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四 (2)

1. 敷貼藥

(《神方》)二仙膏,治痞氣腹中作塊。

明礬,雄黃(各二兩),

研細,先將二兩水糊和成膏,紙攤貼患處即效。不效,再以後二兩攤貼,須看貼藥之後大便如膿下,即愈。

三聖膏,貼痞塊,化為膿血。

用未化石灰(半斤)為末,瓦上微炒紅提出,候熱稍減,入大黃末一兩炒熱,仍提出,入桂心末五錢略炒,以米醋熬成膏,厚攤烘熱,貼上即愈。

白話文:

《神方》裡的二仙膏,可以治療痞氣,也就是肚子裡有硬塊的症狀。

將明礬和雄黃各兩兩研磨成粉末,先用兩兩水糊調成膏狀,用紙攤開貼在患處,通常就能見效。如果沒有效,再用剩下的兩兩粉末調成膏狀貼上。觀察貼藥之後,大便是否排出膿液,如果排出膿液,就表示病好了。

三聖膏也可以貼在痞塊上,幫助化解成膿血。

將未化石灰半斤磨成粉末,在瓦片上稍微炒到微微發紅,取出待溫度稍微下降後,加入一兩炒熱的大黃粉末,再取出,加入五錢炒過的桂心粉末,用米醋熬成膏狀,厚厚地攤開,用火烘熱,貼在患處,就能治癒。

(《經驗》)四聖膏,專貼痞塊。

耆葉,獨蒜,鹽,穿山甲

上以好醋搗成餅,量痞大小貼之,兩炷香為度。痞化為膿水,從大便中出。

琥珀膏

大黃,朴硝(各一兩),

為末,以大蒜搗膏貼之。

又方,以水紅花或子,每一碗以水三碗,用桑柴文武火熬成膏,量痞大小,紙攤貼,以無力為度。仍將膏用酒調服,忌葷腥油膩。不飲酒者,白湯下。

白話文:

《經驗》四聖膏,專貼痞塊。

四聖膏

  • 成分:耆葉、獨蒜、鹽、穿山甲
  • 製法:以上藥材用好醋搗成餅,根據痞塊大小敷貼,以兩炷香的時間為度。
  • 功效:可使痞塊化為膿水,從大便中排出。

琥珀膏

  • 成分:大黃、朴硝(各一兩)
  • 製法:將大黃、朴硝研磨成粉末,以大蒜搗成膏狀敷貼。

另法

  • 成分:水紅花或子
  • 製法:每一碗水紅花或子,用三碗水以桑柴文武火熬成膏,根據痞塊大小,用紙攤開敷貼,以無力為度。
  • 服用方法:將膏藥用酒調服,忌食葷腥油膩。不飲酒者,可用白湯送服。

2. 針灸法

長桑君針積塊癥瘕,先於塊上針之。甚者又於塊首一針,塊尾一針,立應。針訖灸之。

章門,天樞,氣海,通谷,上脘,中脘

上六穴皆灸積塊,可按證選用。

奔豚氣塊攻心,脅痛滿,奄奄欲絕。(先以湯洗手足□之,卻取下穴。)

期門,氣海,關元(各灸五壯。)

白話文:

長桑君治療積塊癥瘕,先在塊狀物上針刺。病情嚴重者,再在塊狀物頂端和末端各針刺一針,立即見效。針刺完畢後,再灸灼患處。

章門、天樞、氣海、通谷、上脘、中脘這六個穴位都可用於灸治積塊,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

奔豚氣塊攻心,伴有脅痛、腹脹、呼吸微弱、瀕臨死亡的症状。(先用熱水洗手腳,擦拭身體,然後再取下穴。)

期門、氣海、關元,每個穴位灸灼五壯。

3. 醫案

丹溪治一婦人,因哭子後胸否有塊如杯,食減面淡黃黧黑,憊甚。脈弦虛細澀,日晡發熱。知其勢危,補瀉兼用,以補中益氣湯隨時加減,與東垣痞氣丸相間服之。食前用湯,食後用丸,必湯多於丸。一月寒熱退,食稍進。仍服前藥,二月後忽大寒熱,天明退,其塊加大,至晚手足下半節皆腫。

遂停藥數日,忽腫如失,天明胸中之塊覺小。遂以二陳加白朮、桔梗、枳實服半月而安,次年生子。

白話文:

