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九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九 (2)

1. 養血疏風劑

(《難知》)防風當歸散,治發汗過多,發熱,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

防風當歸川芎生地黃(等分),

上咀,水盞半,煎七分服。

2. 攻下劑

(《金匱》)大承氣湯(方見傷寒門。)治痓病,內實熱壅,胸滿咬牙,用此下之。

3. 厥證門

(玉太僕曰:厥者,氣上逆也。手足寒,則為寒厥;手足熱,則為熱厥。又曰:厥逆者,則寒厥、熱厥、氣厥、風厥等,氣逆上,或嘔吐,或滿悶,或脹,或氣急,或暴不知人,世謂腳氣衝心者是也。)

4. 內經厥論

黃帝問曰:厥之寒熱者,何也?岐伯對曰: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

帝曰:寒厥何如而然也?岐伯曰:人質壯,以秋冬奪於所用,下氣上爭,不能復,精氣溢下,邪氣因從之而上也。氣因於中,由陽氣衰,不能滲榮其經絡,陽氣日損,陰氣獨在,故手足為之寒也。

又曰:熱厥何如而然也?岐伯曰:酒入於胃則絡滿而經脈虛。陰氣虛則氣入,精氣竭則不營其四肢。此人必數醉入房,腎氣獨衰,陽氣獨盛,故手足為之熱也。

帝曰:厥令人腹滿,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遠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岐伯曰:陰氣盛於上則下虛,下虛則腹脹滿;陽氣盛於上則下氣重上,而邪氣逆,逆則陽氣亂,則不知人也,名曰屍厥。厥則暴死,氣復至則生,不復則死是也。

5. 厥證寒熱二因

《內經》雖有寒熱六經之分,見證不過寒熱二者而已。寒厥則因多欲而奪其精,故致陽衰陰盛。邪在三陰,則手足為之厥冷,謂之寒厥。熱厥則因醉飽入房,精虛則熱入,故致陰虛陽盛。邪在三陽,則手足必熱,謂之熱厥。熱極而成厥逆者,陽極而似陰也;寒極而成厥逆者,獨陰無陽也。

6. 厥證要分陰陽

仲景云:熱深厥深。故傷寒、濕病、瘟病皆是熱厥。此謂熱極而成厥,陽極而似陰也。脈雖沉伏,按之必數,病因積熱,為之陽厥。陰厥初得之,四肢冷,脈微沉而不數,多惡寒,引衣自覆。下利清穀,四肢逆,蜷臥,唇青,自利不渴,小便色白。病因沉寒,為之陰厥。

7. 厥證有因氣血痰

丹溪云:厥者,逆也,手足逆冷也,因氣血逆而冷也。有氣虛、血虛、痰鬱三者而成也。故手足麻者,氣虛也;手足木者,濕痰、死血也。

8. 厥有外邪所忤即為飛屍卒厥

厥有卒中惡候,為外邪所忤。因冒犯不正之氣,忽然手足厥冷,肌膚粟起,頭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錯妄言,牙緊口噤;或惛惚不知人事,頭旋暈倒,此為客忤,鬼擊弔喪,入廟登塚所致也,名飛屍卒厥。

9. 脈候

脈沉微不數者,寒厥也。脈沉伏而數者,熱厥也。

脈至如喘,名曰氣厥者,不知人。

《金匱》論脈沉細而滑者,沉則為寒,滑則為氣實。寒氣相搏,入臟,唇青身冷,即死。其身和,汗自出,為入腑,則生。

10. 辨寒熱陰陽補瀉分治為至要

凡厥逆卒暴,即與蘇合丸,薑湯濃調灌之。通其關竅,甦醒後,卻辨寒熱陰陽厥證,補瀉治之,是為至要。若陰陽稍差,則促死甚易。熱深陽厥,不可作陰厥,用熱藥治之,則精絕而死矣。急宜大、小承氣湯,隨其輕重治之。

沉寒陰厥,急以四逆湯理中湯之屬治之。甚者,仍灸關元、神闕百壯,方得回陽。

11. 丹溪分氣血痰蛔處治

氣虛者,四君子湯為主。身冷,從八味順氣散調元散。兼有痰者,四七導痰湯

血虛以四物湯為主。血因氣滯,以白薇湯。產後瘀血,加桂附主之。

痰厥以二陳湯為主。甚者,加薑汁、竹瀝。寒痰、濕痰、卒悶壅急者,星香姜附湯斟酌用之。

蛔厥為胃寒所生。經曰:蛔者,長蟲。胃寒即吐蛔。理中湯加川椒五粒、檳榔五分,吞烏梅丸,效。蛔見椒則頭伏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