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六 (1)

1. 郁證敘論

《內經》曰: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然調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

啟玄子曰:木鬱達之,謂吐之,令其條達;火鬱發之,謂汗之,令其疏散;土鬱奪之,謂下之,令無壅礙;金鬱泄之,謂滲泄解表利小便也;水鬱折之,謂抑之,制其沖逆也。

滑氏曰:木性本條達,火性本發揚,土性本沖和,金性本肅清,水性本流通。五者一有所郁,斯失其性矣。

達、發、奪、泄、折,將以治其鬱而遂其性也。

王安道曰:凡病之起,多由於郁。郁者,滯而不通之義。或因所乘而為郁,或不因所乘本氣自病郁者,皆郁也,豈惟五運之變能使然哉!郁既非五運之變可拘,則達之、發之、奪之、泄之、折之之法,固可擴而充之矣。可擴而充,其應變不窮之理也歟!且夫達者,通暢也。

白話文:

王安道說:所有的疾病,大部分都源於鬱結。鬱結的意思就是阻塞不通。有的是因為外邪入侵而導致鬱結,有的則是本身氣機不調而導致鬱結,總之,凡是阻塞不通的,都是鬱結,難道只有五運之變才能引起鬱結嗎?既然鬱結不只是由五運之變造成的,那麼疏通、發散、排泄、宣洩、抑制這些方法,就可以擴展運用,應用到更多情況。可以擴展運用,這就是應變無窮的道理呀!而且,疏通的意思就是通暢。

如肝性急怒氣逆,胠脅或脹,火時上炎,治以苦寒辛散而不愈者,則用升發之藥,加以厥陰報使而從治之。又如久風入中為飧泄,及不因外風之入,而清氣在下為飧泄,則以輕揚之劑,舉而散之。凡此之類,皆達之之法也。王氏以吐訓達,不能使人無疑。以其肺金盛而抑制肝木歟?則瀉肝氣舉肝氣可矣,不必吐也;以為脾胃濁氣下流,而少陽清氣不升歟?則益胃升陽可矣,不必吐也。

雖然,木鬱固有吐之之理,今以吐字總該達字,則凡木鬱皆當用吐矣,其可乎哉?至於東垣所謂食塞肺分,為金與土旺於上而剋木。夫金之剋木,五行之常道,固不待夫物傷而後能也。且為物所傷,豈有反旺之理?若曰吐,去其物以伸木氣,乃是反思木鬱而施治,非為食傷而施治矣。

夫食塞胸中而用吐,正《內經》所謂:其高者,因而越之之義耳,不勞引木鬱之說以及之也。四郁皆然。

白話文:

例如肝氣鬱結,表現為急躁易怒,氣逆胸悶,脅肋疼痛或脹滿,火氣上炎,用苦寒辛散的藥物治療卻不見效,就要用升發的藥物,配合厥陰經的輔助治療。又如久風入體導致的消化不良,或者並非外風侵入,而是清陽之氣下降導致的消化不良,就要用輕揚的藥物,提升陽氣,散去病邪。這些都是使病邪宣達的治療方法。

王氏以“吐”來解釋“達”,難免讓人產生疑惑。如果認為是肺金過盛抑制了肝木,那就可以瀉肝氣、舉肝氣,不必用吐法;如果認為是脾胃濁氣下陷,少陽清陽之氣不升,那就應該補益脾胃,升提陽氣,也不必用吐法。

雖然,肝氣鬱結確實有吐法治療的道理,但現在用“吐”字概括“達”字,就意味着凡是肝氣鬱結都應該用吐法,這是否合理呢?東垣認為食積阻塞肺部,是金土過旺在上而剋制了木氣。金剋木,是五行相剋的常理,並不需要等到外物侵犯才出現。而且,受到外物侵犯,怎麼會有反旺的道理呢?如果說吐法是要去除外物,使木氣得以舒展,那也就是針對肝氣鬱結而施治,而不是針對食積而施治了。

2. 諸病有郁治之可開

戴氏曰:郁者,結聚不得發越也。當升不升,當降不降,當變化不得變化,故傳化失常,而鬱病作矣。大抵諸病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或藥雜亂而成郁,故凡病必參郁治。

白話文:

