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十五 (3)

1. 木部

酸棗,味酸,氣平。無毒。(惡防己,八月探實,陰乾四十日成。)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痠疼濕痹,筋骨風。臍上下痛,心虛煩及振悸不得眠。寧心志,斂虛汗,止煩渴。補中益肝氣,堅筋骨,助陰氣。久服安五臟,輕身延年。又云:膽實多睡,熱也,生用,茶葉、薑汁調服;膽虛不睡,寒也,炒熟,竹葉湯調服。

梔子,味苦,氣寒。味薄,陰中陽也。無毒。入手太陰經。(七稜者良,炒用。)主五內邪氣,胃中熱氣,面赤酒疱皶鼻,白癩赤癩瘡瘍,目赤熱痛,血痢挾毒熱,下小便赤澀不利。治濕熱發黃,加茵陳、豆豉。治嘔,加生薑、陳皮。治心腹久痛,加生薑汁。善去心中客熱,虛煩不得眠,反覆顛倒,心中懊憹。又治大病後勞復,既亡血、亡津液,臟腑無潤養,內生虛熱,非此不除。又能屈曲下行降火,善開鬱熱塊中之火,丹溪六郁方中用之。輕浮而象肺,色赤而象火,故治高之分,瀉肺中之火。用仁,去心胸熱;用皮,去肌表熱。

柏木,(黃柏也。)味苦、微辛,氣寒。陰中之陽,降也,無毒。足少陰經藥,足太陽引經藥。(惡乾漆。二月、五月採緊厚鮮黃者上。凡使用生,蜜水浸,曬乾,再用蜜塗,慢火炙,令蜜赤佳。)主五臟腸胃中結熱,黃疸腸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陰傷蝕瘡,男子莖上瘡,煮汁洗,屑末敷之。蜜炒為末,治口瘡。又云:配細辛治口、瘡有神功。補腎水膀胱不足,諸痿厥腳膝無力,癱瘓必用之藥。堅腎瀉膀胱熱,清小便,降相火,治骨蒸勞陰痿。洗肝明目,鼻紅吐血下血。治蛔心痛,虛噦蛔出,小腸虛痛。久服通神。根名檀桓,作結塊如茯苓,主心腹百病,安魂魄,不飢渴。久服輕身,延年通神。心脾熱,舌頰生瘡。(蜜炙與青黛一分同為末,入龍腦一字,研勻,搽瘡上有涎即吐。)

竹葉,味苦、甘,氣平,寒。陰中微陽,無毒。(䕡竹、淡竹為上,苦竹次之,余不入藥。)主咳逆上氣,溢筋急惡瘍。殺小蟲,涼心經,除煩熱,風痙喉痹嘔吐。根作湯,益氣止渴,補虛下氣,消毒。汁主風痙,實通神明,輕身益氣。(別說云:竹實大如雞子,葉層層包裹,味甘勝似蜜,此鳳凰所食者。今結實如小麥子者非。)淡竹葉味辛、甘,氣寒。主胸中痰熱,咳逆上氣,吐血熱毒風,壓丹石毒,止消渴。燒瀝味甘,性緩。治卒中風,失音不語,風痹,胸中熱狂煩悶,壯熱頭痛頭風,並懷妊人頭旋倒地。安胎,治子煩。除陰虛人發大熱,消虛痰,痰盛人、氣虛少食者宜用之。又痰在四肢、非此不能開。止驚悸,瘟疫迷悶,小兒驚癇天吊,莖葉同用。竹皮、茹味苦,氣微寒。主嘔啘噎膈,溫氣寒熱,吐血衄血,崩中溢筋。苦竹葉及瀝療口瘡,目赤痛,明目利九竅。治不睡,解酒毒,下熱壅,作瀝,功用與淡竹同。齒間血出,(苦竹茹四兩、醋漬一宿,含之。又云:以竹葉儂煮,與鹽少許含之。)卒得惡瘡不識,(燒苦竹葉和雞子黃敷之。)妊娠失墜胎動或痛,(取淡竹瀝服,或炙竹茹四兩酒煎服,竹根煮汁亦佳。)爆竹闢妖氣。(人家為山魈所崇,擲瓦不開,戶牖不安,祈禳不效。後有人教以旦夜於庭垣中,若除夕爆竹數十竿,至曉寂然,遂止。)

白話文:

酸棗,味道酸,性質平和,沒有毒性。(它怕防己這種藥材。農曆八月採收果實,陰乾四十天即可使用。)主要治療心腹部的寒熱症狀,邪氣鬱結、氣機不暢,四肢痠痛、濕痺,筋骨疼痛等風症。還可以治療肚臍上下部位的疼痛、心虛煩躁以及因心悸而難以入睡等症狀。它能安定心神、收斂虛汗、止渴,並能補養中焦、益肝氣、強健筋骨、滋養陰氣。長期服用可以使五臟安和,身體輕健,延年益壽。另外,有人說:如果膽火旺盛導致嗜睡,屬於熱證,應該生用,用茶葉和薑汁調服;如果膽氣虛弱導致失眠,屬於寒證,應該炒熟後,用竹葉湯調服。

