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一 (12)
卷之一 (12)
1. 臞仙
太祖高皇帝子,封寧獻王,幼性敏穎,有過人之資,博涉經史,諸子百氏之書,無不該覽,過目輒解奧旨,而各造其妙。誠哉,宗室之白眉也。尤以生物為心,獨精於醫方,嘗謂:人與物均稟化於大君,榮悴之理則一。人之有身也,七情交激於內,六淫相蕩於外,而疾生焉。
苟不濟以醫藥,則猶顛危而不知扶持也,其可乎哉!所著《活人心方》、《乾坤生意》、《肘後》等方行於世。
白話文:
明太祖高皇帝的兒子,被封為寧獻王,他從小就天資聰穎,資質超凡。廣泛涉獵經史典籍和諸子百家的著作,沒有不通曉的,看過就能理解其中的奧妙,並且能各有獨到的見解。實在是宗室中傑出的人才啊!他尤其關心生物,特別精通醫學,曾經說過:「人與萬物都稟受天地造化,生長衰亡的道理都是一樣的。人有了身體,內有七情擾動,外有六淫侵襲,疾病因此產生。如果不用醫藥救治,就像身處危險卻不知道扶持幫助,這怎麼可以呢!」他所著的《活人心方》、《乾坤生意》、《肘後》等醫方流傳於世。
2. 飛霞道人
姓韓,名𢘅,西蜀武弁世家,道人。心存仁愛,好讀詩書,上慕太古高尚之風,精究醫藥活人之術。所著痰火等論二卷,有以發先聖之蘊,世傳韓氏《醫通》云。
白話文:
這個道人姓韓,名字是𢘅,是西蜀一帶世代為武官的家族出身,他本身是個道人。他內心充滿仁愛,喜歡閱讀詩書,崇尚太古時代高尚的風氣,並且精通研究醫藥,用醫術救活許多人。他所寫的關於痰火等病症的論述共有兩卷,內容闡發了古代聖賢的精髓,世人流傳著韓氏所著的《醫通》這本書。
3. 祝仲寧
號橘泉,四明人,世業醫,仲寧益精其術,按證用藥有超見,多獲奇效。永樂間,召至太醫院,京師縉紳諸公咸敬服之,予郡篁墩程尚書為之傳。
白話文:
祝仲寧,字號橘泉,是浙江四明人。他家世代行醫,祝仲寧更加精通醫術,能根據病症準確用藥,往往有出乎意料的療效。明朝永樂年間,他被徵召到太醫院任職,京城裡的官員和士紳都非常敬佩他。我故鄉篁墩的程尚書還特地為他寫了傳記。
4. 黃孝子
名濟,字世仁,餘姚人,景泰以孝行聞。業醫,術盡其妙,詔旌其門。
白話文:
黃濟,字世仁,是浙江餘姚人,明朝景泰年間因為孝順的行為而出名。他從事醫學,醫術非常高明,朝廷下詔表揚他的家門。
5. 黃𧈭
字楚祥,少孤,承母訓業儒,既而曰:醫者仁術也。苟精之,上可以事君親,下可以濟人物,遂深究《素》、《難》之旨。以醫名淮揚。正統初,徵為太醫。景泰間,院使董宿薦於上,侍藥奏功,廣收四方明士聚闕下,務以保和聖躬為己任。成化中,遷南京太醫院判。
白話文:
黃𧈭,字楚祥,年少時就成了孤兒,由母親教導學習儒家學問。後來他認為:「醫生是行仁道的技藝,如果能精通醫術,往上可以侍奉君主與雙親,往下可以救濟百姓,」於是深入研究《黃帝內經》、《難經》等醫學典籍,在淮揚一帶以醫術聞名。明朝正統年間,被徵召入京擔任太醫。景泰年間,太醫院院使董宿向皇帝推薦他,侍奉皇帝用藥有功績,廣泛招攬各地醫學名家聚集在京城,以維護皇帝的健康為己任。成化年間,升遷為南京太醫院的判官。
6. 張養正
吳下人,醫造精微。弘治間,一教諭羸疾,諸醫議三白湯證,以用之罔效。復求養正治之,亦用三白湯,只投熟附子二三片,即瘥。
白話文:
蘇州一帶的人,醫術非常精湛細膩。明朝弘治年間,有一位教諭身體虛弱生病,許多醫生都認為是可以用三白湯來治療的病症,但用了卻沒有效果。後來又找張養正來醫治,他也同樣使用三白湯,只是加了兩三片熟附子,病就好了。
