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一 (4)

1. 水腫分利諸劑

(《和劑》)五苓散,治腫脹濕熱,小便不利。(方見濕門。)

(《澹寮》)五皮散,治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心腹脹,上氣喘急。

陳皮,桑白皮,大腹皮,苓皮,生薑皮(各等分),

上咀,每服五錢,水煎。

(《經驗》)大橘皮湯,治濕熱內甚,心腹脹水腫,小便不利,大便滑泄。

白話文:

五苓散,用來治療水腫、濕熱,小便不順暢。

五皮散,用來治療臉部浮腫,四肢腫脹,心腹脹痛,呼吸急促。

配方:陳皮、桑白皮、大腹皮、苓皮、生薑皮(各等份)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服用。

大橘皮湯,用來治療濕熱內盛,心腹脹痛、水腫、小便不順暢,大便稀薄。

陳皮(二錢),滑石(一兩),木香(二分),檳榔(六分),白朮,茯苓,豬苓,澤瀉(各一錢),官桂,甘草(各四分),

上咀,作二服,每服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溫服。

(《藥院》)葶藶木香散,治濕熱傷脾,水腫腹脹,小便赤,大便滑。

葶藶,木香,茯苓,肉桂,豬苓,澤瀉,木通(各一錢),滑石(五錢),白朮(二錢),甘草

白話文:

將陳皮二錢、滑石一兩、木香二分、檳榔六分、白朮、茯苓、豬苓、澤瀉各一錢、官桂和甘草各四分,混合研磨成粉末,分為兩份,每份用兩杯水、三片生薑煎煮八分,飯後溫服。此藥方名為葶藶木香散,主治濕熱傷脾,水腫腹脹,小便赤,大便滑,其組成包括葶藶、木香、茯苓、肉桂、豬苓、澤瀉、木通各一錢、滑石五錢、白朮二錢、甘草。

上作一服,水二盞煎,食前服。

(《宣明》)白朮木香散,治喘嗽腫滿,欲成水病,不能臥,不能食,小便秘。

白朮,赤茯苓,豬苓,澤瀉,甘草,木香,檳榔(各一錢),陳皮(二錢),官桂(五分),滑石(五錢),

上咀,作二服,每服水盞半、姜三片,煎八分,通口溫服。

(《濟生》)疏鑿飲子,治水氣遍身浮腫,喘呼氣急煩渴,大小便不利。

澤瀉,赤小豆(炒),商陸,羌活,大腹皮,椒目,木通,秦艽,檳榔,茯苓皮(等分),

白話文:

服用一劑藥,用兩碗水煎煮,飯前服用。

治療喘咳腫脹,快要變成水腫病,無法躺下,無法進食,小便閉塞。

白朮、赤茯苓、豬苓、澤瀉、甘草、木香、檳榔(各一錢)、陳皮(二錢)、官桂(五分)、滑石(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做成兩劑,每劑用半碗水、三片生薑,煎煮八分,去渣溫服。

治療水氣導致全身浮腫,喘氣呼吸急促,口渴,大小便不利。

澤瀉、赤小豆(炒)、商陸、羌活、大腹皮、椒目、木通、秦艽、檳榔、茯苓皮(等分),

上咀,每服七錢,水二盞、姜五片煎服。

(丹溪)加味五皮散,治遍身腫滿,不分陰水陽水皆可服。

陳皮,桑白皮,赤茯苓皮,生薑皮,大腹皮(各一錢),薑黃,木瓜(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煎。一方去陳皮用五加皮、地骨皮。

(《三因》)消腫丸,治水腫喘滿,小便不利。

白話文:

將藥材上咀,每次服用七錢,用兩碗水、五片薑煎煮後服用。此方為丹溪所加味五皮散,用於治療全身浮腫,不分陰水陽水皆可服用。藥材包括陳皮、桑白皮、赤茯苓皮、生薑皮、大腹皮(各一錢)、薑黃、木瓜(各一錢),將所有藥材混合,水煎服用。也有一種方子去掉了陳皮,改用五加皮、地骨皮。此方為《三因》所載消腫丸,用於治療水腫、呼吸困難、小便不暢。

