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八 (2)
卷之二十八 (2)
1. 衛生易簡方
丁附散:,治翻胃嘔逆粥藥不下。
大附子(一枚,坐於磚石,四面著火,漸漸逼熱,淬入生薑汁中浸少時,如法再淬,約盡薑汁半碗許為度,去皮焙乾為末),丁香(二錢,研),二味和勻每服二錢,水一盞、粟米少許,煎七分服。
一方:,治反胃,諸藥不效,惟用驢尿熱服,日二合,食後惟吐一半,晡時又服二合,吐便定。唐貞觀中大內中五六人患此,奏知同服,皆愈,病深者七日。此藥稍有毒,不可多服。
白話文:
丁附散可以用來治療胃翻嘔逆,吃下去的粥藥都吐出來的情況。將附子一枚放在磚石上,四面用火慢慢烤熱,然後浸入生薑汁中,反覆浸泡,直到薑汁剩下半碗左右,再將附子去皮焙乾研成粉末。丁香二錢研成粉末,與附子粉混合,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和少量小米煎煮七分,服用。
另外一種方法是用驢尿治療反胃,其他藥物都不管用時可以用。每天服用兩合,飯後只吐一半,下午再服用兩合,吐完就止住了。唐朝貞觀年間,宮中五六人患有這種病,服用這種藥物後都痊癒了,病情嚴重者服用七天。不過這種藥物略帶毒性,不可多服。
一方:,治反胃欲發時,以鸕鷀嘴噙口中遂下。
一方:,用狼結喉暴乾為末,每日五分,於米飲中食之妙。
一方:,甘蔗(二分)、薑汁(一分),和勻,每服一碗,日三服則不吐。
一方:,治反胃,粥湯入胃即吐,垂死,用人參二兩、水一升煮四合,熱頓服,日再進,兼以人參煮粥,遂不吐。
一方:,白粱米汁二合,生薑汁一合和服之。
一方:,治反胃嘔逆,出食有不化者。用米粉半升,搜和成劑,丸如梧桐子大,煮熟點鹽少許,空心和汁吞下。
白話文:
一方
治療反胃欲吐時,將鸕鶿的嘴含在口中,自然就會吐出來。
一方
將狼的喉嚨暴曬乾燥,研磨成粉末,每天服用五分,加入米湯中食用,效果很好。
一方
將甘蔗(二份)和薑汁(一份)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碗,一天服用三次,就不會嘔吐了。
一方
治療反胃,粥湯一入胃就吐,病危時,用人參二兩,水一升煮至四合,趁熱一口氣喝下,一天服用兩次,同時用人參煮粥食用,就不會再嘔吐了。
一方
將白粱米汁兩合,生薑汁一合混合在一起服用。
一方
治療反胃嘔逆,食物吃下去不能消化。用米粉半升,揉搓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煮熟後加少許鹽,空腹用溫水送服。
掌中金:,治反胃極虛寒者,用大附子(一枚)、薑汁一碗,煮乾,母丁香一個,共為細末,以少許安掌中,不時舐服。
正胃散:,用白水牛喉去兩頭節,並筋膜脂肉節節取下,如阿膠片。以好米醋一大盞浸,微火翻勻炙乾,再蘸再炙,醋盡為度,存性,不見日,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
一方:,用明信煅紅去煙止。用明信為末,每服二釐,溫水下,用黑驢尿尤效。
一方:,治反胃飲食不下,用地龍屎一兩,南木香半兩為細末,神麯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陳皮薑湯送下。
白話文:
掌中金,用於治療因極度虛寒導致的嘔吐反胃。將大附子一枚、薑汁一碗煮乾,再加入一個母丁香,共同研磨成細末,取少量放在手掌中,不時舔服。
正胃散,用白水牛喉去掉兩端關節,以及筋膜和脂肪,取下像阿膠片一樣的部位。用一大盞好米醋浸泡,以微火翻炒至乾,再蘸醋再炙烤,直至醋全部蒸發為止,保持藥性,避免陽光照射,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米湯送服。
