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一 (2)
卷之三十一 (2)
1. 脈候
丹溪曰:水腫脈多沉伏,病陽水兼陽證,脈必沉數。病陰水兼陰證,脈必沉遲。脈沉而滑為風水。脈浮而遲,弦而緊者,皆為腫也。水病脈洪大者可治,微細者不可治。水病脹閉,其脈浮大輕者生,沉細虛小者死。水腫腹大如鼓,脈實者生,虛者死;洪大者生,微細者死。中惡腹大四肢滿,脈大而緩者生,浮而緊者死。
腹脹便血,脈大時絕劇,脈小疾者死。腫脈緊而榮衛俱絕,面浮腫者死。
【水腫危候】大凡水腫,先起於腹而後散四肢者可治;先起於四肢而後歸於腹者不治。掌腫無紋者死。大便滑瀉水腫不消者死。唇黑唇腫齒焦者死。臍腫突出者死。缺盆平者死。陰囊及莖俱腫者死。脈絕口張足腫者死。足胕腫膝如斗者死。肚上青筋見,瀉後腹腫者死。男從身下腫上女從身上腫下皆難治。
白話文:
丹溪曰:水腫脈象辨析與危候
丹溪先生說:水腫的脈象多半沉伏,如果病症屬於陽水兼陽證,脈象必定沉而數;如果病症屬於陰水兼陰證,脈象必定沉而遲。脈象沉而滑,則屬於風水。脈象浮而遲,弦而緊,皆為腫脹的病症。水腫的脈象,洪大者可治,微細者不可治。
水腫脹閉,脈象浮大而輕者生,沉細虛小者死。水腫腹部如鼓,脈象實者生,虛者死;洪大者生,微細者死。中惡腹部脹大,四肢滿漲,脈象大而緩者生,浮而緊者死。
腹部脹滿,便血,脈象大時絕而急,脈象小而疾者死。腫脹的脈象緊而榮衛俱絕,面部浮腫者死。
【水腫危候】
一般來說,水腫先從腹部開始,然後散佈到四肢者可以治癒;先從四肢開始,然後歸於腹部者則無法治癒。手掌腫脹,沒有紋路者死。大便滑瀉,水腫消退不下去者死。嘴唇發黑,嘴唇腫脹,牙齒焦黃者死。肚臍腫脹突出者死。鎖骨凹陷平坦者死。陰囊和陰莖都腫脹者死。脈象絕,嘴巴張開,腳腫者死。腳踝腫脹,膝蓋如鬥者死。肚子上青筋暴露,瀉後腹部腫脹者死。男性從下半身腫脹向上,女性從上半身腫脹向下,皆難治癒。
2. 內經治水腫法
湯液醪醴論篇,帝曰:其有不從毫毛生,而五臟陽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孤精於內,氣耗於外,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亟而動中,是氣拒於內,而形施於外,治之奈何?岐伯對曰:平治於權衡,去莞陳莝,是以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潔淨府。
(內經要旨註明,與下參看。不從皮毛生,謂病生於內者,陰氣內盛,陽氣竭絕,不得入於腹中,故言五臟陽以竭也。津液者水也,充郭皮中。陰蓄於內,水氣脹滿,上攻於肺,肺氣孤危。魄者,肺神。腎為水害,子不救母,故云其魄獨居也。夫陰精損削於內,陽氣耗減於外,則三焦閉溢,水道不通,水滿皮膚,身體浮腫,故云形不可與衣相保也。凡此類者,皆四肢脈數急而內鼓動於肺中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有些病症不是從毛髮開始,而是五臟的陽氣耗竭,津液充斥在皮肉中,神魂孤立無依,精氣內虛,體力外泄,身體浮腫,連衣服都穿不進去。這種四肢脈搏急促,內在卻鼓動不已的情況,是氣鬱積於內,而體力消散在外,該如何治療呢?岐伯回答:要平衡陰陽,清除積存的廢物,使四肢微動,溫暖衣物,針刺病灶,恢復身體機能。打開鬼門,清潔內臟。
