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四 (4)
卷之二十四 (4)
1. 導引法
一法:正坐,兩手向後捉腕摩肋,上下七,左右換手亦然。除腹冷、宿氣積、胃口冷,飲食進退吐逆不下。
一偃臥展脛,兩手左蹺兩足踵,以鼻內氣,自極七息,除腹中食嘔。
一坐直舒兩腳,以兩手挽兩足,自極十二通,愈腸胃不能受食吐逆。以兩手直叉兩足底,腳痛舒,以頭枕膝上,自極十二通,愈腸胃不能受食吐逆。
白話文:
導引法
第一種方法:端正坐好,雙手向後抓住手腕,摩擦兩側肋骨,向上向下各摩擦七次,然後左右換手,動作相同。這樣可以消除腹部冰冷、積存的廢氣、胃口不佳,以及食物吃不下或吃下去又吐出來的狀況。
第二種方法:身體仰躺,雙腿伸直,雙手左手搭在右手手腕上,用雙手的虎口分別扣住兩腳腳跟,用鼻子吸氣,盡力深呼吸七次,可以消除腹中的食物嘔吐感。
第三種方法:坐直身體,雙腿伸直,用雙手拉住雙腳,盡力拉伸十二次,可以改善腸胃功能不佳,無法進食或吃下又吐的狀況。接著,用雙手交叉握住兩腳腳底,伸展腳部,然後將頭枕在膝蓋上,盡力伸展十二次,同樣可以改善腸胃功能不佳,無法進食或吃下又吐的狀況。
2. 灸法
中腕(一穴,在臍上四寸,以草度鳩尾至神闕中折是穴,炙三七壯,治嘔吐不思飲食。),氣海(一穴,在臍下一寸五分。)
白話文:
中腕穴:這個穴位只有一個,它在肚臍上方四寸的位置。量取的方法是,從胸骨下端的鳩尾穴到肚臍連線的中點,就是這個穴位。用艾草施灸,每次灸二十一次,可以治療想吐、沒胃口、不想吃東西的症狀。
氣海穴:這個穴位也只有一個,它在肚臍下方一寸五分的位置。
3. 吞酸門
4. 病機
5. 吞酸敘論
《內經》曰:諸嘔吐酸,皆屬於熱。又曰:少陽之勝嘔酸。
《原病式》云: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勝金,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為酸也。如熱天飲食則易於酸矣,是以肝熱則口酸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各種嘔吐酸水的情況,都屬於體內有熱。又說:少陽經氣太旺盛,就會導致嘔吐酸水。
《原病式》說:酸味,是肝臟所屬的木氣的味道,因為火氣太旺盛,剋制了金氣,金氣無法平抑木氣,所以肝臟的木氣就更加旺盛,因此產生酸味。就像天氣炎熱時吃東西就容易產生酸味一樣,這是因為肝臟有熱,所以才會覺得口中發酸。
6. 以吞酸為寒之誤
或以吞酸為寒者,蓋謂傷生冷硬物而噫氣吞酸,故俗醫主於溫和脾胃。豈知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蓋寒傷皮毛,則腠理閉密,陽氣怫鬱而為熱,故傷寒熱在表,以麻黃湯發散,使腠理開通,汁泄熱退而愈也。
凡內傷冷物者,或陰勝陽而為病寒,或寒熱相搏,而致腸胃陽氣怫鬱而為熱,亦有內傷冷物而反病熱,得汗泄身涼而愈。或微而吐,為中酸,俗謂之醋心,法宜溫藥以散之,亦猶解表之義耳。若久吞酸不已,則不宜溫之,宜以寒藥下之,後以涼藥調之,結散熱去則氣和也。所以中酸不宜食枯滑油膩者,謂令氣鬱不通暢也,宜食淡味菜蔬,能令氣通暢也。
所謂從寒治者,如斯而已。若謂本寒而用熱藥,豈不誤耶?
