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三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三 (10)

1. 辨頭痛

內傷頭痛,有時而作,有時而止。外傷頭痛,常常有之,直須傳裡方罷。

白話文:

古文中「內傷」是指身體內部受損或疾病所引起的症狀。「外傷」則指外部受到創傷、撞擊等造成的疼痛。

這段古文的意思是:如果因為身體內部的原因(例如病疾)引發了頭痛,那麼這種頭痛會偶爾出現,但不會持續不斷;相反地,如果是因為外部原因(例如碰撞)導致的頭痛,那它就會經常發生,直到影響到身體內部才停止。

因此,當你感到頭痛時,應該先確定它是由什麼因素引起——是否與你的健康狀況有關?還是由於外界環境或其他因素所致?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並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風險。

2. 辨筋骨四肢

內傷等病,是心肺之氣已不衛外,必怠惰嗜臥,四肢沉困不收。此乃熱傷元氣。脾主四肢,既為熱所乘,無氣以動。經云:熱傷氣,又云;熱則骨消筋緩,此之謂也。

外傷風寒,是腎肝之氣已鬱於內。腎主骨,為寒;肝主筋,為風。故中風傷之病,便著床枕,非扶不起,筋骨為之疼痛,不能搖動,乃形質之傷。經云:寒傷形,又云:筋攣骨痛,此之謂也。

白話文:

內傷等疾病,是因為心肺的氣不足以抵禦外邪,所以人會感到疲倦嗜睡,四肢沉重無力。這是因為熱邪傷了元氣。脾臟主管四肢,被熱邪侵襲後,就沒有氣力活動。古書上說:「熱邪傷氣。」又說:「熱則骨頭消瘦、筋脈鬆弛。」這就是這個道理。

外傷風寒,是因為腎臟和肝臟的氣鬱積在體內。腎臟主管骨骼,屬於寒性;肝臟主管筋脈,屬於風性。所以中風傷病的人,會直接倒在床枕上,沒有人扶就站不起來,筋骨疼痛,無法動彈,這是形體受傷的表現。古書上說:「寒邪傷形。」又說:「筋脈攣縮、骨頭疼痛。」這就是這個道理。

3. 辨渴與不渴

內傷勞役,初病傷重者必渴,以其心火熾上,克於肺金,故渴也。內傷病久必不渴,是邪氣在血脈中,有濕故不渴也。

外感風寒之邪,三日已外,谷消水化,邪氣傳裡,始有渴也。

白話文:

內部受損或過度勞累的人,在初期病情嚴重時會口渴,因為他們的心臟熱力旺盛向上影響到肺部,所以才感到口渴。如果這種疾病持續時間長了就不一定會口渴,這是因為邪氣已經進入血液循環中,而且身體中有溼氣,因此不會感到口渴。 受到外部風寒侵襲的人,在第三天以後,食物和水分都被消耗掉,邪氣開始入侵人體內部,這時候纔有可能出現口渴的情況。

4. 辨惡食與不惡食

內傷勞役及飲食失節,寒溫不適,三者俱惡食,口不知五味五穀,以其內傷於脾故也。

外感傷寒中風俱能食而不惡食,口中和,以其無內傷,則心氣和脾氣通故也。

白話文:

內部受損、過度勞累以及飲食不規律,加上天氣冷熱不合適,這三個因素都讓人對食物感到厭煩,嘴巴無法分辨出五種味道和五穀雜糧的味道。這是因為它們影響了脾胃的功能所造成的。

外部感染感冒或中風都能使人有食慾且不會討厭吃東西,嘴裡感覺舒適平衡。這是因為沒有受到內部受損的影響,所以心臟功能與脾胃運作正常。

5. 脈候

右寸脈大於左寸為內傷。右寸氣口急大而數,時一代而澀,澀者肺之本脈,代者元氣不相接續。此飲食失節,勞役過甚,大虛脈也。

右關脾脈大而數,數中顯緩,時一代也。此不甚勞役之脈也。

右關胃脈損弱,甚則隱而不見,但內顯脾脈之大數微緩,時一代。此飲食不節寒溫失所之脈也。

右關脈沉而滑,此宿食不消脈也。

東垣曰:古人以脈上辨內外傷於人迎氣口。人迎脈大於氣口為外傷,氣口脈大於人迎為內傷。此辨固是,但其說有所未盡耳。(愚按脈辨內外傷以人迎氣口,誠是也。何則?人迎為胃之動脈,當主內傷;氣口為肺之動脈,當主外傷。外傷風寒,風寒傷皮,皮腠司於肺,故氣口主之。

