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七 (7)
卷之三十七 (7)
1. 食瘧諸劑
(《三因》)紅丸子,專治食瘧。
蓬朮,三稜(各二兩,醋煮伏時),胡椒(一兩),青皮(三兩,炒),陳魏(一分,醋化),
上為細末,另用蒼朮末同阿魏醋米糊為丸,梧桐子大,炒土朱為衣。每服五十丸,二陳湯四獸飲皆可下。
(《局方》)二陳湯,加妙仁、青皮、豆蔻。專治食瘧。(方見前。)
(《直指》)四獸湯,治食瘧諸瘧,和胃消痰。
半夏,人參,茯苓,白朮,橘紅,草果,生薑,烏梅,大棗(各等分),甘草(炙,減半),
上咀,以鹽少許醃食頃,濕紙厚裹慢火煨香熟。每服四錢,水盞半煎七分溫服。
(《澹寮》)露姜飲,治脾胃痰瘧,發為寒熱。
生薑(四兩),
上和皮搗汁一碗,夜露至曉,空心冷服。
白話文:
紅丸子,專門治療因飲食引起的瘧疾。
使用蓬朮、三稜(各二兩,用醋煮過,使其藥效潛伏)、胡椒(一兩)、青皮(三兩,炒過)、陳阿魏(一分,用醋化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另外用蒼朮末加入阿魏醋米糊製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再用炒過的土朱裹住藥丸外層。每次服用五十丸,可以用二陳湯或四獸飲送服。
二陳湯,加上薏苡仁、青皮、豆蔻,專門治療因飲食引起的瘧疾。(藥方內容前面有提到。)
四獸湯,治療因飲食引起的瘧疾等各種瘧疾,能調和腸胃、消除痰液。
使用半夏、人參、茯苓、白朮、橘紅、草果、生薑、烏梅、大棗(各等分),甘草(炙過,減半)。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少許鹽醃製一下,再用濕紙厚厚包裹,用文火慢慢烘烤至熟透。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杯半煎煮至七分,溫服。
露薑飲,治療因脾胃有痰引起的瘧疾,發病時會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
使用生薑(四兩)。
將生薑帶皮搗碎取汁一碗,放在室外露天過夜至早晨,空腹冷服。
2. 勞瘧諸劑
(《良方》)芎歸鱉甲飲,治勞瘧表裡俱虛,真元未復,病雖暫止,小勞又發。
川芎,當歸,鱉甲(醋炙),茯苓,青皮,陳皮,半夏(制),芍藥(各等分),
上咀,每服一兩,水二盞、姜五片、棗二枚、烏梅一個,煎一盞,食遠服。熱多,加柴胡;寒多,加草果。
(《良方》)鱉甲煮散,治勞瘧。
鱉甲(去裙醋炙),黃耆,牛膝(酒洗),天靈蓋(酥炙),菟絲子(制),續斷(各五分),羌活,柴胡,赤茯苓,生地黃,木香,陳皮(去白),芎藭,山茱萸,獨活,藿香(各三分),麝香(另研,一分),
上末,作一服,水盞半、鹽少許煎七分,空心和渣服。或煉蜜和丸,每服五十丸,鹽湯空心下。
(《良方》)烏梅丸,治勞瘧,瘴鬼等瘧悉皆治之。
烏梅肉(微炒),肉蓯蓉(酒浸一宿割去皺皮炙乾),鱉(去裙醋炙黃),桃仁(湯泡去皮尖及雙仁,麥麩炒黃色。各三兩),香豉(一合),麝香(半錢),常山,川升麻,人參,甘草(炙),知母,桂心(各三錢)
上為末,入麝香研勻,煉蜜和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未發前空心溫酒下三十丸,至發時又下三十丸,每日服之,以瘥為度。
(《良方》)露星飲,治久瘧成勞。
白茯苓,檳榔,常山,秦艽,柴胡,黃芩,半夏,官桂,白朮,甘草(各等分),
上咀,每服三錢,水酒各半盞煎,露一宿,次早溫服。
白話文:
[勞瘧諸劑]
芎歸鱉甲飲: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因為過度勞累導致的瘧疾,這種情況通常是身體內部虛弱,元氣還沒恢復,雖然瘧疾暫時停止,但只要稍微勞累又會發作。
藥材組成:川芎、當歸、醋炙鱉甲、茯苓、青皮、陳皮、制半夏、芍藥,每種藥材等量。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磨粗,每次取一兩,加水兩碗、生薑五片、紅棗兩枚、烏梅一個,一起煎煮至剩下一碗,在飯後服用。如果發熱嚴重,可以加柴胡;如果怕冷,可以加草果。
鱉甲煮散:這個方子也是用來治療勞累引起的瘧疾。
藥材組成:醋炙去邊的鱉甲、黃耆、酒洗牛膝、酥炙天靈蓋、制菟絲子、續斷,每種五分;羌活、柴胡、赤茯苓、生地黃、木香、去白陳皮、川芎、山茱萸、獨活、藿香,每種三分;另外加麝香一分,單獨研磨。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取一份,加水一碗半、少許鹽一起煎煮至剩七分,空腹連渣一起服用。也可以用蜂蜜調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鹽水空腹送服。
烏梅丸: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勞累引起的瘧疾,以及各種瘴氣、鬼魅等引起的瘧疾。
