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三十三

2. 積聚門

(附癥瘕痃癖)

白話文:

(附帶說明癥瘕、痃癖這些病症)

3. 病機

4. 內經敘論

《素問》《針經》云:積者,厥氣生足悗,足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則腹脹,腹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卒然多飲食,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

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摶,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成積矣。或外傷於寒,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輸不通,溫氣不行矣。凝血蘊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皆成積矣。又曰:思則氣結,久成積也。

奇病篇帝曰: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積。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積為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

運氣積塊皆屬濕土。經曰:土太過,曰敦阜之紀,其動濡積並搐是也。

五臟生成篇曰: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而虛,名曰肺痹,寒熱,得之醉而使內也。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脈緊。

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當風。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痹,得之沐浴清而臥。

《難經》曰: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陽浮而動,陰沉而伏,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故以是別知積聚也。

又曰:五臟之積,各有名乎?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咳逆喑瘧,連歲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傳肝,肝當傳脾。脾季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肥氣以季夏戊己日得之。(甫按:積病傳其所勝,王氣不受,固理也。

肝積傳自肺金,得於季夏,亦理也。肝欲還肺,肺不肯受,定於戊己日乾,似為太鑿。或木氣自病,而非由於勝之所傳,則亦有也,奚必拘於是?)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煩心。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大如覆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

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肺癰。腎之積名曰奔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上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

《原病式》曰:積聚者,由陰陽不知,臟腑虛弱,或受於風邪,搏於臟腑之氣所為也。

《巢氏病源》曰:積聚痼結者,是五臟六腑之氣已積聚於內,重因飲食不節,寒溫不調,邪氣重沓,牢痼堅結者也。若久即成癥。《玉機微義》曰:積聚因飲食及七情而成者多。滑氏謂越人之意,蓋以五行之道推其理勢之所有者,演而成文。初不必論其情感,亦不必論其還不還,與其必然否也。讀者但以所勝傳不勝,及王者不受邪遂留結為積,治之可矣。

白話文:

《素問》和《針經》說:所謂「積」,是氣機逆亂,導致腳部麻木不靈活;腳部麻木不靈活會使小腿發冷;小腿發冷就會使血液循環凝滯;血液循環凝滯,寒氣就會侵入腸胃,導致腹脹;腹脹就會使腸道外的汁液沫狀物積聚,無法散開,日子久了就形成「積」。突然間吃太多東西,腸胃就會脹滿。生活作息不正常,過度勞累,就會損傷經絡。陽經絡受損就會導致血液外溢,血液外溢就會流鼻血;陰經絡受損就會導致血液內溢,血液內溢就會造成便血。

腸胃的經絡受損,就會導致血液溢出到腸道外,如果有寒冷的汁液沫狀物與血液混雜在一起,就會互相凝結,無法散開,從而形成「積」。或者因為外感風寒,或內傷憂愁憤怒,導致氣機上逆,氣機上逆就會使全身氣機運行的通道不通暢,溫熱之氣無法運行。凝滯的血液停留在體內無法散開,津液滲出不暢,停留在體內無法排出,這些都會形成「積」。還說:思慮過多會導致氣機鬱結,時間久了也會形成「積」。

《奇病篇》中,黃帝問:病人脅肋下脹滿,氣機上逆,兩三年都沒有好,這是什麼病?岐伯回答說:這個病叫做「息積」。這種病不影響吃飯,不能用艾灸或針刺治療,治療這種「積」應該用導引術和吃藥來治療,但藥物不能單獨治好。

運氣學說認為,所有積塊都屬於濕土之氣。經典中說:土氣太過,叫做「敦阜之紀」,其表現為軟積和抽搐。

《五臟生成篇》說:如果把脈時摸到紅色的脈搏跳動急促且堅硬,就表示體內有積聚的氣,影響食慾,這種病叫做「心痹」,多因外感疾病,或思慮過多導致心虛而邪氣侵入。如果把脈時摸到白色的脈搏跳動急促而浮散,是上虛下實,容易驚恐,表示胸中有積聚的氣,喘氣虛弱,這種病叫做「肺痹」,會發冷發熱,多因醉酒後使身體內虛導致。如果把脈時摸到青色的脈搏跳動細長且左右彈動,表示心下和肋骨有積聚的氣,這種病叫做「肝痹」,多因寒濕入侵導致,與疝氣相似,會有腰痛、腳冷、頭部脈搏緊繃的症狀。

