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三十 (1)
卷之三十 (1)
1. 脹滿敘論
《內經》曰:諸腹脹大,皆屬於熱。又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
又曰: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又云:腹滿䐜脹,支鬲胠脅,下厥上冒,過在太陰陽明。乃寒濕鬱遏也。
又曰:諸腹脹大,鼓之如鼓,皆屬於熱。《原病式》云:氣為陽,陽為熱,氣甚則如是也。
《針經》曰:夫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而郭胸脅脹皮膚,故命曰脹。或厥氣在下,榮氣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摶,乃合為脹也。
陰陽應象論曰: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白話文:
《內經》指出,腹部脹大都是由於熱氣所致。此外,濕氣造成腫脹也是脾土的失衡。
太陰經脈失調會導致腹脹、霍亂、嘔吐和腹瀉。《內經》也認為,腹脹、胸悶、脅痛、下肢厥冷、頭昏等症狀,都是由於寒濕氣滯所致,影響了太陰和陽明經脈。
《內經》還提到,腹部脹大鼓起如鼓,也是熱氣過盛的表現。《原病式》解釋,氣屬陽,陽屬熱,氣盛則導致這種現象。
《針經》指出,脹滿是指臟腑外圍的病症,氣滯於胸脅,導致皮膚脹滿。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厥氣下降、榮氣停滯、寒氣逆上,真氣與邪氣相搏而造成的。
《陰陽應象論》則認為,濁氣上行會導致腹部脹滿,而清氣下降則會導致消化不良。這都是陰陽失衡導致的病變。
2. 脹滿鼓脹乃病之新久輕重之名
愚謂脹滿只是濕熱飲食,勞倦內傷,脾氣積滯之所始致,是為脹滿。苦積損既久,脾氣日虧,氣凝血聚,漸著不行,由脹滿而成鼓脹。以其外雖堅滿,中空無物,有似於鼓,堅固難治,俗名單腹脹。以其四肢皆不腫,而惟腹中脹腫如鼓,乃氣血結成蠱毒之形,而不可解釋消散,故又名曰蠱。血化為蟲,因字之義而命名也。
生氣通天論曰:病久則傳化,上下不並,(不通也。)良醫弗為,此之謂也。
白話文:
我認為脹滿只是因為飲食過於濕熱,勞累過度損傷內臟,脾胃氣機積滯而導致的,這就是脹滿。如果久病積損,脾氣日漸虧虛,氣機凝滯,血脈阻塞,久而久之就由脹滿發展成鼓脹。因為患者外表雖然堅硬飽滿,但內部空虛無物,就像鼓一樣,堅固難治,所以民間俗稱單腹脹。由於四肢皆不腫脹,而只有腹部腫脹如鼓,是氣血結成蠱毒的形狀,無法解釋消散,因此又稱為蠱。血化為蟲,是根據字義而命名的。
《生氣通天論》中說:疾病久拖不治就會轉化,上下不通暢,(不通暢也。)良醫不會去治這種病,這就是所謂的「久病不治」。
3. 脹滿與水腫不同
脹滿只是腹脹中滿,雖主於脾,有濕熱寒暑氣血之殊異,而非四肢腫脹,為水溢經絡皮膚之下。治以消水,《內經》所謂開鬼門,潔淨府者是也。水腫之病輕而易治,脹滿之病重而難治。學者詳之。
白話文:
腹部脅痛是指在胸腔下部和盆腔上部之間出現疼痛感。這種症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胃腸道問題、肝臟疾病、胰腺炎或泌尿系統問題等。如果您的腹部脳痛持續不斷或者伴隨其他不適症狀,例如嘔吐、發燒、排便習慣改變等等,您應該盡快就醫檢查。
如果您正在尋找治療方法來緩解腹部脹痛,可以考慮使用一些非處方藥物如抗酸劑、止痛藥或是抗生素等。然而,在服用任何藥物之前都應先向醫生徵詢意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或交互作用。此外,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也有助於改善腹部脹痛的情況。例如避免食用過油、辛辣食物以及酒精類飲品;定期運動並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也是很重要的。
4. 脹滿病多緣七情內傷勞倦飲食濕熱所致
經曰: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是則脾胃中土,主生萬物,雖具坤靜之德,而有干健之運。凡有七情思慮傷脾,及房勞過傷,飲食失節,則脾土之陰受虧,而轉輸之官失職,致使心肺之陽不降,腎肝之陰不升,而成天地不交之痞。清濁相淆,而成壅塞,濕氣不流,鬱而為熱。
濕熱積留,因成脹滿。
白話文:
古文中說到,當食物進入胃部後,會產生出一些精華的能量,這些能量向上回到脾臟。脾臟再把這些精華能量分散出去,送回肺部,讓身體能夠正常地排泄水分和調整水份在全身的分佈,最後送到膀胱裡去。這樣一來,人體內的水分就能夠平均分配到各個器官之中,使它們都能得到足夠的滋潤。因此,我們可以知道,位於中央位置的脾胃(即「中土」),對人的生命活動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它可以幫助人們保持平靜、安詳的心境,同時也能提供強大的生命力。然而,如果因為情緒波動太大或太頻繁地思考問題而導致脾臟受到損傷;或者性生活過度、飲食沒有規律等不良習慣造成脾臟功能減弱時,就會使得脾臟無法有效地發揮其作用,進而引發其他器官的功能障礙,形成一種叫做「天地不交之痞」的情況。這種情況通常表現為血液循環不暢、消化系統混亂等等症狀。此外,在這種狀態之下,由於各種原因所造成的水份堆積,還可能進一步引起腹部膨脅、胸悶等不適感。所以,要避免出現這樣的狀況,就必須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習慣了!
