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九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十九 (7)

1. 總論養生篇

及其如此,則雖有命,亦不能生也。

夫人稟天地陰陽而生者,蓋天有六氣,人有三陰三陽而上奉之;地有五行,人以五臟六腑而下應之。於是資生皮肉筋骨、精髓血脈、四肢九竅、毛髮齒牙唇舌,總而成體。外則氣血循環,流注經絡,喜傷六淫;內則精神魂魄志意思,喜傷七情。六淫者,寒暑燥濕風熱是;七情者,喜怒悲思驚。若持護得宜,怡然安太;役冒非理,百疴生焉。

物之最靈,唯其人也。身者乃神化之本。精於人也,若水浮航;氣於人也,如風楊塵;神於人也,似野馬聚空。水涸則航止,風息則塵靜,野馬散而火空。長有精能固,無氣能盛物。精氣神三者,心可不動。其變化也,外忘其形,內養其神,是謂登真之路。

嗜欲縱乎心,孰能久去?哀樂傷乎志,孰能久忘?思慮役乎神,孰能久無?利祿勞乎身,孰能久舍?五味敗乎精,孰能久節?酒醴亂乎情,孰能久絕?食佳餚,飲旨酒,顧以姝麗,聽以淫聲,雖精強而反禍於身,耳目快而致亂於神,有百端之敗道。夫一介而希真,安有養身之驗耳?夫學道者,外則意不逐物移,內則意不隨心亂,湛然保於虛寂造化清淨之域。譬如起屋之勞,假一息之形氣尚蘇,神歸其清,而況契於道保真丹所哉?

彭祖曰:養壽之道,但莫傷之而已。夫冬溫夏涼,不失四時之和,所以適身也;美色淑姿,幽閒娛樂,不致思欲之惑,所以通神也;車服威儀,知足無甚,所以一志也;八音五色,以悅視聽,所以導心也。凡此皆以養壽。而不能斟酌之者,反以速患。古之至人,恐下才之子不識事宜,流遁不還,故絕其源。

故有上士別床,中士異被;服藥百裹,不如獨臥。五音使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苟能節宣其宜適,抑揚其通塞者,不減年算而得益。凡此之類,譬猶水火,用之過當,不為害也?不知其經脈損傷,血氣不足,內里空疏,髓腦不實,體已先病,故為外物犯,風寒酒色以發之耳。

若本充實,豈有病也?夫遠思強記傷人,憂愁悲哀傷人,喜樂過差傷人,忿怒不解傷人,汲汲所願傷人,陰陽不順傷人。有所傷者甚眾,而獨戒於房中,豈不惑哉?男女相成,猶天地相生也,所以導養神氣,使人不失其和。天地得交接之道,故無終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殘傷之期。

能避眾傷之事,得陰陽之術,則不死之道也。天地晝分而夜合。一歲三百六十日而精氣和合,故能生產萬物而不窮。人能則之,可以長存。次有服氣得其道,則邪氣不得入,治身之本要。余吐納導引之術,及念體中萬神有含影守形之事,皆非真道。人能愛精養體,服氣煉形,則萬神自守其真。

不然者,則榮衛枯悴,萬神日逝,非思念所留者也。

白話文:

如果身體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就算有生命,也無法存活下去。

人稟受天地陰陽之氣而生,天有六種氣候,人體有三陰三陽來呼應;地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人以五臟六腑來相應。因此產生皮肉筋骨、精髓血脈、四肢九竅、毛髮牙齒嘴唇舌頭,總合成為人的身體。對外而言,氣血循環流動在經絡中,容易受到風寒暑濕燥熱等六種外邪的傷害;對內而言,精神魂魄意志思慮,容易受到喜怒悲思恐驚等七種情緒的傷害。六淫指的是寒暑燥濕風熱,七情指的是喜怒悲思恐驚。如果能好好保護身體,自然能安然舒適;如果胡亂妄為,就會產生各種疾病。

