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1)

1. 藥方

分氣飲,治小兒腫脹作喘,氣短而急,四肢浮腫。

桔梗(炒),赤茯苓,陳皮,桑白皮,大腹皮(洗),枳殼(炒),半夏(泡),甘草(炙),真蘇子(微炒),紫蘇(各二錢),草果(一錢,煨去殼),加木通

上咀,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同煎。

溫脾散,治小兒脾不和,虛脹不乳食,憎寒壯熱,困倦無力。

訶子肉(炮),人參(各七錢半),甘草(二錢半,炙),白朮,木香,茯苓,藿香(泡),陳皮,黃耆,桔梗(各半兩),

上未,每服二錢,薑、棗煎服。

大橘皮湯,治濕熱內攻,腹脹水腫,小便不利,大便滑泄。

陳皮(兩半),木香(二錢半),滑石(六兩),檳榔(三錢),茯苓(一兩),豬苓,白朮,澤瀉,肉桂(各半兩),甘草(一錢),

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服。

實脾散,治小兒陰水發腫,用此先實脾土。

厚朴(姜炒),白朮,木瓜,木香,乾薑(炮。各一兩),草果仁,大腹皮,附子,白茯苓,甘草(炙。各半兩),

上咀,每服三錢,薑、棗水煎服。

疏鑿飲子,治水氣通身浮腫,喘呼氣急,煩渴,大小便不利。(方見大人門。)

加味五皮飲,治小兒四肢腫滿,陽水、陰水皆可服之。

茯苓皮(咀,一錢,內加薑黃一錢),五加皮,地骨皮,生薑皮,大腹皮,木瓜(各五分),

上作一服,水煎。一方用陳皮、桑白皮,無五加皮。

消腫丸,治小兒水腫喘滿,小便不利。

滑石,木通,白朮,黑牽牛(炒),通脫木,茯苓,茯神,半夏,陳皮(各一兩),木香,瞿麥穗,丁香(各半兩),

上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麥門冬、燈芯湯下。

退腫塌氣散,治驚木、積水。用飲過多,停積於脾,故四肢浮腫。

蘿蔔子,赤小豆(炒),陳皮(各半兩),木香(一錢),甘草(三錢),

上咀,薑、棗煎,三歲兒每服二錢。

勻氣散,治脾肺氣逆喘嗽,面浮,小便不利。

桑白皮(炙),桔梗(炒),赤茯苓,甘草(各半兩),陳皮(七錢),藿香(三錢),木通(二兩),

上咀,每服二錢,薑、燈芯煎服。

三稜丸,治小兒停積,腹脅脹滿,乾嘔噁心,全不入食。

三稜(炮),木香,神麯(炒),陳皮,半夏(制。各一兩),丁香,桂心(各半兩),

上為末,麵糊丸,粟米大。乳食後薑湯下二十丸。

白話文:

[藥方]

分氣飲,治療小孩因腫脹而呼吸急促,氣短且急促,四肢浮腫。

藥材:炒過的桔梗、赤茯苓、陳皮、桑白皮、洗過的大腹皮、炒過的枳殼、泡過的半夏、炙甘草、稍微炒過的真蘇子、紫蘇各二錢,煨過並去殼的草果一錢,另外加木通。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碎,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杯,加生薑三片、紅棗一顆一起煎煮。

溫脾散,治療小孩脾胃不和,因虛弱而腹脹不肯喝奶,怕冷發熱,疲倦無力。

藥材:炮製過的訶子肉、人參各七錢半,炙甘草二錢半,白朮、木香、茯苓、泡過的藿香、陳皮、黃耆、桔梗各半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生薑、紅棗煎煮的湯送服。

大橘皮湯,治療濕熱侵入體內,導致腹脹水腫,小便不順暢,大便滑瀉。

藥材:陳皮兩半,木香二錢半,滑石六兩,檳榔三錢,茯苓一兩,豬苓、白朮、澤瀉、肉桂各半兩,甘草一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碎,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杯煎煮服用。

實脾散,治療小孩因陰水而引起的腫脹,先用此方來強化脾胃。

藥材:用生薑炒過的厚朴、白朮、木瓜、木香、炮製過的乾薑各一兩,草果仁、大腹皮、附子、白茯苓、炙甘草各半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碎,每次服用三錢,用生薑、紅棗煎煮的湯送服。

疏鑿飲子,治療全身因水氣而浮腫,呼吸急促,口渴,大小便不順暢。(此方在大人門篇可見)

加味五皮飲,治療小孩四肢腫脹,不論是陽水或陰水都可服用。

藥材:磨碎的茯苓皮一錢(內加薑黃一錢),五加皮、地骨皮、生薑皮、大腹皮、木瓜各五分。

用法:將以上藥材合為一服,用水煎煮。另一個方子則用陳皮、桑白皮,不使用五加皮。

消腫丸,治療小孩水腫、呼吸急促,小便不順暢。

藥材:滑石、木通、白朮、炒過的黑牽牛、通脫木、茯苓、茯神、半夏、陳皮各一兩,木香、瞿麥穗、丁香各半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製成糊狀做成丸子,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用麥門冬、燈芯草煎煮的湯送服。

退腫塌氣散,治療因驚嚇造成的肝脾損傷和積水。因飲水過多,停滯在脾臟,導致四肢浮腫。

藥材:蘿蔔子、炒過的赤小豆、陳皮各半兩,木香一錢,甘草三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碎,用生薑、紅棗煎煮,三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二錢。

勻氣散,治療因脾肺之氣逆行而引起的咳嗽喘息、臉部浮腫、小便不順暢。

藥材:炙過的桑白皮、炒過的桔梗、赤茯苓、甘草各半兩,陳皮七錢,藿香三錢,木通二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碎,每次服用二錢,用生薑、燈芯草煎煮的湯送服。

三稜丸,治療小孩因食物停滯而引起的腹部和脅肋脹滿,乾嘔噁心,完全不想吃東西。

藥材:炮製過的三稜、木香、炒過的神麯、陳皮、製過的半夏各一兩,丁香、桂心各半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丸子,如小米般大小。每次在喝完奶或吃完飯後,用生薑湯送服二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