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8)

1. 標本篇第十

標本病傳論篇,帝曰:病有標本,刺有逆從奈何?岐伯曰:凡刺之方,必別陰陽,前後相應,逆從得施,標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本,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本,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標。故治有取標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故知逆與從,正行無問。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夫陰陽逆從標本之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淺而博,言一而知百也。以淺而知深,察近而知遠,言標與本,易而勿及。

標本之道包括雖大,若有志於此,則亦易而可知矣。世人自盡莫有能及之者。

白話文:

皇帝问道:疾病有表里之分,针灸也有逆从之法,该如何运用呢?岐伯答道:凡是行针灸之术,必须辨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当,表里相移。因此,有病在表而求治于表,有病在本而求治于本,也有病在表而求治于本,也有病在本而求治于表。所以治疗有取表而有效的,有取本而有效的,有逆取而有效的,有从取而有效的。因此,明白逆与从,正行无问。懂得表里之理,就能万举万当;不懂得表里之理,就是妄行。阴阳逆从表里之道,虽小而大,只说一件事,就能明白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说一件事就能明白百事。以浅知深,察近知远,说表与本,看似容易却难以精通。

表里之道虽然广阔,但只要有心钻研,就能轻易掌握。世人却很少有人能精通此道。

治反為逆,治得為從。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

人有客氣有同氣。(客氣為標本不同,同氣為標本相同。)大小不利治其標,大小利治其本。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

至真要大論篇,帝曰:病生於本,余知之矣。生於標者,治之奈何?岐伯曰: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

白話文:

治療疾病,要逆轉病理變化,順應自然規律。如果先有疾病,後出現逆轉,則應治其根本;如果先有逆轉,後出現疾病,也應治其根本。同樣地,先寒後病、先病後寒、先熱後病都要治其根本,而先熱後出現中滿則治其表面症狀,先病後泄瀉則治其根本,先泄瀉後出現其他疾病也治其根本。治療疾病時,必須先調和整體,才能治其他病症。先病後出現中滿則治其表面症狀,先中滿後煩心則治其根本。

人體有客氣和同氣兩種氣機,客氣是指標本不同的氣機,同氣是指標本相同的氣機。治療疾病時,大小不利則治其表面症狀,大小利則治其根本。如果疾病發展到有餘狀態,則先治其根本,後治其表面症狀;如果疾病發展到不足狀態,則先治其表面症狀,後治其根本。

上古時期,黃帝問岐伯:「我知道疾病源於根本,那麼表面症狀如何治療呢?」岐伯回答:「疾病逆轉其根本,就會產生表面症狀;治療疾病要逆轉其根本,才能得到治療表面症狀的方藥。」

六氣標本,所從不同奈何?岐伯曰:氣有從本者,有從標本者,有不從標本者。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故從本者化生於本,從標本者有標本之化,從中者以中氣為化也。

少陽之本火,太陰之本濕,本末同,故從本也。少陰之本熱,其標陰,太陽之本寒,其標陽,本末異,故從本從標。陽明之中太陰,厥陰之中少陽,本末與中不同,故不從標本,從乎中也。從本從標從中皆以其化生之用也。汪注:陽明本燥標陽中濕,厥陰本風標陰,惟此二經,本末與中不同,故治從乎中也。

是故百病之起,有生於本者,有生於標者,有生於中氣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標而得者,有取中氣而得者,有取標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逆,正順也。若順,逆也。故曰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此之謂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診,足以亂經。

白話文:

六氣的本和標,它們的來源不同,為什麼呢?岐伯說:氣有從本來的,有從本和標的,也有不從本和標的。少陽和太陰從本,少陰和太陽從本和標,陽明和厥陰不從本和標,而是從中氣。因此,從本來的氣化生於本,從本和標的氣有本和標的化,從中的氣則以中氣為化。

少陽的本是火,太陰的本是濕,本和末相同,所以從本。少陰的本是熱,它的標是陰,太陽的本是寒,它的標是陽,本和末不同,所以從本和標。陽明的中是太陰,厥陰的中是少陽,本和末與中氣不同,所以不從本和標,而是從中氣。從本、從標、從中,都是以它們化生的作用來決定的。汪注:陽明本燥標陽中濕,厥陰本風標陰,只有這兩條經脈,本和末與中氣不同,所以治療要從中氣入手。

因此,百病的起因,有生於本的,有生於標的,有生於中氣的;有取本而治好的,有取標而治好的,有取中氣而治好的,有取本和標而治好的,有逆著取法而治好的,有順著取法而治好的。逆,指的是順著治療,順,指的是逆著治療。所以說,知道標和本,用藥就不會危險;明知逆順,就能按正道行醫,無所疑問。這就是所謂的。不懂得這些道理的人,不足以談論診病,只會混淆經絡。

2. 針刺篇第十一

陰陽應象篇,岐伯曰: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

從陰引陽二句,言在上者治下,在下者治上。以我知彼,欲體察也。以表知里,達內外也。過與不及,總結上文,觀夫陰陽左右表裡之過與不及也。善針者不待病形已具,方知過與不及,若微見徵兆便知其過,其明如此,用針豈有至危殆哉?

