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 (3)
卷之八 (3)
1. 諸家治證
熱而渴者,湯中去附子,加秦艽半錢。恍惚錯語,加茯神、遠志各半錢。不得睡,加酸棗仁半錢。不能言,加竹瀝一蜆殼許。人虛無力者,去麻黃、加人參如其數。若人自蘇,能言能食,惟身體不遂,急則拳攣,緩則彈曳,經年不愈,以加減地仙丹常服。若飲食坐臥如常,但失音不語,只以小續命湯去附子,加石菖蒲一錢。
治風之法,初得之即當順氣,及日久則當活血,此萬古不易之理。惟可以四物湯吞活絡丹愈者,正是此義。若先不順氣化痰,遽用烏、附,又不活血,徒用防風、天麻、羌活輩,吾未見能治也。又見風中於膚腠,輒用腦、麝治之者,是引風入骨髓也,尤為難治,深可戒哉。如口眼喎斜未正者,以蓖麻去殼搗爛,右喎塗左,左喎塗右。
或鮮魚血入麝香少許,塗之即正。噴嚏初卒倒,僵仆不知人事,急以皂角末,或不臥散,以鼻內吹之,就提頭頂發立蘇。若有噴嚏者可治。無嚏者不治。經曰:風從汗泄。以可微汗,正如解表。表實無汗者,散之、劫之。表虛自汗者,溫之、解之。若氣滯者難治,宜吐之。可下者,此因內有便溺之阻隔,故里實。
若三、五日不大便者,可與機要三化湯或子和搜風丸。老人只以潤腸丸。理氣者,氣滯氣鬱,肩膊麻痛之類,此七情也。宜烏藥順氣、八味順氣之類。理血者,無表裡之急,血弱舉發不時者,與大秦艽湯、羌活愈風湯,兼用化痰丸子。
白話文:
針對不同症狀的治療:
- 發熱口渴的,藥方中去掉附子,加入秦艽半錢。
- 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的,加入茯神、遠志各半錢。
- 睡不著的,加入酸棗仁半錢。
- 不能說話的,加入竹瀝一蜆殼的量。
- 身體虛弱無力的,去掉麻黃,加入與麻黃等量的人參。
- 如果病人恢復意識,能說話、能吃飯,只是身體不能活動,嚴重時手腳蜷曲,輕微時則會抖動、拖曳,長時間無法痊癒,要長期服用加減地仙丹。
- 如果飲食、起居都正常,只是失聲說不出話,用小續命湯,去掉附子,加入石菖蒲一錢。
治療風邪的方法:
- 剛得風邪時,應該先調理氣機,時間久了則應活血化瘀,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
- 可以用四物湯配合活絡丹治好的,就是這個道理。
- 如果一開始不調理氣機,化解痰液,就貿然使用烏頭、附子等藥,又不活血,只用防風、天麻、羌活等藥,我看是沒辦法治好的。
- 如果看到風邪侵入皮膚,就用腦、麝香來治療,這是引風邪深入骨髓,更難治療,要特別戒備。
- 如果出現口眼歪斜,還沒有恢復的,用蓖麻子去殼搗爛,右邊歪斜就塗在左邊,左邊歪斜就塗在右邊。
- 也可以用新鮮魚血加入少許麝香,塗抹上去就能恢復。
其他情況的處理:
- 突然打噴嚏,然後昏倒,僵硬昏迷不省人事,要趕緊用皂角末或不臥散,吹入鼻孔,同時提拉頭頂的頭髮,讓病人立即甦醒。有噴嚏的人可以治好,沒有噴嚏的人就難治。
- 醫書說:「風邪從汗排出。」所以讓病人微微出汗,就像是解表一樣。
- 表實無汗的,要用發散或攻下的方法。
- 表虛自汗的,要用溫補、解表的方法。
- 如果是氣滯的,就比較難治療,可以用催吐的方法。
- 可以攻下的,是因為體內有大小便的阻礙,所以是裡實的症狀。
- 如果三、五天沒有大便,可以用機要三化湯或子和搜風丸,老人則用潤腸丸。
- 理氣的方法:像是氣滯、氣鬱,導致肩膊麻痛等,通常是情緒引起的,可以用烏藥順氣、八味順氣之類的藥方。
- 理血的方法:如果沒有表裡急症,只是血虛,導致疾病發作不規律,可以用大秦艽湯、羌活愈風湯,同時服用化痰丸。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