丹溪醫治一位婦人,她因為哭泣孩子之後,胸口出現了一個像杯子一樣的硬塊,食慾減退,面色淡黃發黑,非常疲憊。脈象弦細虛澀,下午時分發熱。丹溪知道她的情況很危急,便採用補瀉兼用的方法,以補中益氣湯隨時加減,並與東垣的痞氣丸交替服用。飯前喝湯,飯後吃丸,並且湯藥的劑量要多於丸藥。一個月後,寒熱症状消退,食慾略微恢復。繼續服用之前的藥物,兩個月後,婦人的身體突然出現劇烈的寒熱交替症状,清晨時分退熱,胸部的硬塊變大,到晚上手腳的下半截都腫起來了。

於是停藥幾天,腫脹奇迹般消退,清晨時分,胸部的硬塊感覺變小了。丹溪便用二陳湯加入白朮、桔梗、枳實,讓婦人服用半個月,症狀就緩解了,次年生下了孩子。

一婦人年四十,面白形瘦性急。因有大不如意,三月後乳房作一塊,漸漸長大掩心,微痛膈悶,飲食減四之三,每早口苦,兩手脈微而短澀。予知其月經水不來矣,遂與參、朮、歸、芎,佐以氣藥,作大服,一晝夜與四次,外以大琥珀膏貼塊上,防其塊長。經一月餘,得補藥百帖,食及平時之半,仍用前藥。

又過一月,脈氣漸允,又與前藥,吞潤下丸百帖,月經亦來,澀脈減五分之四。時天氣熱,意其經行必紫色,仍以前藥加醋炒三稜,吞潤下丸,以抑青丸十五粒佐之。又經一月,塊消食美如常矣。

白話文:

一位四十歲的婦人,臉色蒼白,身形消瘦,性子急躁。由於遭遇了不如意之事,過了三個月後,乳房上長出一塊硬塊,逐漸變大,幾乎遮住心臟,並伴隨輕微疼痛和胸悶,食慾減退三分之二,每天早上口苦,兩手脈象微弱且短澀。我診斷出她已經停經,於是開了人參、白朮、當歸、川芎,再佐以一些溫補氣血的藥物,製成大劑量藥方,一天服用四次。同時,用大琥珀膏貼在硬塊上,防止它繼續長大。

一個多月後,她服用了百帖補藥,食慾恢復到平常的一半,仍繼續服用之前的藥方。

又過了另一個月,脈象逐漸有力,我繼續開了之前的藥方,並服用潤下丸百帖,月經也順利來潮,澀脈減輕了四分之五。當時天氣炎熱,我預計她的經血會呈紫色,因此在之前的藥方中加入醋炒三稜,並繼續服用潤下丸,同時用抑青丸十五粒輔助治療。又過了另一個月,乳房上的硬塊消失了,食慾恢復正常,身體狀況也恢復如常。

一人年五十餘,因飲酒醉後受怒氣,左脅下與臍平,作痛。自此以後,漸成小塊,或起或不起而痛,痛止則伏。面黃口乾無力,食少,吃些物便噯此氣味,轉惡風寒。脈之,左大於右,弦澀長。此木火甚,脾胃傷而陰血耗。且與和胃湯,以補胃氣,滋養陰血。吞下保和丸,逐其糟粕。

胃實血充時,卻用消塊和胃湯,即人參(三錢)、白朮(錢半)、陳皮(一錢)、芍藥、當歸(各五分)、乾葛、紅花(各三分)作一劑煎服,吞下保和丸。

白話文:

一位年約五十多歲的病人,因喝酒喝醉後受到怒氣刺激,左脅肋部位與肚臍平齊的地方開始疼痛。從那以後,疼痛的地方逐漸形成一個小塊,時而疼痛時而消失,疼痛消退後就隱伏起來。病人面色發黃、口乾無力,食慾不佳,吃一點東西就打嗝,並有異味,且容易感到風寒。脈象檢查發現,左側脈搏比右側強勁,脈象弦澀而長。

