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四 (1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十四 (16)

1. 治風藥例

【始初行氣開表散寒】,必用羌活(主賊風,失音不語,多癢血癩,手足不遂,口眼喎斜,肢節疼痛,一身盡痛,又去溫濕風。),獨活(主諸疾風,(百節痛,風無久新者,又風毒齒痛。)防風(主大風,頭眩痛,風邪目盲,風行周身,骨節疼痹,四肢攣急,治風通用,除上焦風邪之仙藥,又風藥中潤)劑。細辛(諸風痛用,頭面風痛不可缺。

治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消死肌,風癇闐疾。),升麻(手足陽明傷風的藥,用發散本經風頭淚出。),荊芥(治頭風目眩,婦人血風等病,產後中風。),薄荷(主賊風,傷寒發汗,通利關節,傷風、頭及風、風氣壅並,小兒風涎,驚風中熱。),蟬蛻(治頭風目眩,又風氣客,皮膚瘙癢不已。

),殭蠶(治中風失音不可缺。),白花蛇(主中風濕痹不仁,筋脈拘急,口眼喎斜,半身不遂,骨節疼痛,大風疥癩,暴風瘙癢,此蛇治風速於諸蛇。),烏蛇(主諸風癮疹,疥癬,皮膚不仁,頑痹。)

白話文:

一開始要疏通氣機,打開體表,驅散寒氣,一定要用羌活(主要治療外來的風邪,導致失聲不能說話、全身搔癢、麻瘋病、手腳無法活動、口眼歪斜、肢體關節疼痛、全身疼痛,還能去除溫濕之風邪)。

獨活(主要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如全身關節疼痛,不論風邪是新是久都能治療,還能治風邪引起的牙痛)。

防風(主要治療嚴重的風邪,如頭暈頭痛、風邪引起的眼睛失明、風邪在全身遊走、骨節疼痛麻木、四肢痙攣,是治療各種風邪的通用藥,能清除上焦風邪的良藥,也是風藥中比較滋潤的藥)。

細辛(各種風邪引起的疼痛都可用,特別是頭面部的風邪疼痛不可或缺。可以治療全身關節攣縮、風濕痹痛、清除壞死的肌肉、風邪引起的癲癇)。

升麻(是治療手足陽明經受風的藥,能發散本經風邪,緩解眼淚流不停的症狀)。

荊芥(治療頭風眩暈、婦女血風等疾病、產後中風)。

薄荷(主要治療外來風邪、傷寒發汗、疏通關節,治療傷風、頭部及風邪、風氣壅塞,還能治療小兒風痰、驚風中暑)。

蟬蛻(治療頭風眩暈,還能治療風邪侵襲、皮膚搔癢不止)。

殭蠶(治療中風失聲不可或缺)。

白花蛇(主要治療中風濕痹麻木、筋脈拘攣、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骨節疼痛、麻風病、突發的風疹瘙癢,此蛇治療風邪的速度比其他蛇都快)。

烏蛇(主要治療各種風疹、疥癬、皮膚麻木、頑固性痹症)。

2. 寒藥治例

【上焦寒者】,必用人參(治肺受寒邪喘嗽。),細辛(溫陰經,去內寒,治邪在裡之表。),乾薑(主用發散寒邪,出汗,去風寒濕痹。利肺氣,治肺寒咳嗽。炮之溫脾理中,治理寒濕,泄痢脹滿及腹中冷痛,中下焦寒濕,又沉寒固冷,腎中無陽,脈氣欲絕。),麻黃(主傷寒頭痛,發表邪,出汗,去表上寒邪及榮中寒。

),藁本(治寒邪結郁及頭痛,頂巔痛,大寒犯腦,腦齒痛。),附子(主風寒咳逆邪氣,腰脊風寒,陰毒傷寒,中寒四肢厥逆,心腹冷痛,除腎中寒。甚補命門火衰,風邪。),麻黃(主中風傷寒頭痛,發汗,止咳逆上氣。),白芷(治風痛用,去肺經風熱,風頭痛,中風寒熱解利藥也。

),蒼朮(主大風在身面,風眩頭痛。),乾薑(出汗,散寒邪,去風濕痹。),生(散風寒痰嗽。),藁本(太陽經風藥,除頭風。),杜若(主風入腦戶,頭腫痛。),天麻(主頭風,諸風痹,四肢拘攣。),蔓荊子(主風頭痛,腦鳴,頭昏悶,散風邪,除目睛痛。),蒼耳(主風痛,頭寒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攣。

),秦艽(主風濕風痹,肢節疼痛,身攣急,療風無問新久。),槐白皮(主中風皮膚不仁。),槐膠(主一切風,化痰,急風口噤,四肢不收,頑痹,或毒風周身如蟲行,或破傷風。),桑枝條(治遍身風癢,風氣拘攣。),葉(主風痛出汗。),辛夷(主風,頭腦痛,解肌。

),芥子(治風腫毒及麻痹。),枳殼(治遍身疹,風痛,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腸風痔疾,通利關節,主皮毛。),沉香(散風治麻痹,骨節不仁,風濕皮膚癢。),龍腦香(主大人小兒風涎閉壅,散氣,通利關膈。),瓜蒂(主風癇,喉風,痰涎壅塞。),蜀椒(主大風,汗不出。

),蔥白(主中風,面目腫,喉痹不通。),皂莢(主風痹,死肌,邪氣,陽事不舉,佐以白朮,除寒濕之聖藥,主用發汗行表熱則溫中行內。),半夏(治形寒飲冷傷肺而嗽。),酒(御風寒冷氣。)

