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九十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十一 (6)

1. 通治諸方

補中益氣湯,治痘疹發熱難出,或脾胃虛陷發熱及陷附倒靨。此能補中益氣,可以為痘疹之內托十分穩當,寒熱得中而無太過不及之弊。內有參耆以補元氣,有當歸可以生血,有白朮、陳皮以健脾,有升麻、柴胡以發表托毒不致內陷,此正所謂痘疹正藥,痘疹家多未之載其功效,其亦未能用也歟?

人參,黃耆(各一錢),當歸,白朮(各五分),陳皮,甘草,升麻,柴胡(各三分)

上水一盞加薑棗煎五分,不拘時服。寒加肉桂、乾薑;熱加黃芩、黃連;血不行者,加紫草;渴加麥門冬。

四君子湯,治痘疹脾胃虛弱,不思飲食,氣弱不能載痘,頂陷灰白宜用之。(方見胃門。)

六君子湯,治痘疹脾胃虛弱,泄瀉不食。即四君子加半夏、陳皮。

八珍湯,治痘疹氣血兩虛不能載毒,故有內陷不起或枯澀不潤,或不灌漿,或不結靨,多是氣血不足故也。不拘日期並宜服。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芎,芍藥,地黃

上等分,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五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十全大補湯,治證同前,但虛之甚則又宜此。即八珍湯加黃耆、肉桂是也。

小承氣湯,治痘疹熱甚內蘊不出,渴喘煩悶,手足心並脅下有汗,或譫語驚搐,二便秘澀者,宜用。微下之,則內毒不留,痘亦輕快,報點欲出不可服。

大黃,枳實,甘草(各等分)

上水一盞加棗三枚,煎五分,食前溫服。

化毒湯,治痘疹已出未出。

紫草,天麻,甘草(炙。各等分。)

上銼每服一二錢,水一盞、糯米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作數次溫服。此方名為化毒,至於主治無不切要。痘疹欲出,渾身壯熱,不思飲食,服此一劑,則安而內消。已有一兩顆出,則解其半。此藥善能解痘疹之毒。

胡荽酒,能通心竅,故治痘疹已發未發,或痛或癢,皆可用之,則瘡瘍易出而無壅滯,若大便利者不可用,胡荽能利大腸故也。胡荽連根二三兩細切,以酒二大盞煎熱,以胡荽沃其中,以物蓋密勿泄氣,候冷去滓復溫,從頭頂面目胸腹背膂微塗之,令遍,勿多塗面。錢氏用胡荽煎酒,口噴房中壁上及衣,使其氣襲患人,而避穢惡之氣,而快痘疹不致壅遏。

稀痘酒,最能散毒稀痘。

麻黃(泡,去節),紫草(各二兩)

上二味細切,布囊盛之,浸無灰酒一小壇,泥封固。凡遇天行小兒發熱時,與半杯一杯,量兒大小服,出微汗為佳。

滑血散,治痘疹血虛血滯,或出遲,或倒靨,灰白不紅,或黑而焦。

赤芍藥(酒浸,炒),當歸尾(酒炒),川芎,紫草,紅花(各三錢),血竭(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不飲酒者紫草湯下。《理辨》滑血散只是芍藥一錢為末,每服酒調下。大抵芍藥主時行寒熱,消癰腫,故治痘疹行血散毒,榮衛得其通暢,是之取耳。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 用於治療痘疹發燒難以發出,或是因為脾胃虛弱下陷導致發燒,以及痘疹陷落變成倒靨的情況。這個方子能補益中氣,可以作為痘疹內托的穩固基礎,使身體的寒熱達到平衡,避免過熱或過冷的情況。方中有參、耆來補充元氣,當歸可以養血,白朮、陳皮可以健脾,升麻、柴胡可以發散並托出毒素,避免毒素內陷。這正是所謂治療痘疹的正藥,但很多痘疹方面的醫家沒有記載它的功效,或許是他們還不擅長使用吧?

