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八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十八 (11)

1. 脯鮮

魚鮓,十月間魚,大小不拘,去鱗並肚雜尾翅。大者切如棋子塊,小者不切。用淨水洗浣五七次,極白,無些血水,以細篾筐盛之,用板石壓二日,極干取出。每十斤用鹽一斤和拌,入缸加糯米飯三升,紅曲末二兩,撒上花椒瓣、姜蒜絲、陳皮絲,和勻按緊,四傍用箬貼缸,面上用箬蓋密,箬上加碗大河澇石壓緊一尺高。臘月取開可用,極妙。滷水溢起以杓取之,煮菜腐尤佳。

風魚,臘月鯉魚或鯽魚一斤者,不去鱗,只去腸雜,拭乾。炒鹽一兩,連麟內外擦過,醃四五日。砍碎蔥、椒、蒔蘿、小茴香,好酒拌勻,釀在魚腹內。皮紙包裹,麻皮扎定,掛當風處,用時慢火炙熟食。

煎雞子鴨子餅,調時少入冷水,煎不枯焦。

糟魚,好白鮮魚大者,洗淨曬一日乾,切作一掌大。以好糟不下水者,每一斤入鹽二兩,椒片、小茴、薑絲、蒔蘿拌勻,香油芝麻煎過一杯,用淨罐層層糟魚間疊,以箬封口,泥固。數年不壞。

粉骨魚,鯉魚治淨,勿切碎,以鹽醃得所。魚腹中納蔥花、薑絲、細料物。鍋內著水,入酒半盞,放下魚,摻楮實三分,盆蓋定,勿走氣,慢火養半日或一夜,放冷,其骨皆爛如粉。

酥骨魚,鯽魚二斤,治淨,鹽醃半日,控乾。次以栝蔞穰末入魚腹,煎令皮焦,放冷。用水一大碗,蒔蘿、川椒、陳皮絲、薑絲各一錢、糖一兩、鹽一兩、油二兩、豉二錢、蔥一掬、醬一匙、楮實末半兩拌勻。鍋內用箬鋪底,魚放箬上,又用箬蓋,傾下料物,水浸沒。盆蓋封密,慢火養熟,其骨皆酥。

蒸鰣魚法,以魚去腸,勿去鱗。洗淨,錫盆盛。先鋪乾筍或馬蘭,或韭菜,酒、醋、鹽、醬、椒、薑、大料和勻,放盆內,入滾湯中頓熟。豬油切成骰子塊同蒸妙。

醃玳瑁蛋法,清明前後,收鴨子或雞子則不缺頂。每彈一百個,柴炭灰一斗,要乾而不受潮濕者。新出窯破灰一升,炒鹽十兩,熱飲湯調和如泥。先用極熱水浸了,使內外俱熱,取起曬日中,無日籠內烘之。旋裹鹽灰得勻,乘熱貯壇中,以糠撒之,使不相黏,過一七日則變矣。三七日盡成玳瑁色,過一伏不須烹煮,自然堅熟可食。善變者,上有花藻可愛。

醬鴨子,用子略敲破殼,用醬、鹽、醋、茴香、花椒末,皆乘罐內,越旬日煮熟,其味佳。

方鴨子,將鴨子用好熱醋浸一日夜,以小匣放子在內,扎住煮熟,便是方者。

雞子線,薄酒鍋中煮沸了,以雞子開竅入鹽少許,箸攪勻,旋傾令如線入酒。

醃蟹法,八九月肥蟹一百隻,醬半斤,鹽二斤,花椒末一兩,茴香末一兩,和鹽醬勻,每蟹臍中入一匙許,細麻縛住,仰疊之壓件,入好酒封之,泥固。多者用小壇貯,逐壇開用尤妙。

白話文:

魚鮓(醃魚)

十月份的魚,不論大小都可以。去除魚鱗、肚子裡的內臟、魚尾和魚鰭。大的魚切成棋子大小的塊狀,小的魚則不用切。用乾淨的水清洗五到七次,直到魚肉變得很白,沒有血水。用細竹篾編的筐子裝起來,用石板壓住兩天,讓魚肉極度乾燥後取出。每十斤魚用一斤鹽拌勻,放入缸中,加入三升糯米飯、二兩紅麴末,再撒上花椒瓣、薑絲、蒜絲和陳皮絲,全部攪拌均勻並壓緊。缸的四周用竹葉貼住,上面也用竹葉蓋嚴,竹葉上再放一個像碗口大的河邊石頭壓緊,約一尺高。臘月時取出就可以食用,味道極好。醃製過程中溢出的滷水可以用勺子取出來,用來煮蔬菜和豆腐味道特別棒。

