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八 (15)
卷之九十八 (15)
1. 果煎
蜜煎諸果法
凡果酸者,用朴硝泡水。大段硬酸者,用滾湯泡化朴硝,冷浸,去酸味漉出,淘過控乾。煉蜜放冷水,再入舊蜜,煎如琥珀色卻收去,淨器中煉蜜養之。若果軟耎者,只煉蜜放冷,澆淹一宿,換蜜煎,不用鐵器。
蜜梅(杏同),梅子青者,或去核,或不去核,或鏤花,或切片皆可。先用鹽水浸一宿,次日漉乾,用蜜浸之日中。
以盆貯曬,日愈烈愈佳。但嘗蜜酸苦即換,以甜為度,收之,至來年換蜜又曬。或經一兩月開看,但覺略有動變,即換蜜曬收,久藏彌佳。有用銅青入蜜浸者,色雖青而味不美,不必用也。
椒梅,黃梅一百個為率,用盆硝少許焯過,漉出控乾,捶碎。入生薑絲一斤,甘草四兩,川椒皮一兩,瓷盆拌勻。又入炒鹽半斤同曬。如欲作梅湯,曬放稀。欲作餅子,曬放乾。曬時兩三日攪一次。
糖椒梅,梅子半青黃者,捶碎核,以鹽醃一日,淨瓦罐中鋪梅一層,入砂糖,用薑絲、椒片和勻。一層層重重鋪罐內,八分滿以物蓋。蒸一遍再用生紗蒙罐口,曬十日可用。
糖醋梅,用青梅,但核已堅硬便可。雖苦亦不妨,只不可用黃熟。切去兩頭,以刀直利作細路,每個用胡粉少許,手指揩切處,不要多。以糖和醋,每梅一百個,用糖一斤半,極可久住,周年一換糖醋,半年一開,視之略有動作,便換糖醋,不動作不必換。
糖燒李子,李一斗、鹽二兩、糖三斤。先將李用鹽水浸一宿,曬乾。先以鹽泥固罐四圍,炙令乾。入糖拌李在內,以瓦片蓋,泥封。用糠皮火燒一宿,開收之。
糖燒栗子,慄肉一斗,鹽水浸一宿,曬乾,入新甕內。用白蜜五斤、花椒一兩,文武火燒一夜,明日早收。入糖二斤再燒,候冷,別器收。
燒木瓜,木瓜去皮穰,紫草少許作色,控乾入罐,以糖層層間放,微火燒一宿收之。
糖蘇木瓜,木瓜大者一對,去皮,切作瓣,白鹽一兩,新紫蘇葉二兩,曬乾切細用,醃小時,入生薑絲四兩,糖二十兩,拌勻,瓷器貯,日中曝之,時時抄勻,以乾為度。
藕煎,大藕五斤,切二寸長,又碎切之。日曬出水氣,以沙糖五斤、甘草末一兩,拌勻,入瓷罐內,又入蜜一斤,用泥封罐口,慢火煮一伏時,待冷開用。
姜煎,社前嫩姜,不令見水。用生粗布拭淨,用蜜煎去頭水,換蜜煎,令金色,淨器收之。
糖橘,洞庭塘南橘一百個,寬湯煮過,令酸味十去六七。皮上劃開四五刀,捻去核,壓乾留下。所壓汁和糖二斤,鹽少許,沒其橘,重湯頓之,日曬直至滷乾為度,乃收貯。
薰橘,用鹽少許,甘草末和湯浸橘少時,火上薰之。
脆梅,好梅子一斤,肉多核小圓者佳。飛鹽一兩、明礬半兩,量以水調勻下缸,浸梅子沒至背。五六日梅黃,漉起出。以清水淋去鹽礬氣味盡,控乾。每個切去核,再下白水浸一宿,令味淡。若嘗有酸味,再換水浸至淡,滾湯焯過,瀝乾,滾湯漿候溫,浸一宿漉出,再將糖漿滾熱,焯過瀝乾,待梅並糖漿溫,再浸梅在漿內。如漿濃則可久留,溫則梅不皺。須如此再浸再漉三四次佳。
白話文:
果煎
蜜煎水果的方法
凡是酸味較重的水果,要先用朴硝泡水處理。如果酸味很重且果肉較硬,就用滾燙的熱水將朴硝融化,冷卻後浸泡水果,去除酸味後撈出,洗淨瀝乾。將蜂蜜熬煮至冷卻,再加入舊蜂蜜,熬成琥珀色後取出,放入乾淨的容器中,用蜂蜜浸泡。如果水果比較軟嫩,就直接將蜂蜜熬冷,澆在水果上浸泡一晚,然後換新的蜂蜜再熬煮,過程中不要使用鐵製器具。
蜜梅(杏子的做法相同)
