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5)

1. 脈候篇第五

脈要精微篇,黃帝問曰:診法何如?岐伯對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血氣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

平旦未勞於事,陰氣未擾,陽氣未耗,故可以候有過之病脈也。

切脈動靜而視精明,神氣也。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

參伍,視察五色等事,與所切脈參合比伍,而其決死生之分也。

夫脈者,血之府也,長則氣治,安也。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上盛,謂寸口;下盛,謂尺中。代則氣衰,細則氣少,澀則心痛,渾渾革至如湧泉,病進而色弊,綿綿其去如弦絕者,死。

渾渾,脈混亂也。革至,謂脈弦實。如湧泉,脈迫迫而出不反也。綿錦其去,脈來綿綿,相續不見其去,如弦之數絕,主病色而死矣。

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始之有經,從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時為宜。

察脈在手陰陽升降之妙,故曰紀綱。始之有經,言知其經常之大概,次從五行之生旺,次從四時之所宜,所謂有度也。如此,微妙皆可察而知也。

是故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脈合陰陽。

此申上文微妙不可不察,而各有合之之理是也。

持脈有道,虛靜為寶。(虛心靜性。)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不甚浮也。)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盛大充足。秋日下膚,蟄蟲將去,(隨氣而降,故曰下膚,觀蟄蟲可見。)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深沉之義。)

此言四時之常脈,所謂始之有經是也。

尺內兩旁則季脅,(季,末也,極下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附上,(關上也。)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寸上也。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䯒足中事也。

自尺內至於上附上,六部之分位,以診十二候也。上竟上者之四句,總結上文診候之各得其宜也。

平人氣象篇,帝曰:平人何如?岐伯對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定息,命曰平人。

一呼一吸,脈各再動,定息脈又一動,為五動也,曰平。

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

呼吸定息五動曰平。今呼吸各一息,脈為遲,以減平人之半,少氣可知矣。

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脈澀曰痹。

躁,煩躁也。尺熱,尺分皮膚熱,是為病瘟。尺不熱而滑為風,澀為血少,故病痿痹。是為數脈也。

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脈絕不至曰死,乍疏乍數曰死。

一呼四動,一吸亦四動,是倍平人之半,此數而又甚者也。脈絕不至,乍疏乍數,皆其穀氣絕亡,故皆主死。

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無胃氣,四時之脈不得其本臟和氣也。觀下文,可以知之。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春胃氣則弦而軟是也。弦多,謂弦甚。五注如始張弓弦。胃氣少者,乃本氣自病。純弦絕無胃氣者死,胃而毛秋病,毛甚者金剋木,故即病。

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

夏胃氣則弦而滑是也。但鉤謂洪大而堅,有石謂沉伏得冬脈,故冬病石甚,水剋火,故即病也。

長夏胃微耎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耎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

長夏胃氣軟弱是也。弱多,無力也,代,不能還也,主死。弱而沉為冬病,弱甚曰即病。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秋胃氣浮是也。毛多,浮微也,為肺氣不足而病也。浮微而欲絕者死,浮而弦為春病,弦甚曰為即病。

年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

冬胃氣沉是也。石多,沉伏也,為腎氣不充也。但石沉而堅也,石而有鉤,沉滑也,而病於夏。石甚為即病也。

玉機真藏篇,曰:春以胃氣為本。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長而緊也。)曰肝病。死肝脈至,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

夏以胃氣為本。病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心死。

帶鉤,陷下不動也。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

長夏以胃氣為本。病脾脈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死脾脈來,銳堅如鳥之啄,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真脾脈至,弱而乍疏乍數,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

秋以胃氣為本。病肺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肺病。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浮而散也。)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赤白不澤,毛折,乃死。

冬以胃氣為本。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然如彈石,曰腎死。(促而腎也。)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

玉機真藏論,岐伯曰: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耎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曰弦,反此者病。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

太過為陽居表,故在外;不及為陰居中,故在內。

太過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顛疾;其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胠滿。

太過肝氣實則怒,視眩冒悶,氣上為顛疾;不及肝氣不流,故脅痛胠滿也。

夏脈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曰鉤,(即前曲後居,來疾去遲也。)反此者病。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為氣泄。

心脈太過,則身熱而膚痛,浸淫流布而痛;不及為心煩咳唾,下則氣泄。

秋脈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旁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逆氣背痛,慍慍然;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

上見血,喘而咯血;下聞病音,復又咳嗽也。

冬脈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氣來沉以搏,曰營,反此者病。其氣來如彈石,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懈㑊,(懈,倦也,似熱不熱,似寒不寒,似弱不弱,似強不強,無可名狀,謂之懈㑊病也。)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其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飢,䏚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

䏚中,季脅之下,俠脊兩旁空軟處也,腎外當䏚,故曰䏚。清,清冷也。脊中,兩腎之中。少腹,䏚之前。小腹滿,腎氣不行也,故小便變,或赤或澀也。

帝曰:脾脈獨何主?曰:脾脈者土也,孤藏以灌四旁者也。善者不得見,惡者可見。(脾寄旺於四季,故善不可見,惡可見。)其來如水之流,此為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啄,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