肺動者,謂氣急而咳也。如是者皆水氣格拒於腹膜之內,浮腫施脹於身形之外。又窮標本,其可得乎?平治權衡,謂察脈浮沉,脈浮為在表,脈沉為在裡。在裡者泄之,在表者汗之。故云開鬼神潔淨府也。去莞陳莝謂去積久之水物,猶如草莝之不可久留於身中也。故耳《玉機微義》云:鬼門者,幽玄之謂,有毛竅而不見其開闔。
邪氣感入,邪與正相搏,毛竅閉塞而寒熱作焉。病客於表,故宜發汗遣邪氣以門也。此亦發汗之別稱,發泄諸病在表之通例也。淨府者,謂膀胱,內無入孔而外有出竅,為清淨津液之府。逢腎氣臟氣化水穀之精而滲入脬中,氣約成溺出也。夫腎主下焦,司開闔關竅二陰肺脾之氣,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氣化水行而自清淨。
白話文:
肺部活動異常,指的是呼吸急促並伴隨咳嗽。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體內水分積聚,導致腹部脹滿,身體浮腫。想要找出病因,需要仔細觀察脈象,浮脈代表病症在表層,沉脈則代表病症在內部。內部病症需要瀉下去,表層病症則需要發汗排出。所以說肺是調節人體氣機,清淨臟腑的器官。去除積聚在體內的廢物,就像草屑不能長久留在體內一樣。耳聞《玉機微義》中說,鬼門指的是身體隱藏的通道,有毛孔但看不見開合。
外邪侵入人體,與正氣相搏,導致毛孔閉塞,寒熱交替出現。病症停留在表層,因此應該發汗驅邪。這也是發汗的另一種說法,是治療表層病症的普遍方法。膀胱是清淨人體津液的器官,沒有入口,但有出口。腎臟將水谷精華化為水液,滲入膀胱中,氣機運作形成尿液排出。腎臟主管下焦,負責開合關竅,調節肺脾的氣機,疏通水道,將水液輸送到膀胱,通過氣化水液,達到清淨身體的目的。
否則便澀或濁或淋,為水氣溢於腠理,為胕腫諸病,若莞屈陳莝壅滯於身中,當泄去是物而清淨,宜此二法。在表者汗之,在裡者泄之,權衡於治也。雖然,經云:水病本之於肺腎二經,而古今方論並不以治水濁瀉腎氣為說者何?蓋腎陰奉行降令,為生化之源而常不足,至陰精損削於內,生氣不能運化,至為胕腫,其索矣,況肺弱而母氣孤危者乎?故東垣曰:若治以甘淡滲泄陽藥,獨陽無陰,其欲化得乎?此深擷以上治例之妙也。如積飲留飲傷脾,若土之於雨中則為泥矣。
或因七情所致手足太陰則病身面浮腫似水氣者,用燥脾導氣之劑即愈。一則若泥土之得和風暖日,水濕去而陽化,自然萬物生長;一則肺氣開泄,滲導通利,水氣不滯於脾矣。此正諸濕腫滿,皆屬脾土;諸氣憤郁,皆屬於肺,而與陰陽為病水氣機之不同,故亦不待開鬼門潔淨府而已也。)
白話文:
否則便會出現小便澀滯、混濁或頻繁排尿的症狀,這是因為水氣溢出於肌膚腠理,導致胕腫等病症。若身體中積存著陳舊廢物,阻塞不通,就應該將這些東西排泄出去,使身體清淨,這時可以採取以下兩種方法。若病症在表層,就用汗法;若病症在內裡,就用瀉法,根據病情權衡選擇治療方法。
雖然經書中記載,水病源於肺經和腎經,但古今醫學典籍中很少以治療水濁瀉腎氣為說法,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腎陰主降,負責生化之源,而腎陰經常不足,一旦陰精損耗於內,生氣就無法正常運化,最終導致胕腫,這是很危險的。更何況肺氣虛弱,母氣孤危的人呢?因此,醫家李東垣說:若用甘淡滲泄陽藥來治療,只注重陽氣而忽略陰氣,怎麼能化解病症呢?這正是深層體會了以上治療方法的妙處。