(藥方組成:人參、黃耆各一錢,當歸、白朮各五分,陳皮、甘草、升麻、柴胡各三分。)

使用方法:用水一碗,加入生薑、紅棗煎煮五分,不拘時間服用。如果怕冷可以加入肉桂、乾薑;發熱可以加入黃芩、黃連;血行不暢可以加入紫草;口渴可以加入麥門冬。

四君子湯: 用於治療痘疹患者脾胃虛弱,食慾不佳,氣虛不能夠托起痘疹,導致痘疹頂端凹陷呈現灰白色的情況。(藥方請參考胃門相關內容。)

六君子湯: 用於治療痘疹患者脾胃虛弱,出現腹瀉、不思飲食的情況。就是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入半夏、陳皮。

八珍湯: 用於治療痘疹患者氣血兩虛,不能夠托起毒素,因此出現毒素內陷、痘疹無法正常發出、乾枯不潤澤、無法灌漿、無法結痂的情況,大多是因為氣血不足造成的。不論發病時間長短都可以服用。

(藥方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芎、芍藥、地黃。)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等分,每次取二錢,用水一碗煎煮五分,去渣後溫服,不拘時間。

十全大補湯: 治療的情況和八珍湯相似,但是如果虛弱的情況更嚴重,則適合使用這個方子。就是在八珍湯的基礎上加入黃耆、肉桂。

小承氣湯: 用於治療痘疹患者發熱嚴重,毒素蘊積在體內無法發出,出現口渴、喘氣、煩躁、手腳心和脅下出汗,或者胡言亂語、抽搐、大小便不通暢的情況。稍微使用這個方子通便,則體內毒素不會停留,痘疹的情況也會減輕。痘疹即將發出時,不宜服用。

(藥方組成:大黃、枳實、甘草各等分。)

使用方法:用水一碗,加入紅棗三枚,煎煮五分,飯前溫服。

化毒湯: 用於治療痘疹已經發出或尚未發出的情況。

(藥方組成:紫草、天麻、炙甘草各等分。)

使用方法:將藥材切碎,每次取一二錢,用水一碗,加入糯米一百粒,煎煮至五分去渣,分多次溫服。這個方子名為「化毒」,治療效果非常重要。痘疹將要發出時,身體發熱嚴重,食慾不佳,服用這個藥一劑,就能夠安定並化解體內毒素。如果已經發出了一兩顆痘疹,則能解除一半的毒性。這個藥善於解痘疹之毒。

胡荽酒: 能夠疏通心竅,因此可以用於治療痘疹已經發出或尚未發出,出現疼痛或搔癢的情況,都可以使用,則痘瘡容易發出而不會被阻塞。如果大便容易排泄,則不可以使用,因為胡荽能夠促進大腸蠕動。將帶根的胡荽二三兩切碎,用酒兩大碗煎熱,將胡荽放入酒中浸泡,用東西蓋嚴,避免散氣,等冷卻後去渣再加溫,從頭頂、面部、胸腹、背部等處稍微塗抹,使其遍佈全身,不要在臉上塗太多。錢氏使用胡荽煎酒,噴在房間牆壁和衣服上,使其氣味能讓患者吸入,藉此避開污濁之氣,加速痘疹發出而不致於阻塞。

稀痘酒: 最能散解毒素,使痘疹稀疏。

(藥方組成:麻黃(泡過、去節),紫草各二兩。)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用布袋裝好,浸泡在一小壇沒有灰的酒中,用泥封好。每當遇到天行疾病導致小兒發熱時,根據小兒體型大小,給予半杯或一杯,使微微出汗為佳。

滑血散: 用於治療痘疹患者血虛血滯,導致痘疹發出遲緩,或者出現倒靨,痘疹顏色灰白不紅,或黑而焦枯的情況。

(藥方組成:赤芍藥(酒浸泡後炒)、當歸尾(酒炒)、川芎、紫草、紅花各三錢,血竭一錢。)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用熱酒調服,不飲酒者可以用紫草湯送服。《理辨》認為滑血散只是用芍藥一錢研末,每次用酒調服。大致上來說,芍藥主要治療時行寒熱,消除癰腫,因此用來治療痘疹能活血散毒,使身體的營衛之氣暢通,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