中氣不足,不能灌溉於四旁,則五臟不和,故九竅不通也。

平人氣象篇,曰:欲知太過與不及,寸口之脈中手短者,曰頭痛。寸口脈中手長者,曰足脛痛。寸口脈中手促上擊者,曰肩背痛。寸口脈沉而堅者,曰病在中。寸口脈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脈沉而弱,曰寒熱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脈沉而橫,曰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痛。寸口脈沉而喘,曰寒熱。脈盛滑堅者,曰病在外。脈小實而堅者,病在內。脈小弱以澀,謂之久病。脈滑浮而疾者,謂之新病。脈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脈滑曰風。脈澀曰痹。緩而滑曰熱中。盛而緊曰脹。尺脈緩澀,謂之解㑊。安臥脈盛,謂之脫血。尺澀脈滑,謂之多汗。尺寒脈細,謂之後泄。脈尺粗常熱謂之熱中。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孕子也。

少陰在掌後陷中,當小指而應手者也。動謂動也,經脈別論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

經脈別論篇曰:食入於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精氣歸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氣口乃手太陰肺脈,為脈之大會,百脈盡朝,故以其分決死生,是成寸口脈法,寸關尺三部是也。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水精布經,五臟四時俱以常度,不相失也。

平人氣象篇,曰: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藏脈不得胃氣也。所謂脈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

石弦而曰不,謂不似微弦微石之和也。五臟仿此。

玉機真藏論,曰:見真藏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藏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自為其狀而至太陰。)而至於手太陰也。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藏之氣獨見者,病勝藏也,故曰死。

高保衡《新校正》云:真藏脈者,無餘物和雜,故名真也。如弦是肝脈,若微弦則和,而有胃氣微弦,二分胃氣,一分弦氣,故曰微弦。若三分俱弦,則為真藏脈矣。

脈要精微篇,曰: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當消環自已。肺脈搏堅而長,當病唾血;其耎而散者,當病灌汗,至令不復發散也。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若搏,或墜,或擊傷而搏也。)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其耎而散者色澤,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溢入肌皮腸胃之外也。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髀抵伏兔,故病如折也。)其耎而散者,當病食痹。脾脈搏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其耎而散色不澤者,當病足䯒腫,若水狀也。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其耎而散者,當病少血,至令不復也。

搏堅,皆為太過;軟而散,皆為不及。五臟各因太過不及而病也。

陰陽別論篇,曰: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所謂陰者,真藏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

汪心谷云:陰者五臟之陰也,陽者胃之陽氣也。二十五陽一歲,五臟脈變,各經陽氣有五,合為二十五也。三陽三陰,手足三陽三陰經也。一,同也。夫經脈者,由於胃氣衝灌,而行貫乎四時,曰春弦夏鉤秋毛冬石,兼微曰平,如胃之陽氣少者曰病,以寸尺候其病處,或在腎在腹在膻中之類。若胃之陽氣已絕,不能與脈俱至於手之太陰,而五臟之陰氣獨見,見則為敗,敗必死也。

其死必於所不勝之期,如肝見庚辛,心見壬癸,脾見甲乙,肺見丙丁,腎見戊己,故曰知死生之期。王氏及《素問鈔》,皆以人迎氣口牽強註釋,於理益晦,知者審之。

凡持真脈之藏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

汪氏:真脈之臟脈者,謂真臟脈之至數,以分五臟之屬也。至,脈之應也。懸絕,止絕也。急,勁也。十八,肝臟之得數也。日,日乾庚辛是也,脈絕死於所不勝之期。凡脈至流行,內應五臟肝心脾肺腎之氣,外應先天五行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之數,故脈五至為小息,五十至為一大息。若五十至之中,有胃氣無止絕曰平。

無胃氣兼止絕有常數者曰死。凡脈止絕,法以至絕至複數起,周五臟而得其餘數,則應所屬之臟氣已絕,至於所不勝之期日而死。肝至十八日死者,除五臟三五一十五餘三,屬木內應於肝,故知肝氣已絕,庚辛日乾為死之期也。

心至懸絕,九日死。

肝至十八加心至九數,共二十七數,除五臟五周,五五二十五餘二,屬火內應於心,故知心氣已絕,壬癸日乾為死之期也。

肺至懸絕,十二日死。

肝心已共二十七數,加肺十二數,共合三十九數,除五臟七周,五七三十五數餘四,屬金內應於肺,故知肺氣已絕,丙丁日乾死之期也。

腎至懸絕,七日死。

肝心肺已共三十九數,加腎七數,共合四十六數,除五臟九周,五九四十五數餘一,屬水內應於腎,故知腎氣已絕,戊己日乾死之期也。

脾至懸絕,四日死。

肝心肺腎已共四十六數,加脾四數,共合五十大衍之數,五臟十周終數而止為天五,屬土內應乎脾,故知脾氣已絕,甲乙日乾死之期也。《脈訣》云:五十不止身無病,數內有止皆知定,亦此義也。