八正神明篇,岐伯曰:天溫日明,則人血淖(多也)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而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月始生,則氣血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是以天寒無刺,天溫無凝。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攻也)。是謂得時而調之。因天之序,盛虛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月生而瀉,是謂臟虛;月滿而補,血氣揚溢,絡有留血,命名重實;月郭空而治,是謂亂經。陰陽相錯,真邪不辨,沉以留止,外虛內亂,淫邪乃起。

白話文:

陰陽應象篇

岐伯說:善於用針的人,要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用右手治左手,用左手治右手,以我知彼,以表知里,觀察過與不及的道理,見微知著,運用鍼灸就不會危及病人。

「從陰引陽」這兩句,意思是治療上者要從下入手,治療下者要從上入手。「以我知彼」,指的是要仔細觀察病人。「以表知里」,指的是要了解病人內外狀況。「過與不及」,總結了以上内容,指的是觀察陰陽、左右、表裡之間的過與不及。善於用針的人,不需要等到病症完全顯現,就能知道過與不及,只要看到微小的徵兆就能知道病因,他們的明察秋毫,用針灸豈會有危險呢?

八正神明篇

岐伯說:天氣溫暖,陽光明媚,人體血液充盈,津液豐富,衛氣外浮,所以血液容易流動,氣血容易運行;天氣寒冷,陰氣沉降,人體血液凝滯,衛氣內沉。

月初的時候,氣血開始精華,衛氣開始運行;月圓的時候,氣血充盈,肌肉堅實;月缺的時候,肌肉消瘦,經絡虛弱,衛氣外散,形體單薄。

所以要根據天時來調節氣血。天氣寒冷時不刺針,天氣溫暖時不凝血。月初時不瀉血,月圓時不補血,月缺時不治療(攻邪)。這就是說要順應天時來調節人體。

根據天時變化,盛衰虛實的時機,移動光點,確定位置,端正身心,等待適當時機。所以月初時瀉血,是屬於臟腑虛弱;月圓時補血,氣血充盈溢出,經絡中有留血,叫做重實;月缺時治療,叫做亂經。

陰陽錯亂,真邪難辨,沉滯留止,外虛內亂,邪氣就會滋生。

帝曰:星辰八正何候?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風之虛邪以時至者也。四時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氣所在,以時調之也。八正之虛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虛,而逢天之虛,兩虛相感,其氣至骨,入則傷五臟,工候救之,弗能傷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人忌於天,故云天忌。

)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聞之矣。願聞法往古者。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針經》也。驗於來今者,先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以候氣之浮沉,而調之於身,觀其立有驗也。觀其冥冥者,言形氣榮衛之不形於外,而工獨知之。

觀其冥冥者,言形氣榮衛之不形於外,而工獨知之,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時氣之浮沉,參伍相合,而調之至常,先見之,然而不形於外,故曰:觀於冥冥。

白話文:

皇帝問道:「星辰八正,如何用來預測時節?」岐伯回答:「星辰是用来規範日月運行的。八正是指八種風邪,它們會在不同的時節出現。四時指的是春夏秋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氣候,我們應該根據時節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八正風邪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我們要避開它們。當人體虛弱時,如果遇到天時也虛弱,兩者就會相互影響,導致邪氣深入骨髓,進而傷及五臟。懂得預測時節的人,可以及時救治,避免傷害。所以說:天忌不可不知。」

皇帝說:「很好,我已經了解了如何用星辰來預測時節。我想知道如何根據過去的經驗來預測未來。」岐伯說:「想要根據過去的經驗來預測未來,首先要了解《針經》。然後還要觀察太陽的寒溫、月亮的虛盛,以及氣候的浮沉變化,根據這些變化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況。就能夠預測未来的變化。觀察那些隱藏的變化,是指觀察那些肉眼看不見的形氣榮衛的变化,而只有醫術高超的人才能夠察觉。」

