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四 (36)
卷之九十四 (36)
1. 草部
升麻,味甘、苦,氣平,微寒。味薄氣厚,陽中之陰也。無毒。陽明經本經藥,亦走手陽明經、太陰經。(形輕而黑,堅實者第一。細削皮,青綠色者亦佳,謂之雞骨升麻。去黑皮並腐爛。)主解百毒,殺百精殃鬼,闢瘟疫瘴氣,邪氣蠱毒,煎濃汁服之,入口皆吐出。治中惡腹痛,時氣毒癘,頭痛寒熱,小兒風癇,時氣熱風,腫癰喉痛口瘡。肺痿肺癰,咳唾膿血,瘡家之聖藥。主脾胃,解肌肉間熱,手足陽明經治風之的藥,及發散本經風邪。若元氣不足,陽氣陷下,用此升提陽氣上行。又脾痹非梢子不除。天行時病發斑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如火燒,不治數日死。(用五兩水煮,綿沾汁洗之。)小兒斑瘡及豌豆瘡,心燥不安,治方同上。
細辛,味大辛,氣溫。氣厚陽也。無毒。手少陰經引經之藥。(惡狼毒、山茱萸、黃耆。畏消石、滑石。反藜蘆。出華陰者良。陰乾。忌生菜。單用末不可過錢匕,氣塞不通死。)主咳逆頭痛、腦痛,百節拘孿,風濕痹痛。消死肌,溫中下氣,破痰開胸中滯。除齒痛,口臭,喉痹,鼻癰,風眼淚下,風癇顛疾,下乳結,汗不出,血閉不行。安臟益肝膽,通精氣。久服明目,利九竅,輕身長年。治少陰頭痛如神,當少用之。獨活為使。諸風通用之藥。溫陰經,去內寒。治邪在裡之表,頭面風痛不可缺。得當歸、芍藥、白芷、芎藭、牡丹、藁本、甘草共療婦人。得決明、鯉魚膽、青羊肝共療目痛、口臭及䘌豎齒腫痛。(煮取濃汁,熱含冷吐,瘥。)
防風,味甘、辛,氣溫。純陽。無毒。脾胃二經行經藥。太陽經本經藥。乃卒伍卑賤之職隨所引而至者也。(惡乾薑、藜蘆、白蘞、羌花。殺附子毒。實而脂潤,頭節堅者良。去蘆並叉頭叉尾者不用。)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痹。煩滿,頭面去來,四肢攣急,金瘡內痙,治風通用。瀉肺實,散頭目中滯氣,除上焦風邪之仙藥。誤服瀉人上焦元氣。又能去濕,諸風藥皆然,風能勝濕故也,又藥中潤劑也。身去身半以上風,梢去身半以下風,得澤瀉、藁本療風。得當歸、芍藥、起石、禹餘糧療婦人子臟風。
乾薑,味辛,氣溫,大熱。氣薄味厚,陽中之陰。無毒。(秦椒為之使。惡黃芩、黃連。)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澼下痢。生用辛,能發散寒邪,去風寒濕痹。入肺利肺氣,肺寒咳嗽。與五味子同用以勝寒。炮之則微苦,故止而不移,能溫中理脾,治裡寒泄痢,霍亂脹滿,腹中冷痛,中下焦寒濕。又沉寒痼冷,腎中無陽,脈氣欲絕,黑附子為引用。又炮之與補陰藥同用,能引血藥入氣分生血,治血虛發熱,故產後大熱必用之。炒黑能止唾血、痢血,水瀉無度,(炙為末,粥飲調一錢,立效。)血痢。(燒黑不令成灰,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傷寒後陰陽易病。(取四兩為末,湯調頓服,覆衣被出汗。)
白話文:
升麻,味道甘甜帶苦,藥性平和,稍偏寒涼。味道清淡而氣味濃郁,屬於陽中帶陰的藥材。沒有毒性。主要歸屬於陽明經,但也走手陽明經和太陰經。(外形輕巧且呈黑色,質地堅實的為上品。削去外皮,呈現青綠色的也不錯,稱為雞骨升麻。使用時需去除黑色的外皮和腐爛部分。)主要功效是解各種毒素,殺滅鬼怪邪祟,驅除瘟疫瘴氣和邪氣蠱毒。煎煮濃汁服用,能使毒物從口中吐出。能治療中惡腹痛、時氣毒疫、頭痛發冷發熱、小兒驚風癲癇、時氣熱病、腫瘡癰腫、喉嚨疼痛和口瘡。對肺痿肺癰、咳嗽吐膿血有療效,是治療瘡瘍的良藥。主要作用於脾胃,能解除肌肉間的熱邪,是手足陽明經治療風邪的要藥,也能發散本經的風邪。如果元氣不足,陽氣下陷,可以用它來提升陽氣向上運行。另外,對於脾臟麻痹,非此藥無法解除。天行時病發斑疹,頭面和身體迅速長滿,像火燒一樣,不治療幾天就會死亡。(可以用五兩升麻用水煮,用棉布沾藥汁擦洗。)小兒出斑疹和豌豆瘡,煩躁不安,治療方法與上述相同。
細辛,味道極辛辣,藥性溫熱。氣味濃厚,屬於陽性藥材。沒有毒性。是手少陰經的引經藥。(忌與狼毒、山茱萸、黃耆同用。畏懼消石和滑石。反藜蘆。產於華陰的品質最好。需陰乾。忌與生菜同食。單獨使用研磨成粉末,每次用量不可超過一錢,否則會導致氣塞不通而死亡。)主要功效是治療咳嗽氣逆、頭痛、腦痛、全身關節攣縮、風濕痹痛。能消除死肌、溫中下氣、破除痰液、開通胸中滯塞。能去除牙痛、口臭、喉嚨痹痛、鼻癰、風眼流淚、風癇癲狂、下乳不暢、汗不出和閉經。能安定內臟,有益於肝膽,疏通精氣。長期服用可以明目、使九竅通暢、身體輕健並延年益壽。治療少陰經頭痛效果極佳,但用量要少。可與獨活同用。是各種風病通用的藥物。能溫補陰經,去除內寒。能治療邪氣在內的表症,是治療頭面風痛不可缺少的藥物。與當歸、芍藥、白芷、川芎、牡丹、藁本、甘草一同使用,可以治療婦科疾病。與決明子、鯉魚膽、青羊肝一同使用,可以治療眼睛痛、口臭和牙齦腫痛。(煮取濃汁,趁熱含在口中,冷卻後吐出,病症會好轉。)
防風,味道甘甜帶辛辣,藥性溫和。屬於純陽之藥。沒有毒性。是脾胃二經的行經藥,也是太陽經的本經藥。作用如同士兵,會隨著引導而到達需要治療的部位。(忌與乾薑、藜蘆、白蘞、羌花同用。能解附子之毒。質地堅實而有油脂,頭部有節的為上品。使用時需去除蘆頭和分叉的枝條。)主要功效是治療大風病、頭暈頭痛、怕風、風邪引起的眼盲、風邪走竄全身、關節疼痛麻痹。能治療煩躁不安、頭面部游走性疼痛、四肢抽搐痙攣、金瘡內痙,是治療各種風病的通用藥物。能瀉肺氣實邪、疏散頭目中的滯氣,是清除上焦風邪的仙藥。如果誤服,會瀉人上焦元氣。也能去除濕氣,各種治療風病的藥物都有這個功效,因為風能勝濕,而且它也是藥物中的潤滑劑。藥效作用於身體上半部分的風邪,藥梢作用於身體下半部分的風邪,與澤瀉、藁本同用可療風邪。與當歸、芍藥、起石、禹餘糧同用可療婦人子宮風病。
乾薑,味道辛辣,藥性溫熱,屬於大熱之藥。氣味淡薄而味道濃厚,屬於陽中帶陰的藥材。沒有毒性。(需與秦椒同用。忌與黃芩、黃連同用。)主要功效是治療胸悶、咳嗽氣逆上氣,能溫中止血,發汗驅除風濕痹痛,治療腸澼下痢。生用時味辛,能發散寒邪,去除風寒濕痹。入肺可以利肺氣,治療肺寒咳嗽。與五味子同用可以驅除寒氣。炮製後則略帶苦味,作用穩定不移動,能溫中理脾,治療裡寒泄瀉、霍亂腹脹、腹中冷痛和中下焦寒濕。對於沉寒痼冷,腎中無陽,脈氣衰弱欲絕的情況,可以用黑附子作為引導。炮製後與補陰藥同用,能引導血藥進入氣分以產生血液,治療血虛發熱,因此產後大熱必須使用。炒黑後能止唾血、痢血和水瀉不止。(炙後研磨成粉末,用粥調服一錢,效果明顯。)治療血痢(燒至黑但不成灰,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服。)治療傷寒後陰陽失調的病症。(取四兩研磨成粉末,用熱湯調服,蓋上被子發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