如果把脈時摸到黃色的脈搏粗大而虛弱,表示腹中有積聚的氣,有厥逆的氣機,這種病叫做「厥疝」,女性的症狀也相同,多因劇烈活動使四肢虛弱,出汗後被風吹到導致。如果把脈時摸到黑色的脈搏上部堅硬而粗大,表示小腹和陰部有積聚的氣,這種病叫做「腎痹」,多因洗澡後受涼而臥床導致。

《難經》說:「積」屬於陰氣,「聚」屬於陽氣。所以陽氣浮動在外,陰氣沉伏在內。氣積聚的,叫做「積」;氣團聚的,叫做「聚」。「積」是五臟產生的,「聚」是六腑形成的。「積」屬於陰氣,它開始發病時有固定的部位,疼痛不會離開這個部位,上下有起始和終點,左右有邊界。「聚」屬於陽氣,它開始發病時沒有固定的部位,上下沒有停留的地方,疼痛也沒有固定的位置,所以叫做「聚」。因此,可以用這些特點來區分「積」和「聚」。

《難經》還問:五臟的「積」,各有不同的名稱嗎?肝的「積」叫做「肥氣」,在左脅下,像倒扣的杯子,有頭有尾。這種病久治不愈,會導致咳嗽、聲音嘶啞、瘧疾等,持續多年不好,多在夏季的戊己日發病。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肺病會傳給肝,肝會傳給脾。脾在夏季當令,當令的脾不受邪。肝又想把病傳給肺,肺卻不肯接受,所以就停留在肝部形成積聚,所以說「肥氣」會在夏季的戊己日發病。(作者認為:積病會傳給它所能克制的臟腑,當令的臟腑不受邪,這是合理的。

肝的積病是從肺金傳來,在夏季得病,也是合理的。肝想把病傳給肺,肺卻不肯接受,就確定在戊己日,這個說法可能過於牽強。或許是肝木本身的病,而不是因為傳遞克制關係造成的,也是有可能的,為什麼一定要拘泥於此呢?)心的「積」叫做「伏梁」,從肚臍向上延伸,像手臂一樣粗大,向上達到心下部位。這種病久治不愈,會讓人心煩。脾的「積」叫做「痞氣」,在胃部,像覆蓋的盤子一樣大。這種病久治不愈,會使人四肢無力,出現黃疸,飲食無法轉化為肌肉。

肺的「積」叫做「息賁」,在右脅下,像倒扣的杯子一樣大。這種病久治不愈,會使人感到寒冷和發熱,咳嗽喘息,甚至發展成肺癰。腎的「積」叫做「奔豚」,從少腹發病,向上直達心下,形狀像小豬一樣,上下竄動不定。這種病久治不愈,會讓人喘息氣逆,骨骼萎縮無力,氣短。

《原病式》說:積聚這種疾病,是因為陰陽失調,臟腑虛弱,或者感受風邪,邪氣與臟腑之氣搏結所造成的。

《巢氏病源》說:積聚堅硬結塊,是五臟六腑的氣積聚在體內,又因為飲食不節制,寒溫失調,邪氣重疊侵入,導致積聚牢固難以消散。如果時間長了就會形成癥瘕。 《玉機微義》說:積聚大多是因為飲食和情志因素造成的。滑氏認為,根據《內經》的意旨,應該用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來推論病理的發展趨勢,並將其闡述成文。不必去探討病人的情感,也不必考慮病邪是否會傳回,以及是否必然會發生。讀者只要知道病邪會從能克制的臟腑傳給不能克制的臟腑,以及當令的臟腑不受邪而導致邪氣停留,進而形成積聚,根據這個來治療就可以了。

5. 積聚與癥瘕不同痃癖與痞塊亦異

積者,陰氣也,發有常處,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聚者,陽氣也,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痛無常處。癥者,腹中堅硬,按之應手,一定不移,言其形狀可徵驗也,亦由寒溫失節,飲食不消,聚結於內,染漸生長,塊段盤牢不移動者是癥也。瘕者,假也,謂虛假可動也,病雖結瘕而可推移者也。

