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五 (5)

1. 治傷食瀉泄諸劑

(丹溪)保和丸,治食積瀉泄。(方見食積門。)

(《良方》)調中湯,治食滯瀉泄嘔吐,不思飲食。

藿香,砂仁,蓬朮(炮),乾薑(炮),肉桂,茴香,草果(各一錢),麥芽(炒),益智,橘紅,蒼朮,神麯(炒),桔梗,甘草(炙。各半錢),

白話文:

丹溪的保和丸,專治飲食積滯導致的腹瀉。調中湯,出自《良方》,用於治療食滯引起的腹瀉、嘔吐、食欲不振。方劑包括藿香、砂仁、炮製過的蓬朮、炮製過的乾薑、肉桂、茴香、草果(各一錢),炒麥芽、益智、橘紅、蒼朮、炒神麯、桔梗、炙甘草(各半錢)。

上咀,作一服,水盞半、生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不拘時服。

脾積丸,因食積作瀉。

青皮,陳皮,三稜,莪朮(煨。各三錢),香附子(炒),肉果,山楂,丁香,砂仁,檳榔,薑黃,厚朴(炒。各二錢),黃連(三錢),木香(錢半),檀香,麥芽(各二錢),蓽茇,白豆蔻(各一錢),

白話文:

服用藥方時,取水半盞,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七分,不限時服用。脾積丸因食物積滯而引起腹瀉。藥方成分為:青皮、陳皮、三稜、莪朮(煨,各三錢)、香附子(炒)、肉果、山楂、丁香、砂仁、檳榔、薑黃、厚朴(炒,各二錢)、黃連(三錢)、木香(錢半)、檀香、麥芽(各二錢)、蓽茇、白豆蔻(各一錢)。

上為細末,溶蠟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

(《和劑》)木香檳榔丸,治傷食瀉。(方見積滯門。)

(《寶藏》)感應丸,治食滯瀉泄將成痢疾。

木香(不見火,二兩半),肉豆蔻(二十個),丁香(一兩半),巴豆(二十粒,去膜去油),杏仁(二百四十粒,湯泡去皮尖用),百草霜(另研細,二兩),乾薑(炮,一兩),

上四味為末,外入百草霜二兩研,與豆杏七味同和勻,用好蠟六兩溶化成汁,以重絹濾去渣,更以好酒一升,於銀石器內煮蠟數沸傾出,待酒冷其蠟自浮於上,取蠟稱用。春夏修合,用清油一兩,銚內熬令香熟,次下蠟四兩同化成汁,就銚內乘熱拌和前項藥末成劑,油紙裹旋丸。每服三十丸,空心薑湯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蠟溶化成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三十丸,溫水送服。

《和劑》記載的木香檳榔丸,可以治療傷食引起的腹瀉。《寶藏》記載的感應丸,可以治療食滯引起的腹瀉,並能預防發展為痢疾。

將木香、肉豆蔻、丁香、巴豆、杏仁、百草霜、乾薑等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六兩蠟溶化成汁,過濾去渣,再用一升酒煮沸,冷卻後取上層的蠟。春夏季節則用一兩清油熬製香熟後,加入四兩蠟溶化成汁,趁熱將藥粉拌勻,用油紙包裹搓成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薑湯送服。

2. 治瀉升發諸劑

(經曰下者舉之是也。)

(東垣)升陽除濕湯(方見前。)

升陽除濕防風湯,如大便秘塞,或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或有白膿血,慎勿利之。利之必致重病,鬱結而不通也。以故舉其陽則陰氣自降。

蒼朮(制,四兩),防風(二錢),白朮,茯苓,白芍藥(各一錢),

上水二盞半先煎蒼朮,至二盞內諸藥同煎,至一盞,食前熱服。

白話文:

經書說:「下者舉之是也」,這句話指的是升陽除濕的道理。東垣的升陽除濕湯(方劑見前)。升陽除濕防風湯,若患者大便秘塞,或裡急後重,多次想排便卻排不出來,或有白色膿血,切忌使用瀉藥。使用瀉藥必然導致病情加重,因為會使氣機鬱結不通。所以要提升陽氣,陰氣自然下降。

方劑組成:蒼朮(制,四兩),防風(二錢),白朮,茯苓,白芍藥(各一錢)。

用法:先將蒼朮用兩碗半水煎煮,至剩兩碗時加入其他藥物同煎,煮至一碗,飯前熱服。

(東垣)升陽益胃湯,治陽氣下陷。泄瀉加桔梗。(方見脾胃門。)

(東垣)補中益氣湯,加豆蔻訶子,治內傷脾胃,氣虛下泄。(方見內傷門。)

(《秘藏》)黃耆補胃湯,治大便一日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時泄腹中鳴。

當歸身,黃耆,柴胡,益智,陳皮(各三錢),甘草(炙,二錢),升麻(二分),紅花(少許)

上咀,作二帖,每帖水盞半煎七分,去渣食遠服。

白話文:

東垣的升陽益胃湯用於治療陽氣下陷引起的泄瀉,可以加桔梗。東垣的補中益氣湯加豆蔻和訶子,用於治療內傷脾胃,氣虛下泄。秘藏的黃耆補胃湯用於治療每天大便三四次,稀薄而不多的情況,有時會伴隨腹鳴。藥方為當歸身、黃耆、柴胡、益智、陳皮各三錢,甘草(炙)二錢,升麻二分,紅花少許。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分成兩帖,每帖用半碗水煎煮七分,去渣後溫服。

3. 治瀉收澀諸劑

(經曰滑者澀之是也。)

(《發明》)禹餘糧丸,治滑泄脫下。

禹糧石(煨),赤石脂(煅),龍骨(煨),蓽茇,肉豆蔻(制),訶子(煨去核),乾薑(炮。各等分),

上為細末,醋煮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米飲下。

(《發明》)五神丸,劫瀉不止。

白話文:

《發明》中記載的禹餘糧丸,是用禹糧石、赤石脂、龍骨、蓽茇、肉豆蔻、訶子、乾薑等藥材製成,主治滑泄脫下。藥材需經過炮製,然後研磨成細末,再用醋煮米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八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同書中還記載了五神丸,用於治療劫瀉不止。

肉豆蔻(制),龍骨(煅),赤石脂(煅),南木香,川木通(各等分),

上為末,為梅肉搗爛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醫林》)固腸丸,治泄瀉及痢疾,日夜無度。

肉豆蔻(制),附子(制),龍骨(研),阿膠(炒),赤石脂(煨醋淬),乾薑(炮),木香,人參(各一兩),沉香(五錢),白朮(炒二兩),訶子肉(二兩),

白話文:

固腸丸由肉豆蔻(制)、龍骨(煅)、赤石脂(煅)、南木香、川木通(各等分)研磨成粉末,以梅肉搗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此方用於治療日夜不停的腹瀉和痢疾。另有一方,以肉豆蔻(制)、附子(制)、龍骨(研)、阿膠(炒)、赤石脂(煨醋淬)、乾薑(炮)、木香、人參(各一兩)、沉香(五錢)、白朮(炒二兩)、訶子肉(二兩)組成。

上為末,粳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飲下。

震靈丹,治腎泄滑泄不止。

禹糧石(火煅醋淬不計遍次,手捻得碎為度),代赭石(制同上),赤石脂(煨),紫石英(各四兩,杵碎入乾鍋內,以瓦蓋口,鹽泥固濟,候乾,用硬炭火煅通紅為度,出火毒二宿,研末用),滴乳香(另研),沒藥(另研),五靈脂(各二兩),硃砂(一兩,研)

白話文:

將上藥製成末,用粳米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七十丸,用米湯送服。

震靈丹,用於治療腎虛滑泄不止。

禹糧石(用火煅燒,然後用醋淬火,重複次數不限,直到可以用手捻碎為止),代赭石(製法同上),赤石脂(用火煨過),紫石英(各取四兩,將藥材搗碎,放入乾鍋中,用瓦片蓋住鍋口,用鹽泥封住,待其乾燥後,用硬炭火煅燒至通紅,取出後放置兩宿,去除火毒,研磨成粉末),滴乳香(另行研磨),沒藥(另行研磨),五靈脂(各取二兩),硃砂(取一兩,研磨)。

上為細末,糯米粉糊丸,小雞頭大,風乾。每服三丸,用炒故紙入棗煎湯,調鍾乳粉少許,空心送下。

(《良方》)斂腸丸,治久瀉不止。

木香,丁香,附子(制),砂仁,訶子肉,罌慄殼(去筋穰),川薑,沒石子,白龍骨,肉豆蔻(麵煨),赤石脂(煅),梓州厚朴(姜炒),禹餘糧(醋淬七次。各一兩),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糯米粉糊成丸子,大小像小雞頭那樣,風乾備用。每次服用三丸,用炒過的舊紙包著紅棗煎湯,調入少許鍾乳粉,空腹服用。

(出自《良方》)此方叫做斂腸丸,用於治療久瀉不止的病症。

藥材包括:木香、丁香、附子(炮製)、砂仁、訶子肉、罌慄殼(去筋穰)、川薑、沒石子、白龍骨、肉豆蔻(麵煨)、赤石脂(煅燒)、梓州厚朴(姜炒)、禹餘糧(醋淬七次)。每種藥材各取一兩。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米飲下。

(《良方》)實腸散,治泄瀉不止。

蒼朮(二錢,炒),訶子(炮),砂仁,肉豆蔻,陳皮,茯苓(各一錢),木香,甘草(炙。各五分),厚朴(薑製,一錢),

上水盞半、姜五片、棗三枚,煎七分,食前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七十丸,飯前用米湯送服。這方子叫做實腸散,可以治療腹瀉不止。

藥方成分包括:蒼朮(炒,二錢)、訶子(炮)、砂仁、肉豆蔻、陳皮、茯苓(各一錢)、木香、甘草(炙,各五分)、厚朴(薑製,一錢)。

將藥材用水煎煮,水量為半盞,加入生薑五片、大棗三枚,煎煮至七分,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