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五 (7)
卷之九十五 (7)
1. 木部
龍腦香及膏香,味辛、苦,氣溫。屬陽,無毒。(出波律國,形似白松樹,作杉木氣,明淨狀若梅花瓣者甚佳。膏乃根下清液,砍木作坎而承之者清香,為百藥先,萬物中香無出其上者。)主心腹邪氣,風濕積聚,耳聾,明目去目赤膚翳。通利關膈熱塞,大人小兒風涎閉壅及暴驚熱。丹溪云:屬火,世知其寒而通利,然未達其暖而輕浮飛揚。《局方》但喜其香而貴細,動輒與麝同用為桂附之助。然人身陽易動,陰易虧,幸思之。愚按:龍腦性大辛善走,故能散熱,通利結氣。古今方目痛、喉痹、下疳多用之者,取辛散也。人慾死者吞之,氣散盡也。世人誤以為寒,不知辛散性甚似乎涼耳,諸香皆屬陽,豈有香之至者而反寒乎?治時疾,發豌豆瘡及赤瘡心煩,狂躁氣喘妄語。(取一錢細研,旋滴豬心血和丸如芡實子大,每服一丸,紫草湯下,少時心神便定,瘡收散。)
安息香,味辛、苦,氣平。無毒。主心腹惡氣鬼疰,治邪氣魍魎鬼胎蠱毒,燒之去鬼來神,闢眾惡。
杉材,味辛,氣溫。屬陽,無毒。(須油杉良。)主療漆瘡,取節作屑,水煮汁浸洗腳氣腫滿,殊效。煎木屑服之,療心腹脹痛,去惡氣。
乳香,味辛、苦,氣溫。陽也。(入丸散微炒。)主療風水腫毒,去惡氣。療諸瘡,調血氣,定諸經之痛。治心腹痛、耳聾、中風口噤,又催生。煎膏,止痛長肉。
檳榔,味辛、苦,氣溫。味厚氣輕,陰中陽也。無毒。(狀若雞心,正穩尖長中要實,有錦文者良。)主消穀,逐水除痰癖。治心痛,殺三蟲、伏屍、寸白。治後重如神,墜諸藥至於極下。破滯氣,泄胸中至高之氣。南方人食之,以祛瘴厲。又腳氣衝心。(大者一枚為末,童便、薑汁溫浸,共半盞調。)
枳谷,味苦、酸、辛,氣微寒,味薄氣厚,陽也。陰中微陽,無毒。(陰乾,陳久者良。去穰核,麩炒用。)主胸膈痞塞,散結氣,逐水消脹滿。安胃化痰涎,消食破癥結痃癖。除寒熱結,止痢,長肌肉,利五臟,走大腸,泄肺氣。損胸中至高之氣,勿多用。又治遍身風疹、風痛,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通利關節,主皮毛胸膈之病。腸風痔疾,(二方同黃耆各半斤,糊丸,米飲下二十丸。)湖陽公主胎肥難產,方士進瘦胎散。(用四兩和甘草二兩為末,空心服一錢匕,茶清點服。)
枳實,味苦、酸,氣寒。純陰。無毒。(陳久者良。)主胸膈痰癖,逐停水,破結實,消脹滿,心下急,痞痛,去脾經積血,故治心下痞。脾無積血則不痞也,故傷寒結胸用之。又治逆氣脅痛,消宿食,安胃氣。《本經》不分殼、實,殼大者性舒而緩,治在高,主氣滯在胸膈。實小者性酷而速,治在下,主血滯在心腹,故有高、低、緩、急之分。
白話文:
木部
龍腦香及膏香: 味道辛辣、苦澀,氣味溫熱。屬性為陽性,沒有毒性。(產自波律國,外形像白色松樹,散發杉木氣味,顏色明亮,形狀像梅花瓣的品質最好。膏是根部流出的清澈液體,砍開樹木挖洞收集,氣味清香,是各種藥材中的上品,所有香味沒有能超越它的。)主要治療胸腹部的邪氣、風濕引起的積聚、耳聾,使眼睛明亮,去除眼睛紅腫和皮膚翳障。能疏通關節和隔膜的熱塞,治療成人和兒童的風痰閉塞和突然驚恐發熱。朱丹溪說:屬性為火,世人只知道它寒涼通利,卻不了解它溫熱而輕浮的特性。《局方》只喜愛它的香味而重視其細緻,動不動就與麝香一起使用,作為桂枝、附子的輔助藥。然而人體的陽氣容易妄動,陰液容易虧損,應該仔細思考。