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六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3)

1. 足太陰脾經穴圖

【主治】寒中食不化,大便膿血。

食竇,在天溪下一寸六分,舉臂取之。針四分,灸五壯。

【主治】胸脅支滿,膈間常有水聲。

天溪,在胸鄉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四分,灸五壯。

【主治】胸中滿,喘逆上氣,喉中聲息,婦人乳腫㿉癰。

胸鄉,在周榮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四分,灸五壯。

【主治】胸脅支滿引背痛,不得臥轉側。

周榮,在中府下一寸六分,仰而取之。針四分,灸五壯。

【主治】胸滿不得俯仰,咳逆食不下。

大包,在淵液下三寸,布胸脅中出九肋間,脾之大絡,總統陰陽諸絡,由脾灌溉五臟。針三分,灸三壯。

【主治】胸中痛,喘氣。

白話文:

【主治】因寒冷導致的消化不良,大便有膿血。

食竇穴,在天溪穴下方一寸六分的位置,舉起手臂取穴。針刺四分深,灸五壯。

【主治】胸部和脅肋脹滿,膈間經常有水聲。

天溪穴,在胸鄉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處,仰臥取穴。針刺四分深,灸五壯。

【主治】胸中脹滿,氣喘上逆,喉嚨有聲音,婦女乳房腫脹或癰瘡。

胸鄉穴,在周榮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處,仰臥取穴。針刺四分深,灸五壯。

【主治】胸部和脅肋脹滿並牽引背部疼痛,無法躺臥或翻身。

周榮穴,在中府穴下方一寸六分的位置,仰臥取穴。針刺四分深,灸五壯。

【主治】胸部脹滿,無法俯仰,咳嗽且進食困難。

大包穴,在淵液穴下方三寸,位於胸脅部第九肋間,是脾經的大絡穴,統管全身陰陽經絡,由脾臟灌溉五臟。針刺三分深,灸三壯。

【主治】胸部疼痛,氣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