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九 (9)
卷之九十九 (9)
1. 沐浴洗面
書云:頻沐者氣壅於腦,滯於中,令形瘦體重,久而經絡不通暢。
常以朔日沐,晦日浴,則吉。沐浴不可同日。飽食沐發,冷水洗頭,飲水沐頭,熱泔洗頭,冷水濯足,皆損人。新沐發勿令當風縈髻,勿濕頭臥,令人頭風眩悶,及生白屑,發禿面黑,齒痛耳聾。
女人月事來,不可洗頭。或因感疾,終不可治。
沐浴漬水而臥,積氣在小腹與陰,成腎痹。
炊湯經宿,洗體成癬,洗面無光,作甑哇瘡。
頻浴者血凝而氣散,體雖澤而氣自損。故有癰疽之疾者,氣不勝血,神不勝形也。
時病新愈,冷水洗浴,損心胞。自汗入水,即成骨痹。
昔有名醫將入蜀,見負薪者猛汗河浴。醫曰:此人必死。隨而救之。其人入店中取大蒜細切面澆之。食之汗出如雨。醫曰:貧下人且知藥,況於富貴者乎?遂不入蜀。
書云:盛暑沖熱,冷水洗手,尚令五臟乾枯,況沐浴乎?遠行觸熱,逢河勿洗面,生烏皯。
《閒覽》云:目疾且忌浴,令人目盲。
白彥良壯歲常患赤目。道人曰:能不浴頭,則不病此。彥良記之,七十餘更無眼疾。
白話文:
書上說:太頻繁洗澡,會讓氣積在頭部,阻塞在身體中間,導致身體消瘦卻感覺沉重,久了會使經絡不通暢。
最好在初一洗頭,在月底洗澡,這樣比較吉利。洗頭和洗澡不應該在同一天進行。吃飽飯後洗頭,用冷水洗頭,邊喝水邊洗頭,用熱米湯洗頭,用冷水洗腳,這些都會傷害身體。剛洗完頭不要讓頭髮吹到風,也不要綁起來,不要濕著頭髮睡覺,這樣會讓人頭痛眩暈,還會產生頭皮屑,頭髮掉落,臉色變黑,牙痛耳聾。
女人月經來時,不可以洗頭。不然可能會因為生病,導致無法治癒。
洗完澡身體潮濕就睡覺,會讓氣積聚在小腹和陰部,形成腎痹。
隔夜的煮飯水,用來洗身體會長癬,洗臉會讓臉色黯淡無光,還會長像蒸籠孔一樣的瘡。
太常洗澡會使血液凝滯,氣散失,身體雖然看起來光滑,但氣會損耗。所以有長癰疽這種疾病的人,是因為氣不足以勝過血,精神不足以控制形體。
剛生病痊癒,用冷水洗澡,會傷害心包。自己出汗時馬上入水,就會形成骨痹。
以前有個名醫要前往四川,看到一個背柴的人大汗淋漓地在河裡洗澡。醫生說:這個人一定會死。接著就救了他。那個人到店裡拿大蒜切碎,用麵粉拌好澆在上面吃。吃完後汗像下雨一樣流出來。醫生說:貧賤的人都知道用藥,更何況是富貴的人呢?於是就沒有去四川。
書上說:盛夏炎熱,用冷水洗手,都會讓五臟乾燥枯竭,更何況是洗澡呢?遠行時遇到熱氣,路過河流不要洗臉,會長黑斑。
《閒覽》說:眼睛有疾病的人更要忌諱洗澡,會讓人失明。
白彥良壯年時常患紅眼病。道士對他說:能不洗頭,就不會生這種病。白彥良記住了,七十多歲都沒有再得眼疾。
2. 櫛發
真人曰:櫛發去風明目,不死之道也。又曰:頭髮梳百度,不可輕以沐。
陶隱居云:飽則沐浴飢則梳,梳多浴少益心目。故道家晨梳常一百二十為數,沐浴或月一度而已。
真人曰:發宜多櫛,手宜在面。齒宜數叩,津宜常咽,氣以精煉。此五者,所謂子欲不朽修崑崙耳。
安樂詩云:發是血之餘,一日一次梳。通血脈,散風濕。
《瑣碎錄》云:亂髮藏臥房壁中久,招不祥。