梔子,味道苦,性質寒涼。味道較淡薄,屬性為陰中帶陽,沒有毒性,歸手太陰肺經。(以七稜的梔子為佳,使用時要炒過。)主要治療內臟的邪氣、胃中的熱氣、臉色發紅、酒渣鼻、粉刺、癩瘡、紅眼病、眼睛紅腫熱痛、夾帶毒熱的血痢、小便赤澀不利等症狀。治療濕熱引起的黃疸病,可以搭配茵陳和豆豉;治療嘔吐,可以搭配生薑和陳皮;治療心腹部的長期疼痛,可以搭配生薑汁。它能很好地清除心中的客熱,治療虛煩失眠、翻來覆去難以入睡、心中煩悶等症狀。還可以治療大病後體力恢復期的勞累症狀,以及因為失血或津液虧損導致臟腑失去滋養而產生的虛熱,這種情況非梔子不能去除。梔子還可以使氣機向下走、降火氣,善於開解鬱結之火,所以丹溪的六鬱方中會用到它。它藥性輕浮,像肺,顏色赤紅,像火,所以能治療上焦的病症,瀉肺中的火氣。使用梔子仁可以去除心胸的熱邪;使用梔子皮可以去除肌表的熱邪。

柏木,(指的是黃柏。)味道苦、略帶辛味,性質寒涼,屬性為陰中帶陽,能夠下降,沒有毒性,屬於足少陰腎經的藥,也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引經藥。(它怕乾漆。以農曆二月和五月採收的緊實、厚實、新鮮黃色的黃柏為佳。一般使用時,要用蜂蜜水浸泡後曬乾,再用蜂蜜塗抹,用慢火烘烤,使其呈現紅色為佳。)主要治療五臟、腸胃中的結熱、黃疸、痔瘡,能止瀉痢。可以治療婦女漏下赤白、陰部潰爛、男子陰莖上的瘡,可以煎湯清洗,或將柏木研成粉末敷在患處。將柏木用蜂蜜炒過研成粉末,可以治療口瘡。有人說:搭配細辛治療口瘡有奇效。它能補腎水、治療膀胱不足、各種痿軟、腳膝無力、癱瘓等症,是必用的藥材。它能堅固腎臟、瀉膀胱的熱、清小便、降相火、治療骨蒸勞熱和陰痿。可以清洗肝臟、使眼睛明亮,治療鼻子發紅、吐血、便血等症狀。還能治療蛔蟲引起的腹痛、虛弱導致的乾嘔、蛔蟲排出、小腸虛痛。長期服用可以使人精神清爽。柏木的根部稱為檀桓,會結成塊狀,像茯苓一樣,可以治療心腹部的各種疾病、安定魂魄、止渴。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健、延年益壽、精神清爽。如果心脾有熱,導致舌頭和臉頰生瘡,可以用蜜炙的柏木與青黛各一分研成粉末,加入少許冰片,攪拌均勻後塗抹在瘡口,有涎水流出即可。

竹葉,味道苦、甘,性質平和偏寒,屬性為陰中帶有微陽,沒有毒性。(以䕡竹、淡竹的竹葉為佳,苦竹的竹葉次之,其他竹子的竹葉不入藥。)主要治療咳嗽氣喘、筋脈抽搐、瘡瘍等症狀。可以殺滅小蟲、涼心經、消除煩熱、治療風痙、喉痹、嘔吐等症狀。竹根煮湯可以益氣止渴、補虛、降氣、解毒。竹汁可以治療風痙、使人神智清明、身體輕健、增強體力。(另外一種說法是:竹子的果實大如雞蛋,葉子層層包裹,味道甘甜勝過蜂蜜,這是鳳凰吃的食物。現在結的像小麥子的果實不是。)淡竹葉味道辛、甘,性質寒涼。主要治療胸中的痰熱、咳嗽氣喘、吐血、熱毒引起的風症、丹石毒,並能止渴。燒成灰後藥性溫和,可以治療突然中風、失語、風痺、胸中煩熱、壯熱、頭痛、頭風,以及懷孕婦女頭暈倒地等症狀。有安胎、治療孕婦煩躁的功效。可以去除陰虛的人發高燒的症狀、消除虛痰。痰多、氣虛食少的人適合使用。對於四肢的痰,非此不能疏通。可以止驚悸、治療瘟疫引起的昏迷、小兒驚癇等症狀,莖葉都可以使用。竹皮、竹茹味道苦,性質微寒。主要治療嘔吐、噎膈、溫氣寒熱、吐血、鼻血、崩漏、筋脈抽搐等症狀。苦竹葉和竹瀝可以治療口瘡、眼睛紅腫疼痛、使眼睛明亮、疏通九竅。可以治療失眠、解酒毒、消除熱鬱,將竹子燒成汁液,功效與淡竹相同。牙齒出血,可以用苦竹茹四兩用醋浸泡一晚,然後含在口中。另外一種說法是:可以用竹葉煮水,加少許鹽含在口中。如果突然長了不認識的惡瘡,可以用燒過的苦竹葉和雞蛋黃一起敷在患處。孕婦如果出現流產的跡象、胎動不安或疼痛,可以服用淡竹瀝,或用炙過的竹茹四兩加酒煎服,竹根煮汁也有相同功效。爆竹可以驅除妖氣。(如果有人被山魈纏身,投擲瓦片打不開門,窗戶不安穩,祈求神靈也沒有效果。後來有人教他在白天和夜晚於庭院中,像除夕一樣燃放幾十根爆竹,到天亮就安靜了,於是就停止作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