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一 (3)

1. 有熱當清肺金

有熱當清肺金,麥門冬黃芩之屬。

南北易地之人不服水土而腫者,宜用胃苓湯。或因飲食所傷而腫者,宜以消導散。或因氣鬱濕熱而腫者,宜用清熱分氣飲遇仙丹木香檳榔丸。因瘡洗逼毒歸內而腫者,當以消風敗毒散。此數條為有餘之證,治法當發汗利二便以治標。或因瀉痢後而腫者,宜以白朮散。或因病後久瘧服藥過度而腫者,宜以四苓五皮飲

或因產後敗血而腫者,宜以分氣補心湯。以上皆為不足之證,宜分氣養脾,脾實自能攝養腎水,其腫自消。

諸家治水腫,只知導濕利小便之說,執此一途,用諸去水之藥,往往多死。又用導水丸舟車丸神祐丸之類大下之,此速死之兆。蓋脾極虛而腫,愈下愈虛,雖劫目前之快,而陰損正氣,禍亦不旋踵而至。大法只宜補中宮為主,看所挾加減,不爾則死,當以嚴氏實脾散加減。要知從治塞因塞用之理,然後可以語水腫之治耳。

有久病氣虛而浮,手足皆腫,是虛氣妄行。有產後與經事過多者,皆血虛也。兼脈虛弱者,宜調補氣血。

凡水腫初病,傷於酒濕面熱之類,未經攻下消導,亦可以三聖散,牽牛、枳實、蘿蔔子三味,看大小虛實與之。實者三花神祐丸、舟車丸、禹功散選用之。大忌羊肉,其性極補,水腫食之,百人不愈。

水腫朝寬暮急者血虛,暮寬朝急者氣虛,朝暮急者氣血俱虛。今人不論氣血陰陽,只行利藥,利之再三而愈甚者,多見其不知陰陽妙用也。

2. 治案

子和治一人,因道中渴飲水過多,漸成腫滿。或用三花神祐丸,憚其太峻;或用五苓散分利水道,又太緩。淹延數多,終無一效。蓋粗工之技,止於此耳。其後手足與腎皆腫,大小便皆秘澀,常仲明求治於戴人。戴人令仲明敷藥,未及至而歿。戴人曰:病水人甚者勢如長川泛溢,欲以杯杓取之,難矣。必以神禹決水之法斯愈。

又治一人,病湧水,面黃而喘,兩足皆腫,按之陷而復起,行則濯濯有聲,常欲飲水,不能睡臥。戴人令上湧去痰而汗之,次以舟車丸、浚川散下之,以益腎散復下之,以分陰陽利水道之劑復下之,水盡瘥。(戴人治案皆初病而實,元虛未虛者,當如此治。今人蓋謂子和之法不善,豈理也哉?)

《集成》治一人,能大飧,食肉必泄,忽腫頭目甚,目不能開,膈滿如築,足麻至膝,惡風,陰器挺長,脈左沉,重取不應,右短澀。令單煮白朮湯空心服,探吐之後,以白朮二錢、麻黃川芎各五分、防風三分作湯,下保和丸五十丸,吐中得汗,上截居多,腫遂退,眼開氣順食進。以前方去麻黃防風,加白朮三錢、木通通草各五分煎,下保和丸五十丸,五日而安。

又治一婦人,素多怒,因食燒肉面腫不食,身倦,脈沉澀,左豁大。此體虛有痰氣,為痰所隔,不得下降,當補虛利痰為主。每早以二陳湯加參朮大劑與之,後探出藥,辰時後用三和湯三倍術,睡,後以神祐丸七丸撓其痰,一月而安。

3. 藥方

赤小豆燥濕利小便最效,人但忽略之。

土狗(身黃腰細,前二爪如鋸,居土中。)焙乾為末,治水腫用上半身,即消上身之水,下半身即消下身之水。分兩邊,左可以消左,右可以消右。方士用此特奇以詐利耳。

香薷治水腫甚捷,有徹上徹下之功。肺得之則清化行而水自下。用大葉者煎成膏丸服,可治水腫。

4. 水腫發表諸劑

(《金匱》)麻黃甘草湯,治腰以上水腫者,宜此汗之。

麻黃(一兩),甘草(五錢),

上咀作二服,每服水二盞,先煮麻黃三四沸,去沫入甘草再煎至八分。食遠熱服取汗。有人患氣喘,積久不瘥,遂成水腫,服此效。

(《金匱》)越婢湯,治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

麻黃,石膏(各四錢),生薑(二錢),甘草(一錢),大棗(二枚)

上咀,水煎服。惡風加附子。《古今錄驗》加白朮

(《金匱》)麻黃附子湯,治水腫,其脈沉細,屬少陰。

麻黃(三錢),附子,甘草(各二錢),

上作一帖,水煎服。

(《金匱》)防己茯苓湯,治水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

防己黃耆桂枝(各三錢),茯苓(六錢),甘草(一錢),

上咀,作二服,水煎。

(《金匱》)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治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脈自沉。

黃耆(四錢),芍藥,桂枝(各二錢),

上咀,作一服,水煎,入苦酒相和服。

(《和劑》)小續命湯,治風腫麵皮粗,麻木不仁,加麻黃。有熱,去附子。法宜先服三和散,(方見氣門。)一二服後用此續命湯。(方見風門。)

(《和劑》)香蘇散,治上氣咳喘,面目俱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