書云:發落飲食中,食之成瘕。宋明帝宮人腰痛引心,發則氣絕。徐文伯曰:發瘕也。以油灌之,吐物長二尺,頭已成蛇。懸柱上,水瀝盡,唯余發。唐甄立言為太常時,有人病心腹煩滿,彌瘴。診曰:誤食發而然。令餌雄黃,吐一蛇如拇指,無目,燒之有發氣。若頭尾全,食人心死。
白話文:
一位得道真人說:「用梳子梳頭髮可以去除風邪、使眼睛明亮,這是長生不老的養生之道。」又說:「頭髮要梳一百下,不要輕易就洗頭。」
陶弘景說:「吃飽飯後適合洗澡,肚子餓時適合梳頭髮,多梳頭少洗澡對心臟和眼睛都有益處。」所以道家早晨梳頭經常梳一百二十下,洗澡則可能一個月才洗一次。
得道真人說:「頭髮應該多梳,手應該常常在臉上按摩,牙齒應該常常叩擊,口水應該常常吞嚥,氣要精煉。這五件事,就是所謂的想要長生不老就應該修煉崑崙山養生術。」
《安樂詩》說:「頭髮是血液的餘留,一天要梳一次頭。可以疏通血脈,驅散風濕。」
《瑣碎錄》說:「亂髮如果長時間藏在臥室牆壁中,會招來不祥。」
書上記載:「頭髮掉在食物中,吃了會形成腫塊。宋明帝時,有宮女腰痛連帶心痛,一拔頭髮就氣絕。徐文伯說:『這是因為頭髮引起的腫塊。』就用油灌入她的口中,她吐出一條長二尺的東西,頭已經長成蛇的樣子。把它掛在柱子上,水瀝乾後,只剩下頭髮。唐甄在太常寺任職時,有人心腹煩悶脹滿,病入膏肓。診斷後說:『是誤食頭髮引起的。』就讓他服用雄黃,他吐出一条像拇指般粗細的蛇,沒有眼睛,燒掉後有頭髮的氣味。如果蛇的頭尾完整,吃了會使人心臟衰竭而死。」
3. 大小府
書云:忍尿不便成五淋,膝冷成痹。忍大便成五痔。努小便足膝腳氣。努大便腰痛目澀。
或飲食,或走馬,或疾步,或為寒熱所迫,令胞轉臍下痛,胞屈闢不小便,致死。
大小二事勿強閉過忍。又忽失度,或澀或泄,皆傷氣害生,為禍甚速。
劉惟簡至乾寧軍,有人獻金花丸以縮小便。藥犯砒蠟,服二日小便極少。至霸舟肢體通腫。蓋閉關卻水道,水溢妄行。不遇盧昶,幾為所誤。蓋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宜服暖劑以攝水,其可強止之耶?
《瑣碎錄》云:對三光便溺及向西北,並損人年壽。
白話文:
書上說:忍住小便,容易導致五淋(指小便不順暢的五種病症),膝蓋冰冷會變成痹症(指肢體麻木或疼痛的疾病)。忍住大便,容易導致五痔(指痔瘡)。用力排小便會造成足膝腳氣(指下肢腫脹麻木的疾病)。用力排大便會導致腰痛和眼睛乾澀。
有時因為飲食、騎馬奔跑、快步走、或是受到寒冷或發熱的侵襲,會導致膀胱轉動,肚臍下方疼痛,膀胱收縮無法排尿,嚴重會因此死亡。
大小便這兩件事,不要勉強憋住忍耐,也不要過度放縱,或是排便不順暢,或是腹瀉,都會損傷身體的氣,危害生命,造成的禍害非常快速。
劉惟簡到乾寧軍時,有人獻上金花丸,聲稱可以縮減小便量。藥裡摻雜砒霜和蠟,服用兩天後小便量極少,到霸州時全身肢體都腫起來。這是因為強行關閉水道,導致水液溢出而亂跑。幸好遇到盧昶,不然幾乎被誤害。水流不止,是因為膀胱無法收納水分。應該服用溫暖的藥來收攝水液,怎能強行阻止呢?
《瑣碎錄》說:對著日月星三光大小便,以及面向西北方大小便,都會損耗人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