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五 (4)
卷之二十五 (4)
1. 發表方
治瘟疫初作,必先服心統方、升麻柴胡湯、六神通解等湯熱服,被覆取汗;如不汗,再一服,有汗為度;如難汗,可用麻黃一握,煎沸湯一盆,令病人仰臥曲膝,將沸湯盆放曲膝下空處,卻將夾被連頭覆之,汗即出,俟周身透足底濈濈然為度。
三黃石膏湯,治疫癘大熱而躁。
石膏(生,三錢),黃芩,黃柏,黃連,豆豉(半合),麻黃(八分),梔子(五枚,打碎)
白話文:
治療瘟疫初期,首先要服用心統方、升麻柴胡湯、六神通解等湯藥,用熱水服用,蓋好被子,使病人發汗。如果不出汗,再服用一次,出汗即可。如果難以出汗,可以用麻黃一把,煎成一盆沸水,讓病人仰卧屈膝,將沸水盆放在屈膝處,用被子蓋住病人,包括頭部,這樣就會出汗,等到全身汗水滲透至腳底,微微冒汗為止。
三黃石膏湯,用於治療瘟疫引起的發熱躁狂。
石膏(生,三錢)、黃芩、黃柏、黃連、豆豉(半合)、麻黃(八分)、梔子(五枚,打碎)
水二盞,煎一盞,連進三四盞則愈。
(太無)神朮散,治四時瘟疫,頭痛項強,寒熱身痛,專主山嵐瘴氣。
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石菖蒲,藿香(各一錢),
水盞半,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服。減菖蒲加香附,名神朮散氣散。
黃連解毒湯,治時疫以經汗解,或因飲食復劇,大熱煩悶,乾嘔口燥,呻吟錯語不睡。(方見火門。)
白話文:
用兩盞水煎成一盞,連續喝下三到四盞就能痊癒。太無神朮散可以治療四季瘟疫,症狀包括頭痛、頸項僵硬、寒熱交替、全身疼痛,特別適合治療山嵐瘴氣。藥方包括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石菖蒲、藿香各一錢,用半盞水、三片薑、一枚棗煎煮八分,服用。如果減少石菖蒲,增加香附,就叫做神朮散氣散。黃連解毒湯可以治療因經汗而導致的時疫,或因飲食不當而加重病情,表現為高燒、煩躁、乾嘔、口乾舌燥、呻吟、語無倫次、難以入睡。藥方請見火門。
竹葉石膏湯,治時病傷寒疫癘,表裡俱虛,發熱心煩,已得汗解,內無津液,少氣欲吐。(方見暑門。)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的文字是在描述一個名叫「竹葉石膏湯」的藥方,其功效是治療當時流行的感冒和瘟疫等疾病,症狀包括身體內部虛弱、發燒且心情煩躁,並且已經出汗但沒有足夠的水分補充,有疲倦想嘔吐的情況。
簡而言之,這個藥方主要是用來治療因感染病毒或細菌而引發的一系列病症,如高溫不退、情緒不安定以及口渴等等。在使用此藥物之前,必須先確定患者是否符合上述症狀,並遵照醫生指示服用適當劑量。
2. 瘟毒發斑劑
升麻葛根湯
升麻,芍藥,葛根,甘草(各等分),
上水煎。甚加玄參去芍藥、葛根,名升麻湯。
人參白虎湯,治熱毒疫深,內外結熱,舌卷鼻黑如煤,狂言面赤,發斑如錦。五日可治,
六七日不可治。宜,陽毒升麻湯,。(方見傷寒門)。瘟毒發斑,身無熱,煩渴大便實者,宜,調胃承氣湯,。(方見傷寒門。)
白話文:
升麻葛根湯
升麻、芍藥、葛根、甘草(各等份),
以上藥材用水煎服。若病情嚴重,可加入玄參,並去除芍藥、葛根,稱為升麻湯。
人參白虎湯
人參白虎湯用於治療熱毒疫病深入肌膚,內外皆有熱症,舌頭捲曲、鼻孔發黑如煤炭,神志不清、面頰發紅、身上出現斑點如錦繡。此方可在五天內治癒,
六七天後則難以治癒。若患者屬於陽毒,則宜用陽毒升麻湯。(此方可參考傷寒門)
瘟毒發斑,身體無發熱,口渴、大便乾結者,宜用調胃承氣湯。(此方可參考傷寒門)
升麻葛根湯
將升麻、芍藥、葛根、甘草四味藥材以等量混合,用水煎煮服用。如果病情加重,可以加入玄參,同時去掉芍藥和葛根,這個方子就叫做升麻湯。
人參白虎湯
人參白虎湯用於治療由熱毒引起的重症,表現為身體內外都發熱,舌頭捲曲、鼻子發黑,神志不清、面部發紅、身上出現紅色的斑點。如果使用此方五天內可以治癒,
但六七天後就難以治癒了。如果患者屬於陽性毒素引起的疾病,就應該用陽毒升麻湯。(這個方子可以在傷寒門中找到)
如果患病後出現紅色斑點,身體沒有發熱,卻感到口渴、大便乾結,就應該服用調胃承氣湯。(這個方子可以在傷寒門中找到)
黑奴丸,治陽毒發斑,煩躁大渴,時瘟疫六七日未得汗,脈洪大或數,面赤目脹,身疼熱躁,狂言欲走,口噤難言,為壞傷寒。醫所不識,棄為死人。心前溫暖,灌下即活。
麻黃,黃芩,釜底煤,灶突墨,梁上塵,小麥奴,大黃,芒硝(各等分),
