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八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十八 (5)

1. 酒醋

止酸酒法,酒一罈,用生雞子一個,石膏一兩粗搗,砂仁、杏仁各十枚,浸二日便佳。又法:用錫炙熱,投酒中,酸味去,錫取起。

七醋方,黃陳倉米五斗為率,不淘淨,浸七日,每日換水一次。至十日做為熟飯,乘熱入甕,按平,封閉,勿令泄氣。第三日翻動,至第七日開,再翻轉,傾入井花水三擔,又封七日,再攪再封,至三七日成好醋,此法簡妙。

三黃醋方,三伏中用陳倉米一斗淘淨,蒸硬飯,攤勻候冷。飯面上以楮葉蓋,蒼耳、青蒿皆可,盦至黃衣上。去蓋翻轉,至次日曬乾,簸去黃衣。再用陳米一斗,如前做飯,曬收。至秋社日又以陳米一斗做飯,與上件飯黃幹一處,拌勻下水面上約四指高,器上以紗帛蓋,至四十九日方熟。甚勿動著,待其自熟。

麥黃醋法,小麥不拘多少,淘淨。以清水浸三日,漉出,干蒸熟,於暖處攤開,放蘆蓆上,楮葉蓋三五日,黃衣上去葉。曬乾疑淨,入缸,用水拌勻平之,面可一拳高,水閉七七日則熟。

大麥醋法,大麥米二斗,內將一斗炒令黃色,水浸一日夜炊飯。以白麵六斤拌和,於淨室中鋪席攤勻,楮葉蓋七日,黃衣上,曬乾。將余麥一斗炒黃,浸一宿炊飯,攤溫,同麥黃拌勻,捺入缸內,以水六斗攪,密蓋二十一日可熟。

糟醋法,臘糟一石,用水泡。粗糠三斗,麥麩二斗,和勻,溫暖處放,罨蓋,勤拌捺,待其氣香,嘗有醋味,依常法淋之。按四時添減,春秋糠四斗半,麩二斗半,夏以本數。冬用糠五斗,麩三斗,看天氣冷暖,加減用之。

棗醋法,紅棗煮爛,連湯放冷。入造酒麴酵少許,或用陳紅米炊做飯投之。拌勻入甕,甕面留一小竅,曬日中,候香熟用之。

乾醋法,用烏梅肉一升,以釅醋五升浸,曬乾,食醋盡為度,研末收貯。欲用醋時,取少許投水中,即如醋。

千里醋法,以蒸餅曬乾,投醋中浸透。再曬再浸,大約多浸醋,曬燥收。每以少許,水研用。

醋肉治疽,米醋罈中結成肉蓋,取出以鹽醃之,復化為醋,可用調末藥,敷癰疽、發背等毒。

黃熟醬方,以黃豆炒熟,去皮磨細,每末一斗,入面三斤,湯和勻作果。切片如掌大,蒸熟,攤席上,用荊葉或蒼耳、青蒿盦三四日發熱,上黃衣了翻轉,烈日曬乾,久曬愈好。每干黃末一斤,用鹽四兩,紫蘇湯打下,高於黃一拳曬之。

小麥甜醬,小麥不拘多少,水洗,浸一日夜撈起,蒸熟飯放大盆內。以荊葉密蓋五七日,上黃衣,退半日涼,再蓋盦七日,干,取出曬之。待極干香,磨細。每黃一斤,用淨鹽四兩,用紫蘇湯和勻如稀粥。曬缸中,日攪五七次。曬兩月,醬濃黑色方收入壇內,任藏年久愈佳。一方用白晚米,亦如蒸曬法作醬妙。

白話文:

止酸酒的方法:

一罈酒,用一個生雞蛋,一兩搗粗的石膏,以及各十枚的砂仁、杏仁,浸泡兩天就好了。另一個方法是:將錫加熱後投入酒中,酸味就會消失,然後把錫取出。

七醋配方:

以五斗未淘洗乾淨的黃陳倉米為基準,浸泡七天,每天換一次水。到第十天煮成熟飯,趁熱放入甕中壓平,密封,不要讓它漏氣。第三天翻動一次,到第七天打開,再翻轉,倒入三擔井水,再密封七天,再次攪拌密封,到第二十一天就成為好醋,這個方法簡單又巧妙。