5. 腹脹有寒濕及外感之殊
經曰:臟寒生滿脹。《脈經》曰:胃中寒則脹滿。脾為陰中之至陰,故經曰:太陰所至為蓄滿。大抵脾濕有餘,無陽不能施化。如土久於雨水則為泥矣,豈能生化萬物?必待和風暖日,濕去陽生,自然生長矣。若此者,宜以辛熱藥治之。其有外感者,如東垣所謂八益之邪自外而入,感風寒之邪,傳入於裡,寒變為熱,作胃實,日晡潮熱,大渴引飲譫語,是太陽陽明並病,大實大滿者,大承氣湯下之。少陽陽明微滿實者,小承氣湯下之。
五常政大論曰:下之則脹已是也。
白話文:
經書上說,臟腑寒涼就會造成腹脹。脈經也提到,胃寒就會引起脹滿。脾臟是陰中至陰,所以經書也說,太陰所到之處就會積聚。總而言之,脾臟濕氣過盛,沒有陽氣去化解,就像土長期浸泡在雨水中就會變成泥巴一樣,怎麼可能生化萬物呢?必須等到和風暖日,濕氣散去,陽氣生發,才能自然生長。因此,應該用辛熱藥物來治療。如果是有外感因素,如同東垣所說,八益之邪從外部侵入,感觸風寒之邪,傳入內裡,寒氣化為熱氣,造成胃實,每天下午發燒,口渴想要喝水,神志不清,這是太陽和陽明經脈同時生病,非常實證,非常滿脹,應該用大承氣湯來瀉下。如果少陽和陽明經脈輕微脹滿,就用小承氣湯來瀉下。
五常政大論中說:瀉下之后,脹滿就會消失。
6. 腹脹分三因
陳無擇云:臟氣不平,勝乘相因為病。如怒傷肝,肝克脾,脾氣不正,必脹於胃,名曰勝克。怒乘肺,肺氣不傳,必脹於大腸,名曰乘克。憂思結聚,本臟氣鬱,皆內所因。或冒寒暑風濕,隨經絡傳至陽明致脹者,皆屬外因。飲食飢飽,生冷甜酸,結聚不散,或作痞塊,膨脹滿悶,屬不內外因也。
白話文:
陳無擇說:臟腑之氣不平衡,相生相剋的關係就會導致疾病。例如,怒氣傷肝,肝氣克脾,脾氣失調,就會導致胃部脹滿,這稱為「勝克」。怒氣乘肺,肺氣不能正常運行,就會導致大腸脹滿,這稱為「乘克」。憂思過度,導致臟腑之氣鬱結,這是疾病的內因。或者因為受寒、受暑、風、濕等外邪侵襲,沿著經絡傳到陽明經脈,導致脹滿,這屬於外因。飲食不節,飢飽不均,生冷甜酸過度,導致食物停滯不散,形成痞塊,腹部脹滿悶痛,這屬於既非內因也非外因。
7. 五臟各有脹
《靈樞經》曰:夫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肺脹者,虛滿而喘咳。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小腹。脾脹者,吐噦,四肢煩熱,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然,腰髀痛。六腑脹: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飧泄不化。
小腸脹者,少腹䐜脹,引腰而痛。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癃。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而不堅。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
白話文:
《靈樞經》曰:
心脹者: 心煩意亂,呼吸短促,難以安睡。
肺脹者: 胸部空虛卻感到飽滿,伴隨喘咳。
肝脹者: 脅肋下飽滿疼痛,疼痛感蔓延至小腹。
