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四 (17)
卷之九十四 (17)
1. 草部
【救飢】採葉煮羹食,或搗絞根汁,搜面作餅飪,汲水淘食之。或取根浸洗淨,九蒸九曝任意服食,或煎以為煎食。久服輕身不老,變白延年。【治病】具見本草。
牛蒡子,本草名惡實米,去萼名鼠黏子,俗名夜叉頭。根謂之牛菜。生魯山平澤,今處處有之。苗高二三尺,葉如芋葉長大而澀。花淡紫色,實似葡萄而褐色,外殼如慄梂而小多刺。鼠過之則綴惹不可脫,故名。殼中有子,如半麥粒而扁小。根長尺余,粗如拇指,其色灰黲。味辛性平。一云其味甘無毒。
【救飢】採苗葉炸熟,水浸去邪味,淘淨。汪鹽調食及掘出取根,水浸洗淨,煮熟食之。久服甚益人,輕身耐老。【治病】具見本草。
以上載本草。
水豆兒,一名葳菜,生水澤中。其莖葉比菹草又細,狀類細綿,連綿不絕。根如釵股而色白,根下有豆如退皮綠豆瓣。味微甘。
【救飢】採花及根豆,擇洗潔淨,煮食。生以鹽醃食亦可。【治病】具見本草。
水蔥,生水邊及淺水中,科苗彷彿類家蔥而極細長,梢頭結蓇葖,彷彿類蔥蓇葖而小。開黲白花。其根類蔥根,皮色紫黑。根苗味俱甘,微帶咸。
【救飢】採嫩苗連根揀擇洗淨炸熟,水浸淘洗淨,以油鹽調食之。【治病】具見本草。
菹草,即水藻也。生坡塘及水泊中,莖如粗線,長三四尺。葉形似柳葉面狹長,故名柳葉菹。又有葉似蓬子葉者,根粗如釵股而色白,味微咸,性微寒。
【救飢】撈取莖葉,連嫩根揀擇洗淘潔淨,銼碎炸熟。油鹽調食或加小米煮粥食尤佳,無毒。【治病】具見本草。
以上載《救荒》。
二本共六種,根葉可食。
蒲筍,本草名其苗為香蒲,即甘蒲也。一名睢,一名醮,俚俗名此蒲為香蒲,謂菖蒲為臭蒲。其香蒲水邊處處有之。根比菖蒲根極肥大而少節。其葉初未出水時,葉莖紅白色,採以為筍。後攛梗於叢葉中,花抱梗端如武士棒杵,故俚俗謂蒲棒。蒲黃,即花中蕊屑也,細若金粉,當欲開時,有便取之。市廛間亦採之,以蜜搜作果食貨賣,甚益小兒。其味甘,性平無毒。
【救飢】採近根白筍,揀剝洗淨炸熟,油鹽調食,蒸食亦可。或採根刮去粗皺,曬乾磨面打餅蒸食之亦可也。【治病】具見本草。
蘆筍,其苗名葦子草,本草有蘆根,《爾雅》謂之葭菙。生下濕陂澤中。其狀都似竹但差小而葉抱莖生,無枝叉。花白作穗,如茅花。根如竹根亦差小而節疏。露出浮水者不堪用。味甘辛,其性寒無毒。
【救飢】採嫩筍炸熟,以油鹽調食,其根甘甜,亦可生咂食之。【治病】具見本草。
茭筍,本草有菰根,又名菰蔣草。江南人呼為茭草,俗又呼為茭白。生江東池澤水中及岸際,今在處水澤邊皆有之。苗高二三尺,葉似蔗荻,又似茅葉而長大闊厚,葉間攛葶,開花如葦,結實青子,根肥,剝取嫩白筍可啖。久根盤厚生菌,細嫩亦可啖,名菰菜。三年以上心中生葶如藕,白軟中有黑脈,甚堪啖,名菰首。味甘性大寒,無毒。
白話文:
牛蒡
【救飢】可以採集牛蒡的葉子煮成羹食用,或是將根搗碎擠出汁液,和麵粉做成餅來烹煮,也可以將根洗淨後,經過九次蒸煮、九次曝曬後食用,或者煎煮後食用。長期食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使白髮轉黑、延年益壽。【治病】相關療效記載於本草書籍中。
牛蒡子,本草中稱為惡實米,去掉外殼稱為鼠黏子,俗稱夜叉頭。根部被稱為牛菜。生長在魯山平原濕地,現在各地都有。幼苗高約二三尺,葉子像芋頭葉一樣又長又大,且表面粗糙。花是淡紫色的,果實像葡萄一樣是褐色,外殼像栗子外殼一樣有小刺。老鼠經過時會被黏住,無法脫落,因此得名。外殼裡面有像麥子一半大小、扁平的種子。根部約有一尺多長,像大拇指一樣粗,顏色是灰黑色的。味道辛辣,屬性平和。也有說味道甘甜,沒有毒性。
