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五 (1)

1. 敘論

經曰:春傷於風,夏生飧泄。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又曰:清氣在下,則生飧瀉。又曰:濕勝則濡泄。又曰:麻黃,皆屬於熱。又曰: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

又曰: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瀉。(此少陽壯火食氣,氣虛而瀉泄也。)

又曰:脾病者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東垣云:運氣土令不行,水為太過,金肅愈嚴,木虛明矣。木氣既虛,火令不及,是所生者受病,不勝者侮之。是以土來木之分,故木之清氣不得出外,郁在肋下,變為飧泄。發於夏者,以其濕令當權,故治用麻黃。麻黃味苦,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從水中補木而瀉水,發顯陽於上也。

白話文:

古籍記載,春天受風寒,夏天容易出現食物消化不良、腹瀉。邪氣停留在體內,就會導致長期腹瀉。另外,清氣下降也會引起食物消化不良、腹瀉。濕氣過盛也會導致腹瀉。麻黃性熱。各種病症中,體液清澈冰冷的,都屬於寒症。

書中又說,陽氣初發時,容易出現氣短、咳嗽、腹瀉。這是因為少陽之火旺盛,消耗了脾胃的氣,導致氣虛而腹瀉。

脾胃有病的人,常有腸鳴、食物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需要治療脾經、胃經、腎經、心經。

東垣先生說,當土氣失調,水氣過盛,金氣過於肅殺,木氣就虛弱。木氣虛弱,火氣不足,就會導致木氣受病,而被水氣所侵犯。所以,土氣和木氣之間失衡,導致木氣的清氣無法外散,鬱積在肋骨下方,轉化成食物消化不良、腹瀉。由於夏天濕氣旺盛,所以治療要用麻黃。麻黃味苦,屬於陰中之陽,可以從水中補益木氣,瀉去水氣,讓陽氣上升。

《機要》云:春宜緩形,形緩動則肝木乃榮。反靜密,則是行秋令。金能制木,風內藏。夏至則火盛而金去,獨火木旺而脾土損矣。輕則飧泄滑泄,穀不化,重則下利膿血稠黏。《良方》云:飧泄者,始春之時,風木盛行,脾土受風木之邪,不能運化,因成積滯。夏以伏陰在內,再感暑濕風冷之氣,過食生冷,復傷脾胃,不能克化飲食,水穀完出而成飧泄也。

白話文:

《機要》中說:春天應該放鬆身心,身體放鬆舒展,肝氣才能旺盛。反之,如果靜止壓抑,就會像秋天一樣。金克木,風氣就會內藏。夏至時節,火氣盛而金氣退,獨留火旺木盛,脾土就會受損。輕者就會出現食積消化不良,大便稀溏,谷物無法消化,重者就會腹瀉,排出膿血粘稠的糞便。《良方》中說:食積消化不良,發生在初春時節,風木之氣盛行,脾土受風木邪氣侵襲,無法運化,導致積食停滯。夏季伏陰潛藏於內,再次感受暑濕風寒之氣,過食生冷,又傷脾胃,不能消化飲食,水穀完完整整地排出,就形成了食積消化不良。

2. 飧泄是脾氣不輸胃氣下降

《機要》云:夫脾胃同濕土之化,主腐熟水穀。胃氣和平,飲食入胃,精氣則輸於脾土,歸於肺,行於百脈,而成榮衛。若飲食一傷,起居不時,傷其脾胃,則不輸化上升,精華之氣反下降,是為飧泄,久則太陰傳於少陰而為腸澼。

白話文:

《機要》書中說道:脾胃與濕土的運化息息相關,負責將飲食中的水谷腐熟消化。胃氣平和,飲食進入胃中,精氣便會輸送至脾土,再由脾土轉輸到肺部,然後行於全身經脈,化為營氣和衛氣,滋養和保護身體。

然而,如果飲食不節制,作息不規律,就會傷及脾胃,導致脾胃無法將精華之氣輸化上升,反而會下降,這就是飧泄(消化不良,腹瀉)。如果長期如此,則太陰之氣會傳導到少陰之氣,進而導致腸澼(腸道積液,腹瀉)。

3. 瀉利要分寒熱

臟腑瀉利,其證多端,大抵從風濕熱論,是知寒少熱多,寒則不能久也。故曰暴瀉非陰,久瀉非陽。大便完穀而下,有寒有熱。如熱者脈疾,身多動,聲響亮,暴注下迫,此陽也;寒者脈沉而細,身不動,目睛不了了,飲食不下,鼻準氣息者,姜附湯主之。若身重四肢不舉,木附湯主之。