觀察那些隱藏的變化,是指觀察那些肉眼看不見的形氣榮衛的变化,而只有醫術高超的人才能夠察觉。他們會根据太陽的寒溫、月亮的虛盛、四時氣候的浮沉變化,綜合分析,調節人體使其恢复正常。這些變化虽然肉眼看不見,但是他們卻能够預先感知,所以說:觀於冥冥。

帝曰:余聞補瀉,未得其意。岐伯對曰:瀉必用方,方者,以氣方盛也,以月方滿也,以日方溫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內針,乃復候其方吸而轉針,乃復候其方呼而徐引針,故曰瀉必用方,其氣而行焉。補必用員,員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榮,復以吸排針也。吸則內針,無令氣忤。

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瀉。

補則久留,今瀉而曰靜以久留而先補者,若真氣不足,針乃瀉之,則經脈不滿,邪氣無所排遣,故先補真氣令足,後乃瀉出其邪矣。引,謂引出。去,謂離穴,候呼而引至其門,呼盡乃離穴戶,則經氣審以平定,邪氣無所拘留,故大邪之氣隨針而出也。呼,謂氣出。吸,謂氣入。轉,謂轉動大氣。大邪之氣,謂錯亂陰陽者。

白話文:

**皇帝說:**我聽說補瀉,卻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岐伯回答:**瀉法必須順應時機,所謂時機,是指氣機正盛的時候,就像月亮正圓的時候,就像太陽正溫暖的時候,就像人體正平穩的時候,就像呼吸正吸氣的時候,我們才將針刺入穴位,然後再等待呼吸轉為呼氣時,轉動針頭,最後在呼吸呼氣時緩慢拔出針。所以說瀉法必須順應時機,才能順應氣機運行。

補法必須圓滑順暢,所謂圓滑順暢,是指針灸的過程要像流動一樣,要像移動一樣,針刺要準確地進入經脈,然後用吸氣的力量來推針。吸氣時針應深入,不要讓氣機逆行。

靜止而久留,不要讓邪氣散布。吸氣時轉動針頭,以達到得氣的目的。等待呼氣時拔出針,呼氣完全後再離開穴位。因為此時大氣都已經排出,所以稱為瀉法。

補法則需要久留,雖然現在是瀉法,但說「靜止而久留」並非先補後瀉,而是因為如果真氣不足,就用瀉法,則經脈就會空虛,邪氣就無處排解,所以要先補足真氣,然後再用瀉法將邪氣排出。

「引」,指的是引出。 「去」,指的是離開穴位。 等待呼氣時,將針引導至經脈的門戶,呼氣完全後再離開穴位。這樣經絡氣血就會平穩,邪氣就無處停留,所以邪氣就會隨著針頭排出。

「呼」,指的是氣體排出。 「吸」,指的是氣體吸入。 「轉」,指的是轉動氣機。 「大邪之氣」,指的是擾亂陰陽的邪氣。

寶命全形篇,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臟已定,九候已備,後乃存針,眾脈不見,眾凶弗聞,內外相得,無以形先,可玩往來,乃施於人。人有虛實,五虛勿近,五實勿遠,至其當發,間不容瞚。(瞬也。)手動若務,針耀而勻,靜意視義,觀適之變,是謂冥冥,莫知其形。

見其烏烏,見其稷稷,從見其飛,不知其誰。

烏烏,嘆其氣至。稷稷嗟其已應,言所針得失,如從空中見飛鳥之往來,豈復知其所使之元主耶?是但見脈經盈虛而為信,亦不知其誰之所召遣爾。

伏如橫弩,起如發機。

血氣之未應針,伏如橫弩之安靜,其應針也,則起如機發之迅速。

白話文:

醫者行針,必先調和患者心神,五臟功能已穩定,九候診脈也已齊備,方可持針施治。待患者脈象隱沒,病痛無跡可尋,內外相協,無需過度觀察,可隨意觀察針灸效果,方可施針於人。人體有虛實之分,五虛之症不可針灸過深,五實之症不可針灸過淺,待病症發作之際,機不可失。施針時,手勢輕柔,針法細膩,心神專注,觀察針灸變化,此乃精妙之極,不可言喻。

猶如看見烏鴉飛舞,看見穀物搖曳,看到飛鳥穿梭,卻不知其為何物。

烏鴉飛舞,嘆息著氣機到達;穀物搖曳,感慨著針灸奏效。針灸的成敗,如同空中飛鳥往來,焉能知其是由何處使之呢?只見脈象盈虛變化而信之,卻不知其是由誰操控。

針灸前猶如蓄勢待發的橫弩,施針時則如弩箭發射。

患者血氣未達針灸時,如同橫弩靜止待發,待其血氣應針時,則如同弩箭發射般迅疾。

帝曰:何如而虛?何如而實?岐伯曰:刺虛者須其實,刺實者須其虛。經氣已至,慎守勿失。淺深在志,遠近若一。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無營於眾物。