【救飢】可以採集牛蒡的幼苗葉子,炸熟後用水浸泡去除異味,再洗淨。用鹽調味食用,或是挖出根部,洗淨後煮熟食用。長期食用對身體很有益處,能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治病】相關療效記載於本草書籍中。
以上內容記載於本草書籍中。
水豆兒
水豆兒,又名葳菜,生長在水澤中。它的莖葉比菹草更細,形狀像細綿一樣,連綿不斷。根像髮釵一樣細,顏色是白色的,根部有像退了皮的綠色豆瓣一樣的豆子。味道微甜。
【救飢】可以採集它的花和根部的豆子,挑選洗淨後煮食。也可以用鹽醃製後生吃。【治病】相關療效記載於本草書籍中。
水蔥
水蔥,生長在水邊或淺水中,它的幼苗很像家蔥,但是更細長,頂端結著像蔥的果實一樣的小果實。開灰白色的花。根部像蔥的根,皮是紫黑色的。根和幼苗的味道都是甘甜的,帶一點鹹味。
【救飢】可以採集嫩苗連根挑選洗淨後炸熟,再用水浸泡洗淨,用油鹽調味食用。【治病】相關療效記載於本草書籍中。
菹草
菹草,就是水藻。生長在池塘或水泊中,莖像粗線一樣,長三四尺。葉子形狀像柳葉,狹長,所以被稱為柳葉菹。也有葉子像蓬子葉的。根像髮釵一樣粗,顏色是白色的,味道微鹹,屬性微寒。
【救飢】可以撈取莖葉,連同嫩根挑選洗淨,切碎後炸熟。用油鹽調味食用,或者加入小米煮粥食用更好,沒有毒性。【治病】相關療效記載於本草書籍中。
以上內容記載於《救荒本草》中。
這兩種共有六種植物,根和葉子都可以食用。
蒲筍
蒲筍,本草中稱它的幼苗為香蒲,也就是甘蒲。又名睢,又名醮,民間俗稱香蒲,稱菖蒲為臭蒲。香蒲生長在水邊,到處都有。根比菖蒲的根粗大很多,節也少。葉子還沒有長出水面時,莖葉是紅白色的,可以採集當作筍食用。之後會在葉子叢中長出花梗,花抱著梗端,像武士的棒子,所以民間俗稱蒲棒。蒲黃,就是花中的花蕊屑,細得像金粉,將要開花時可以採集。市場上也有人採集,用蜂蜜調和製成果食販賣,對小孩子很有益處。味道甘甜,屬性平和,沒有毒性。
【救飢】可以採集靠近根部的白色嫩筍,剝去外皮洗淨後炸熟,用油鹽調味食用,也可以蒸著吃。或者採集根部,刮去粗糙的外皮,曬乾磨成粉,做成餅蒸著吃也可以。【治病】相關療效記載於本草書籍中。
蘆筍
蘆筍,它的幼苗叫做葦子草,本草中記載有蘆根,《爾雅》稱之為葭菙。生長在低窪潮濕的沼澤中。它的形狀很像竹子,但是比較小,葉子抱著莖生長,沒有枝叉。開白色的穗狀花,像茅花。根像竹子的根,也比較小,節比較稀疏。露出水面的部分不能使用。味道甘甜辛辣,屬性寒涼,沒有毒性。
【救飢】可以採集嫩筍炸熟後,用油鹽調味食用。它的根部甘甜,也可以直接咀嚼食用。【治病】相關療效記載於本草書籍中。
茭筍
茭筍,本草中有菰根的記載,又名菰蔣草。江南人稱之為茭草,俗稱茭白。生長在江東的池塘、沼澤中,現在各地水澤邊都有。幼苗高二三尺,葉子像甘蔗或荻草,也像茅草葉子一樣長大寬厚,葉子間長出花梗,開的花像蘆葦,結青色的果實,根部肥大,剝去外皮可以吃到嫩白的筍。長久的根部會盤結生長出蘑菇,細嫩的也可以食用,稱之為菰菜。三年以上的根部中心會長出像藕一樣的花梗,白色柔軟,裡面有黑色紋路,很值得食用,稱之為菰首。味道甘甜,屬性大寒,沒有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