脾脹者: 嘔吐泛酸,四肢發熱,身體沉重,無法承受衣物重量,難以安睡。
腎脹者: 腹部飽滿,疼痛感蔓延至背部,腰部和髖骨疼痛。
六腑脹:
- 胃脹者: 腹部飽滿,胃脘疼痛,聞到焦臭味,飲食不佳,大便難解。
- 大腸脹者: 腸鳴腹痛,疼痛感持續不斷,冬天容易因寒冷而出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 小腸脹者: 下腹脹痛,疼痛感蔓延至腰部。
- 膀胱脹者: 下腹飽滿,排尿困難。
- 三焦脹者: 氣體充盈於皮膚之中,輕輕觸碰,感覺柔軟卻不堅實。
- 膽脹者: 脅肋下疼痛飽滿,口苦,容易嘆氣。
8. 脈候
《針經》曰:其脈大堅以澀者,脹也。
《脈經》曰:關上脈虛則內脹。脈遲而滑者脹。脈盛而堅者脹。
嚴氏曰:脹脈浮者易治,虛者難治。
白話文:
《針經》說:“脈搏強勁且有阻塞感的人,是腹部腫脅。” 《脈經》說:“如果在關節處脈象虛弱,那麼內部就會出現腹脣;脈搏緩慢且光滑的人也是腹脳;脈搏強硬且有力的人也是腹脹。” 嚴某人說:“浮動的脹脈容易治療,但虛弱的脹脈就比較難以治療了。”
9. 治脹滿宜理脾土養肺金
夫脹滿之病,皆因脾失健運之常,須要補脾養肺,以制肝木,俾脾無賊邪之患,滋腎以制心火,使肺氣得清。兼以節飲食,戒慮念,無有不安者古方用禹餘糧丸,所以實脾制肝,若善用者,以之增減,因證使之,殊為切當。
白話文:
肚子脹滿的毛病,都是因為脾胃運化功能失常造成的。需要補脾養肺,抑制肝氣,讓脾胃不受邪氣侵犯,滋養腎臟以抑制心火,讓肺氣保持清淨。同時也要控制飲食,避免思慮過度,保持心情舒暢。古代治療這個病的方子是「禹餘糧丸」,用來健脾抑制肝氣,只要善於應用,根據症狀增減藥量,就能對症下藥,十分恰當。
10. 治腹脹有因利下之過
經曰:下之則脹已。此因濕熱飲食有餘脾胃充實者言也。如仲景治傷寒邪入三陰經,及入於裡而成內實,腹滿堅實,大便秘而不利者,宜以三承氣湯下之可也。若因脾虛內寒不足,而氣不能連化精微而成腹滿者,故宜以甘溫補脾為主,少佐以辛熱,行其壅滯之氣,庶使脾土旺健而脹運行,斯可愈矣即經所謂塞因塞用,從治之法耳。醫者不察乎此,惟執下之脹已,急於獲效。
病者苦於脹滿,喜行利藥,以求通快殊不知暫快一時,則真氣愈傷,腹脹愈甚,去死不遠。俗謂氣無補法者,以其痞塞,似難於補,不思正氣虛而不能運行為病,經曰:壯者氣行則愈,是也。
白話文:
經書上說,腹脹可用瀉下之法來治療。這適用於濕熱飲食過多,脾胃充實的人。例如張仲景治療傷寒,邪氣入侵三陰經,並深入內部形成內實,導致腹滿堅實,便秘難解的病人,就可以用大承氣湯瀉下。如果腹脹是因為脾虛內寒不足,導致氣機運行不暢,無法化生精微而形成腹滿,則應以甘溫補脾為主,輔以辛熱之品,通暢壅滯之氣,使脾土健旺,腹脹消散,才能痊癒。這也是經書中提到的「塞因塞用,從治之法」。有些醫生不了解這些原理,只執著於瀉下治療腹脹,急於求效。病人因為腹脹痛苦,也喜歡服用瀉藥,追求一時通暢。殊不知這樣做只會加重真氣損傷,腹脹更加嚴重,離死亡不遠。俗話說「氣無補法」,是因為氣機阻塞,難以補益。但他們沒有想到,真正的原因是正氣虛弱,無法運化導致疾病。經書上說:「壯者氣行則愈」,正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