風魚(風乾魚)

臘月時,選用一斤左右的鯉魚或鯽魚,不用去鱗,只去除內臟,擦乾水分。用炒過的鹽一兩,裡裡外外擦在魚身上,醃製四五天。把切碎的蔥、花椒、蒔蘿、小茴香用好酒拌勻,塞到魚肚子裡。用皮紙包好,再用麻皮繩紮緊,掛在通風的地方。吃的時候用小火慢慢烤熟食用。

煎雞子鴨子餅(煎雞蛋鴨蛋餅)

調製蛋液的時候,要少加一些冷水,這樣煎出來的蛋餅才不會乾硬焦掉。

糟魚(酒糟魚)

選用新鮮的白色大魚,洗乾淨後曬一天至半乾,切成手掌大小的塊狀。用好的酒糟(不加水的那種),每一斤魚加入二兩鹽、花椒片、小茴香、薑絲和蒔蘿拌勻,再加入用香油芝麻煎過的油一杯。用乾淨的罐子,一層酒糟一層魚肉疊放,用竹葉封住罐口,再用泥土封緊。這樣可以保存數年不壞。

粉骨魚(軟骨魚)

把鯉魚處理乾淨,不要切碎,用鹽醃製好。在魚肚子裡塞入蔥花、薑絲和其他調味料。鍋裡加水,倒入半杯酒,放入魚,再加入楮實三分,用盆蓋住,不要讓蒸汽跑掉,用小火燉半天或一夜,放涼後,魚骨頭都會爛得像粉末一樣。

酥骨魚(酥軟骨魚)

選用兩斤重的鯽魚,處理乾淨後,用鹽醃半天,瀝乾水分。然後在魚肚子裡塞入栝蔞穰末,煎至魚皮焦黃,放涼。用一大碗水,加入蒔蘿、川椒、陳皮絲、薑絲各一錢、糖一兩、鹽一兩、油二兩、豆豉二錢、蔥一把、醬油一湯匙、楮實末半兩拌勻。在鍋裡用竹葉鋪底,把魚放在竹葉上,再用竹葉蓋住,倒入調好的料汁,水要沒過魚身。用盆蓋住,密封好,用小火燉熟,這樣魚骨頭就會變得酥軟。

蒸鰣魚法(清蒸鰣魚)

把鰣魚去除內臟,不要去鱗,洗乾淨,放在錫製的盆子裡。先在盆底鋪上乾筍、馬蘭或韭菜。用酒、醋、鹽、醬油、花椒、薑和大料調勻,倒入盆中,再放入滾燙的水中燉熟。可以加入切成骰子大小的豬油一起蒸,味道會更好。

醃玳瑁蛋法(醃製變色蛋)

清明前後,收集鴨蛋或雞蛋,要沒有破損的。每收集一百個蛋,準備一斗乾柴炭灰(要乾燥不潮濕的)。準備新出窯的灰一升、炒過的鹽十兩,用熱水調成泥狀。先用極熱的水浸泡雞蛋或鴨蛋,使蛋的內外都熱透。取出後在太陽下曬,沒有太陽就放在籠子裡烘乾。然後趁熱均勻地裹上鹽灰泥,放入罈子中,撒上糠,防止雞蛋或鴨蛋互相黏連。過七天就會開始變化。二十一天後會變成玳瑁的顏色。醃製超過一個伏天(夏至後的一個月)就可以不用烹煮,自然成熟可以食用。醃製好的蛋,表面會呈現漂亮的花紋。

醬鴨子(醬鴨蛋)

把鴨蛋的殼稍微敲裂,用醬、鹽、醋、茴香、花椒末,全部放入罐子裡,超過十天後煮熟,味道會很棒。

方鴨子(方形鴨蛋)

把鴨蛋用滾燙的醋浸泡一天一夜,然後放入小盒子裡,紮緊煮熟,煮出來的鴨蛋就是方形的了。

雞子線(雞蛋絲)

把薄酒煮開,然後把雞蛋打個小孔,加入少許鹽,用筷子攪勻,慢慢倒入沸騰的酒中,雞蛋就會變成絲狀。

醃蟹法(醃螃蟹)

八九月份肥美的螃蟹一百隻,醬半斤,鹽二斤,花椒末一兩,茴香末一兩,把鹽和醬油拌勻,然後每個螃蟹的蟹臍裡放入一湯匙調料,用細麻繩綁住,仰面疊放,壓上重物,倒入好酒封好,再用泥土封住。如果數量多,可以用小壇子裝,一個壇子一個壇子地打開用,這樣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