戴先生說:「鬱症是指身體內的氣血、水液等物質無法正常流通,形成阻塞和積聚的情況。例如應該上升的氣不能上行,應該下降的液體不能下行,或者該轉化的物質未能及時轉化,這些都可能導致消化系統功能紊亂,進而出現鬱病症狀。大多數疾病都有可能會伴隨著鬱症,或者是因為長期情緒抑鬱引致疾病,或是因病情長時間未見好轉而產生心理壓力,又或者是用錯了藥物造成病情混亂。因此,在治療任何疾病的時候都要考慮到是否有鬱症的存在,並進行相應的治療。」

3. 郁證大率有六

丹溪曰: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郁怫,諸病生焉。郁證大率有六:曰氣鬱,胸脅疼痛,脈沉而澀;曰濕鬱,周身走痛或關節疼痛,遇陰而發,肺沉而細;曰熱鬱,瞀悶煩心尿赤,脈沉而數;曰痰鬱,動則喘息,脈沉滑;曰血鬱,四肢無力,能食便血,脈沉而芤;曰食鬱,噯酸腹飽,不喜飲食,左手脈平,右手脈緊。

或七情之邪郁,或寒熱之交侵,故為九氣怫鬱之候;或兩濕之侵凌,或酒漿之積聚,故為留飲濕鬱之疾。又如熱鬱而成痰,痰鬱而成癖,血鬱而成癥,食鬱而成痞滿,此必然之理也。

白話文:

丹溪說,氣血調和,百病不生。一旦出現鬱結,各種疾病就會產生。鬱證大致分為六種:氣鬱,表現為胸脅疼痛,脈沉而澀;濕鬱,表現為周身疼痛或關節疼痛,遇陰天加重,脈沉而細;熱鬱,表現為昏悶煩躁,尿赤,脈沉而數;痰鬱,表現為活動時喘息,脈沉滑;血鬱,表現為四肢無力,能吃飯卻便血,脈沉而虛;食鬱,表現為噯氣、腹脹、不喜飲食,左手脈平,右手脈緊。

鬱證的形成,可能是七情之邪的鬱結,也可能是寒熱交替的侵襲,因此出現九種氣鬱的症候;也有可能是濕氣過盛的侵凌,或是酒漿積聚,導致留飲濕鬱的病症。此外,熱鬱可化為痰,痰鬱可化為癖,血鬱可化為癥,食鬱可化為痞滿,這些都是必然的道理。

4. 脈候

郁脈多沉伏,或結或促或代。

《診家樞要》云:氣、血、食、積、痰、飲,一有留滯於其間,脈必因之而止節矣。但當求其有神,何害之有?夫所謂有神者,即經所謂有胃氣也。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在講述「鬱脈」的情況。「鬱脈」是指脈象深藏不露,常見的是沈脈和伏脈,也可能出現緩慢或者短暫停止的情況(如結脈、促脈、代脈)。 《診家樞要》提到,如果人體內存在著氣、血、食、積、痰、飲等物質的阻塞,那麼脈搏就會因此而出現停頓或異常。但是隻要這些阻塞沒有影響到人的生命力(也就是「有神」),就不會對健康造成太大的危害。這裡所說的「有神」就是指具有良好的消化功能(也就是「有胃氣」)。

5. 經治五郁

帝曰: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然調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之。(滑氏云:調氣過折以其畏,此治郁之法也。謂欲調其氣,當即其過者而折之以其所畏。蓋以郁之為郁也,或內或外,或在氣或在血,必各有因。治之之法,或汗或下,或吐或利,各當求其所因而折之。

夫如是,郁豈有不畏乎?故下總之曰:所謂瀉之之義可見矣。不必執以達之為吐,發之為汗云也。)

(王安道曰:如水鬱折之,折者,制御也,伐而銼之也,漸殺其盛也。如腫脹之病,水氣淫溢而滲道以塞。夫水之所不能勝者土也。今胃氣衰弱,不能制之,故反受其侮。治當實其脾土,資其運化,俾可以制水而不敢犯,則滲道達而後愈。或病勢既旺,非上法所能遽制,則用瀉水之劑伐而銼之。

白話文:

皇帝問岐伯,如果身體裡有很嚴重的鬱結,要怎麼治療呢?岐伯說,要調整氣機,對於過於旺盛的部分,要用它害怕的方式去削弱它,這就是所謂的瀉法。

滑氏解釋說,要調整氣機,就要針對過於旺盛的部分,用它害怕的方式去削弱它。因為鬱結的產生,可能是內在或者外在因素,也可能存在於氣機或者血脈,一定有其病因。治療的方法,可能是發汗、瀉下、吐瀉或者利水,都要根據病因來選擇適合的方法。