【中焦寒者】,必用威靈仙(去腹中冷滯,去膈上痰水,腰脊冷痛。),仙茅(主心腹冷氣,不能食,腰腳氣冷攣痹。),良薑(主胃中冷逆衝心,霍亂腹痛。),縮砂蜜(主虛勞冷瀉,腹中冷痛。),木香(治心腹積年冷氣。),蓽澄茄(主心腹冷痛,腎氣膀胱冷。),肉豆蔻(治積冷心腹痛,脾胃虛冷吐逆,泄瀉之要藥。

),白豆蔻(主積冷氣,胃寒吐逆。),草豆蔻(治風寒客邪在胃口,止嘔吐霍亂,去心胃客寒作痛,調散冷氣甚利。),桂(溫中,治心腹冷痛,下焦寒冷,秋冬下部腹痛經。薄者為桂枝,發表散風寒。),益智子(治脾胃受寒邪,止嘔吐涎唾。),厚朴(溫中,治胃中冷逆氣。

白話文:

[寒藥治例]

上焦寒者

  • 必須使用人參:治療肺部受寒邪引起的喘嗽。
  • 細辛:溫暖陰經,去除體內寒邪,治療邪氣在裡面的表症。
  • 乾薑:主要用於發散寒邪,使身體出汗,去除風寒濕痹。能疏通肺氣,治療肺寒咳嗽。炮製後可溫脾理中,治療寒濕引起的泄瀉、腹脹滿及腹中冷痛,也可用於中下焦寒濕,以及沉寒固冷、腎陽不足、脈氣衰微等情況。
  • 麻黃:主要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發散邪氣,使身體出汗,去除表層及營衛之中的寒邪。
  • 藁本:治療寒邪鬱結引起的頭痛、巔頂痛,以及大寒侵犯腦部引起的腦齒痛。
  • 附子:主要治療風寒引起的咳嗽、邪氣,腰背風寒,陰毒傷寒,中寒引起的四肢厥冷、心腹冷痛,去除腎中寒邪。能大補命門火衰,也可治風邪。
  • 麻黃:主要治療中風傷寒引起的頭痛,使身體出汗,止咳逆上氣。
  • 白芷:用於治療風痛,去除肺經風熱引起的風頭痛,是治療中風寒熱的藥物。
  • 蒼朮:主要治療大風侵襲身體面部,引起的頭暈頭痛。
  • 乾薑:使身體出汗,散寒邪,去除風濕痹痛。
  • 生薑:散風寒,治療痰嗽。
  • 藁本:是太陽經的風藥,可去除頭風。
  • 杜若:主要治療風邪侵入腦戶引起的頭腫痛。
  • 天麻:主要治療頭風,各種風痹引起的四肢拘攣。
  • 蔓荊子:主要治療風引起的頭痛、腦鳴、頭昏悶,散風邪,去除眼部疼痛。
  • 蒼耳:主要治療風痛、頭寒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攣。
  • 秦艽:主要治療風濕風痹,肢體關節疼痛,身體拘攣,治療各種風症,不論病程長短。
  • 槐白皮:主要治療中風引起的皮膚麻木不仁。
  • 槐膠:主要治療各種風邪,化痰,治療急風引起的口噤、四肢不收、頑固痹症,或毒風侵襲全身如蟲行,或破傷風。
  • 桑枝條:治療全身風癢、風氣拘攣。
  • 桑葉:治療風痛,使身體出汗。
  • 辛夷:主要治療風邪、頭腦痛,解肌。
  • 芥子:治療風腫毒及麻痹。
  • 枳殼:治療全身疹子、風痛、大風侵襲皮膚,如麻豆般苦癢,腸風痔疾,疏通關節,主要作用於皮膚毛髮。
  • 沉香:散風,治療麻痹、骨節不仁、風濕皮膚癢。
  • 龍腦香:主要治療大人小孩風涎閉塞,散氣,疏通膈膜。
  • 瓜蒂:主要治療風癇、喉風、痰涎壅塞。
  • 蜀椒:主要治療大風,使身體出汗。
  • 蔥白:主要治療中風,面目腫脹,喉痹不通。
  • 皂莢:主要治療風痹、死肌、邪氣、陽事不舉,與白朮同用,是去除寒濕的良藥。主要用於發汗,散表熱,溫中,使藥力由內而外發散。
  • 半夏:治療因身體受寒、飲冷導致肺受損而引起的咳嗽。
  • 酒:可以抵禦風寒冷氣。

中焦寒者

  • 必須使用威靈仙:去除腹中冷滯,去除膈上的痰水,治療腰背冷痛。
  • 仙茅:主要治療心腹冷氣,不能進食,腰腿氣冷攣痹。
  • 良薑:主要治療胃中冷逆衝心,霍亂腹痛。
  • 縮砂蜜:主要治療虛勞引起的冷瀉,腹中冷痛。
  • 木香:治療心腹多年積聚的冷氣。
  • 蓽澄茄:主要治療心腹冷痛,腎氣膀胱寒冷。
  • 肉豆蔻:治療積冷引起的心腹痛,脾胃虛冷引起的嘔吐、泄瀉的重要藥物。
  • 白豆蔻:主要治療積聚的冷氣,胃寒嘔吐。
  • 草豆蔻:治療風寒客於胃口,止嘔吐霍亂,去除心胃寒邪作痛,調散冷氣,作用很強。
  • 桂:溫暖中焦,治療心腹冷痛、下焦寒冷、秋冬季節下腹疼痛。薄者為桂枝,能發散風寒。
  • 益智子:治療脾胃受寒邪,止嘔吐涎沫。
  • 厚朴:溫暖中焦,治療胃中冷逆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