三黃醋配方:

在三伏天時用一斗淘洗乾淨的陳倉米,蒸成硬飯,攤平放涼。飯的表面用楮樹葉蓋住,也可以用蒼耳或青蒿替代,悶到長出黃色的菌衣。去除覆蓋物後翻轉,到第二天曬乾,簸去黃色的菌衣。再用一斗陳米,像之前一樣煮飯,曬乾收好。到秋社日,再用一斗陳米煮飯,和之前處理過的飯和黃衣曬乾後混合,加水淹過表面約四指高,容器上用紗布蓋住,到第四十九天才會熟成。千萬不要動它,讓它自己發酵成熟。

麥黃醋方法:

小麥不論多少,淘洗乾淨。用清水浸泡三天,撈出,蒸熟,在溫暖的地方攤開,放在蘆蓆上,用楮樹葉蓋住三到五天,長出黃色菌衣後除去葉子。曬乾後研磨乾淨,放入缸中,用水拌勻壓平,表面高出一拳,密封七七四十九天就熟了。

大麥醋方法:

大麥米兩斗,其中一斗炒成黃色,用水浸泡一整夜後煮成飯。用六斤白麵拌和,在乾淨的房間裡鋪上席子攤平,用楮樹葉蓋住七天,等長出黃色菌衣後,曬乾。將剩下的一斗大麥炒黃,浸泡一晚後煮成飯,攤涼,和之前處理過的大麥混合均勻,按壓入缸中,加入六斗水攪拌,密封二十一天就熟了。

糟醋方法:

一石酒糟,用水浸泡。三斗粗糠,兩斗麥麩,混合均勻,放在溫暖的地方,蓋住,經常攪拌按壓,等聞到香味,嚐起來有醋味時,就用一般方法淋醋。按照四季調整用量,春秋兩季用糠四斗半,麩兩斗半,夏季用原來的量。冬季用糠五斗,麩三斗,要看天氣冷暖,增減用量。

棗醋方法:

紅棗煮爛,連湯放涼。加入少許釀酒的酒麴,或者用陳紅米煮成飯加入。拌勻放入甕中,甕口留一個小孔,放在太陽下曬,等到香熟就可以用了。

乾醋方法:

用一升烏梅肉,用五升濃醋浸泡,曬乾,直到醋完全被吸收為止,磨成粉末收好。想用醋時,取少量放入水中,就會像醋一樣。

千里醋方法:

將蒸餅曬乾,放入醋中浸透。再曬乾再浸泡,反覆多次浸泡,多浸一些醋,曬乾後收好。每次取少量用水研磨後使用。

醋肉治療瘡:

米醋罈中結成的肉狀薄膜,取出用鹽醃製,又會變成醋,可以用來調和藥粉,敷在癰疽、發背等毒瘡上。

黃熟醬配方:

將黃豆炒熟,去皮磨成細粉,每斗豆粉加入三斤麵粉,加湯攪拌均勻做成餅狀。切成手掌大小的薄片,蒸熟,攤在蓆子上,用荊芥葉或蒼耳、青蒿蓋住,悶三四天發熱,長出黃色菌衣後翻面,在烈日下曬乾,曬得越久越好。每斤乾黃豆粉,用四兩鹽,用紫蘇湯調勻,高出黃豆粉一拳的高度曬乾。

小麥甜醬:

小麥不論多少,洗淨,浸泡一晚後撈起,蒸熟飯後放入大盆中。用荊芥葉蓋住五到七天,等長出黃色菌衣,放涼半天,再蓋住悶七天,變乾後取出曬乾。等完全乾燥並有香味後,磨成細粉。每斤黃豆粉用四兩淨鹽,用紫蘇湯調勻,像稀粥一樣。放入曬缸中,每天攪拌五到七次。曬兩個月,醬濃稠變成黑色後,就可以放入罈中,存放越久越好。另一個方法是用白晚米,也按照蒸曬的方法做醬,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