離合真邪篇,岐伯曰: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湧而隴起。夫邪之入於脈也,寒則血凝泣,暑則氣淖澤,虛邪因而入客,亦如經水之得風也,經之動脈,其至也亦時隴起,其行於脈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時大時小,大則邪至,小則平。其行無常處,在陰與陽,不可為度。從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曰:候氣奈何?曰:夫邪去絡入經也,舍於血脈之中,其寒溫未相得,如湧波之起也,時來時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來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無逢其沖而瀉之。

白話文:

皇帝問道:什麼情況下算是虛,什麼情況下算是實?岐伯回答:刺虛要找實處,刺實要找虛處。經氣已經到達,要謹慎守住,不要失去。針刺的深淺要用心意把握,遠近要像一樣。就像站在深淵邊緣,手像握住老虎一樣,不要被其他事物分心。

岐伯說:天地溫和,經脈中的水液就安靜;天氣寒冷,地表結冰,經脈中的水液就會凝固;天氣炎熱,地表炙烤,經脈中的水液就會沸騰溢出;突然刮起狂風,經脈中的水液就會波湧起伏。邪氣入侵經脈,寒冷就會使血液凝固,炎熱就會使氣血濕潤。虛邪乘虛而入,就像經脈中的水液遇到風一樣,經脈就會跳動,就像波浪起伏,在經脈中流動。當邪氣到達寸口脈時,脈搏會時大時小,大則代表邪氣到達,小則代表平穩。邪氣的流動沒有固定的位置,在陰與陽之間移動,無法預測。要仔細觀察,根據三部九候,突然遇到邪氣時,要及早阻擋它的進路。有人問道:如何察看氣?岐伯回答:邪氣離開絡脈進入經脈,藏在血脈中,寒溫還沒有達到平衡,就像波浪湧起一樣,時而來,時而去,所以不固定。所以說,當邪氣來的時候,必須按住它,止住它,然後再取之,不要遇到邪氣衝擊的時候才去瀉之。

沖,謂應水刻數之平氣也。《靈樞經》曰: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四刻,人氣在陰分。然氣在太陽,則太陽獨盛;氣在少陽,則少陽獨盛。夫見獨盛者,便謂邪來,以針瀉之,則反傷其真氣,故下文云云。

真氣者,經氣也,經氣太虛,故曰其來不可逢,此之謂也。故曰候邪不審,大氣已過,瀉之則真氣脫,脫則不復,邪氣復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謂也。不可掛以發者,待邪之至時而髮針瀉矣。若先若後者,血氣已盡,其病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發機,知其不可取如扣椎,故曰知機道者不可掛以發,不知機者扣之不發,此之謂也。

白話文:

「沖」指的是應合水時辰的平時氣息。《靈樞經》中說:水位下降一刻鐘,人體氣息在太陽經;下降兩刻鐘,氣息在少陽經;下降三刻鐘,氣息在陽明經;下降四刻鐘,氣息在陰分。當氣息在太陽經時,太陽經就會格外旺盛;氣息在少陽經時,少陽經就會格外旺盛。看到某條經絡格外旺盛,就認為是邪氣入侵,用針灸瀉氣,反而會損傷真氣,所以下文才會有這樣的說法。

真氣就是經絡之氣,經絡之氣非常虛弱,所以說它的到來不可預測。因此,如果對邪氣的判斷不準確,氣機已經過了,再用瀉法就會損傷真氣,損傷了就無法恢復,邪氣又會再次入侵,病情反而加重,所以說它過去就不可能追回來。不可輕易用針,等到邪氣到達的時候再用針灸瀉氣。如果過早或過晚,氣血就已經消耗殆盡,病情無法用瀉法治療。所以說,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治療就像抓住時機,知道什麼時候不可治療就像敲打沒有彈性的椎木,因此懂得機道的人不會輕易用針,不懂機道的人敲打卻沒有反應,這就是這個道理。

帝曰:不足者補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氣以至,適而自護,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

候吸引針,大氣不泄,補之為義,斷可知矣。推闔其門以下,乃解上文三句義也。大氣謂大經之氣,流行營衛者也。

調經篇,岐伯曰:瀉實者氣盛乃內針,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而利其戶。針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而利其路,是謂大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屈。補虛者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針。氣出針入,針孔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

