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1. 卷之二
2. 內經要旨(上)
3.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序
夫釋縛脫艱,全真導氣,拯黎元於仁壽,濟羸劣以獲安者,非三聖道,則不能致之矣。孔安國序《尚書》曰: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班固《漢書·藝文志》曰:《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乃其數焉。雖復年移代革,而授學猶存;懼非其人,而時有所隱。
故第七一卷,師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耳。然而其文簡,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遐邇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徵,驗之事不忒,誠可謂至道之宗,養生之始矣。
假若天機迅發,妙識玄通,藏謀雖屬乎生知,標格亦資於古訓,未嘗有行不由徑,出不由戶者也。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隱,或識契真要,則目牛無全。故動則有成,猶鬼神幽贊,而命世奇傑,時時間出焉。則周有秦公,漢有淳于公,魏有張公、華公,皆得斯道之妙者也。咸日新其用,大濟蒸人,華葉遞榮,聲實相副,蓋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冰弱年慕道,夙好養生,幸遇真經,式為龜鏡。而世本紕繆,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懸隔,施行不易,披會亦難。歲月既淹,襲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別立二名;或兩論併合,而都為一目,或問答未已,別樹篇題;或脫簡不書,而云世闕。重合經而冠針服,並方宜而為咳篇;隔虛實而為逆從,合經絡而為論要;節皮部為經絡,退至道以先針。諸如此流,不可勝數。
且將升岱嶽,非徑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乃精勤博訪,而並有其人。歷十二年,方臻理要,詢謀得失,深遂夙心。時於先生郭子齋堂,受得先師張公秘本,文字昭晰,義理環周,一以參詳,群疑冰釋。恐散於末學,絕彼師資,因而撰注,用傳不朽。兼舊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
冀乎究尾明首,尋注會經,開發童蒙,宣揚至理而已。
其中簡脫文斷,義不相接者,搜求經論所有,遷移以補其處;篇目墜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義。篇論吞併,義不相涉,闕漏名目者,區分事類,別目以冠篇首;君臣請問,禮儀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錯簡碎文,前後重疊者,詳其旨趣,削去繁雜,以存其要;辭理秘密,難粗論述者,別撰《玄珠》,以陳其道。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古今必分,字不雜揉。
庶厥昭彰聖旨,敷暢玄言,有如列宿高懸,奎張不亂,深泉淨瀅,鱗介咸分。君臣無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齡之望。俾工徒勿誤,學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屬。千截之後,方知大聖之慈惠無窮。時大唐寶應元年歲次壬寅序。
白話文:
要解脫束縛和困境,使人身心完全健康並引導真氣運行,讓百姓安享仁壽,幫助虛弱的人獲得安寧,若不是古代三位聖人的道術,就無法達成。孔安國在為《尚書》作序時說:伏羲、神農、黃帝的著作,被稱為三墳,說的是大道。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說:《黃帝內經》共有十八卷。《素問》就是其中的九卷,加上《靈樞》的九卷,總數就是這樣。雖然經過歲月更迭,時代變遷,但傳授醫學的方式依然存在;只是擔心傳授給不適當的人,所以有時會有所隱瞞。
因此,原本第七十一卷,被師氏收藏起來;現在流通於世的,只有八卷而已。然而,這些文章文字簡練,意涵廣博,道理深奧,趣味深遠。它闡述了天地陰陽的表象,排列了陰陽變化的時節,揭示了變化的原因,彰顯了生死的徵兆。不需要事先商量,各地的人看法都相同;沒有預先約定,陰陽的道理也能相互契合。考驗其言論都有根據,驗證其事蹟都沒有差錯,真可以說是至高道術的宗源,養生的開端了。
假若天資聰穎,對事物有敏銳的洞察力,並且通達玄妙的道理,即使謀略是天生就有的,也要藉助於古代的教訓,從來沒有不按常理而行,或不循正門而出的。然而,如果能刻苦鑽研,深入探究,或許能領悟到真諦,就像庖丁解牛一樣,能看穿事物的根本。所以只要行動就能有所成就,就好像有神靈在暗中幫助,因此能夠名垂青史的傑出人物,也時常會出現。例如周朝有秦公,漢朝有淳于公,魏朝有張公、華公,都是領悟了這種醫學精髓的人。他們都每天都在更新所學的知識,大大地幫助了百姓,就像花葉交替盛開一樣,聲名和實質相互符合,這正是教化的彰顯,也是上天的恩賜。