萬物之中,人是最有靈性的。身體是精神的根本。精在人體中,像水上漂浮的船;氣在人體中,像風中飛揚的塵土;神在人體中,像脫韁野馬奔馳在空中。水乾了,船就無法漂浮;風停了,塵土就靜止;野馬散了,就如同火熄滅。如果能守住精,氣就能旺盛充滿,精氣神三者安定,心就不會妄動。達到這種境界,外在可以忘記形體的存在,內在可以涵養精神,這就是通往真道的途徑。

如果放縱慾望,誰能長久地去除?如果哀傷和快樂傷及意志,誰能長久地忘記?如果思慮勞累精神,誰能長久地沒有?如果為了名利而勞累身體,誰能長久地捨棄?如果貪吃美味導致精氣衰敗,誰能長久地節制?如果沉迷酒色導致情志混亂,誰能長久地戒絕?如果追求美食,飲美酒,觀看美女,聽靡靡之音,即使身體強壯也會招來禍害,耳目雖然得到一時的快樂,卻會導致精神混亂,這都是自我毀滅的行為。如果只想要尋求一點點的真理,又怎能驗證養生的效果呢?修道之人,外在不會被外物所迷惑而動搖,內在不會被內心雜念所擾亂,保持內心的虛靜,達到清淨自然的境界。這就像蓋房子一樣,即使只休息一下,形體和氣息都能恢復,精神也會回到清明,更何況是修道以保持真氣的人呢?

彭祖說:養生的道理,只要不傷害身體就好了。冬天保持溫暖,夏天保持涼爽,不違背四季的規律,這樣可以使身體舒適;欣賞美麗的容貌,享受幽靜的娛樂,不被慾望所迷惑,這樣可以使精神通暢;車服和儀容,知道滿足而不貪求,這樣可以使心志專一;八音五色,用來愉悅視覺和聽覺,這樣可以引導心靈。所有這些都是為了養生。如果不能好好地運用這些,反而會招致禍患。古代的聖人,擔心資質較差的人不懂得事理,放縱自己而不能回頭,所以斷絕了這些誘惑的根源。

因此,有修養的人會分床睡,一般人會分被睡;服用再多的藥物,也不如獨自安睡。過多的音樂會使人耳聾,過多的美味會使人口味遲鈍。如果能節制和運用得當,適當的抑制和疏導,就能夠延年益壽。凡是這類的事情,就像水火一樣,如果使用過度,就會帶來災害。如果不知道經脈損傷,氣血不足,體內空虛,髓腦不充實,身體已經先有了病,所以才會被外物侵襲,風寒酒色等誘發疾病。

如果身體本來就充實,怎麼會有疾病呢?過度思考和強記會傷害人,憂愁悲哀會傷害人,過度的歡喜快樂會傷害人,無法排解的憤怒會傷害人,過於急切的願望會傷害人,陰陽失調會傷害人。會傷害身體的事情有很多,卻獨獨戒備房事,這不是很迷惑嗎?男女的結合就像天地的陰陽交合一樣,可以引導和涵養神氣,使人保持平衡和諧。天地之間能保持交合的規律,所以沒有終結的時候;人如果失去交合的規律,就會有衰敗傷殘的期限。

如果能避開各種傷害的事情,掌握陰陽調和的方法,就能達到長生不死的地步。天地之間白天分離夜晚合抱,一年三百六十天精氣和合,所以能夠產生萬物而不窮盡。人如果能夠效法天地,就能夠長久存在。其次,如果能掌握服氣的道理,就能使邪氣無法入侵,這是養生的根本要訣。至於吐納導引的方法,以及默念體內諸神,並保持形體的方法,都不是真正的養生之道。人如果能夠愛惜精氣、涵養身體、服氣鍊形,那麼體內的神靈自然會守住真氣。

如果不是這樣,就會導致身體的營養衰竭,各種神靈會逐漸離去,這不是靠思念就能留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