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2)

1. 九針式

帝曰:針之長短有數乎?岐伯對曰:一曰鑱針,取法於巾針,頭大,末銳,去末寸半,卒銳之,長一寸六分。二曰圓針,取法於絮針,筩其身而卵其鋒,針如卵形,圓其末,長一寸六分。三曰鍉針,(鍉,音低),取法於黍粟之銳,長三寸半。四曰鋒針,取法於絮針,筩其身,鋒其末,刃三隅,長一寸六分。

五曰鈹針,取法於劍鋒,末如劍,廣二分半,長四寸。六曰圓利針,取法於氂針,且圓且銳,微大其末,反小其身,又曰中身微大,長一寸六分。七曰毫針,取法於毫毛,尖如蚊虻喙,長一寸六分。八曰長針,取法於綦針,鋒利,身薄,長七寸。九曰大針,取法於鋒針,尖如梃,其鋒微圓,長四寸。

針形畢矣。此九針之長短也。

白話文:

皇帝問:針的長短有固定的尺寸嗎?岐伯回答說:第一種叫做「鑱針」,是模仿巾針的形狀,頭部大而尾端尖銳,從尖端算起一寸半處,突然變得非常尖銳,全長一寸六分。第二種叫做「圓針」,是模仿絮針的形狀,針身圓直,針尖呈卵形,就像蛋一樣,尾端圓鈍,全長一寸六分。第三種叫做「鍉針」(鍉音同「低」),是模仿成熟的黍粟那樣的尖銳形狀,全長三寸半。第四種叫做「鋒針」,也是模仿絮針的形狀,針身圓直,尾端尖銳,且帶有三面鋒刃,全長一寸六分。

第五種叫做「鈹針」,是模仿劍鋒的形狀,尾端如同寶劍般,寬二分半,全長四寸。第六種叫做「圓利針」,是模仿氂針的形狀,既圓又銳利,尾端稍微粗大,但針身反而較細,也有人說是中間針身稍微粗大,全長一寸六分。第七種叫做「毫針」,是模仿毫毛的形狀,尖端就像蚊蟲的口器一樣,全長一寸六分。第八種叫做「長針」,是模仿綦針的形狀,尖端鋒利,針身扁薄,全長七寸。第九種叫做「大針」,是模仿鋒針的形狀,尖端像棍棒一樣,但尖端稍微帶點圓形,全長四寸。

針的形狀大致如此。以上就是九種針具的長短尺寸。

2. 九針圖

鑱針(平半寸,長一寸六分,頭大末銳。其病熱在頭身,宜此。今之名箭頭針是也。)

圓針(其身圓,鋒如卵形,長一寸六分。肉分氣滿,宜此。今按摩家用之。)

鍉針(其鋒如黍粟之銳,長三寸五分,脈氣虛少,宜此。)

鋒針(其刃三隅,長一寸六分。瀉熱出血,宜此。今之所謂三稜針者是也。)

䤵針(一名鈹針,末如斂鋒,廣二分半,長四寸,破癰腫出膿。今名劍針是也。)

貝利針(尖如毫,且圓且利,中身微大,長一寸六分。調陰陽,去暴痹,飛經走氣,今之醫常用之是也。)

毫針(法象毫尖,如蚊虻喙,長三寸六分,調經絡,去疾病。)

長針(鋒如利,長七寸。痹深居骨解腰脊節腠之間者,用之,今之名跳針是也。)

火針(一名燔針,長四寸。風虛腫毒,解肌排毒用之。)

白話文:

九針圖

  • **鑱針:**針頭寬半寸,長一寸六分,頭大而尾端尖銳。適合治療頭部和身體的熱性疾病。現在稱為箭頭針。
  • **圓針:**針身圓潤,針尖呈卵形,長一寸六分。適合治療肌肉之間氣機壅滯的病症。現在按摩所用的就是這種針。
  • **鍉針:**針尖像小米粒一樣尖銳,長三寸五分,適合治療脈氣虛弱不足的病症。
  • **鋒針:**針身有三個稜角,長一寸六分。適合用於放血以瀉熱。現在稱為三稜針。
  • **䤵針:**也叫鈹針,尾端像收斂的鋒刃,寬二分半,長四寸,用於治療癰腫,以排出膿液。現在稱為劍針。
  • **貝利針:**針尖像毫毛一樣,又圓又尖,針身中間稍微粗一些,長一寸六分。用於調理陰陽,治療突發的痹症,可以疏通經絡,運行氣血。現在的醫生常用的就是這種針。
  • **毫針:**針尖像毫毛,如同蚊虻的口器,長三寸六分。用於調理經絡,治療疾病。
  • **長針:**針尖鋒利,長七寸。適用於痹症深入到骨節、腰脊、關節、肌肉之間的情況,現在稱為跳針。
  • **火針:**也叫燔針,長四寸。用於治療風邪、虛腫、瘡毒等症,可以舒解肌肉,排除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