我王冰,年紀輕輕就嚮往道術,一直喜愛養生,有幸遇到這本經典,把它當成借鑒的寶鏡。但是世間流傳的版本存在錯誤,篇目重複,前後不協調,文義不連貫,難以施行,也很難理解。時間久了,就形成了弊端。有的篇章重複出現,卻被另外起了名字;有的兩篇合在一起,卻被當成一個篇目;有的問答還沒有結束,卻被另外獨立為一篇;有的脫落了沒有記載,卻說世間遺失了。有的把經文和針灸合在一起,有的把方劑和咳嗽的篇章合併,有的把虛實的內容分開來區分順逆,有的把經絡的內容合併在一起論述要點,有的把皮膚部分獨立為經絡,又把至高的醫理放在針灸之後。像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
這就像要攀登泰山,沒有道路怎麼能到達?想要去到扶桑,沒有船隻又怎麼能夠到達?於是,我勤奮地廣泛請教,終於找到能夠幫忙的人。經過了十二年,才掌握了醫學的精髓,詢問有關醫理的得失,才滿足了自己長久以來的願望。當時,我在郭子先生的齋堂,得到了先師張公的秘本,文字清晰明白,義理完整周全,我以此書為參照,所有的疑惑都迎刃而解。我擔心它散失在後學手中,斷絕師徒之間的傳承,因此撰寫註解,用以流傳後世。我把舊藏的卷軸,連同原本的八十一篇,共二十四卷,整理成一部完整的書籍。
希望能夠使讀者從頭到尾都能夠清楚理解,通過註解來理解經文,啟發初學者,宣揚至高的醫理。
其中,對於那些簡略脫落、文字斷裂、義理不連貫的地方,我從各種經論中蒐集資料,移動補充到適當的位置;對於那些篇目缺損、指代不明的地方,根據其意涵,加上文字以彰顯其意義;對於那些篇章內容合併、義理不相關、缺少名稱的地方,我區分其內容,另外加註篇名於篇首;對於那些君臣問答、禮儀失當的地方,我考證尊卑關係,增加內容以光顯其原意;對於那些錯亂的簡牘、零碎的文字、前後重複的地方,我仔細地研究其宗旨,刪去繁雜的部分,保留其精要;對於那些言辭隱秘、難以直接論述的內容,我另外撰寫《玄珠》篇,來闡述其中的道理。凡是增加的文字,都用紅色的字體書寫,使古今的文字區分開來,不至於混淆。
希望能夠彰顯聖人的旨意,闡述玄妙的道理,就像星辰高掛在天空,井然有序;又像深泉清澈見底,水中的魚類都清晰可見。希望君主和臣子都能夠不早夭,人民都能夠延年益壽。讓從事醫療的人不會出錯,讓學習醫學的人能夠明白道理,使至高的醫術得以流行,美好的名聲能夠不斷累積。經過千百年之後,人們才會知道偉大聖人的慈悲與恩惠是無窮無盡的。於大唐寶應元年,歲次壬寅撰寫此序。
4. 校上內經素問表
臣聞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者,往聖之光務;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黃帝之御極也,以理身緒餘治天卜,坐於明堂之上,臨觀八極,考建五常。以謂人之生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蕩,內有喜怒之交侵,天昏札瘥,國家代有。將欲斂時五福,以敷錫厥庶民,以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後世。於是雷公之倫,受業傳之,而《內經》作矣。
歷代寶之,未有失墜。蒼周之興,秦和述六氣之論,且明於左史。厥後越人得其一二,演而述《難經》。西漢倉公傳其舊學,東漢仲景撰其遺論,晉皇甫謐次而為《甲乙》,及隋楊上善纂而為《太素》。時則有全元起者,始為之訓解,闕第七一通。迄唐寶應中,太僕王冰篤好之,得先師所藏之卷,大為次注,由是三皇遺文,爛然可觀。
惜乎唐令列之醫學,付之藝技之流,而薦紳先生罕言之。去聖已遠,其述晻昧,是以文注紛錯,義理混淆。殊不知三墳之餘,帝王之高致,聖賢之能事;唐堯之授四時,虞舜之齊七政;神禹修六腑以興帝功,文王推六子以敘卦氣;伊尹調五味以致君,箕子陳五行以佐世,其致一也。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傳之以至下至賤之人,其不廢絕,為已幸矣。
頃在嘉祐中,仁宗念聖祖之遺事,將墜於地,乃詔通知其學者,俾之是正。臣等承乏典校,伏念旬歲。遂乃搜訪中外,裒集眾本,浸尋其義,正其訛舛,十得其三四,余不能具。竊謂未足以稱明詔,副聖意,而又採漢唐書錄古醫經之存於世者,得數十家,敘而考正焉。貫穿錯綜,磅礴會通;或端本以尋支,或溯流而討源;定其可知,次以舊目。
正謬誤者六千餘字,增注義者二千餘條。一言去取,必有稽考;舛文疑義,於是詳明。以之治身,可以消患於未兆;施於有政,可以廣生於無窮。恭惟皇帝撫大同之運,擁無疆之休;述先志以奉成,興微學而永正。則和氣可召,災害不生,陶一世之民,同躋於壽域矣。
白話文:
我聽說,居安要思危,生存要不忘可能滅亡,這是古代聖賢的光輝榜樣;了解百姓的疾苦,體恤百姓的隱憂,這是君王深厚的仁慈。回想過去黃帝治理天下時,運用治理自身的方法來治理國家,坐在明堂之上,觀察四方,考察建立五種恆常的法則。他認為人的出生,背負陰氣而懷抱陽氣,吃食物而接觸色彩,外有寒冷暑熱的侵襲,內有喜怒哀樂的情緒變化,天災人禍、疾病瘟疫,各個朝代都會發生。為了順應天時獲得五福,來廣施給他的百姓,於是與岐伯一起探究上天的運行規律,了解大地的地理環境,從遠處的萬物,到近處的人體,互相請教、辯論,制定法則,以造福後世。因此雷公等人接受教導並傳承下去,而《內經》這本書就這樣產生了。
