太陰。

衝脈在脾之下,故言在下,皆言臟位及經脈之次也。

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太陰之後,名曰少陰。

脾臟之下近後,則腎之位。太陰脈起於大指端,少陰脈起於小指下。

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

厥陰根起於大敦,名曰陰中之絕陰。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博而勿沉,名曰一陰。

厥者盡也,陰至此而盡,故曰陰中之絕陰。胃臟之前,近肝之位,厥陰脈交出太陰之後。

搏而勿沉,不至於弱伏,是亦胃氣之脈者也。

經脈篇,手太陰肺經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鬲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際,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手陽明大腸經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循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會於大椎,下入缺盆,絡肺下鬲屬大腸;其支別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縫中,還出俠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俠鼻孔。

足陽明胃之脈,起於鼻交頞中,旁約大腸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下後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俠臍,入氣衝;其支者,起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衝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免,下入膝臏中,下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足太陰脾經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䯒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鬲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鬲,注心中。

手少陰心經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鬲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俠咽,系目;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出腋下,下循臑肉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廉,循臂內後廉,抵掌後兌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手太陽小腸經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鬲,抵胃屬小腸;其支別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循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

足太陽膀胱經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其支別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行者,從巔入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後,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別者,從腰中下貫臀,入膕中;其支別,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俠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端。

足少陰腎經之脈,起於足小指之下,斜趨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上腨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鬲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別者,從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少陽三焦經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鬲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挾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䪼;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卻出至目銳眥。

足少陽膽經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下大迎,合手少陽於䪼,下臨頰車,下頸合缺盆,下胸中,貫鬲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沖,下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外,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之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別者,別跗上入大指,循歧骨內出其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

足厥陰肝經之脈,起於大指聚毛之上,循足胕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三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入陰中,環陰器,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鬲,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鬲,上注肺。

督脈起於下極之餘,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腦,上巔循額,至鼻柱,屬陽脈之海。

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喉嚨,屬陰脈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