這是由於肝火過盛,脾胃受損,導致陰血虧虛所致。因此,應該服用和胃湯來補益胃氣,滋養陰血;同時服用保和丸來消食導滯,去除積滯之物。

當胃部實證、血氣充盈時,可以服用消塊和胃湯。方劑組成:人參三錢、白朮錢半、陳皮一錢、芍藥、當歸各五分、乾葛、紅花各三分。將藥材一劑煎服,並服用保和丸。

一婦人腹下有塊,一男子心痛膈有塊,俱用白朮湯吞保和丸三十粒愈。白朮(二錢)、青皮(一錢)、芍藥、木通、川芎、蒼朮、甘草(各五分)。

一婦脅下有塊,漸長大,脈數而大。詢之,近已發熱,食亦減,倦怠。先與補之,次攻其塊,用陳皮(五錢)、白朮(一兩)、柴胡、當歸、青皮(各五錢)、木通(三錢)、甘草(一錢),作八帖先服,次服攻塊丸,用醋炒青皮(一兩)、桃仁(五錢)、醋三稜(兩半)、桂枝(三錢半)、海藻(八錢),神麯糊丸。

白話文:

一位婦女腹部下方長了一塊硬塊,一位男子心痛,胸膈處也長了硬塊,兩人皆服用白朮湯並吞服三十粒保和丸,症狀都痊癒了。白朮湯的藥方為:白朮二錢、青皮一錢、芍藥、木通、川芎、蒼朮、甘草各五分。

另一位婦女脅肋下方長了一塊硬塊,逐漸變大,脈象數而有力。詢問之下,她最近發燒、食慾不振、疲倦。醫生先給她補氣,再用藥物攻治硬塊。處方為:陳皮五錢、白朮一兩、柴胡、當歸、青皮各五錢、木通三錢、甘草一錢,共八帖先服用。之後再服用攻塊丸,攻塊丸的藥方為:醋炒青皮一兩、桃仁五錢、醋三稜兩半、桂枝三錢半、海藻八錢,用神麴糊成丸劑。

一少婦瘧後左脅下有塊,小便少。用厚朴、柴胡、黃木通(各二錢)、三稜、白朮、青皮(各四錢)、甘草(五分)、姜一片煎,食前熱服。

一婦人年五十,形氣俱實,富而勞神,味厚性急,常經水過多。醫每用澀藥止之,後病走氣,胸腹中共有大小塊十餘枚,遇夜痛甚,著床累月。其脈兩手皆澀而弱。此因用澀藥,致敗血積聚不行故耳。時三月間以蜀葵根煎湯,再煎人參、白朮、陳皮、青皮、甘草梢、牛膝成湯,入玄明粉少許,研桃仁調熱飲之。服三帖腹痛,下塊一枚。

白話文:

一位年輕婦女瘧疾痊癒後,左脅下長了塊狀物,小便量也減少。醫生用厚朴、柴胡、黃木通、三稜、白朮、青皮、甘草和薑片煎湯,讓她飯前熱服。

一位年紀五十的婦人,體質強壯,生活富裕卻又操心勞神,飲食豐盛,脾氣急躁,經常經血過多。醫生每次都用收斂止血的藥物治療,結果導致病氣運行不暢,胸腹間長出大小不一的塊狀物十多個,夜間疼痛加劇,臥床不起好幾個月。她的脈象兩手皆澀而弱。這是因為長期使用收斂止血藥物,導致血瘀積聚無法運行所致。當時是三月,醫生用蜀葵根煎湯,再加入人參、白朮、陳皮、青皮、甘草梢、牛膝煎成湯,加入少許玄明粉,研磨桃仁調和熱服。服用三帖藥後,腹痛減輕,排出了一個塊狀物。

再並渣服,又下一枚。後去葵根、玄明粉,服數劑,漸消。

一婢色紫稍肥,性沉多憂,年近四十,經不來三月,小腹當中有塊,初起如粟,漸如炊餅。予診之,兩手皆澀,重取稍滑。令按其塊,痛。捫之,高寸許。遂與千金硝石丸下四五次,後忽自言乳頭有汁,恐是孕。予曰:非,澀脈無孕之理。又與三五帖,診之,脈稍虛。予悟曰:前藥太峻。

止與四物湯,倍加白朮,佐以陳皮甘草,至三十帖體充完。再與硝石丸四五次,自云塊消,一暈便令莫服。逾半月經行痛甚,下黑血近半升,內有椒核者數十粒,而塊消去半,又求藥。予曉之:不必用藥,次月當盡消矣。至次月經行,又下黑血塊,而又消其大半。彼又索藥。

