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三 (8)

1. 內傷病本乎脾胃

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蓋脾實而邪氣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肥肉削,即食㑊也。叔和云:多食亦飢,此之謂也。

夫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神少而生大熱,有時火上行,獨燎其面。《黃帝針經》云:面熱者,足陽明病。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脾為死陰,不主時也,故亦從而病焉。形體勞役則脾病。脾病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瀉泄,脾既病,則胃不能獨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大抵脾胃虛弱,陽氣不能生長,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臟之氣不生也,此為內傷。

白話文:

如果胃的元氣充足,就能正常進食而不傷身,即使過了吃飯時間也不會感到飢餓。脾胃都很強健,就能夠吃得多而身體肥胖;脾胃都很虛弱,就會吃不下東西而身體消瘦。有些人吃得少卻肥胖,雖然肥胖但四肢無力,這是因為脾臟功能過於強盛而導致邪氣旺盛的緣故。也有人吃得多卻反而消瘦,這是因為胃裡有火熱的邪氣在作祟,導致能吃,但脾臟虛弱,肥肉就會減少,也就是所謂的吃下去就消耗掉了。晉代醫家王叔和說:「吃很多還是覺得餓」,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飲食沒有節制,就會導致胃病。胃病會使人氣短、精神不足,並且產生高熱,有時火氣會向上衝,單獨表現在臉部發熱。《黃帝針經》說:「臉部發熱,是足陽明經的疾病。」胃生病後,脾就沒有東西可以吸收。脾屬於陰性,不主導時間,所以也會跟著生病。身體過度勞累會導致脾病。脾病會使人疲倦、嗜睡、四肢無力、大便稀溏。脾生病後,胃就無法獨立運化津液,所以也會跟著生病。總之,脾胃虛弱,陽氣就無法產生,這表示春夏的生長之氣無法運行,五臟的氣也無法生成,這就屬於內傷。

2. 論內傷悉因飲食勞倦始為熱中

古之至人窮於陰陽之化,究乎生死之際,所著《內外經》,悉言人以胃氣為本。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以清氣、榮氣、元氣、衛氣、春升之氣,皆胃氣之別稱也。

夫胃為水穀之海。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若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則脾胃乃傷。喜怒憂恐,損耗元氣。既脾胃氣哀,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繫系於心。

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證始得,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其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蓋陰火上衝則氣高喘而煩熱,為頭痛為渴而脈洪。

脾胃之氣下流,使穀氣不得升浮,是春升之令不得行,則無陽以護其榮衛,則不任風寒,乃生寒熱。此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然而與外感風寒所得之證頗同而實異。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其外為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其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內傷不足之證,苟誤認作外感有餘,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

實實虛虛,如此死者,醫殺之耳。然則奈何?惟當以辛甘溫之劑,補其中而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矣。

經曰:勞者溫之,損者益之。又云: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損其脾胃。脾胃之證始得則熱中,故制補中益氣湯而除中熱也。其義詳著在後。

白話文:

古時候的聖人鑽研陰陽變化的道理,探究生與死的關鍵,他們所撰寫的《內外經》,都說人要以胃氣為根本。因為人是靠攝取飲食中的精氣來維持生命,所以像清氣、榮氣、元氣、衛氣、以及春天生發的氣,這些都是胃氣的不同名稱。

胃就像水穀的海洋。食物進入胃中,經過消化吸收,將精氣輸送到脾臟。脾臟將精氣散布到全身,向上歸於肺,來調節體內的水液代謝,再將多餘的水分向下輸送到膀胱。這樣,水液的精華就會散布到全身各處,與五臟的陰陽相互配合,合乎四季的運行規律,這就是人體的正常狀態。如果飲食沒有節制,忽冷忽熱,就會傷到脾胃。如果情緒上出現喜怒憂思恐懼,就會損耗元氣。一旦脾胃功能衰弱,元氣不足,而心火就會異常旺盛。這裡說的心火,其實是陰火,它從下焦產生,與心臟相連。

心臟如果不能正常發揮作用,相火就會代替它的職責。相火是下焦包絡的火,是元氣的賊,它與元氣是不能同時存在的,一方強盛,另一方就衰弱。如果脾胃氣虛,就會導致腎氣下流,陰火就能趁虛而入,侵占脾胃的位置。所以,脾臟出現問題的初期,會導致氣喘、發熱煩躁,脈象洪大,頭痛,或者口渴不止,皮膚對風寒的抵抗力下降,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這都是因為陰火上衝,導致氣喘、煩熱、頭痛、口渴、脈搏洪大。