白話文:
有些人把吞酸當作是寒證來治療,這是因為他們認為吃了生冷堅硬的食物,導致打嗝和吞酸,所以一般醫生會用溫熱的藥來調養脾胃。但實際上,人如果是受到寒邪侵襲,反而會出現發熱的症狀。因為寒邪會侵犯皮膚毛孔,導致毛孔閉塞,陽氣鬱積而化熱,所以傷寒造成的發熱是在體表,需要用麻黃湯來發散,使毛孔打開,汗液排出,熱就消退而痊癒。
凡是因為吃冷食導致的,可能是陰氣過盛而導致寒證,也可能是寒熱交戰,導致腸胃陽氣鬱積而發熱,也有可能因為吃了冷食反而出現發熱的症狀,只要出汗後身體涼下來就會痊癒。或者症狀輕微而嘔吐,會感到胃部發酸,俗稱「醋心」,這時應該用溫藥來疏散,這跟解表的道理一樣。如果長期吞酸不止,就不適合用溫藥,應該用寒性藥物來瀉下,之後再用涼性藥物來調養,等到積滯消散,熱退了,氣機就平和了。所以,胃酸不宜吃乾燥、滑膩和油膩的食物,這些會導致氣機鬱滯不暢,適合吃清淡的蔬菜,能夠讓氣機通暢。
所謂用寒涼藥物治療吞酸的情況,大概就是這樣而已。如果把原本不是寒證的病,誤認為是寒證而用熱藥來治療,那豈不是大錯特錯嗎?
7. 素問東垣丹溪謂吞酸之同異
丹溪曰:或云吐酸,《素問》明以為熱,東垣又言為寒,何也?予曰:吐酸與吞酸不同。吐酸是吐酸水如醋,平時津液隨上升之氣鬱積而成,郁之既久,不能疏散,故從火化,遂作酸味,非熱而何?其有鬱積之久,不能自湧而出,伏於肺胃之間,咯之不止,咽之不下。肌表得風寒則內熱愈郁,而酸味刺心;肌表溫暖,腠理開發,或得香熱湯丸,津液得行,亦可暫解,非寒而何?《素問》言熱,言其本也;東垣言寒,言其末也。
但不言外得風寒,而作收氣立說,又瀉肺金之實,謂寒藥不可治酸,而用安胃湯、加減二陳湯,俱犯丁香,且無治濕熱鬱積之法,為未合經意。
白話文:
朱丹溪說:有人說吞酸是吐酸,《素問》明確說它是熱,李東垣又說它是寒,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吐酸和吞酸不一樣。吐酸是吐出像醋一樣的酸水,平時的津液隨著上升的氣鬱積而成,鬱積久了,不能疏散,所以從火化,就產生了酸味,這不是熱是什麼?而吞酸則是鬱積很久,不能自己湧出來,潛伏在肺胃之間,想咳又咳不出,想嚥又嚥不下。如果身體表面受風寒,體內熱氣會更加鬱悶,酸味就更加刺激心口;如果身體表面溫暖,毛孔打開,或者喝了熱湯或吃了熱藥,津液就能運行,或許可以暫時緩解,這不是寒是什麼?《素問》說吞酸是熱,說的是它的根本原因;李東垣說吞酸是寒,說的是它的結果。
但是李東垣沒有提到外感風寒,卻以收斂氣機來立論,又瀉肺金之實,認為寒藥不能治療吞酸,而用安胃湯、加減二陳湯,都用了丁香,而且沒有治療濕熱鬱積的方法,這是不符合醫經原意的。
8. 脈候
脈浮緊為熱鬱於內,寒束於外。脈微遲者從寒治。脈數者熱之甚也。洪而數為熱痰在膈,時吐酸水,欲成反胃也。
白話文:
脈象浮而緊,表示體內有熱氣鬱積,體表則受到寒氣束縛。脈象微弱而遲緩,應該用溫熱藥來治療寒症。脈象快速跳動,表示熱邪很嚴重。脈象洪大且快速,表示有熱痰積在胸膈,時常會吐酸水,這情況繼續發展下去可能會變成反胃。
9. 治法
10. 久病火鬱吐酸宜辛溫發散