歷代都將它視為珍寶,沒有遺失。周朝興盛時,秦和闡述了六氣的理論,並且清楚記載在史官的書籍中。後來,越人得到其中的一些內容,加以演繹寫成了《難經》。西漢時,倉公傳承了前代的學問,東漢時,張仲景撰寫了關於疾病的論述,晉朝的皇甫謐整理編寫了《甲乙經》,到了隋朝,楊上善又將其彙編成《太素》。當時有個叫全元起的人,開始為這本書做註解,但缺了第七篇沒有解釋通。到了唐朝寶應年間,太僕王冰非常喜愛這本書,得到了他老師收藏的書卷,大加註釋,於是三皇遺留下來的古老文獻,變得清楚易懂。
可惜的是,唐朝將它列為醫學,歸於技藝的範疇,而官員學者很少談論它。距離聖賢時代已經遙遠,書中的闡述變得晦澀不明,因此文字註解紛亂,義理也變得混淆。殊不知這本書是古代典籍中的重要部分,是帝王的崇高理想,是聖賢的才能展現;唐堯將四季的變化傳授給後人,虞舜考察七星的運行規律;大禹修治水土、治理國家,使帝業興盛,周文王推演八卦,闡述陰陽之氣的變化;伊尹調和五味來輔佐君王,箕子陳述五行來輔助朝政,他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為什麼要把如此精深微妙的道理,傳給那些地位低下的人,它沒有被廢棄斷絕,已經是萬幸了。
最近在嘉祐年間,仁宗皇帝感念先祖的功績,(不希望這本典籍)就此失傳,於是下詔讓精通這門學問的人,對它進行校正。我們這些校對的官員接受任務,日以繼夜地工作。於是我們尋訪國內外,收集各種版本,深入研究其中的含義,校正其中的錯誤,十成的內容只校正了三四成,其餘的內容無法完全校正。我認為這還不足以彰顯皇帝的聖旨,符合皇帝的心意,於是又採集了漢唐書籍中所記載的古代醫書,找到了數十家,加以整理、考證。我們貫穿、分析、歸納、融會貫通;有時從根本入手去尋找枝節,有時從源頭出發去追溯流向;確定其中可以理解的部分,按照舊有的目錄進行整理。
校正謬誤之處共六千多字,增加註解說明共二千多條。每一個字的取捨,都必定有考證依據;對於錯誤的文字、有疑問的含義,都加以詳細說明。用它來修養自身,可以在疾病還沒有出現徵兆時就將其消除;將它應用到政治上,可以使百姓的生命得以無限延續。恭敬地期望皇帝承擔統一天下的使命,擁有無邊的福祉;繼承先祖的遺志,發揚精微的學問,使之永遠正確。這樣就可以招來祥和之氣,避免災難的發生,使天下的百姓都進入長壽安康的境地。
5. 陰陽篇第一
陰陽應象大論篇,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紀綱,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指陰陽言。)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此言陰陽為天地萬物生殺之本,而人物之生,莫不具此天地陰陽。)
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
(氣耗則傷精也。)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瀉,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
(氣得少火則生,故曰少火生氣。氣得壯火則耗,故曰壯火食氣。)
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風象雷,逆氣象陽。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曰:何以然?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
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夫陰陽之應天地,猶水之在器也,器圓則水圓,器曲則水曲。人之氣血亦如是,故隨不足則邪氣留居之,陰陽應象也。)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陽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則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犯此三時,形乃困薄。
(皆所以順陽氣也,陽出則出,陽藏則藏。暮陽氣衰,內行陰分,故宜收斂,以拒虛邪。順此三時,天真久遠。)
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閉,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陰應於內,陽衛於外。起者,起而應也。亟者,數也。外有所召,則內數起以應之。如外以順召,則心以喜起而應;外以逆召,則肝以怒起而應,故曰起亟。陰陽之要在於陽密,陽密則固而中和且平。若陰陽不和,則是偏陰偏陽,而絕陰陽之道。聖人惟貴密守,因而和之,有以節度,則自然陰平陽閉,精神治。否則陽離陰厥,精神絕矣。)
金匱真言論,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臟腑中之陰陽,則臟者為陰,腑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也。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皆陰陽表裡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此言陰陽之中,而又有陰陽者焉,可見天人一理相為應孚,晝夜臟腑則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