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五 (1)
卷之九十五 (1)
1. 卷之九十五
2. 本草集要(下)
3. 木部
桂,味甘、辛,氣大熱。有小毒。入手少陰經。桂枝入足太陰經。(忌生蔥。生桂陽,採皮陰乾。凡用刮去粗皮。)主溫中,利肝肺氣,心腹冷痛,霍亂轉筋,風寒頭痛、腰痛、出汗。止唾,咳嗽鼻齆。能墮胎,通血脈,消瘀血,堅骨節。治風痹,骨攣腳軟,宣導百藥無所畏,殺草木毒。
牡桂,味辛,氣溫。無毒。(生南海山谷)。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吐吸,利關節,補中益氣。久服通神,輕身不老。
菌桂,味辛,氣溫。無毒。(生交趾、桂林山谷,立秋採,無骨正圓如竹。)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為諸藥先聘通使。久服輕身不老,面生光華媚好,常如童子。
按三種之桂,所出各異焉,治亦稍別。世俗所用皆單桂也。枝條薄者為桂枝,宜入治頭目,發表散風寒。仲景救表用桂枝,非以其斂汗,蓋表有風邪,故病自汗,以桂枝溫榮衛而發其邪,邪去則表密而汗自止,正辛甘發散之義。後人用桂止汗,失經旨矣。身乾厚實者為肉桂,宜入治臟,補腎氣及下焦寒冷。
秋冬下部腹痛,非此不除。刮去粗厚,用近里者為桂心,又有嫩小枝條為桂心。味淡,尤宜入治上焦藥及橫行手臂。桂雖有小毒,亦從類化。與芩連為使,小毒何施?與烏附同用,全得熱性。冬月與人參、麥門冬、甘草同用,能調中益氣,護榮實衛。風頭痛,遇天將陰風雨先發者,(桂心一兩為末,酒調如膏,敷頂上並額角效。
)唾血吐血,(桂心為末,水調下方寸匕。)中風失音四肢逆冷。(取一兩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服盡,取汗。)
槐實,味苦、酸、咸,氣寒。無毒。(景天為之使。十月上巳日採之。)主五內邪氣熱,止涎唾,補絕傷。五痔、火瘡,婦人乳瘕,子臟急痛,又墮胎催生。吞七粒,治丈夫婦人陰瘡濕癢,產門癢痛。久服明目,補腦益氣,頭不白延年。
槐枝洗瘡及陰囊下濕癢,春採嫩枝,鍛為黑灰,以揩齒去蟲。槐白皮味苦,主中風不仁,酒煮服之。煎湯洗,五痔,男子陰疝卵腫,婦人產門癢痛,小兒驚癇壯熱。莖葉同。又治一切惡瘡、爛瘡、疥癬。煎膏,止痛長肉,消癰腫。煮汁含之,治口齒風疳。槐花味苦,涼大腸熱。
治五痔、心痛、眼赤,殺腹臟蟲及熱。治皮膚風並腸風瀉血、赤白痢,並炒用。槐膠主一切風,化涎,急風口噤或破傷風,任作湯、散、丸、煎,雜諸藥用之,亦可水煮和諸藥為丸。
柏實,味甘、辛,氣平。無毒。(牡蠣及桂為之使。畏菊花、羊蹄、諸石及面曲。入藥微炒用。用扁葉者名側柏。)
主驚悸,安五臟,益氣血。除風濕痹,療恍惚虛損吸吸歷節,腰中重痛,腰腎中冷,潤腎燥之藥。去頭風,興陽道,久服令人潤澤美色,耳目聰明,不飢不老,輕身延年。柏葉尤良,味苦、澀,氣微溫。四時各依方採,陰乾。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尿血。輕身益氣,令人耐寒暑,去濕痹。
白話文:
[木部]
桂:味道甘甜、辛辣,藥性非常熱。稍微有毒。主要作用於手少陰經。桂枝則作用於足太陰經。(忌與生蔥同食。生長在桂陽,採集樹皮後陰乾。使用時需刮去粗糙的外皮。)主要功效是溫暖中焦,疏通肝肺之氣,治療心腹冷痛、霍亂轉筋、風寒引起的頭痛、腰痛、以及出汗。能止住唾液分泌、咳嗽、鼻塞。還能墮胎、疏通血脈、消除瘀血、強健骨節。能治療風痹、骨骼攣縮、腿腳軟弱,能引導各種藥物發揮作用,不怕與其他藥物衝突,也能殺死草木毒素。
