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九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十九 (7)

1. 疑惑

書云:疑惑不已,心無所主,正氣不行,外邪干之,失寢忘餐,沉沉默默,氣血以虛,漸為虛勞。

《春秋》晉侯有疾,秦醫和視之曰:不可為也,疾如蠱。趙孟曰:何為蠱?對曰:淫溺惑亂之所生。於文,皿蟲為蠱。在《易》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其卦巽下艮上。巽為長女,為風;艮為少男,為山。少男而悅長女,非匹,故惑。山木得風而落也。

《三國史補》云:常疑必為心疾。李蟠常疑遇毒,鎖井而飲。心,火府也,為外物所中,終身不痊。多疑惑,病之本也。

昔有客飲酒館者,壁有琱弓,影落杯中,客疑其蛇也,歸而疾作。復再飲其地,始知其為弓也,遂愈。又僧入暗室,踏破生茄,疑為物損命,念念不釋。中夜有扣門索命者,僧約明日薦祓。天明視之,茄也。疑之為害如此。

白話文:

書上說:如果疑惑不停,心裡就沒有主見,體內的正氣就無法運行,外來的邪氣就會侵入,導致失眠、忘記吃飯,整天沉默寡言,氣血因此虧虛,漸漸形成虛勞的病症。

《春秋》記載,晉侯生病,秦國的醫生和診斷後說:這病沒辦法醫治了,病症像蠱一樣。趙孟問:什麼是蠱?醫生回答:是過度沉溺於慾望、迷惑混亂所導致的。從文字上來看,「皿」和「蟲」組成了「蠱」字。在《易經》中,女子迷惑男子,風從山上吹落,就稱為「蠱」。它的卦象是巽卦在下,艮卦在上。巽卦代表長女,也代表風;艮卦代表少男,也代表山。少男喜歡長女,是不相配的,所以會產生迷惑。山上的樹木被風吹落,也是這個道理。

《三國史補》說:經常懷疑一定會導致心病。李蟠因為經常懷疑自己會中毒,就把井鎖起來才敢喝水。心,是火的住所,如果被外物干擾,就會終身無法痊癒。多疑是疾病的根本原因。

以前有一個客人在酒館喝酒,牆壁上有雕刻的弓箭,影子映在酒杯中,客人懷疑那是蛇,回家後就生病了。後來他再次到同一個地方喝酒,才知道那是弓箭的影子,病就好了。又有一個僧人走進黑暗的房間,踩破了生茄子,懷疑自己踩到什麼東西損害性命,一直無法釋懷。半夜有人敲門來索命,僧人約定明天做法事。天亮一看,原來是茄子。可見,疑惑帶來的危害是如此嚴重。

2. 談笑

老子: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謂目不妄視,口不妄言,終身不勤苦。目視情欲,不益其事,則沒身不可救矣。

書云:談笑以借籍氣為本。多笑則腎轉腰痛。多笑則神傷,神傷則悒悒不樂,恍惚不寧。多笑則臟傷,臟傷則臍腹痛,久為氣損。

真人曰:人若不會將理者,只是多說話。戒多言損氣,以全其壽也。

書云:呼叫過當,辯爭問答,冒犯寒暄,恣食鹹苦,肺為之病矣。行語令人失氣,語多須住乃語。

白話文:

老子說:堵住慾望的孔竅,關閉慾望的門戶,這樣一輩子就不會辛勞;如果放開慾望的孔竅,縱情慾望,那就會一輩子都無法挽救。這是說眼睛不去看不該看的,嘴巴不說不該說的,一輩子就不會勞累辛苦。如果眼睛被情慾迷惑,對事情沒有幫助,那麼就會終身難以挽救。

書上說:談笑是以借用身體的氣為根本。笑得太過就會導致腎氣損傷,引起腰痛。笑得太過也會傷到精神,精神受損就會悶悶不樂,精神恍惚不安寧。笑得太過還會傷到臟腑,臟腑受損就會引起肚臍腹部疼痛,久而久之就會損傷元氣。

真人說:人如果不懂得節制,就會說很多話。要戒除多說話來減少元氣的耗損,這樣才能保全壽命。

書上說:大聲呼叫,過度辯論爭吵,冒犯地寒暄問候,恣意吃鹹味苦味的食物,都會使肺生病。走路說話會使人耗損元氣,話多的時候必須停止說話再繼續。

3. 津唾

真人曰:常習不唾地。蓋口中津液是金漿玉醴,能終日不唾,常含而咽之,令人精氣常流,面目有光。

書云:養性者唾不至遠。遠則精氣俱損,久成肺病,手足重,皮毛粗澀,脊痛咳嗽。故曰:遠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

唾液為醴泉,聚流為華池,散為津液,降為甘露,溉臟潤身。宣通百脈,化養萬神。肢節毛髮,堅固長春。

人骨節中有涎,所以轉動滑利。中風則涎上潮,咽喉滾響。以藥壓下,俾歸骨節可也。若唾其涎,時間快意,枯人手足,縱活亦為廢人。

小兒驚風,亦不可唾涎也。風涎急塞,有人喜唾,液乾而體枯。遇至人,教以回津之法,久而體復潤。蓋人身以津液為本,在皮為汗,在心為血,在腎為精,在口為津,伏脾為痰,在眼為淚。曰汗曰血,曰淚曰精,出則皆不可回。唯津唾則獨可回,則生意又續矣。津液者,吾身之寶。《金丹訣》曰:寶聚則為富家翁,寶散則為孤貧客。

白話文:

修道之人說:要經常練習不要隨地吐口水。因為口中的唾液是珍貴的瓊漿玉液,如果能整天不吐,常常含在口中並吞下去,就能使精氣經常運行,容貌煥發光彩。

書上說:注重養生的人,吐口水不會吐太遠。吐遠了就會損傷精氣,時間久了會導致肺病,手腳沉重,皮膚粗糙乾澀,背痛咳嗽。所以說,吐遠不如吐近,吐近不如不吐。

唾液是甘甜的泉水,聚集起來就成為華池(指口中津液匯聚之處),分散開來就成為津液,下降就成為甘露,灌溉臟腑,滋潤身體。它能疏通全身經脈,滋養全身精神,使肢體關節和毛髮都堅固而長保青春。

人體骨節中有黏液,才能使關節轉動滑利。中風時,這種黏液會向上湧動,導致喉嚨發出滾動聲響。可以用藥把黏液引導回骨節。如果把黏液吐出去,雖然短時間感到舒服,卻會使人的手腳枯槁,即使能活下來也會變成廢人。

小兒驚風時,也不可以吐出黏液。風痰壅塞時,有人喜歡吐口水,時間久了唾液耗盡,身體會枯竭。遇到高人,教導他回津的方法,久而久之身體就會恢復滋潤。因為人體以津液為根本,在皮膚表現為汗,在心臟表現為血,在腎臟表現為精,在口中表現為津,潛伏在脾胃就表現為痰,在眼睛表現為淚。汗、血、淚、精這些一旦排出就無法收回,唯有津液和唾液可以收回,這樣就能使生命力得以延續。津液是我們身體的寶物。《金丹訣》說:如果能將寶物積聚起來,就能成為富翁,如果讓寶物散失,就會成為孤獨貧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