白話文:

接著把藥渣一起服用,再加服一粒藥丸。之後去掉葵根、玄明粉,連續服用了幾劑藥,腫塊逐漸消退。

有一個婢女,面色紫紅,身材略微肥胖,性格沉悶,常懷憂愁,年近四十,已經三個月沒有來月經,小腹中有一個腫塊,剛開始像小米粒大小,漸漸長到像炊餅那麼大。我診斷了她,發現她的雙手都摸起來很澀,再次觸摸時稍微滑潤一些。讓她按壓腫塊,她感到疼痛。用手觸摸腫塊,發現它高出皮膚一寸左右。於是,我給她開了千金硝石丸,連續服用了四五次,之後她突然自己說乳頭有乳汁,懷疑自己懷孕了。我告訴她:「不是,脈象澀滯,不可能懷孕。」我又給她開了三五帖藥,診脈時發現脈象稍微虛弱。我恍然大悟,說:「之前的藥物太過猛烈。」

就只給她服用四物湯,加倍白朮,再佐以陳皮甘草,服用三十帖藥後,她的身體就恢復飽滿了。又給她服用四五次硝石丸,她自己說腫塊消失了,便立即停止服藥。過了半個月,她月經來潮,疼痛非常劇烈,流出近半升的黑血,裡面還有很多像花椒核一樣的東西,腫塊也消減了一半,她又來求藥。我告訴她:「不用再服藥了,下個月腫塊就會完全消失。」到了下個月,月經來潮,又流出黑血塊,腫塊又消減了一大半。她又來索要藥物。

予曰:再次月必盡消矣。後果然。大凡攻藥,病熱一退,正氣自復,而邪氣由漸而消。若胃氣弱者,盡劑攻之,必傷胃氣,又反致禍。醫者不可不知也。

一人年六十,素好酒。八月間因行暑熱中得病,兩足冷過膝,上脘有塊如掌大,牽引脅痛不可眠臥。飲食減少,卻不渴。已自服生料五積散三劑。診其脈,俱沉澀而小,按之不為弱,皆數而右為甚,大便如常,小便赤澀。遂用大承氣湯減大黃之半,而熱加炒黃連、芍藥、川芎、乾葛、甘草作湯,下栝蔞仁半夏黃連貝母丸,至十二帖,足冷退至脛,塊減半遂止藥。至半月飲食復舊,諸症皆除。

白話文:

我說:「再過一個月,病一定會完全消失。」後來果真如此。

一般來說,用藥攻治疾病,病熱退去之後,正氣自然恢復,邪氣也逐漸消散。如果病人胃氣虛弱,就用盡全力攻治,必然會傷及胃氣,反而造成禍患。醫者不可不知此理。

有一個人,六十年了,平時喜歡喝酒。八月間,因為天氣炎熱,中暑生病,雙腳冰冷超過膝蓋,上腹部有一塊硬塊,手掌大小,牽引著肋骨疼痛,無法入睡。飲食減少,卻不口渴。他已經自己服用生料五積散三劑了。診脈發現,脈象沉澀而細小,按之不顯虛弱,脈搏數而右側更甚,大便正常,小便赤澀。於是,我用大承氣湯,減少一半的大黃,並加入炒黃連、芍藥、川芎、乾葛、甘草煎湯,另用栝蔞仁半夏黃連貝母丸,共服了十二帖。結果,腳冷退至小腿,硬塊減半,於是停止服藥。過了半個月,飲食恢復正常,所有症狀都消失了。

一人病腳氣,夜半痞,繞脅有塊,硬如石,痛欲死。用杉木湯服下食頃,大下三次,氣通塊散。方用杉木節一大節、橘葉一大升,無葉以皮代之,大腹檳榔七個,三味切,用童便三升共煮一升半,分二服。若一服得快利,則止後服。

白話文:

有一個人患了腳氣病,半夜肚子脹滿不舒服,肋骨旁邊長了硬塊,堅硬如石頭,痛得要命。他服用了杉木湯,吃飯後不久就拉了三次肚子,氣血通暢,硬塊也消散了。

之後,醫生開了以下藥方:杉木節一大節、橘葉一大升(如果沒有葉子就用橘皮代替)、檳榔七個,將三味藥材切碎,用童便三升一起煮成一升半,分兩次服用。如果服用一次就見效,就不用再服用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