脾胃之氣下流,導致穀物精氣無法向上輸送,春天生發的氣機不能正常運行,陽氣無法保護身體的榮衛,所以身體不能抵抗風寒,才出現忽冷忽熱的現象。這些都是脾胃之氣不足所導致的。這種情況跟外感風寒引起的症狀很像,但本質不同。內傷脾胃,是傷到了氣;而外感風寒,是傷到了身體。傷到身體,是邪氣過盛,要用瀉法來去除;而內傷是屬於不足,要用補法來補充。內傷導致的不足,如果被誤認為是外感引起的邪氣過盛,反而用瀉法來治療,就會導致身體更加虛弱。

把虛證當成實證來瀉,把實證當成虛證來補,這樣用錯方法,病人就會因此而死,是庸醫害死了人。那麼,應該怎麼辦呢?應該使用辛、甘、溫的藥物來補養中焦,提升陽氣,同時用甘寒的藥物來瀉掉陰火,這樣才能痊癒。

經典說:「勞累過度,要用溫補;虛損,要用補益。」還說:「溫熱的藥物能去除大熱。」要特別忌諱使用苦寒的藥物來損傷脾胃。脾胃出現問題的初期會出現熱象,所以才要制定補中益氣湯來去除中焦的熱邪。其中的道理,會在後面的文章中詳細說明。

3. 論勞倦傷脾則兼胃為病

四十九難曰:適飲食勞倦則傷脾。又云: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是養生之道也。若飲食不節,勞役過度,是致脾有傷也。夫脾者,為胃行其津液,磨胃中之谷,主五味也。脾既虛,則轉輸失職,而飲食不磨。食不磨則胃必因而病。故有心腹痞滿,兀兀欲吐不吐而惡食,或飧泄,或為腸澼,口不知味,四肢倦怠,發熱憎寒。可見脾傷胃亦傷。

此蓋穀氣相通而事同一體者也。

白話文:

《難經》第四十九難說:「飲食不當加上勞累過度就會損傷脾臟。」又說:「飲食有節制,作息有規律,這是養生的方法。如果飲食沒有節制,勞動過度,就會導致脾臟受傷。脾臟的作用是為胃輸送津液,研磨胃中的食物,主導對食物五味的消化。脾臟一旦虛弱,就會失去轉運功能,食物就無法好好消化。食物消化不良,胃就會因此而生病。所以會出現胸腹脹悶、悶悶不樂想吐又吐不出來而厭食,或是拉肚子,或是腸道疾病,口中沒味道,四肢疲倦無力,發燒怕冷。由此可見,脾臟受傷,胃也會跟著受傷。

這就是因為脾和胃的穀氣是相通的,功能上也是一體的。」

4. 內傷元氣不足諸病所生

夫飲食勞倦,內傷脾胃皆自汗,乃足陽明也。燥火津液不能停,故汗出小便數也。邪之大者,莫若中風。風者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雖然,無虛邪,則風寒不能獨傷人。必先中虛,賊邪得入矣。至於痿厥逆皆由汗出而得之也。且冬陽氣伏藏於水士之下,如非常泄精,陽氣已竭,則春令何從而得?萬化俱失所矣。

在人則飲食勞役,汗下時出,諸病遂生。予所以諄諄如此者,蓋亦欲人知所慎也。

白話文:

飲食過度、勞累過度,這些內傷脾胃的情況都會導致自汗,這歸因於足陽明經的問題。燥熱之火使體內津液無法停留,因此會出汗多、小便頻繁。

各種外邪之中,最厲害的莫過於中風。風邪是許多疾病的源頭,它善於遊走並快速變化。但是,如果體內沒有虛弱的情況,風寒之邪也不能單獨傷害人體。一定是先有內虛,外邪才能侵入。至於痿軟、昏厥、四肢冰冷等症狀,也都是由於汗出過多而引起的。

而且,冬天陽氣潛藏在水土之下,如果沒有不正常的洩精行為,陽氣卻已經耗盡,那麼春天生機從何而來?萬物的生長都將失去根本。

人如果飲食過度、勞累過度,又常常出汗,各種疾病就會因此產生。我之所以如此諄諄告誡,其實也是希望人們知道要謹慎小心。

5. 辨內傷諸證與外感不同

甚哉!陰陽之證不可不詳也。遍觀《內經》中所說變化百病,其源皆由喜怒過度,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勞役所傷而然。