經曰:血不流而滯,故內結而為瘕也。瘕者,假物而成形,故曰瘕,血病也。此不言為聚,聚者,陽氣也。小腸移熱於大腸,乃為虙瘕,大腸移熱於小腸,謂兩熱相搏,則血移而為伏瘕。血不行則月閉,此癥瘕之病為婦女得之多也。故女科有腸覃、石瘕之病。(詳見本科。)痃,邊旁也。

海篇云:皮厚也。此亦氣血凝於肌肉之間而成痃也。狀類痞塊之形而尤見著者也。癖者,僻也,飲食之凝滯於一隅而成內癖。內傷脾胃,外無形跡。其人面黃肌瘦,四肢困乏而精神憔悴是也。今人之所病癖詩癖者,其證亦是也。痞塊之候自詳本門。積與癥也,乃堅硬;聚與瘕也,移散而動;痃與痞也,堅硬在皮;癖之為候,病在五內,而不可以形狀求也。

積也聚也,癥也瘕也,痃也痞塊也,皆不外乎飲食氣血之凝滯。在醫者以意推之治之,量其虛實,權其重輕消息之而已矣。

白話文:

積這種病,是屬於陰氣的病症,發病位置固定,不會離開原本的部位,在身體上下都有一定的起始和結束點。聚這種病,是屬於陽氣的病症,發病沒有固定的根源,在身體上下也沒有固定的停留位置,疼痛的部位也不固定。

癥這種病,是腹中出現堅硬的腫塊,按壓時能感覺到,而且位置固定不會移動,可以通過形狀來判斷驗證,通常是因為寒熱失調、飲食消化不良,在體內積聚成塊,逐漸增大,形成堅硬固定的腫塊,這就是癥。瘕這種病,是虛假的,指可以移動的腫塊,雖然也是結塊,但可以被推動移位。

醫書上說:「血液運行不順暢而停滯,所以體內結成瘕。」瘕是因為虛假的物質聚積而成形,所以稱為瘕,這是血病。這裡不說它是聚,因為聚是陽氣的病症。小腸的熱氣傳到大腸,就會形成虙瘕;大腸的熱氣傳到小腸,兩者熱氣相搏,就會導致血液運行異常而形成伏瘕。血液不運行,就會導致月經閉止,這種癥瘕病在婦女身上比較常見,所以婦科有腸覃、石瘕等疾病。(詳細內容請參閱婦科相關章節。)痃,是指身體的邊緣部位。

《海篇》中說:「皮厚。」這也是因為氣血凝滯在肌肉之間而形成痃,形狀類似痞塊,但更加明顯。癖,是指偏僻,是因為飲食停滯在身體的某個角落而形成的內癖。這種病傷及脾胃,外表沒有明顯的形狀,患者會面色發黃、肌肉消瘦、四肢疲乏、精神憔悴。現在人所說的病癖(指對某種事物過度迷戀,如詩癖),也是類似的病症。痞塊的情況在相關章節有詳細說明。積和癥是堅硬的腫塊;聚和瘕是可以移動散開的;痃和痞是堅硬的腫塊在皮膚表面;而癖這種病,病在身體內部,無法通過形狀來判斷。

積、聚、癥、瘕、痃、痞塊,這些病症都不外乎是飲食、氣血凝滯所導致的。醫生要通過自己的判斷來治療,衡量病情的虛實、輕重,仔細斟酌。

6. 五積六聚治同郁斷

張子和曰:積之始成也,或因暴怒喜悲思恐之氣,或傷酸苦甘辛鹹之味,或停溫涼寒熱之飲,或受風寒暑濕燥火之邪,其初甚微,可呼吸按導,方寸大而去之,故不難矣。若久而延之,留滯不去,遂成五積。

夫肝積肥氣者,不獨氣有餘也,中亦有血病也,肝藏血故也。心積伏梁者,火之郁也。以熱藥散之則益甚,以火灸之則彌聚,況伏粱證有二,名同而實異,不可不詳,其一上下左右皆有根,在腸胃之外,有大膿血,與腸癰同。其二身體髀股胻皆毒腫,環臍而痛,即是風根不可動,動則為水溺澀之病。