白話文:

皇帝問道:不足的地方要怎麼補呢?岐伯回答:一定要先用手摸著經脈,循著經脈走勢,用針刺入並散開經氣,推按經脈,用針彈動使之鼓脹,抓著經脈往下推,使經脈暢通並取氣,從外部引導氣脈,閉合其經氣通道,呼盡內針,靜靜地留住針,直到氣到達目標位置,就像等待珍貴的人一樣,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氣到達目標位置,適時地自我保護,等著慢慢地拔針,氣不會外泄,各自回到原本的位置,推合經氣通道,使神氣得以保存,大氣停留不動,所以稱為補。

等到慢慢地拔針,大氣不會外泄,這才是補的道理,可以肯定地知道了。從「推合其門」以下,就是解釋前面三句的意思。大氣指的是大經脈的氣,在經絡中流動,滋養營衛。

《調經篇》中,岐伯說:瀉去實證的患者氣盛,就要內針,針與氣一同進入,打開氣脈通道,使氣流通順。針與氣一同出來,精氣不損傷,邪氣就會往下走。外門不閉合,讓疾病從外面排出,擴大氣脈通道,使氣流通暢,這就是大瀉法。一定要準確地刺入並快速地拔出,大氣就會收斂。補虛的患者,握住針不要放,集中精神,等待呼盡內針。氣出來針進去,針孔四塞,精氣無處可去,就會集中起來,疾病就會快速地消退。氣進去針出來,熱氣無法回流,封閉氣脈通道,邪氣就會散開,精氣就能夠保存。運用氣的變化,觀察時機,近處的氣不損失,遠處的氣就會到來,這就是追氣法。

離合真邪篇,帝曰:補瀉奈何?岐伯對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復其真氣。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處也,推之則前,引之則止。逆而刺之,刺出其血,其病立已。

去血,須視血盛而邪擁甚,故刺去其血而立已。

針解篇,岐伯曰:刺虛則實之者,針下熱也,氣實乃熱也。滿而泄之者,針下寒也,氣虛乃寒也。菀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邪盛則虛之者,出針勿按。徐而疾則實者,徐出針而疾按之。疾而徐則虛者,疾出針而徐按之。刺實須其虛者,留針陰氣隆至,乃去針也。刺虛須其實者,陽氣隆至,針下熱乃去針也。經氣已至,慎守勿失者,勿變更也。淺深在志者,知病之內外也。遠近如一者,淺深其候等也。

白話文:

離合真邪篇

帝曰: 補瀉如何? 岐伯對曰: 此乃攻邪之法也,藉由將病邪逼出,去除積聚的血液,以恢復真氣。若邪氣初入,尚未固定,則可推之則前,引之則止。反之,若用針刺入,刺出其血,病症便可立即止住。

去除血液,須視血液是否充盈,邪氣是否嚴重,故需刺出血,方可立竿見影。

針解篇

岐伯曰: 針刺虛者以實之,針下會感到熱,因氣實則熱。針刺滿者以泄之,針下會感到寒,因氣虛則寒。針刺瘀積者以除之,可排出惡血。邪氣盛者則以虛之,出針後勿按壓。

針刺緩慢而疼痛者,表示氣實,出針應緩慢而快速按壓。針刺快速而緩慢者,表示氣虛,出針應快速而緩慢按壓。

針刺實處需待其虛,待陰氣盛至,方可拔針。針刺虛處需待其實,待陽氣盛至,針下感到熱,方可拔針。

經氣已至,需謹慎守候,不可輕易改變。針刺深淺,需依據病情的內外而定。針刺遠近,需依據病情程度而定,其應對之法需相同。

刺志論篇,曰:夫實者,氣入也。虛者,氣出也。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入實者,右手開針空也。入虛者,左手閉針空也。

右手持針,左手捻穴,故實者右手開針空以瀉之;虛者左手開針空以補之。

三部九候篇,曰:經病者治其經,孫絡病者治其孫絡血。

有血留正,剌而去之。《靈樞》曰: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絡。是以知孫絡則絡之別支而橫者也。

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經絡,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脈則繆刺之。

奇謂奇繆不偶之氣,而與脈經繆處也,故繆刺。繆剌者剌絡脈,左取右,右取左也。

留瘦不移,節而刺之,上實下虛,切而從之,索其結絡脈,刺出其血,以見通之。

白話文:

《刺志論篇》說:身體充實,是氣體進入的結果;虛弱,則是氣體外泄的結果。氣體充盈,就容易發熱;氣體虛弱,就容易寒冷。針灸時,如果要治療充實的部位,就應該用右手開針孔;如果要治療虛弱的部位,就應該用左手開針孔。

右手持針,左手按壓穴位,所以治療充實的部位要用右手開針孔來瀉氣,治療虛弱的部位則要用左手開針孔來補氣。

《三部九候篇》說:經脈病變就治療經脈,孫絡病變就治療孫絡。

如果有血滯留在正經,就用針刺來疏通它。《靈樞》中說:經脈是主要的脈絡,分支橫向的脈絡稱為絡脈,絡脈的分支稱為孫絡。由此可知,孫絡就是絡脈的分支,並且是橫向的。

如果血病導致身體疼痛,就治療相關的經絡;如果病症是由奇邪引起的,就用繆刺法治療。

奇邪是指不正常的氣,它會與經脈交錯而形成病症,因此要用繆刺法。繆刺法就是刺絡脈,左手取右邊的穴位,右手取左邊的穴位。

如果血滯留在某個部位,導致身體瘦弱且無法移動,就應該在關節處針刺,讓血流通暢;如果上半身充實而下半身虛弱,就應該從上半身向下半身針刺,找到結絡的脈絡,刺出血,讓經脈暢通。

通評虛實篇,帝曰:春亟治經絡,夏亟治經俞,秋亟治六腑,冬則閉塞。閉塞者,用藥而少針石也。所謂少針石者,非癰疽之謂也,癰疽不得頃時回。

診要經終篇,曰:凡刺胸腹,必避五臟,中心者環死,其動為噫。中肝者五日死,其動為語。中脾者十日死,其動為吞。中腎者二日死,其動為嚏。中肺者三日死,其動為咳。中膽者一日半死,其動為嘔。中鬲者皆為傷中,其病雖愈,不過一歲必死。刺避五臟者,知逆從也。所謂從者,鬲與脾腎之處,不知者反之。刺胸腹者,必以布㹠著之,乃從單布上刺,刺之不愈,復刺必肅,刺腫搖針,經刺勿搖,此刺之道也。

白話文:

通評虛實篇

**皇帝說:**春天要著重治療經絡,夏天要著重治療經脈與俞穴,秋天要著重治療六腑,冬天則要閉塞。閉塞的意思是用藥物治療,而減少針灸和砭石的運用。所謂少用針灸和砭石,並不是指癰疽這種病症,癰疽需要及時治療,不能延誤。

診要經終篇

**文中說道:**凡是針刺胸腹,一定要避開五臟。針刺到心臟部位,會導致人瞬間死亡,其表現為打嗝。針刺到肝臟部位,會導致人五天後死亡,其表現為說話。針刺到脾臟部位,會導致人十天後死亡,其表現為吞咽。針刺到腎臟部位,會導致人兩天後死亡,其表現為打噴嚏。針刺到肺臟部位,會導致人三天後死亡,其表現為咳嗽。針刺到膽囊部位,會導致人一天半後死亡,其表現為嘔吐。針刺到膈肌部位,都會造成傷及臟腑,即使病症治癒,也最多只有一年的壽命。

針刺胸腹時要避開五臟,這是因為要懂得順應人體經絡的走向。所謂順應,指的是針刺膈肌、脾臟和腎臟等部位,如果不知道這些部位的經絡走向,就會針刺錯誤。

針刺胸腹時,一定要在患者身上覆蓋一層布,然後從布上刺入。如果第一次針刺沒有效果,再次針刺時一定要謹慎,不能隨便搖動針。針刺腫脹部位時,可以搖動針,但經絡部位的針刺則不能搖動。這就是針刺的技巧。

刺禁論,岐伯曰: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部於表,腎治於裡,脾謂之使,胃為之市。鬲肓之上,中有父母,(父母,心肺陰陽是也。)七節之傍,中有小心,從之有福,逆之有咎。

刺胕上中大脈,血出不止者死。(跗為足跗,大脈動而不止者,乃胃之大經。)刺面中溜脈,不幸為盲。刺頭中腦戶,入腦立死。刺舌下中脈太過,出血不止為喑。刺足下布絡中脈,血不出為腫。刺郄中大脈,令人僕脫色。刺氣街中脈,血不出,為腫鼠伏。(如伏鼠也。)刺脊間中髓,為傴。

刺乳上中乳房,為腫根蝕。刺缺盆中內陷,氣泄,令人喘逆咳。刺手魚腹內陷,為腫。無刺大醉,令人氣亂。無刺大怒,令人氣逆。無刺大勞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飢人,無刺大渴人,無刺大驚人。