夫元氣、穀氣、榮氣、清氣、衛氣、生髮諸陽上升之氣,此六者皆飲食入胃,穀氣上行,胃氣之異名,其實一也。既脾胃有傷,則中氣不足;中氣不足,則六腑之氣皆絕於外。故經言五臟之氣已絕於外者,是六腑之元氣病也。氣傷臟乃病,臟病則形乃應。是五臟六腑真氣皆不足也。

惟陰火獨旺,上乘陽分,故榮衛失守,諸病生焉。其中變化皆由中氣不足,乃生髮耳。後有脾胃已受勞役之疾,飲食又復失節,耽病日久,事息心安,飽食太甚,病乃大作。

暨其外傷風寒,六淫客邪,皆有餘之病,當瀉不當補;飲食失節,中氣不足之病,當補不當瀉。舉世醫者皆以飲食失節,勞役所傷,中氣不足,當補之證,認作外感傷寒,有餘客邪之病,重瀉其表,使榮衛之氣外絕,其死只在旬日之間,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可不詳辨乎?

按陰陽應象論曰: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是八益之邪,乃風邪傷人筋骨。風從上受之,風傷筋,寒傷骨,蓋有形質之物受病也,系在下焦肝腎是也。肝腎者,地之氣。《難經》云:肝腎之氣已絕於內,以其肝主筋,腎主骨,故風邪感人,則筋骨疼痛。筋骨之絕,則肝腎之本亦絕矣,乃有餘之證也。

又云: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是七損之病,乃內傷飲食也。《黃帝針經》解云:飲食不節,勞役所傷,濕從下受之,謂脾胃之氣不足,而反下行,極則衝脈之火逆而上,是無形質之元氣受病也,系在上焦心肺是也。心肺者,天之氣,故《難經》解云:心肺之氣已絕於外,以其心主榮,肺主衛。

榮者血也,脈者血之府,神之所居也。衛者元氣也,神之別名,衛護周身,在於毛皮之間者。肺絕故皮毛先絕,神無所依。故內傷飲食,則亦惡風寒,是榮衛失所,皮膚間無陽以滋養,不能任風寒也。皮毛之絕,則心肺之本亦絕矣。蓋胃氣不升,元氣不生,無以滋養心肺,乃不足之證也。

謂受病之人,飲食失節,勞役所傷,因而飽食內傷者極多,外感者間而有之。世俗不知,往往將元氣不足之證,便作外傷風寒表實之證,而反瀉心肺,是重絕其表也,安得不死乎?古人所謂實實虛虛,醫殺之耳。若曰不然,請以眾人之耳目聞見者證之。

曏者壬辰改元,京師戒嚴迨三月,受敵者凡半月。圍解之後,都人之不受病者萬無一二。既而病死者繼踵不絕。部門十有二所,每日各門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幾三月。此百萬人,豈俱感風寒外傷者耶?大抵人在圍城中,飲食不節,乃勞役所傷,不待言而知。

由其起居不時,寒溫失所,動經兩三月,胃氣虧之久矣。一旦飽食太過,感而傷人,而又調治失宜,其死也無疑矣。非唯大梁為然。遠在真祐興定間,如東平,如太康,如鳳翔,解圍之後,病傷而死,無不然者。余在大梁,凡所親見,有發表者,有以巴豆推之者,有以承氣下之者,俄而變結胸發黃,又以陷胸湯及茵陳湯下之,無不死者。蓋初非傷寒,實內傷也。

故著《內外傷辨》,推明前哲之餘篇,歷舉近世之變故,庶幾同志者審其中,觸類而長之,免後人橫夭耳。(東垣)

白話文:

唉!陰陽的病證不可以不詳細了解啊!綜觀《內經》中所說的各種疾病變化,它們的根源都來自於過度的喜怒情緒、飲食不節制、寒溫不適應、以及過度勞累所造成的傷害。

像是元氣、穀氣、榮氣、清氣、衛氣、以及生發等陽氣上升的氣,這六種氣都是飲食進入胃部後,穀氣向上運行,是胃氣的不同名稱,其實都是同一種氣。如果脾胃受到損傷,那麼中氣就會不足;中氣不足,則六腑的氣都會虛弱而無法發揮作用。所以《內經》說的「五臟之氣已經虛弱在外」,指的是六腑的元氣發生了病變。氣的損傷會導致臟腑生病,臟腑生病則身體外在會有所反應。這表示五臟六腑的真氣都已經不足了。

只有陰火特別旺盛,向上侵犯陽氣的區域,導致榮衛之氣失去防禦能力,各種疾病因此產生。其中的變化都是由於中氣不足所導致的。後來,如果脾胃已經因為過度勞累而生病,飲食又再次沒有節制,耽誤病情很久,等到事情結束心裡放鬆,又暴飲暴食,病就會更加嚴重。