藥材組成:微炒烏梅肉、酒浸泡一夜後去除皺皮再烤乾的肉蓯蓉、醋炙去邊的鱉甲、湯泡去皮尖和雙仁並用麥麩炒黃的桃仁,每種三兩;香豉一合;麝香半錢;常山、川升麻、人參、炙甘草、知母、桂心,每種三錢。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麝香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和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在瘧疾發作前,空腹用溫酒送服三十丸,等到瘧疾發作時再服用三十丸,每天都這樣服用,直到病好為止。
露星飲: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久病成勞的瘧疾。
藥材組成:白茯苓、檳榔、常山、秦艽、柴胡、黃芩、半夏、官桂、白朮、甘草,每種藥材等量。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磨粗,每次取三錢,用水和酒各半碗煎煮,放到露天一夜,第二天早上溫熱後服用。
3. 瘴瘧諸劑
(《良方》)沃雪湯,治山嵐瘴瘧。
蒼朮(炒),甘草(鹽浸炙。各三兩),防風(細切),白芍藥,厚朴,乾葛(各四兩),朴硝(兩半,研)
上咀,每服四錢,水二盞煎一盞,不拘時熱服。服畢少時,以薑蔥作羹或作粥,吃了避風坐臥,身體潤即愈。兩滓又合煎服。
(《良方》)香椿散,治瘴氣噁心,四肢疼痛,口吐酸水,不思飲食,憎寒壯熱發過引飲。二廣八閩多山嵐煙霧蛇虺蠱毒之氣,當七八月之間,芒華髮時,此時瘴疾大作,謂之黃芒瘴,又謂黃茅瘴。人因虛怯,又因傷飢傷飽,或沖煙霧,或涉溪澗,遂得此疾,謂之黑腳瘴、蝦蟆瘴、啞瘴,其名不一,並皆治之。
香嫩椿葉(三兩,酒浸炒),南壁土(向日者),甘草(炙),陳芽茶(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四錢,用酒調下。如患久者,更入甘遂、柴胡各半兩,空心臨臥服。
(《良方》)保安湯,治山嵐瘴瘧,寒熱久不瘥。
常山(半兩),青蒿,知母(各一兩),桃仁(去皮尖研,半兩),
上咀,每服三錢,水盞半、生薑半分,煎至七分,不拘時熱服,
(《良方》)預固丸,治嶺南諸瘧。
丹砂,雄黃(各一兩,並研細水飛過令乾),鬼臼(半兩,為末),阿魏(一分,用酒半升熬成膏入藥)
上再研令勻,以阿魏膏和丸,如雞頭子大,緋絹袋貯十丸。常執手中頻嗅,雖瘴氣中行不得惹。遇瘴病者,井花水嚼下三丸瘥。
(《良方》)破塊丸,治瘴疾結成氣塊,腹中不能消散,服之效。
蓽茇,大黃(各一兩,俱生用)
上為細末,入麝香少許,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冷酒下,日三服。
白話文:
沃雪湯,治療山區瘴氣引起的瘧疾。
藥材包含:炒蒼朮、鹽水浸泡後炙烤的甘草(各約112克)、切細的防風、白芍藥、厚朴、乾葛(各約150克)、朴硝(約56克,磨成粉末)。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取15克,加水約400毫升煎煮至約200毫升,不拘時間趁熱服用。服藥後不久,用薑蔥做成湯羹或粥食用,然後避風休息,身體感到滋潤即可痊癒。剩餘的藥渣可以再加水煎煮服用。
香椿散,治療因瘴氣引起的噁心、四肢疼痛、吐酸水、食慾不振、發冷發熱後口渴想喝水等症狀。在廣東、福建等山區,七八月間芒草開花時,瘴氣盛行,稱為黃芒瘴或黃茅瘴。人們因身體虛弱、飢餓或過飽、接觸煙霧或涉水而患上此病,又稱為黑腳瘴、蝦蟆瘴、啞瘴等,名稱不一,此藥方皆可治療。
藥材包含:酒浸泡後炒過的嫩香椿葉(約112克)、朝陽的南牆土、炙甘草、陳芽茶(各約75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15克,用酒調服。如果病情較久,可加入甘遂、柴胡各約19克,在空腹臨睡前服用。
保安湯,治療山區瘴氣引起的瘧疾,發冷發熱久治不癒。
藥材包含:常山(約19克)、青蒿、知母(各約38克)、去皮尖研磨的桃仁(約19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取11克,加水約300毫升及少量生薑,煎煮至約210毫升,不拘時間趁熱服用。
預固丸,治療嶺南地區各種瘧疾。
藥材包含:丹砂、雄黃(各約38克,分別磨成細粉後用水漂洗沉澱,再乾燥)、鬼臼(約19克,磨成粉末)、阿魏(約3.7克,用約500毫升酒熬成膏狀加入藥中)。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用阿魏膏將藥材製成丸狀,如雞頭大小,用紅色絹袋裝十顆。常拿在手中頻繁嗅聞,即使在瘴氣中行走也不會被感染。如果有人感染瘴病,用井水嚼服三顆即可痊癒。
破塊丸,治療因瘴氣引起的腹中氣塊,難以消散,服用後有效。
藥材包含:蓽茇、大黃(各約38克,均為生用)。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加入少量麝香,用煉製的蜂蜜製成丸狀,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顆,空腹用冷酒送服,每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