我認為:龍腦的藥性大辛,善於走竄,所以能散熱,疏通鬱結之氣。古今醫方常用它治療眼睛痛、喉嚨腫痛、下疳等,都是取其辛散的藥性。人在臨死前服用,會使氣散盡。世人誤以為它屬性寒涼,不知道辛散的特性,只是感覺似乎涼爽而已,各種香料都屬於陽性,難道香味極致的反而寒涼嗎?治療時疫,發出像豌豆般的瘡或紅瘡,伴有心煩、狂躁、氣喘、胡言亂語等症狀。(取一錢研磨成細末,滴入豬心血調和成丸,像芡實子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用紫草湯送服,很快就能使心神安定,瘡瘍消退。)
安息香: 味道辛辣、苦澀,氣味平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胸腹部的惡氣和鬼疰病(類似癲癇、精神疾病),治療邪氣、魍魎(山精鬼怪)、鬼胎和蠱毒。焚燒可以驅鬼迎神,辟除各種邪惡之氣。
杉木材: 味道辛辣,氣味溫熱。屬性為陽性,沒有毒性。(要用油杉的品質才好。)主要治療漆瘡,取杉木的節作成碎屑,用水煮汁浸洗腳氣腫脹,效果特別好。煎煮木屑服用,可以治療胸腹脹痛,去除惡氣。
乳香: 味道辛辣、苦澀,氣味溫熱。屬性為陽性。(入藥製成丸散時要稍微炒過。)主要治療風水腫毒,去除惡氣。治療各種瘡瘍,調和氣血,安定各種經絡的疼痛。治療心腹疼痛、耳聾、中風口噤,還可以催生。煎製成膏,可以止痛,促進肌肉生長。
檳榔: 味道辛辣、苦澀,氣味溫熱。味道厚重,氣味輕揚,屬性為陰中帶陽。沒有毒性。(形狀像雞心,正中穩固、尖端細長、內部飽滿,有錦紋的品質最好。)主要消化食物,排除水濕,去除痰癖。治療心痛,殺死三種寄生蟲、伏屍蟲、寸白蟲。治療便後重墜感效果神奇,能使各種藥物下達到身體的底部。能破除停滯之氣,宣洩胸中過高的氣。南方人吃檳榔,用來去除瘴癘之氣。也可以治療腳氣衝心。(將大個檳榔一枚研磨成粉末,用童子尿和薑汁溫浸,調成半盞服用。)
枳殼: 味道苦澀、酸澀、辛辣,氣味微寒,味道薄淡而氣味厚重,屬性為陽性。陰中帶有微陽之氣,沒有毒性。(陰乾,存放時間久的品質最好。去除瓤和核,用麩皮炒過使用。)主要治療胸膈痞塞,疏散鬱結之氣,排除水濕,消除腹部脹滿。能安定胃氣,化解痰涎,消化食物,破除積滯,消除痃癖(肋下腫塊)。去除寒熱交結,止瀉痢,促進肌肉生長,疏通五臟,通利大腸,宣洩肺氣。會耗損胸中過高的氣,不要過量使用。還可以治療全身的風疹、風痛,大風病在皮膚中像麻豆般搔癢難忍,疏通關節,主要治療皮膚、毛髮和胸膈的疾病。腸風痔疾,(可用枳殼、黃耆各半斤,調成糊狀製成丸藥,用米湯送服二十丸。)湖陽公主懷孕時胎兒過大難產,方士進獻瘦胎散。(用四兩枳殼和二兩甘草研磨成粉末,空腹服用一錢匕,用茶水調服。)
枳實: 味道苦澀、酸澀,氣味寒涼。屬性為純陰。沒有毒性。(存放時間久的品質最好。)主要治療胸膈痰癖,排除停滯的水濕,破除結塊,消除腹部脹滿,心下急迫、痞悶疼痛,去除脾經的積血,所以能治療心下痞滿。脾臟沒有積血就不會有痞滿,所以傷寒病出現結胸時使用。還可以治療逆氣、脅痛,消化宿食,安定胃氣。《本經》沒有區分枳殼和枳實,枳殼大的藥性舒緩,治療的部位較高,主要治療氣滯在胸膈。枳實小的藥性強烈而迅速,治療的部位較低,主要治療血滯在心腹,所以有高低、緩急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