如同積水留滯傷脾,如同泥土遇雨,就會變成泥濘不堪。
也有可能是因為七情所致,導致手足太陰經病變,出現身體面部浮腫,看起來像是水氣阻滯的症狀。這時可以用燥脾導氣的藥物治療,即可痊癒。
就像泥土遇到溫暖的陽光,水濕會蒸發,陽氣化生,萬物就會生長;同樣的,肺氣開泄,滲透通利,水氣就不會停滯在脾臟了。
這正是因為各種濕腫滿脹的病症都屬於脾土,各種氣憤郁結的病症都屬於肺,而它們與陰陽相互影響,導致水氣機運失常,因此也不需要開鬼門潔淨府,就能治癒。
3. 水腫繆刺法
《內經》曰:經脈滿則絡脈溢,絡脈溢則繆刺之,以調其經脈,使形容如舊而不腫,故曰繆刺其處,以復其形也。
《玉機》云:繆刺謂不分其隊穴而刺之也。故此水熱穴論無刺水穴,分大法水溢於表,或腹脹,或四肢雖腫而氣稍實,脈浮洪者宜行此。至病氣孤危,脈微弱而四肢水氣盛實者,今人往往繆刺之,禍不旋踵,蓋不審經言脈滿絡溢宜繆刺之理也。
白話文:
《內經》說:經脈飽滿就會溢到絡脈,絡脈溢出就會用繆刺來調節經脈,使身體恢復原樣而不腫脹,所以說繆刺於患處,就能使形體恢復。
《玉機》說:繆刺指的是不按穴位排列而隨意刺針。因此,水熱穴論中不刺水穴,主要針對水氣外溢,或腹部脹滿,或四肢腫脹但氣稍足,脈浮洪的病症。但若病情危重,脈微弱,四肢水氣盛實,卻用繆刺,則後果不堪設想,因為他們沒有仔細研讀經書中關於經脈飽滿溢到絡脈時才宜繆刺的道理。
4. 治水腫以利小便為標以實脾土為本
水腫本因脾虛不能制水,水漬妄行,當以參朮補脾,使脾氣得實,則自健運,自能升降運動其樞機,則水自行。大抵只宜補中行濕利小便,切不可下。用二陳湯加人參、蒼白朮為主,佐以黃芩、麥門冬、炒梔子制肝木。若腹脹,少佐以厚朴。氣不運,加木香、木通。氣若陷下,加升麻、柴胡提之,隨病加減,必須補中行濕。
二陳治濕,加升提之藥,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
白話文:
水腫的病因和治療
水腫的根本原因在於脾虛,脾臟不能有效地控制水液,導致水液漫無目的地四處流竄。因此,應該使用人參、白朮來補益脾臟,使脾氣充實,恢復其正常運作。當脾臟運化功能恢復,便能自然地升降水液,水腫便會自行消退。
治療水腫的原則是補益脾臟,化解濕氣,促進小便,切忌使用瀉下藥物。
常用的方劑是二陳湯,並加入人參、白朮補脾,黃芩、麥門冬、炒梔子來制肝木。若患者出現腹脹,可少加厚朴;氣機不暢,可加木香、木通;氣陷下陷,可加升麻、柴胡提氣。
治療水腫時,應根據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加減藥物,但必須以補中行濕为原则。
5. 產後必須大補
產後必須大補氣血為主,少佐蒼朮茯苓,使水自降,用大劑白朮補脾。若壅滿,用半夏、陳皮、香附兼之。
白話文:
產後調養的首要原則是滋補氣血,可以少量添加蒼朮和茯苓,有助於利水消腫,同時應大量使用白朮來補脾益氣。若出現胸腹脹滿的症状,可以加入半夏、陳皮、香附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