脈要精微篇,岐伯曰:反四時者,有餘為精,不足為消。

精,增進也。消,消滅也。脈有陰陽盛衰四時有餘不足之應人迎氣口是也。

應太過,不及為精;應不足,有餘為消。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

當大而細,當細而大,謂之反四時。當不足反應有餘為精,當有餘反應不足為消。此則為精至於有餘,為消至於不足者也。春夏陰氣消滅,寸口主陰,當應不足,而反應之太過,是不及者,反為精進也。春夏陽氣增進,人迎主陽,當應有餘,而反應之不足,是有餘者,反為消滅也。

故曰:應不足,有餘為消。陰陽不相應,即人迎之陽脈而反應之不足,氣口之陰脈而反應之有餘,故曰: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關主不得便溺,格主吐逆是也。

六節藏象篇,曰:人迎一盛,(一倍也。)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以上為格陽。

人迎為足陽明胃脈,動在結喉兩旁。比之寸口盛一倍者,病在少陽;盛二倍者,病在太陽;盛三倍者,病在陽明,四倍以上,陽盛之極,故格拒而食不得入。所謂格,則吐逆者是也。

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以上為關陰。

寸口為手太陰肺經動脈,穴出經渠,比之人迎盛一倍者,病在厥陰;盛二倍者,病在少陰;盛三倍者,病在太陰;四盛以上,陰盛之極,故關閉而溲不得通也。

人迎與氣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羸,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

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不得天地陰陽之中正也,如北極之處乎中,故曰極也。

至真要大論篇,曰:脈從而病反者,其診何如?岐伯對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曰:諸陰之反,其脈何如?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

此言病熱而脈敝,按之不鼓手,乃陰盛格陽而致之,非熱也,諸陽然也。病寒,脈按之鼓擊手下而盛者,乃陽盛拒陰而然,非寒也。

脈要精微篇,曰: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顛疾;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也。故中惡風者,陽氣受也。有脈俱沉細數者,少陰厥也;沉細數散者,寒熱也;浮而散者,為眴僕。(浮為虛,散為不足,故頭眩而仆倒也。)諸浮不躁者皆在陽,則為熱;其有躁者在手。(熱在手之三陽也。)諸細而沉者皆在陰,則為骨痛;其有靜者在足。(病在足之三陰經。)

諸過者切之,澀者陽氣有餘也,(陽有餘,故血少。)滑者陰氣有餘也。(陰有餘,故血多。)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

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內外脈經之兩旁,內而不外,侵外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脈侵外為陽氣有餘,故身熱。)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脈湧上出,為陽氣在上,故足冷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頭項痛也。(脈在下,是陰氣有餘,故頭痛。)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平人氣象篇,曰:病熱而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澀堅者,皆難治。

此病脈虛實相反者,曰難治。

脈盛滑堅者,曰病在外。脈小實而堅者,病在內。

盛滑為陽,病在外;小實為陰,病在內。

脈小弱以澀,謂之久病。脈滑浮而疾者,謂新病。

小弱以澀為血氣虛,故為久病。浮滑而疾為陽氣足,故為新病。

三部九候篇,帝曰:決死生奈何?岐伯曰: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

此皆言失常候者病,相失不可數者死,數之極也。

中部之候雖獨調,與眾臟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減者死。目內陷者死。

獨調,至數勻也。眾臟相失,言皆不應也。相減者,減於上下,謂其偏少也。

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

相失之候,凡有七診者,此也。參伍不調,隨其獨異者,言病耳。

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當踝而彈之,其應過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應疾,中手渾渾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應上不能至五寸,彈之不應者死。

此言足陽明胃經衝陽之脈,診之以決生死。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謂以自手而診足上之脈也。庶,次也。次以右手診其右足。彈之,按而動移也,尋其脈之有無也,其應手上不能至五寸者死。王注:手足踝上皆有動脈,蓋差誤也。

必先知經脈,然後知病脈。

經脈,四時胃氣之脈。凡診必先察胃氣,然後察病脈。

脫肉身不去者死。

形肉瘦脫,身體不能動移者,主死。

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七診雖見,九候皆從者不死。

形肉脫瘦,九候調亦死也。然四時之氣順,七診互見不死。

必審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後各切循其脈,視其經絡浮沉,以上下逆從循之。其脈疾者不病,其脈遲者病。脈不往來者死,精神去,胃氣絕。皮膚著者死。骨枯乾也。

通評虛實論,曰:脈實滿,手足寒,頭熱,何如?岐伯曰:春秋則生,冬夏則死。

春秋月建為三陽司天,而應頭之三陽經,屬陽而主熱也。三陰在泉,而應手足陰經,宜得陰氣而寒也。脈實滿為陽邪之實,宜通身壯熱,陽證相應斯為順也。今頭熱而手足寒者,其在春秋亦應時為順也。冬夏月建三陰司天,而三陽在泉,當頭寒而手足熱,故冬、夏為逆,則主死也。

亦如南北政,歲當三陽司天,三陰在泉,宜寸大而尺細;歲當三陰司天,三陽在泉,宜寸小而尺大。亦此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