7. 陶華
字尚文,號節庵,餘杭人。幼讀儒書,長精醫學,邃究《傷寒》,著有《瑣言》、《殺車槌》、《一提金》、《明理論》,可謂用心之勤,庶為初學規範者矣。
白話文:
他名叫尚文,字號節庵,是餘杭人。小時候讀儒家經典,長大後精通醫學,深入研究《傷寒論》。他著有《瑣言》、《殺車槌》、《一提金》、《明理論》等書,可見他用心之勤奮,可以作為初學者學習的典範。
8. 胡濙
字源潔,混陵人,登永樂間進士,官侍近,奉命四方,其耳目所遇有可利民者,多奏而行之。然未足以充其志,兼用意於醫,得一藥一方之良,自錄之,所集既富,名曰《衛生易簡方》,具表以進之,刊行於世。官至禮部尚書。
白話文:
胡濙,字源潔,是混陵人。在永樂年間考中進士,擔任侍從官,奉命到各地巡視。凡是他所見所聞,有可以造福百姓的事情,大多上奏朝廷並實行。然而,這還不足以滿足他的抱負,於是又專注於醫學。他只要得到好的藥方或驗方,就會記錄下來。收集的資料越來越多,便將其命名為《衛生易簡方》,並將此書呈獻給朝廷,得以刊行於世。他後來官至禮部尚書。
9. 王綸
字汝言,號節齋,浙之慈溪人,擢成化進士。篤好醫方,而有心得。今人治痰,例用二陳湯。綸則不然,謂:半夏辛燥,惟可以療風濕之痰飲而已。若老痰痰火,則非所宜,而反致其害。故制老痰丸方,深得痰火之旨。惜乎過謂人參殺人,勞怯斷不可用,以致今之人固執虛虛之誤,曷可勝言。
白話文:
王綸,字汝言,號節齋,是浙江慈溪人,考中了成化年間的進士。他非常喜愛研究醫學藥方,而且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現在的人治療痰,通常都使用二陳湯。但王綸卻不這樣認為,他說:半夏這味藥性辛辣燥烈,只適合治療風濕引起的痰飲。如果是年老的痰或痰火,就不適合用半夏,反而會造成傷害。因此他研製了老痰丸這個藥方,很能掌握痰火的要領。可惜的是,他過於認為人參會害人,覺得虛弱的人絕對不能用人參,導致現在的人固執地認為虛證只能用虛藥來治療,這種錯誤觀念真是說也說不完。
10. 劉敏
字德美,號益齋,長洲人,幼孤業儒,究精醫道,士夫薦於朝。雖功不自衒,嘗慕古人開卷有益之言,書屏以自警。
白話文:
劉敏,字德美,號益齋,是長洲人。他小時候就成了孤兒,但仍努力學習儒家經典。他深入研究醫學,醫術精湛,被士大夫推薦給朝廷。雖然他並不自我誇耀功勞,但他一直嚮往古人說的「開卷有益」,並將這句話寫在屏風上,以此來警惕自己。
11. 鄒福
字魯濟,甌寧人,善醫,察脈逆知生死,立方簡當,不多品而效愈奇。所集《驗效良方》十卷行於世。
白話文:
鄒福,字魯濟,是甌寧人。他很擅長醫術,能透過診察脈象預知病人的生死,開立的藥方簡潔適當,用的藥材不多,但效果卻特別好。他所編輯的《驗效良方》共有十卷,流傳於世。
12. 顧俊
字時雍,長洲人,早以孝友聞,博學精醫,有心得之妙,不泥陳言。
白話文:
顧俊,字時雍,是長洲人。他從小就以孝順友愛聞名,學識淵博,精通醫術,對於醫理有獨到的見解,不拘泥於傳統的說法。
13. 董宿
四明人,正統間為太醫院使,深察藥性,博究醫書,治療立方輒有奇效。故輯《奇效良方》七十卷,今行於世。
白話文:
董宿是浙江寧波人,在明朝正統年間擔任太醫院的長官,他對於藥物的性質非常了解,並且廣泛研究醫學書籍,所開立的處方往往有出奇的效果。因此,他編纂了《奇效良方》這部醫書,共有七十卷,現在還在流傳於世。