白話文:

人體內藏有許多要害部位,不可不慎。肝臟在左側,肺臟在右側,心臟位於表層,腎臟位於內部,脾臟負責運化,胃臟就像市場一樣。膈肌與肓俞穴之間,是心肺陰陽所在,稱為父母。七節骨旁邊,有小心臟,順應它便有福氣,逆犯它則會招致禍患。

針刺足跗骨上部的中大脈,若血流不止,就會致命。針刺面部的中溜脈,有可能會失明。針刺頭部腦戶穴,就會刺入腦部而當場死亡。針刺舌頭下方中脈過深,若出血不止,會導致失聲。針刺腳底布絡的中脈,若血流不出,會導致腫脹。針刺郄穴的中大脈,會導致人體虛弱無力。針刺氣街穴的中脈,若血流不出,會導致腫瘤如伏鼠般隱藏。針刺脊椎間的中髓,會導致駝背。

針刺乳房上部的中乳房穴,會導致腫瘤和腐蝕。針刺鎖骨上窩內陷處,會導致氣泄,令人喘逆咳嗽。針刺手肘內側魚腹穴的內陷處,會導致腫脹。不能針刺醉酒的人,會導致氣亂。不能針刺暴怒的人,會導致氣逆。不能針刺勞累過度的人,不能針刺新飽的人,不能針刺極度飢餓的人,不能針刺極度口渴的人,不能針刺驚嚇過度的人。

《靈樞經》云:新內無刺,已剌無內;大怒無剌,已刺無怒;大勞無剌,已剌勿勞;大醉無刺,已刺勿醉;大飽無刺,已刺勿飽;大飢無剌,已剌勿飢;大渴無刺,已刺勿渴;大驚大恐,必定其氣,乃刺之也。

刺陰股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內陷中脈,為內漏為聾。刺膝髓出液,為跛。刺臂大陰脈,出血多立死。刺足少陰脈,重虛出血,為舌難以言。刺膺中陷中肺,為喘逆仰息。刺肘中內陷,氣歸之,為不屈伸。

刺陰股下三寸內陷,令人遺溺。刺腋下脅間內陷,令人咳。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滿。刺腨腸內陷,為腫。刺匡目眶。上陷骨中脈,為漏為盲。刺關節中液出,不得屈伸。

白話文:

《靈樞經》說:身體剛受傷時不要針灸,已經針灸過後也不要再受傷;大怒時不要針灸,已經針灸過後也不要再發怒;過度勞累時不要針灸,已經針灸過後也不要再勞累;大醉時不要針灸,已經針灸過後也不要再喝酒;過飽時不要針灸,已經針灸過後也不要再暴飲暴食;極度飢餓時不要針灸,已經針灸過後也不要再挨餓;口渴難耐時不要針灸,已經針灸過後也不要再大量喝水;驚嚇過度時,一定要調和氣血,才能針灸。

針灸陰股中大脈,血液流出不止,會導致死亡。針灸刺客主人內陷中脈,會導致內漏和耳聾。針灸膝蓋,髓液流出,會導致跛腳。針灸手臂大陰脈,出血過多會立刻死亡。針灸足少陰脈,導致氣虛血出,會導致口齒不清。針灸胸部陷中肺部,會導致喘逆和仰息。針灸肘部內陷,導致氣血迴歸,會導致手腳無法屈伸。

針灸陰股下方三寸內陷,會導致遺尿。針灸腋下脅間內陷,會導致咳嗽。針灸小腹膀胱內陷,會導致小腹脹滿和尿失禁。針灸腸道內陷,會導致腫脹。針灸眼眶骨中脈,會導致視力下降或失明。針灸關節內陷,導致液體流出,會導致關節無法屈伸。

調經論篇,帝曰:夫子言虛實者有十,生於五臟五脈耳。夫十二經脈皆生其病,今夫子獨言五臟。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經脈之病皆有虛實,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臟者,故得六腑與為表裡,經絡支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燔針劫刺其下及與急者;病在骨,焠針藥熨;病不知所痛,兩蹺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必謹察其九候,針道備矣。

離合真邪篇,帝曰:真邪以合,波隴不起,候之奈何?岐伯對曰:審捫循三部九候之盛虛而調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減者,審其病臟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陰陽不別,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調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脈之處,雖有太過且至,工不能禁也。

白話文:

皇帝說:夫子提到虛實有十種,都是源自於五臟五脈。十二經脈都會產生疾病,但夫子為何只提五臟?十二經脈遍布全身,連接三百六十五個關節,關節生病必然會影響經脈,經脈的病變都有虛實之分,為何要歸納到五臟呢?