另一種方子:用明信石煅燒至紅,去除煙塵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釐,溫水送服。用黑驢尿效果更佳。
又一方法:用於治療反胃飲食不下的情況。將地龍屎一兩、南木香半兩研磨成細末,用神曲糊做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陳皮薑湯送服。
一方:,用真蛤粉、薑汁米飲食後調下一錢。
一方:,乾柿餅燒灰存性為末,好酒調下,每服一錢,不數次即愈。
《兵部手集》方,治反胃食不下,羸弱不能動,用母姜二斤搗取汁,煮薄粥食之,作粥熟時加蛤粉三錢和之,煮三五沸吃。
一方:,用粟米粉作糊,和粉丸,梧桐子大。白水熟煮,放細醋中過,任吞之半杯。原湯點醋飲之亦妙。
《千金方》:,治反胃用小苓子為末,酒調方寸匕。
一方:,治吐逆反胃,暴急有火者,用田螺,不拘多少,用新水瓷盆養之,待吐泥出去螺,將泥澄下,去清水,傾泥於紙上,只下放灰食干稠即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藿香湯送下。
白話文:
【一方】,使用真蛤粉與薑汁和米飲,飲食後調製成一錢的藥物。
【一方】,乾柿餅燒成灰,保持其活性並研磨成粉末,用好酒調製成藥物,每次服用一錢,多次服用後即可痊癒。
【兵部手集方】,治療反胃症狀,飲食不下,體弱難以行動,使用母姜二斤打汁,與稀飯一同食用,當粥快煮熟時加入三錢的蛤粉混合,再煮三至五次沸騰後食用。
【一方】,使用粟米粉做成糊狀,與粉丸混合,大小如梧桐子。用熱水煮熟後放入細醋中過濾,隨意吞服半杯。原始的湯汁點醋飲用也非常有效。
【千金方】,治療反胃症狀,使用小苓子研磨成粉末,與酒調製成藥物。
【一方】,治療嘔吐與反胃,突然且伴有火氣的症狀,使用田螺,不論數量多少,使用新的水瓷盆來養殖它們,待其吐出泥後取出螺,將泥澄清,去除清水,將泥倒在紙上,等到泥乾燥成稠狀後做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遠離食物,使用藿香湯送服。
燒針丸:,專治吐逆,此為清鎮之劑。
黃丹(不拘多少),碾細,用去皮小棗肉丸,如芡實子大。每用針簽於燈上燒灰為末,乳汁下。
棗肉平胃散:,治反胃,開理脾胃,王道之劑。用制就平胃散一料,加紅棗肉、生薑各等分,焙乾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鹽湯點服。
一方:,治翻胃積飲,用益元散,生薑自然汁澄下白腳,搜和成丸,如綠豆大,不時服效。
白話文:
「燒針丸」專門治療嘔吐,這是清熱鎮逆的藥方。將黃丹碾磨成細粉,用無皮棗肉做成如芡實大小的丸子。每次用針在燈上燒成灰,再用乳汁送服。
「棗肉平胃散」治療反胃,可以開理脾胃,是治療脾胃病的最佳藥方。將制好的平胃散、紅棗肉和生薑各等份,烘乾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空腹用鹽湯送服。
還有一種藥方治療翻胃積飲,用益元散、生薑自然汁澄清後的白色部分混合在一起,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不時服用即可見效。
2. 灸法
上脘(一穴,在臍上五寸,灸二七壯,治反胃。),中脘(一穴,在臍上四寸,灸二七壯,治反胃。),下脘(一穴,在臍上二寸,灸二七壯,治反胃。),天樞(二穴,在臍二旁各開二寸,灸三七壯。)
白話文:
上脘、中脘、下脘和天樞這四個穴位,分別位於肚臍上方五寸、四寸、二寸和肚臍兩側各開二寸處。灸上脘、中脘、下脘各二七壯,可以治療反胃;灸天樞各三七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