此二者《內經》雖言不可動,止謂不可太下,非謂全不可下,恐病去而遺害。痞氣者,舉世皆言寒則為痞,《內經》以為濕則痞,雖因飲冷而得,其陽氣為濕所搐,以熱攻之則不散,以寒攻之則濕去而寒退矣。肺積息賁者,喘息賁而上行也,此舊說也。余謂賁者,賁門也,手太陰之筋結胸裡,故貫谷賁下抵季脅,其痛支轉筋,痛甚則成積氣而為息賁。手心主結於臂,其病胸痛息賁。

又云:肺下則居賁迫肝,善脅下痛。肝高則上支賁,切脅悗,謂息賁。若是言之,是積氣於賁而不散。此《靈樞》說五臟處言,此賁自是多,故余發之。賁豚者,賁與奔同。《銅人》言或因讀書得之,未必皆然也。腎主骨,此積最深難療,大忌吐湧,以其在下,止宜下之。故余常以獨聖散吐肥氣,揃以木架,必燠室中吐兼汗也。

治肝之積亦嘗湧之,續以磨積藥調之,治伏梁,治痞氣,治息奔,皆以吐汗下三法兼行。此病不可逗遛,久則傷人而難治也。

白話文:

張子和說:積聚剛開始形成時,可能是因為大怒、喜悅、悲傷、思慮、恐懼等情緒影響,或是吃太酸、太苦、太甜、太辣、太鹹的食物,或是飲用太溫、太涼、太寒、太熱的飲品,或是受到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侵襲。剛開始的時候症狀非常輕微,可以透過呼吸吐納、按摩引導的方式,就能消除,所以並不困難。但如果時間拖久了,讓病邪停留在體內不散去,就會形成五積。

所謂肝積肥氣,不單純只是氣過多,體內也有血的問題,因為肝臟儲藏血液。心積伏梁,是火氣鬱積的表現。用熱藥來發散,反而會更嚴重,用火灸來治療,反而會讓積聚更集中。而且伏梁這種病症有兩種,名稱相同但實質不同,必須詳細分辨。第一種,上下左右都有根,在腸胃之外,有大的膿血,跟腸癰類似。第二種,身體、大腿、小腿都有毒腫,環繞肚臍而疼痛,這是風邪侵入的根源,不可輕易觸動,動了就會引發小便不順暢的疾病。

這兩種狀況,《內經》雖然說不可觸動,指的是不可過於向下攻伐,並非完全不能向下疏導,是擔心病邪雖然去除,卻留下後遺症。痞氣,大家都說是寒邪導致,但《內經》認為是濕邪導致,雖然是因為喝了冷的飲品而引起,但陽氣是被濕邪困住,用熱藥來攻,反而無法散開,用寒藥來攻,才能去除濕邪並退散寒邪。肺積息賁,古人說是喘息向上衝的現象,這是舊有的說法。我認為賁指的是賁門,手太陰經的筋結在胸腔裡,因此貫穿腸道賁門向下抵達季脅,其疼痛會導致抽筋,痛到極點就會形成積氣,成為息賁。手心主經絡結在手臂,其病症是胸痛、息賁。

又有人說:肺向下會停留在賁門,壓迫肝臟,導致脅下疼痛。肝向上會頂到賁門,使脅下感到脹悶,這就是所謂的息賁。如果這樣說,就是積氣在賁門而不散。這是《靈樞》所說的五臟位置的論述,賁門這個部位問題很多,所以我提出這看法。賁豚,賁跟奔同義。《銅人》說有些人是因為讀書而得病,但不一定都是這樣。腎臟主掌骨骼,這個部位的積聚最深難治,最忌諱用吐法,因為病邪在下,只適合用向下疏導的方法。所以我常用獨聖散來治療肥氣,用木架支撐,必須在溫暖的房間裡吐兼發汗。

治療肝積,我也會嘗試用吐法,接著用磨積藥來調養,治療伏梁、痞氣、息賁,都必須同時採用吐、汗、下三種方法。這些疾病不可拖延,時間久了會傷害身體,變得難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