經曰: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夫久病人脾胃虛弱,屬郁者多。此吐酸宜從東垣安胃之治,是則熱因熱用之法也。或謂東垣以吐酸寒,誠不知東垣者也。予觀前人立論,如《局方》以溫熱之劑治酸,不能使人不致疑於寒,是未審經旨專為熱證也。知此熱者,惟劉河間一人耳。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肝氣鬱結要疏通,火氣鬱結要發散。」長久生病的人,多半脾胃虛弱,這種情況的鬱結也很多。這種吐酸的情況應該參考李東垣安養脾胃的治療方法,這就是以熱藥來治療熱性疾病的方法。有人說李東垣用寒涼藥來治療吐酸,這實在是不了解李東垣的醫理。我看前人的論述,像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用溫熱藥來治療吐酸,會讓人懷疑是不是寒證,這是因為他們沒有仔細研究《黃帝內經》中專門針對熱證的治療原則。真正了解這種熱性吐酸的,只有劉河間一人而已。
11. 新病吐酸當從寒味
丹溪云:凡吐酸吞酸,皆屬於熱,必用吳茱萸順其性而折之,炒黃連、炒梔子為必用之藥。此則火以病酸而出治也。故只從寒味,須用茱萸,亦順其火而折之者也。知東垣者,其惟丹溪乎?
吞酸證有火鬱宿食痰飲,所因不同,故有吐酸吞酸之異。食鬱有痰,二陳湯加南星、黃芩治之。
白話文:
朱丹溪說:所有吐酸、吞酸的症狀,一般都認為是屬於熱證,所以一定要用吳茱萸這種溫性的藥來順著它的性質去制伏它,搭配炒過的黃連、炒過的梔子是必須要用的藥。這是因為火熱之邪導致胃酸過多而出現的病症,所以要用寒性的藥物來治療,必須用到吳茱萸,也是要順著火熱的性質去制伏它。能夠了解李東垣想法的,大概只有朱丹溪了吧?
吞酸這種症狀,有因為火鬱、宿食、痰飲等不同的原因所造成,因此才會出現吐酸和吞酸的不同。如果是因為飲食積滯造成的,並且有痰,可以用二陳湯加上南星、黃芩來治療。
12. 藥方
13. 辛溫發散劑
(《發明》)安胃散,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嘔吐酸水,不得為熱。
人參(二錢),藿香,丁香(各一錢),陳皮(八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薑湯調服。
加減二陳湯,治痰飲為患,吐酸頭眩,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丁香(九粒),半夏(薑製),茯苓,陳皮(去白),甘草(五分),
水二盞、姜五片,煎七分服。
(丹溪)茱萸丸,治吞酸自利。
吳茱萸(一兩泡過為末),六一散(一兩),
上以粳米飯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白湯下。
白話文:
安胃散,這個方子是治療脾胃虛弱,導致食慾不振、嘔吐酸水,但並不是因為體內有熱的狀況。
藥材包含:人參(八錢)、藿香、丁香(各四錢)、陳皮(三錢二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八錢,用薑湯調服。
加減二陳湯,這個方子是治療因為痰飲而引起的疾病,像是吐酸水、頭暈目眩,或是因為吃了生冷的食物導致脾胃不和。
藥材包含:丁香(九粒)、半夏(用薑汁炮製過)、茯苓、陳皮(去除白色部分)、甘草(二錢)。
將以上藥材加入兩碗水和五片薑,煎煮至剩七分時服用。
茱萸丸,這個方子是治療吞酸且伴隨腹瀉的症狀。
藥材包含:吳茱萸(一兩,浸泡後磨成粉)、六一散(一兩)。
將以上藥材與米飯揉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用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