梅子青色的時候,可以去核,也可以不去核,可以刻花紋,也可以切片,做法不拘。先用鹽水浸泡一晚,第二天撈出瀝乾,用蜂蜜浸泡在太陽下曝曬。用盆子盛裝,曬太陽越強烈越好。要隨時嘗嘗蜂蜜是否變酸變苦,只要變味就換新的蜂蜜,直到蜂蜜保持甜味為止。收起來後,等到來年再換一次蜂蜜繼續曬。或者經過一兩個月後打開看看,只要感覺稍微有點變化,就換蜂蜜繼續曬,這樣可以長期保存,而且味道會更好。有人用銅青加入蜂蜜中浸泡,雖然顏色好看,但是味道不好,所以不必使用。
椒梅
以一百個黃梅為例,用少許盆硝焯過後撈出瀝乾,然後搗碎。加入生薑絲一斤、甘草四兩、川椒皮一兩,放在瓷盆中攪拌均勻。再加入炒過的鹽半斤一起曬太陽。如果想要做成梅子湯,就曬得稍微稀一點;如果想要做成梅餅,就曬乾一點。曬的時候每隔兩三天攪拌一次。
糖椒梅
用半青黃色的梅子,搗碎去除果核,用鹽醃製一天。在乾淨的瓦罐中鋪上一層梅子,然後放入砂糖,再加入薑絲、椒片拌勻。一層層的鋪在罐子裡,大約八分滿時用東西蓋住。蒸過一遍後,再用生紗布蒙住罐口,曬十天就可以食用了。
糖醋梅
用青梅,但果核已經變硬的就可以。即使味道有點苦也沒關係,但不能用黃熟的梅子。切掉兩頭,用刀在每個梅子上縱向劃幾道細紋,每個梅子上用少許胡粉,用手指塗抹在切口處,不要塗太多。用糖和醋混合,大約一百個梅子用糖一斤半,這樣可以保存很久,一年換一次糖醋,半年打開看看,只要略有變化,就換糖醋,沒有變化就不用換。
糖燒李子
李子一斗、鹽二兩、糖三斤。先將李子用鹽水浸泡一晚,然後曬乾。先用鹽泥固定罐子四周,烤乾。把糖和李子拌在一起放入罐內,用瓦片蓋住,用泥封好。用糠皮火燒一晚,然後打開取出。
糖燒栗子
栗子肉一斗,用鹽水浸泡一晚,曬乾,放入新的甕中。加入白蜂蜜五斤、花椒一兩,用文火和武火交替燒一夜,第二天早上取出。加入糖二斤再燒,冷卻後,放入其他容器中保存。
燒木瓜
木瓜去皮和籽,用少許紫草染色,瀝乾放入罐中,用糖一層層的間隔鋪好,用小火燒一晚後取出。
糖蘇木瓜
大的木瓜一對,去皮,切成瓣,用白鹽一兩、新鮮紫蘇葉二兩(曬乾切細),醃製一個時辰,加入生薑絲四兩、糖二十兩,拌勻,放入瓷器中,放在太陽下曝曬,時不時的攪拌均勻,直到曬乾為止。
藕煎
大藕五斤,切成二寸長的段,然後再切碎。曬乾去除水分,用砂糖五斤、甘草末一兩拌勻,放入瓷罐中,再加入蜂蜜一斤,用泥封住罐口,用慢火煮一個伏天(夏季最熱的時候),冷卻後就可以食用了。
姜煎
在社日(春社日或秋社日)前採摘嫩薑,不要讓它沾到水。用乾淨的粗布擦拭乾淨,用蜂蜜熬煮去除第一次的薑汁,然後換新的蜂蜜繼續熬煮,直到變成金黃色,然後放入乾淨的容器中保存。
糖橘
洞庭湖以南的橘子一百個,用寬水煮過,使其酸味去除十分之六七。在橘子皮上劃開四五刀,捏出果核,壓乾後留下。將壓出的汁液和糖二斤、少許鹽混合,放入橘子,用隔水加熱的方式燉煮,在太陽下曬直到湯汁變乾為止,然後收起來保存。
薰橘
用少許鹽、甘草末和湯汁浸泡橘子片刻,在火上熏烤。
脆梅
好的梅子一斤,最好是果肉多、核小且圓的梅子。用飛鹽一兩、明礬半兩,用水調勻放入缸中,浸泡梅子至完全沒過。五六天後,梅子變黃,撈出來。用清水沖洗,去除鹽和明礬的味道,瀝乾。每個梅子切去果核,再用清水浸泡一晚,讓味道變淡。如果嚐起來還是酸,就再換水浸泡直到味道變淡。然後用滾燙的開水焯一下,瀝乾,將滾燙的糖漿放涼至溫熱,然後浸泡一晚後撈出,再將糖漿滾熱,焯一下後瀝乾,等到梅子和糖漿都變溫熱時,再把梅子浸泡在糖漿中。如果糖漿濃稠就可以放久一點,溫度如果過高,梅子就容易起皺。必須這樣重複浸泡和撈出三四次,做出來的脆梅才會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