滑石,木通,白朮,黑牽牛(炒),茯苓,茯神,半夏(制),通草,陳皮(各二錢半),木香(一錢),瞿麥,丁香(各半兩),

上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燈心麥門冬湯下。

(《良方》)木香分氣湯,治四肢浮腫,腹脹中滿,脅肋膨,虛氣留滯上衝,小便臭濁。

白話文:

滑石、木通、白朮、黑牽牛(炒)、茯苓、茯神、半夏(制)、通草、陳皮(各二錢半)、木香(一錢)、瞿麥、丁香(各半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前用燈心麥門冬湯送服。此方名為「木香分氣湯」,用於治療四肢浮腫、腹脹滿、脅肋膨脹、虛氣上衝、小便臭濁等症狀。

木香,檳榔,赤茯苓,豬苓,澤瀉,半夏(制),枳殼(麩炒),紫蘇子(各等分),

上咀,每服七錢,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入燈心、麝少許,食遠服。

(《濟生》)赤小豆湯,治氣血俱熱,遂生瘡疥,變為腫滿,或煩或渴。

赤小豆(炒),當歸,商陸,澤瀉,桑白皮,連翹,赤芍藥,漢防己,豬苓(各五分),

白話文:

木香、檳榔、赤茯苓、豬苓、澤瀉、半夏(製)、枳殼(麩炒)、紫蘇子(各等分)。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七錢,用兩碗水、三片薑,煎煮到剩下八分,加入燈心草和少許麝香,飯後服用。

此方出自《濟生》,用於治療氣血同時發熱,導致瘡疥生長,身體腫脹,或是煩躁不安、口渴。

赤小豆(炒)、當歸、商陸、澤瀉、桑白皮、連翹、赤芍藥、防己、豬苓(各五分)。

上咀,水盞半、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服。熱甚加犀角。

(《經驗》)茯苓散,治諸般氣腫。

芫花(醋拌炒),澤瀉,郁李仁,甜葶藶,漢防己,藁本(各三錢半),陳皮(去白),白茯苓,白檳榔,瞿麥(各半兩),滑石,大戟(各七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桑白皮煎湯空心調下,取下碧綠水如爛羊脂為度,忌鹽食百日。

白話文:

將水半盞、薑三片煎煮至八分,飯後服用。如果發熱很嚴重,就加犀角。這方叫做茯苓散,可以治療各種氣腫。將芫花用醋拌炒,再與澤瀉、郁李仁、甜葶藶、漢防己、藁本(各三錢半)、陳皮(去白)、白茯苓、白檳榔、瞿麥(各半兩)、滑石、大戟(各七錢半)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桑白皮煎湯空腹服用,直到排出碧綠色的水,如爛羊脂般為止。服藥期間忌食鹽,持續一百天。

(《醫林》)白朮澤瀉散,治痰病化為水氣傳變水鼓,不能食。

白朮,澤瀉,陳皮(去白),木香,檳榔,茯苓(各等分),痞加枳實,腫加牽牛。

上咀,每服七錢,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拔萃》)導氣通經湯,治脾氣有餘,氣不宣通,面目手足浮腫。

陳皮(去白)桑白皮,白朮,木香,茯苓(各一兩),雨水時加澤瀉。

上咀,每服八錢,水二盞煎一盞,通口服。

(《直指》)蘿蔔子飲,治水病浮腫。

白話文:

《醫林》記載的白朮澤瀉散,用於治療痰濕化為水氣,導致腹脹,不能進食的症狀。藥方由白朮、澤瀉、陳皮、木香、檳榔、茯苓等藥物組成,腹脹者加枳實,浮腫者加牽牛。每次服用七錢,水煎服,飯前服用。

《拔萃》記載的導氣通經湯,用於治療脾氣過盛,氣機不暢,導致面部、手足浮腫的症狀。藥方由陳皮、桑白皮、白朮、木香、茯苓等藥物組成,雨水季節加澤瀉。每次服用八錢,水煎服。