14. 郁震
字鼎文,蘇州常熟人,累世業醫,至震尤讀書尚氣節。初以明醫徵至京,復以才武從偏師經略西域諸國者三,以功賜三品服,世授蘇州府醫學正科。著《醫書纂要》等集。弟性,字鼎志,醫學該博,人稱二難。今為太倉人。
白話文:
郁震,字鼎文,是蘇州常熟人,他們家世代都從事醫療行業。到了郁震這一代,他尤其喜歡讀書,而且很有氣節。起初他因為醫術高明被徵召到京城,後來又因為他的才能和武藝,跟隨偏師三次前往西域各國進行經略,因為功勞被賜予三品官服,而且他的家族世襲蘇州府醫學正科的職位。他著有《醫書纂要》等醫學著作。他的弟弟郁性,字鼎志,醫學知識非常廣博,人們稱他們兄弟倆為「二難」。現在,郁性已經是太倉人了。
15. 許諶
字元孚,太倉人,少從王安道遊,博通儒書,深造醫道,自號婁愚,有《婁愚稿》、《野情集》,蓋醫之白眉也。
白話文:
許諶,字元孚,是太倉人。他年輕時跟隨王安道學習,廣泛通曉儒家經典,並深入鑽研醫學。他自稱婁愚,著有《婁愚稿》、《野情集》等書,可說是醫學界中的佼佼者。
16. 陶浩
字巨源,太倉人,以儒攻醫,數起奇症,有《藥案》藏於家。
白話文:
陶浩,字巨源,是太倉人。他本來是讀儒家經典的,後來轉而研究醫學,多次治好疑難雜症。他寫的醫案記錄,也就是《藥案》這本書,還被他家裡收藏著。
17. 周禎
字子棋,其先道州人,徙居太倉,世業醫,有名,嘗註疏《洪武正韻》十六卷行世。
白話文:
周禎,字子棋,他的祖先是道州人,後來搬遷到太倉居住。他們家世代以行醫為業,而且頗有名氣。周禎曾經註解並疏通《洪武正韻》這本書,共十六卷,流傳於世。
18. 唐椿
字尚齡,號恕齋,嘉定人,世為醫官,至椿尤博極群書,念醫學浩瀚,後學者有望洋之嘆,因蒐集諸家精要,附以己意,編集成帙,名《原病集要》二十卷,人多宗之。
白話文:
唐椿,字尚齡,號恕齋,是嘉定人。他家世代都是擔任醫官,到了唐椿這一代,他更是廣泛閱讀各種書籍。他感嘆醫學的廣大精深,後來的學習者往往會有望洋興嘆的感覺,因此他蒐集了各家醫學的精華要點,再加入自己的見解,編輯成書,共二十卷,書名叫做《原病集要》,許多人都以他的書作為學習的依據。
19. 唐熇
字德明,號東谷,以字行,恕齋之侄。天資明敏,能繼其先世之業,尤精於脈理,察虛實,決死生,如執左契,一時稱明醫者必曰唐德明。唐德明年既耄而迎者無虛日,戶外履常滿,其侄欽訓繼之,察脈用藥綽有叔風。
白話文:
唐德明,字號德明,又號東谷,大家都以他的字德明稱呼他,他是恕齋的姪子。他天生聰明敏銳,能夠繼承他們家族的醫學事業,尤其精通脈象的道理,能分辨體內虛實狀況,判斷病人的生死,準確得就像拿著契約一樣。當時被稱讚為名醫的人,一定會說是唐德明。唐德明晚年時,求診的人天天絡繹不絕,門外的鞋子總是擺滿,他的姪子唐欽訓繼承了他的醫術,診脈用藥很有他叔叔的風範。
20. 盧志
字宗尹,號凡谷,太倉人。自曾祖佐以下,俱隸太醫院,至君業尤精專,為時所宗,歷官院判,常奉旨纂修《本草》,並著《醫學百問》、《脈家典要》及《增定醫學綱目》等書。
白話文:
盧志,字宗尹,號凡谷,是太倉人。他的曾祖父盧佐以下的家族成員,都隸屬於太醫院。到了盧志這一代,醫術更加精湛,被當時的人們所推崇,他曾擔任過太醫院院判的官職。盧志經常奉皇帝旨意纂修《本草》相關書籍,並著有《醫學百問》、《脈家典要》以及《增定醫學綱目》等醫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