牡桂:味道辛辣,藥性溫和。無毒。(生長在南海山谷)。主要治療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呼吸困難,能疏通關節、補益中焦之氣。長期服用能使人精神清爽,身體輕盈,延緩衰老。
菌桂:味道辛辣,藥性溫和。無毒。(生長在交趾、桂林的山谷,立秋時採摘,沒有骨頭,形狀像竹子)。主要治療各種疾病,能滋養精神、使氣色紅潤,是各種藥物的先導和使者。長期服用能使人身體輕盈不老,面容光彩動人,常保童顏。
這三種桂,產地各不相同,功效也稍有區別。世俗常用的都是單獨的桂。枝條薄的叫做桂枝,適合治療頭部和眼部的疾病,能發散風寒。張仲景用桂枝來治療表證,並不是為了收斂汗液,而是因為表證有風邪,所以會自汗,用桂枝來溫養衛氣,發散邪氣,邪氣散去,表氣密固,汗自然就止住了,這才是辛甘發散的真正含義。後世用桂枝止汗,就曲解了經文的含義。樹幹粗厚、質地堅實的叫做肉桂,適合治療內臟疾病,能補腎氣,溫暖下焦的寒冷。
秋冬季節下腹部疼痛,不用肉桂就無法消除。刮去粗厚的外皮,取靠近裡面的部分叫做桂心,另外,嫩小的枝條也叫做桂心。味道淡,特別適合治療上焦的疾病以及手臂的橫向疼痛。桂雖然有小毒,但也能隨著藥性轉化。與黃芩、黃連同用,其小毒就不會發揮作用。與烏頭、附子同用,則能充分發揮其熱性。冬天與人參、麥門冬、甘草同用,能調理中氣,增強氣血,保護衛氣。風寒引起的頭痛,遇到陰天或者將要下雨時會先發作的,(用桂心一兩研成末,用酒調成膏狀,敷在頭頂和額角,效果很好。)如果出現咳血、吐血,(用桂心研成末,用水調服一勺。)中風失語、四肢冰冷,(用桂心一兩,加三升水煮,煮成一升,全部服下,以發汗。)
槐實:味道苦、酸、鹹,藥性寒涼。無毒。(景天是它的使藥。在十月上巳日採摘)。主要治療體內五臟的邪氣和熱,能止住唾液分泌,補益斷絕的傷口。還能治療痔瘡、火瘡、婦女乳房腫塊、子宮急痛,以及墮胎和催生。吞服七粒,能治療男女陰部瘡瘍濕癢、產門癢痛。長期服用能使眼睛明亮、補腦益氣、頭髮不變白、延年益壽。
槐枝能清洗瘡瘍和陰囊濕癢,春天採摘嫩枝,鍛燒成黑灰,用來擦拭牙齒能去除牙蟲。槐白皮味道苦,能治療中風導致的麻木不仁,用酒煮後服用。煎湯清洗,能治療痔瘡、男子陰疝、卵子腫大、婦女產門癢痛、小兒驚癇壯熱。莖葉功效相同。還能治療各種惡瘡、爛瘡、疥癬。煎熬成膏狀,能止痛、生肌、消除癰腫。煮汁含漱,能治療口齒風疳。槐花味道苦,能清瀉大腸的熱。
能治療痔瘡、心痛、眼紅,能殺死腹內的蟲和熱。還能治療皮膚風疾和腸風下血、赤白痢疾,都要炒過後使用。槐膠能治療各種風疾,化痰,治療急風口噤或者破傷風,可以根據需要製成湯劑、散劑、丸劑、煎劑,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也可以用水煮後與其他藥物製成丸劑。
柏實:味道甘甜、辛辣,藥性平和。無毒。(牡蠣和桂是它的使藥。忌與菊花、羊蹄、各種石頭和麵麴同用。入藥時要稍微炒過。用扁平葉子的稱為側柏。)
主要治療驚悸,安定五臟,補益氣血。能祛除風濕痹痛,治療精神恍惚、虛損、關節疼痛、腰部重痛、腰腎寒冷,是滋潤腎燥的藥物。能去除頭風,振奮陽氣,長期服用能使人皮膚潤澤,容顏姣好,耳聰目明,不飢餓,延緩衰老,身體輕盈。柏葉的功效更好,味道苦澀,藥性微溫。四季都可根據需要採摘,陰乾後使用。主要治療吐血、鼻出血、痢疾下血、崩漏、尿血。能使身體輕盈,增益氣力,使人耐寒暑,去除濕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