岐伯回答:五臟與六腑互相表裡,經絡、支節也各自有虛實變化,病症所在的部位,就針對其部位進行調治。病在脈,就調血;病在血,就調絡;病在氣,就調衛;病在肉,就調分肉;病在筋,就調筋;病在骨,就調骨。針灸時,對於急性的病症或深入骨骼的病症,就要使用燔針劫刺法;對於骨骼的病症,則需用焠針、藥熨;如果病人不知道哪裡疼痛,就要先觀察兩蹺脈;如果身體某處有疼痛,且九候脈診正常,就要用繆刺法;如果左邊疼痛,但右脈異常,就要用巨刺法。必須仔細觀察九候,針灸之道才能圓滿。

皇帝說:真氣和邪氣相合,體表無明顯症狀,該如何診治呢?

岐伯回答:要仔細觸摸三部九候,觀察其盛衰虛實,並依此調治。還要觀察左右上下是否有偏差或不足,根據病症所在的臟腑制定治療方案。如果不懂三部,就無法分辨陰陽,也無法區分天地。以地氣來觀察地氣,以天氣來觀察天氣,以人氣來觀察人氣,調治中府穴位,才能確定三部。所以說,如果不知道三部九候,即使針灸手法再精妙,也很難治癒疾病。

禁,禁止也。然候邪之處,尚未能知,復能禁止其候氣耶?雖有太過之邪,至於其經,工亦不能用針以禁絕也。

誅伐無過,命曰大惑。反亂大經,真不可復。用實為虛,以邪為真,用針無義,反為氣賊,奪人正氣。以從為逆,榮衛散亂,真氣已失,邪獨內著。絕人長命,予人夭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長。

三部,言人身中之有上中下三部,經隊由之,故察候存亡,悉由於是。部各有三候,如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以應手也,足少陽脈氣所行。上部地,兩頰之動脈,在鼻孔下兩旁動脈應手,近巨髎之分,足陽明脈氣所行。上部人,在前耳動脈應手少陽脈氣所行。中部天,在掌後寸口經渠動脈。

白話文:

禁止,就是不允許的意思。然而,邪氣在哪裡還不清楚,又怎麼能禁止它呢?就算有過度的邪氣,到了經絡上,醫生也不能用針去阻止它。

胡亂施針,就像不分青紅皂白地殺人,實在是愚蠢至極。破壞了重要的經絡,身體就無法恢復了。把實證當虛證,把邪氣當真氣,用針毫無道理,反而會變成氣賊,奪取人的正氣。把順勢當逆勢,導致營衛散亂,真氣流失,邪氣獨自入侵。斷絕人的壽命,給人帶來災禍,不懂得三部九候,自然就無法長久健康。

三部,指的是人體的上、中、下三部分,經絡都貫穿其中,因此觀察氣候變化和生死存亡,都要依賴這三部分。每一部又分為三候,比如上部的天,兩額的動脈跳動,反映的是手少陽脈的氣血運行。上部的地,兩頰的動脈,在鼻孔下兩旁跳動,靠近巨髎穴,反映的是足陽明脈的氣血運行。上部的人,在前耳的動脈跳動,反映的是少陽脈的氣血運行。中部的天,在手掌後寸口經渠動脈處跳動。

中部地,在陽明合谷之分動脈。中部人,在少陽神門之分動脈。下部天,足厥陰羊矢下一寸半五里之分,臥而取之,動脈應手;女子取太衝,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下部地,足少陰太谿之分動脈。下部人,足太陰在魚腹上,起筋間,直五里下箕門之分動脈。下部鞏足單衣沉取乃得至。

如候胃氣者,當取足上衝陽之分動脈應手。此二部中之三部也。

白話文:

中部的地脈位於陽明經合谷穴附近,中部的人脈位於少陽經神門穴附近。下部的天脈位於足厥陰經羊矢穴下1.5寸,也就是五里穴,臥著取穴,動脈會應手;女子則取太衝穴,位於足大拇指本節後兩寸。下部的地脈位於足少陰經太谿穴附近,下部的人脈位於足太陰經魚腹穴上,起筋間,直下五里至箕門穴附近。下部的人脈要穿著單薄衣服,身體放鬆,才能夠觸摸到。

如果要診斷胃氣,應該取足上的衝陽穴,動脈會應手。這三部脈象屬於中部和下部兩部分中的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