《直指》記載的蘿蔔子飲,用於治療水腫。

蘿蔔子(生,半兩),赤茯苓,牽牛末(炒),葶藶(炒),甘草,半夏(制),川芎,檳榔,青木香,辣官桂,青皮,陳皮,白商陸(各三錢),

上咀,每服三錢,水盞半、姜四片煎服。

(《集成》)導水飲子,治水飲腫脹。

吳茱萸(三錢),黃連,茯苓,蒼朮(各一兩),滑石(七錢半),

上為細末,滴水丸。每服七十丸,食前車前子燈心湯下。

白話文:

蘿蔔子、赤茯苓、牽牛末、葶藶、甘草、半夏、川芎、檳榔、青木香、辣官桂、青皮、陳皮、白商陸各取三錢,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半杯水和四片生薑煎煮服用。這個方劑叫做導水飲子,用來治療水腫。

另外,吳茱萸三錢,黃連、茯苓、蒼朮各一兩,滑石七錢半,混合研磨成細粉,製成滴水丸。每次服用七十丸,飯前用車前子燈心湯送服。

(《良方》)人參木香散,治水氣腫病。

人參,木香,茯苓,白朮,滑石,豬苓,澤瀉,甘草,檳榔,琥珀(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盞半、姜三片,煎七分,不拘時日進三服。

(《拔萃》)楮實子丸,治水氣鼓脹,潔淨府。

楮實子(一斗五升,膏),白丁香(一兩),白茯苓(二兩),

上二味為末,用膏子為丸,梧桐子大。服至小便清利及腹脹消為度,後服補中調養藥。

白話文:

《良方》中的人參木香散,用來治療水氣腫病。

人參、木香、茯苓、白朮、滑石、豬苓、澤瀉、甘草、檳榔、琥珀,各取等份,

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半碗、薑三片,煎煮至七分,不限時間,一天服用三次。

《拔萃》中的楮實子丸,用來治療水氣鼓脹,清潔身體內臟。

楮實子(一斗五升,用其膏),白丁香(一兩),白茯苓(二兩),

將上述三味藥研磨成粉末,用楮實子膏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服用至小便清澈、腹脹消退為止,之後再服用補中調養的藥物。

(《病機》)白茯苓湯,治變水。

白茯苓,澤瀉(各二兩),郁李仁(二錢),

上咀,作二服,每服水盞半煎七分常服,從少至多。或煎熟入薑汁和麵,或作粥飯常服,五七日後脹下再與白朮散。

(《病機》),白朮散

白朮,澤瀉(各半兩),

上為細末,用茯苓三錢煎湯調下。或丸服亦可,三十丸從少至多,後治以黃耆建中之類調養之,忌房室、豬魚、鹽醬、麵食。

(《良方》)三白散,治膀胱蘊熱,風濕相乘,陰囊腫脹,大小便不利。

白話文:

《病機》記載的「白茯苓湯」可以治療水腫。

配方:白茯苓、澤瀉各兩兩,郁李仁二錢。

製作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粉,分成兩份,每次取半份用半碗水煎煮至七分,長期服用,逐漸增加劑量。也可以將藥材煎煮後加入薑汁混合麵粉,或做成粥飯,長期服用。五到七天后,如果腹脹消退並出現排便,再服用「白朮散」。

《病機》中還記載了「白朮散」。

配方:白朮、澤瀉各半兩。

製作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三錢茯苓煎湯調服。也可以製成丸劑服用,每次三十丸,逐漸增加劑量。之後可以用黃耆等補中益氣的藥物進行調理,忌房事、豬魚、鹽醬、麵食。

《良方》中記載的「三白散」可以治療膀胱積熱、風濕侵襲導致的陰囊腫脹、大小便不利。

白牽牛(二兩),白朮,木通,桑白皮(微炒),陳皮(各兩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薑湯調下。小兒五分。

白話文:

把白牽牛、白朮、木通、桑白皮和陳皮磨成細粉末,每次服用兩錢,在空腹時用薑湯調服。小孩則服用五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