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四 (4)

1. 導引法

一法:正坐,兩手向後捉腕摩肋,上下七,左右換手亦然。除腹冷、宿氣積、胃口冷,飲食進退吐逆不下。

一偃臥展脛,兩手左蹺兩足踵,以鼻內氣,自極七息,除腹中食嘔。

一坐直舒兩腳,以兩手挽兩足,自極十二通,愈腸胃不能受食吐逆。以兩手直叉兩足底,腳痛舒,以頭枕膝上,自極十二通,愈腸胃不能受食吐逆。

2. 灸法

中腕(一穴,在臍上四寸,以草度鳩尾至神闕中折是穴,炙三七壯,治嘔吐不思飲食。),氣海(一穴,在臍下一寸五分。)

3. 吞酸敘論

《內經》曰:諸嘔吐酸,皆屬於熱。又曰:少陽之勝嘔酸。

《原病式》云: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勝金,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為酸也。如熱天飲食則易於酸矣,是以肝熱則口酸也。

4. 以吞酸為寒之誤

或以吞酸為寒者,蓋謂傷生冷硬物而噫氣吞酸,故俗醫主於溫和脾胃。豈知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蓋寒傷皮毛,則腠理閉密,陽氣怫鬱而為熱,故傷寒熱在表,以麻黃湯發散,使腠理開通,汁泄熱退而愈也。

凡內傷冷物者,或陰勝陽而為病寒,或寒熱相搏,而致腸胃陽氣怫鬱而為熱,亦有內傷冷物而反病熱,得汗泄身涼而愈。或微而吐,為中酸,俗謂之醋心,法宜溫藥以散之,亦猶解表之義耳。若久吞酸不已,則不宜溫之,宜以寒藥下之,後以涼藥調之,結散熱去則氣和也。所以中酸不宜食枯滑油膩者,謂令氣鬱不通暢也,宜食淡味菜蔬,能令氣通暢也。

所謂從寒治者,如斯而已。若謂本寒而用熱藥,豈不誤耶?

5. 素問東垣丹溪謂吞酸之同異

丹溪曰:或云吐酸,《素問》明以為熱,東垣又言為寒,何也?予曰:吐酸與吞酸不同。吐酸是吐酸水如醋,平時津液隨上升之氣鬱積而成,郁之既久,不能疏散,故從火化,遂作酸味,非熱而何?其有鬱積之久,不能自湧而出,伏於肺胃之間,咯之不止,咽之不下。肌表得風寒則內熱愈郁,而酸味刺心;肌表溫暖,腠理開發,或得香熱湯丸,津液得行,亦可暫解,非寒而何?《素問》言熱,言其本也;東垣言寒,言其末也。

但不言外得風寒,而作收氣立說,又瀉肺金之實,謂寒藥不可治酸,而用安胃湯加減二陳湯,俱犯丁香,且無治濕熱鬱積之法,為未合經意。

6. 脈候

脈浮緊為熱鬱於內,寒束於外。脈微遲者從寒治。脈數者熱之甚也。洪而數為熱痰在膈,時吐酸水,欲成反胃也。

7. 久病火鬱吐酸宜辛溫發散

經曰: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夫久病人脾胃虛弱,屬郁者多。此吐酸宜從東垣安胃之治,是則熱因熱用之法也。或謂東垣以吐酸寒,誠不知東垣者也。予觀前人立論,如《局方》以溫熱之劑治酸,不能使人不致疑於寒,是未審經旨專為熱證也。知此熱者,惟劉河間一人耳。

8. 新病吐酸當從寒味

丹溪云:凡吐酸吞酸,皆屬於熱,必用吳茱萸順其性而折之,炒黃連、炒梔子為必用之藥。此則火以病酸而出治也。故只從寒味,須用茱萸,亦順其火而折之者也。知東垣者,其惟丹溪乎?

吞酸證有火鬱宿食痰飲,所因不同,故有吐酸吞酸之異。食鬱有痰,二陳湯加南星、黃芩治之。

9. 辛溫發散劑

(《發明》)安胃散,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嘔吐酸水,不得為熱。

人參(二錢),藿香丁香(各一錢),陳皮(八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薑湯調服。

加減二陳湯,治痰飲為患,吐酸頭眩,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丁香(九粒),半夏(薑製),茯苓,陳皮(去白),甘草(五分),

水二盞、姜五片,煎七分服。

(丹溪)茱萸丸,治吞酸自利。

吳茱萸(一兩泡過為末),六一散(一兩),

上以粳米飯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白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