至於外感風寒等六種外邪侵襲,都是屬於「有餘」的病症,應該用瀉法來治療,而不應該用補法;而飲食不節制、中氣不足的病症,則屬於「不足」的病症,應該用補法來治療,而不應該用瀉法。但是現在的醫生都把飲食不節制、過度勞累所造成的傷害、中氣不足的病症,這種應該用補法的病症,當成是外感風寒、外邪入侵的「有餘」病症,反而用瀉法來治療,使榮衛之氣在體表更加虛弱,這樣患者的死亡通常就在幾天之內,這就是所謂的「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不可不詳細辨別啊!

按照《陰陽應象論》所說:「天上的邪氣侵入,就會傷害人的五臟。」這指的是八種外邪,其中風邪會傷害人的筋骨。風邪從上面侵入人體,風邪會傷筋,寒邪會傷骨,這都是有形質的東西受到病邪的侵犯,病位在下焦肝腎。肝腎是屬於地的氣。《難經》說:「肝腎的氣已經虛弱在內」,是因為肝主筋,腎主骨,所以風邪侵入人體,就會導致筋骨疼痛。如果筋骨的機能虛弱,那麼肝腎的根本也會衰弱,這屬於「有餘」的病症。

《內經》又說:「水穀的寒熱邪氣侵入,就會傷害人的六腑」,這指的是七種內傷的病症,也就是飲食不節制所導致的。而《黃帝針經》解釋說:「飲食沒有節制,過度勞累所導致的,濕氣會從下而上侵犯人體。」指的是脾胃之氣不足,反而向下運行,到了極限就會導致衝脈的火氣逆而向上,這是無形質的元氣受到病邪的侵犯,病位在上焦心肺。心肺是屬於天的氣,所以《難經》解釋說:「心肺的氣已經虛弱在外」,是因為心主血脈,肺主衛氣。

所謂的「榮」指的是血液,脈搏是血液的居所,也是神氣居住的地方。所謂的「衛」指的是元氣,也是神氣的別名,它負責防衛保護全身,存在於皮膚毛髮之間。如果肺氣衰弱,那麼皮膚毛髮就會先出現問題,神氣也就沒有了依靠。所以內傷飲食的人也會怕風怕冷,這是因為榮衛之氣失去了防禦能力,皮膚間沒有陽氣滋養,無法承受風寒。如果皮膚毛髮的機能虛弱,那麼心肺的根本也會衰弱。這是因為胃氣無法上升,元氣無法產生,沒有辦法滋養心肺,這屬於「不足」的病症。

我認為,生病的人,因為飲食不節制、過度勞累而導致的內傷情況非常多,外感風寒的情況則比較少見。世俗之人不了解這個道理,常常把元氣不足的病症,當成是外感風寒、表實的病症,反而用瀉法來治療心肺,這樣就更加虛弱了體表,怎麼可能不死呢?古人說的「實實虛虛」,就是被醫生這樣誤治而死的。如果有人不相信,請用大眾的耳朵眼睛所聽到看到的事實來證明。

以前壬辰年改朝換代時,京城戒嚴了三個月,被敵軍圍困了大約半個月。解圍之後,京城中沒有生病的人幾乎沒有,接著生病死亡的人接連不斷。各部門總共有十二個地方,每天每個地方送來的死亡人數,多的有兩千人,少的也不下一千人,這樣的情形持續了將近三個月。這上百萬的人,難道都是外感風寒而生病的嗎?大部分的人在被圍困的期間,飲食沒有節制,加上過度勞累,不用說也知道。

由於他們作息不規律,寒溫不適應,這樣過了兩三個月,胃氣早就虛弱了。一旦暴飲暴食,就會受到傷害而生病,再加上治療不當,死亡是必然的。不僅大梁是這樣,以前在真祐、興定年間,像是東平、太康、鳳翔這些地方,在解圍之後,也都有很多人因為生病而死亡,沒有例外。我在大梁親眼看到,有醫生用發散藥治療的,有用巴豆來推瀉的,有用承氣湯來瀉下的,結果很快就變成結胸症或黃疸,又用陷胸湯和茵陳湯來瀉下,沒有一個活下來的。其實這些病都不是傷寒,而是內傷。

所以我寫了這篇《內外傷辨》,闡明前人的論述,並列舉近代的各種案例,希望能夠讓志同道合的人深入了解其中道理,能夠觸類旁通,避免後人再這樣枉死。(東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