上為末,蜜丸,彈子大。新汲水化開服,飲水盡足當發寒,寒已汗出乃瘥。若時頃不出汗再服一丸,須見微利。若不大渴不可服。
白話文:
黑奴丸可以治療陽毒發斑,患者會感到煩躁、口渴,並且在染上瘟疫六七天後仍沒有出汗,脈搏又快又強,臉頰通紅,眼睛腫脹,身體疼痛,熱得煩躁不安,胡言亂語想跑,嘴巴緊閉說不出話,這是屬於不好的傷寒。一般的醫生不認識這種病,往往會放棄治療,認為患者必死無疑。但是如果患者胸口仍然溫暖,只要灌下黑奴丸就能起死回生。
麻黃,黃芩,釜底煤,灶突墨,梁上塵,小麦奴,大黃,芒硝(各等分),
上為末,蜜丸,彈子大。新汲水化開服,飲水盡足當發寒,寒已汗出乃瘥。若時頃不出汗再服一丸,須見微利。若不大渴不可服。
黑奴丸的藥方如下:麻黃、黃芩、釜底煤、灶突墨、梁上塵、小麦奴、大黃、芒硝,各取等份。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服用時,用新汲取的清水化開丸藥,並且大量喝水,這樣就會發寒,寒氣退去後就會出汗,病就好了。如果服用一段時間後還沒有出汗,可以再服用一丸,並且要觀察是否有輕微的腹瀉。如果患者沒有感到口渴,則不可服用黑奴丸。
3. 瘟疫發黃劑
(亦可與傷寒發黃方參用)
(《雜著》)茵陳梔子湯,時氣發熱,變為黃病,所謂瘟黃,宜瀉濕利水。
茵陳,梔子(炒),黃芩(炒),白朮,白茯苓,白芍藥,厚朴,葛根,木通(各錢半),木香,人參(各一錢),
白話文:
如果患者因時氣發熱而轉為黃疸,也就是俗稱的瘟黃,可以用茵陳梔子湯來治療,此方能瀉濕利水。
方劑組成:茵陳、梔子(炒)、黃芩(炒)、白朮、白茯苓、白芍、厚朴、葛根、木通(各錢半)、木香、人參(各一錢)。
加姜水煎服。
(《良方》)茵陳散,治熱病發黃,目如金色,小便如血,心煩悶,口苦幹,頭痛。
茵陳,梔子,木通,天花粉,柴胡,秦艽,麥門冬,甘草(各等分),
水盞半,竹葉十個,煎七分溫服。
茵陳五苓散,治瘟疫熱鬱發黃,身如煙燻,眼珠皆黃,小水不利,宜用此。大便秘結加大黃。脈浮弦,身體痛,往來寒熱,時有咳嗽、鼻乾、脅痛、無汗、嗜臥、身目悉黃、小水短者,用小柴胡加梔子主之。本方調益元散亦可。(以上諸方見傷寒門。)
白話文:
將藥材加入薑片,用清水煎煮服用。
(出自《良方》)
茵陳散
,適用於治療發燒導致皮膚發黃,眼睛發黃如金,小便像血一樣,心煩意亂,口乾苦,頭痛等症狀。
藥材
- 茵陳、梔子、木通、天花粉、柴胡、秦艽、麥門冬、甘草(各等份)
用法
- 用一碗半的水,加入十片竹葉,煎煮至三分之二,趁溫熱服用。
茵陳五苓散
,適用於治療瘟疫熱邪鬱結導致的發黃,身體像被煙熏過一樣,眼珠都黃了,小便不暢。如果便秘,可以加用大黃。
辨證
- 脈搏浮而弦,身體疼痛,反覆發燒,有時咳嗽、鼻乾、肋骨疼痛、沒有汗、嗜睡、全身和眼睛都黃、小便量少,可以服用小柴胡加梔子湯治療。
- 此方可以與益元散搭配使用。
說明
- 以上藥方均出自傷寒門類。
4. 疫癘攻下劑
大柴胡湯,治瘟疫內熱,大便難,病後五六日,不惡寒反惡熱。
大承氣湯,治瘟熱五六日,不大便,腹痛煩滿,少陰口乾舌燥。
調胃承氣湯,治太陽陽明不惡寒反惡熱,嘔噦譫語。(三方見傷寒門。)
(《直指》)大青丸,治時行瘟疫發熱,上膈結熱。
薄荷,梔子,黃芩,黃連,甘草(各三錢),連翹(六錢),大黃,玄明粉(各八錢),
白話文:
大柴胡湯用於治療瘟疫內熱、大便不通、病後五、六日不發寒反發熱的症狀。大承氣湯則用於治療瘟熱病五、六日,大便不通、腹部疼痛、胸悶、少陰口乾舌燥的症狀。調胃承氣湯用於治療太陽陽明合病,不發寒反發熱,嘔吐、昏迷、說胡話的症狀。以上三方藥方都收錄在傷寒門。大青丸用於治療時行瘟疫發熱,上焦氣熱結滯的症狀。藥方包括薄荷、梔子、黃芩、黃連、甘草各三錢,連翹六錢,大黃、玄明粉各八錢。
上為細末,用青蒿自然汁為丸,綠豆大,雄黃為衣;治雜病發熱者,硃砂、青黛為衣。每服五六十丸,白滾湯送下。
(子和)浚川散,治濕熱發黃,大小便不通。
(《聖惠》)舟車丸(二方見積聚門)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青蒿的汁液做成丸藥,綠豆大小,外面裹上雄黃;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發熱,則用硃砂和青黛作為外衣。每次服用五六十粒,用白開水送服。
(子和方)浚川散,主治濕熱引起發黃,大小便不通。
(《聖惠》)舟車丸(兩方皆屬於見積聚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