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一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7)

1. 程約

字孟博,新安婺源人。世業醫,至約尤著,而更得針砭之妙,著有《醫方圖說》行世。

白話文:

程約,字孟博,是新安婺源人。他們家世代都從事醫療行業,到了程約這一代尤其出名,而且他還特別精通針灸,著有《醫方圖說》這本書流傳於世。

2. 唐與正

不知何郡人,善醫,凡人有奇疾,以意療之,無不效。一小女患風痹赤腫,諸醫以風熱治之,不效。唐診視云:肝肺之風熱故,治之遂愈。惟頂上高腫寸許,詢其乳母,好飲熱酒,唐遂悟,前劑倍加葛根,數服而消。

白話文:

唐與正,不知道是哪裡人,很會醫術,只要有人得了奇怪的疾病,他都能憑自己的判斷來治療,沒有不見效的。有個小女孩患了風痹,皮膚紅腫,其他醫生都用治療風熱的方法,但沒有效果。唐與正診斷後說:「這是肝和肺的風熱造成的。」治療後病就好了。只是頭頂上還有個一寸左右高的腫塊,詢問她的乳母,得知她喜歡喝熱酒,唐與正就明白了,在原來的藥方裡加倍葛根的用量,服用了幾次後,腫塊就消退了。

3. 趙巒

晉陽人,善醫術,精診候。一人病脅有聲如蛙,以手按之即止,否則連聲不絕。諸醫不能辨。巒診之曰:右關脈伏結,因驚氣入臟腑而成此疾。患人告:因野行忽有蝦蟆高躍叫聲,被驚,便覺脅痛作聲如蛙。巒與六神丹瀉之,立愈。

白話文:

趙巒是晉陽人,擅長醫術,精通診斷病情。有一個人胸脅部位會發出像青蛙叫的聲音,用手按住就會停止,放開手就連續不斷地叫。許多醫生都無法判斷是什麼病。趙巒診斷後說:「這是右關脈呈現伏脈且有結滯,是因為受到驚嚇,氣進入臟腑而造成的疾病。」病人說:「因為在野外走路時,突然有一隻青蛙高高跳起並發出叫聲,我受到驚嚇,就覺得胸脅疼痛,並發出像青蛙叫的聲音。」趙巒給他服用六神丹來瀉下,病就立刻好了。

4. 王貺

字子亨,為南京宋毅叔之婿,得傳醫之旨。一人失驚吐舌,遂不能收,諸醫莫治,貺針舌底,遂伸縮如故。後為宣和中朝散大夫。著《全生指迷論》。

白話文:

王貺,字子亨,是南京人宋毅叔的女婿,他繼承了宋毅叔的醫學精髓。曾經有一個人因為驚嚇過度而吐出舌頭,導致舌頭無法縮回,許多醫生都束手無策。王貺用針刺入患者的舌底,舌頭就恢復了正常的伸縮功能。後來,王貺在宣和年間當上了朝散大夫。他著有醫學著作《全生指迷論》。

5. 楊介

號吉老,泗州人,世醫,名聞四方。有郡守病喉癰,成流注,久不愈。召介治,知其嗜食所致,惟與生薑一味啖之,食至一斤,始知辛辣,而癰愈。守異而問之,答曰:公好食鷦鷯,鷦鷯好食半夏,遺毒於喉間,非姜無以釋半夏之毒,用之遂愈。

白話文:

楊介,號吉老,是泗州人,世代都是醫生,名聲遠播。有個郡守得了喉嚨癰,化膿流竄,很久都沒好。請來楊介醫治,楊介知道這是因為飲食習慣造成的。他只讓郡守單吃生薑,吃到一斤的時候,郡守才感覺到辛辣,而癰也好了。郡守覺得奇怪就問他,楊介回答說:「您喜歡吃鷦鷯(一種鳥),鷦鷯喜歡吃半夏,半夏的毒遺留在您的喉嚨裡,只有用薑才能解半夏的毒,用了薑所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