這樣一來,鬱結豈有不被消除的呢?所以總而言之,瀉法就是用各種方法消除鬱結。不必拘泥於一定要用吐法來達到疏通,或者用發汗法來排出鬱結。

王安道進一步補充說,就如同水氣淤積阻塞經絡,治療方法就是控制住它,削弱它,讓它慢慢消失。就比如腫脹疾病,水氣過盛溢出,導致經絡阻塞。水無法克制土,如今胃氣虛弱,無法制約水氣,反而被水氣所侵犯。治療應當補益脾土,增強其運化功能,使其能夠制約水氣,使其不敢再犯,如此經絡通暢,疾病才會痊癒。如果病情已經很嚴重,單靠補益脾土無法迅速控制病情,則要用瀉水藥物削弱水氣,讓它慢慢消失。

或去菀陳莝,開鬼門,潔淨府,三治備舉迭用,以漸平之。王氏所謂抑之,制其沖逆,正欲折銼其泛溢之勢也。夫實土者,守也,泄水者,攻也,兼三治者廣略而決勝也。守也,攻也,廣略也,雖俱為治水之法,然不審病之虛實久近淺深,雜焉而妄施,其不傾踣者鮮矣。夫五郁之病,故有法以治之,然邪氣久客,正氣必損。

今邪氣雖去,正氣豈能遽乎哉?苟不平調正氣,使各安其位,復其常於治郁之餘,則猶未足以盡治法之妙,故又曰:然調其氣。苟調之,而其氣猶未服而或過,則當益其所不勝以制之,如木過者,當益金,金能制木,則木斯服矣。所不勝者,所畏者也。故曰:過者折之以其畏也。

白話文:

可能需要先清除積聚的廢物,打開身體的排毒通道,淨化內部環境,並運用三種治療方法交替使用,循序漸進地緩解病情。王氏所提倡的抑制方法,指的是控制病情的急劇變化,目的是要制止病邪的蔓延擴散。實際上,固守脾土、疏泄水液,以及綜合運用三種治療方法,都是廣泛而有效的治療策略。固守、攻伐、廣略,雖然都是治療疾病的策略,但如果不仔細辨別患者虛實、病程長短、病情輕重,就胡亂使用,往往會導致病情加重。五鬱症的治療,有其固定的方法,但邪氣入侵時間長了,正氣必然受損。

現在邪氣雖然消退,但正氣不可能馬上恢復。如果沒有調節正氣,使各個臟腑功能恢復正常,即使消除了鬱結,也無法達到治療的最佳效果,所以才說要調和氣血。如果調和氣血後,氣血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或者出現過度的情況,就要用相克的元素來抑制它,就像木氣過盛,就要用金氣來抑制,因為金克木,木氣就會得到控制。所不勝,就是被克制的意思。所以說,過度的情況,就要用相克的元素來制止它。

夫制物者,物之所欲也;制於物者,物之所不欲也。順其欲則喜,逆其欲則惡。今逆之以所惡,故曰所謂瀉之。)

白話文:

控制事物的人,是因為他能滿足事物的需求;被事物控制的人,則是他不能接受的事物。如果能夠按照他的需求來進行,他就會感到高興;如果不按照他的需求來進行,他就會討厭它。現在我們用的是他討厭的方式去控制他,所以叫做「消減」或「削弱」的力量。

6. 久病者當兼解鬱

諸病久則氣滯血凝而成鬱結,治之雖各因其證,當兼之以解散,固不可不知也。鬱滯一開,則氣血通暢,而諸病各自以其方而易愈也。今之病久,每每用本病之藥而不奏效者,皆其鬱之之故也。醫者殊不悟此,治之弗效,妄變他方,愈變愈訛,而病劇矣。此郁之為治也,亦不容以少緩,當為醫者之熟知也。

白話文:

許多疾病拖延久了,就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凝滯成塊,形成鬱結。治療這些疾病雖然各有其方法,但都應該兼顧解散的方法,這是不可不知的。鬱結一旦消散,氣血就能通暢,各種疾病也能依照其各自的藥方,更容易痊癒。現在很多疾病久治不愈,往往是因為長期用本病的藥物卻沒有效果,都是因為鬱結的緣故。醫生卻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治療無效後就胡亂改變藥方,越改越錯,反而加重病情。治療鬱結不能拖延,這一點應該成為所有醫生的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