《原病式》曰:瀉白為寒,青紅黃赤黑為熱。大抵瀉利小便清利不澀為寒,赤澀者為熱。又完穀不化而色不變,吐利腥穢,澄澈清冷,小便清白不澀,身涼不渴,脈遲細而微者,寒也。穀雖不化,而色變非白,煩渴,小便赤澀者,熱也。凡穀消化,無問色及他證,便為熱也。

白話文:

腸胃疾病的症狀很多樣,主要從風、濕、熱三方面來判斷。通常來說,寒症多於熱症,而寒症不容易持久。所以說,突然腹瀉不是陰虛,長期腹瀉就不是陽虛。大便排出食物殘渣,可能是寒症也可能是熱症。如果熱症,脈搏急促,身體躁動,聲音洪亮,腹瀉急迫,這就是陽虛;如果是寒症,脈搏沉細,身體無力,眼睛無神,食慾不振,鼻子呼吸微弱,可以用薑附湯治療。如果身體沉重,四肢無力,可以用木附湯治療。

《原病式》中記載:大便發白為寒症,發青、紅、黃、赤、黑為熱症。通常來說,腹瀉和排尿清利不澀為寒症,排尿赤澀為熱症。此外,食物殘渣未消化且顏色無變化,伴隨嘔吐腹瀉,排出物腥臭,清澈冰冷,小便清白不澀,身體發涼不渴,脈搏遲細微弱,這是寒症。食物殘渣未消化,但顏色改變非白色,口渴,小便赤澀,這是熱症。只要食物消化不良,不論顏色和其他症狀,都是熱症。

寒瀉而穀消化者,未之有也。或火性急速,傳化失常,穀雖不化而飧泄者亦有之矣。仲景云:邪熱不殺穀,然熱得濕則飧泄也。

白話文:

如果食物在吃進去後立刻就拉出來了,那表示脾胃功能異常,可能是因為身體裡的火氣過大、腸胃蠕動速度太快所造成的。張仲景曾說過,當人體內的熱氣遇到溼氣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4. 瀉因有三

陳氏《三因》云:瀉泄一證,經中所謂洞泄、飧泄、溏泄、溢泄、濡泄。所因有內外不內外之殊。經云:春傷於風,夏必飧泄,此外因也。又云:濕勝則濡泄,寒甚則為泄,暑熱亦為泄。至於七情感動,臟氣不平,亦致溏泄,此內因也。其餘飲食不節,過食生冷而成瀉泄者,乃脾胃有傷,此不內外因也。

但停滯瀉泄一證,直須積滯已消,然後用以斷下藥,今人往往便固止之,多成滯下。治法宜先理中焦,次分水道;治中不效,然後斷下。

白話文:

《三因》中說,瀉泄症狀,古籍中稱之為洞泄、飧泄、溏泄、溢泄、濡泄。其原因有內外之分。書中記載,春天受風寒,夏天就容易出現飧泄,這是外因。另外,濕氣過盛會導致濡泄,寒氣過重也會引起泄瀉,暑熱同樣也會造成泄瀉。至於七情六欲影響導致臟腑失調,也會造成溏泄,這是內因。還有,飲食不節,過食生冷,導致瀉泄,這是脾胃受損,屬於內外兼顧的原因。

但如果是積滯引起的瀉泄,一定要等到積滯消散之後,才能使用瀉下藥,現在很多人往往急於止瀉,反而會導致積滯加重。治療方法應先調理中焦脾胃,其次疏通水道;若中焦調理無效,才能使用瀉下藥。

5. 瀉證有五

《難經》云:凡瀉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名曰後重。

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小腹痛。大瘕泄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此五泄之要也。

白話文:

《難經》中說:凡是腹瀉,有五種,名稱各不相同,分別是胃泄、脾泄、大腸泄、小腸泄、和大瘕泄,又稱為後重。

胃泄是指食物在胃中不能消化,大便顏色發黃。脾泄是指腹部脹滿,腹瀉不止,一吃東西就嘔吐反胃。大腸泄是指吃過東西後感到腹部不適,大便顏色發白,腸鳴並伴有疼痛。小腸泄是指小便帶有膿血,小腹疼痛。大瘕泄是指裡急後重,多次想去上廁所卻無法排便,陰莖處感到疼痛。這五種腹瀉的症狀,是判斷腹瀉原因的關鍵。

6. 腎瀉鶩瀉水瀉洞瀉

腎泄者由腎虛,每於五更時溏泄一二次,而連月經年勿止者是,此多腎經濕注,飲酒之人多有之。

鶩瀉者,少腹生寒而為此證。蓋陰中之至陰,脾也。脾胃虛弱,為風寒所勝,則陰氣太盛,陰盛則臟寒,臟寒則糟粕不化,大便黑,狀似鶩溏者是也。大腸有寒,證亦如之。

水瀉者,臟腑虛寒,四肢厥冷,暴頓洞下者是也。有傷暑熱霍亂,傾瀉如水者有之。

洞泄者,手足厥冷,心腹痛,腳轉筋而洞瀉者是也。

其餘傷食泄瀉,失飢傷飽,胃不能消則脹滿,所下酸臭可驗,此證當疏利消導。大抵諸瀉泄證各宜以類推求,必先分利,後實脾土,益元氣,無不萬全。

白話文:

腎虛導致的泄瀉,通常在五更時分會溏瀉一兩次,且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不癒,這是腎經濕氣浸潤所致,愛喝酒的人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鶩瀉是因為少腹寒涼導致的。脾臟是陰中至陰,脾胃虛弱,被風寒侵襲,則陰氣過盛,陰盛則臟腑寒涼,寒涼則食物殘渣無法消化,大便黑而稀溏,如同鶩糞。大腸受寒也會有同樣的症狀。

水瀉則是由於臟腑虛寒,四肢冰冷,突然腹瀉如水。也可能是因暑熱中暑而引起的霍亂,大量腹瀉如水。

洞泄則表現為手腳冰冷、心腹疼痛、腳抽筋,並伴隨腹瀉。

其他的傷食泄瀉,是因為吃多了或吃太少,胃無法消化而導致腹脹,排出物酸臭,這類症狀需要疏利消化。總而言之,各種泄瀉症狀都需要根據其類別進行治療,首先要疏通泄瀉,之後再補脾益氣,才能徹底康復。

7. 瀉有虛火濕痰食積

丹溪曰:瀉有氣虛,有火,有痰,有食積。戴氏云:瀉水而腹不痛者,濕也。飲食入胃不住,完穀不化者,氣虛也。腹痛瀉水腸鳴,痛一陣瀉一陣者,火也。或瀉或不瀉,或多或少者,痰也。腹痛甚而瀉,瀉後痛減者,食積也。水穀不化而完出者,濕兼風也。(即飧泄是也。

)漸下汙積黏垢者,濕兼熱也。(即溏泄是也。)所下澄澈清冷,小便清白,濕兼寒也。(即鶩泄也。)體重軟弱,瀉下多水,濕自甚也。(即濡泄是也。)久下不能禁固,濕勝氣脫也。(即滑泄也。)瀉證病機不同,有如此,豈可不察所因而能治哉?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瀉下有氣虛、有火、有痰、有食積。

戴氏說:

  • 瀉下水便,但腹部不痛,是濕邪作祟。
  • 飲食進入胃中卻停留不住,食物無法消化,是氣虛所致。
  • 腹部疼痛伴隨水瀉,腸鳴,疼痛和瀉下交替出現,是火熱之症。
  • 時而瀉下時而停止,瀉下量忽多忽少,是痰濕積聚。
  • 腹部疼痛劇烈,瀉下後疼痛減輕,是食積停滯。
  • 水穀不消化,完完整整地排出體外,是濕邪和風邪共同作用。 (這種情況稱為飧泄。)
  • 糞便黏稠,汙穢,下墜感明顯,是濕熱並存。 (這種情況稱為溏泄。)
  • 瀉下清澈透明,伴隨小便清白,是濕寒交集。 (這種情況稱為鶩泄。)
  • 身體沉重乏力,瀉下水分較多,是濕邪過盛。 (這種情況稱為濡泄。)
  • 長期瀉下難以控制,是濕邪過盛,氣虛無力。 (這種情況稱為滑泄。)

瀉下症狀的病理機制各不相同,如上所述,豈可不了解病因才能有效治療呢?

8. 脈候

《內經》曰:脈細,皮寒,少氣,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是謂五虛,死。其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

《脈經》曰:泄注脈緩時小結者生,浮大數者死。又洞泄食不化,不得留,下膿血,脈微小流連者生,緊急者死。

凡瀉而脈沉細者為虛為寒,疾而數者為熱為積。心脈歇至者驚瀉。瀉久而脈洪大急數,皆難治。

白話文:

《內經》說,脈搏細弱,皮膚冰冷,氣息微弱,經常腹瀉,飲食不進,這就是五虛之症,會導致死亡。如果能喝點稀飯,止住瀉痢,虛弱的人就能活下來。

《脈經》說,瀉痢時脈搏緩慢,偶爾出現細小結節的人會活下來,脈搏浮大而快速的則會死亡。還有,如果瀉痢導致食物不消化,無法停留在體內,並且排出膿血,脈搏細微而緩慢的人能活下來,但情況緊急的則會死亡。

總之,瀉痢時脈搏沉細代表虛寒,快速而數代表熱積。心臟脈搏停跳的人會因驚嚇而瀉痢。瀉痢時間長,脈搏洪大急數,都很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