白話文:

右寸脈大於左寸為內傷。

右邊寸關脈比左邊寸關脈強勁,表示身體內部有損傷。

右寸氣口急大而數,時一代而澀,澀者肺之本脈,代者元氣不相接續。此飲食失節,勞役過甚,大虛脈也。

右邊寸關脈的氣口(脈搏的跳動部位)急促有力,脈搏頻率快,且出現時有時無,觸摸起來有澀感。澀感是肺部本脈的表現,時有時無則代表元氣不足,無法持續供應。這是由於飲食不節制,過度勞累導致身體虛弱的脈象。

右關脾脈大而數,數中顯緩,時一代也。此不甚勞役之脈也。

右邊關脈(脾臟的脈象)強勁而頻率快,但脈搏跳動中帶有緩慢的節奏,且出現時有時無。這是由於輕度勞累引起的脈象。

右關胃脈損弱,甚則隱而不見,但內顯脾脈之大數微緩,時一代。此飲食不節寒溫失所之脈也。

右邊關脈(胃部的脈象)微弱,嚴重時甚至消失,但可以感覺到脾脈的強勁,且脈搏頻率快但帶有緩慢的節奏,出現時有時無。這是由於飲食不節制,寒熱失調引起的脈象。

右關脈沉而滑,此宿食不消脈也。

右邊關脈沉而滑,表示胃腸積食未消。

東垣曰古人以脈上辨內外傷於人迎氣口。人迎脈大於氣口為外傷,氣口脈大於人迎為內傷。此辨固是,但其說有所未盡耳。

東垣先生說:古人通過人迎脈和氣口脈來判斷外傷和內傷。人迎脈比氣口脈強勁代表外傷,氣口脈比人迎脈強勁代表內傷。這種判斷方法固然正確,但卻有所遺漏。

(愚按脈辨內外傷以人迎氣口,誠是也。何則?人迎為胃之動脈,當主內傷;氣口為肺之動脈,當主外傷。外傷風寒,風寒傷皮,皮腠司於肺,故氣口主之。)

(我認為,用人迎脈和氣口脈判斷內外傷的確是正確的。因為人迎脈是胃部的動脈,應當代表內傷;氣口脈是肺部的動脈,應當代表外傷。外傷風寒,風寒侵入皮膚,而皮膚腠理由肺主之,因此氣口脈會反映外傷。)

內傷脾胃,脾胃主乎中氣,故人迎主之。古有人迎氣口之辨,即胃脈與肺脈,而主於內傷外感,各指其所司也。若只以氣口手脈辨之,惟以兩關之脈辨之可也。右關脾胃以主內傷,左關肝木以主外傷。外傷風寒,內應肝木;內傷元氣,內應脾胃。只以左右氣口辨之,斯為至理。

外感風寒皆有餘之證,是從前客邪來也。其病必見於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陽二十五度。內傷飲食及飲食不節,勞役所傷,皆不足之病也,必見於右手,右手主裡,乃行陰二十五度。故外感風寒,則獨左寸人迎脈浮緊,按之洪大緊者,急甚於弦,是足太陽寒水之脈。按之洪大而有力,中見手少陰心火之脈,丁與壬合,內顯洪大,乃傷寒脈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中醫如何用脈象來區分內傷和外感。

  • 內傷: 主要是脾胃受損,導致中氣不足,會在右關脈上表現出來。
  • 外感: 主要是風寒入侵,影響肝木,會在左關脈上表現出來。

此外,文章還介紹了判斷風寒外感的脈象特點:

  • 左寸人迎脈浮緊,按之洪大緊密,是足太陽寒水之脈。
  • 按之洪大且有力,則是手少陰心火之脈,是傷寒脈。

需要注意的是,這僅是中醫脈象診斷的一部分,實際應用需要結合其他症狀和舌苔等因素綜合判斷。

若外感風寒,則人迎脈緩而大,或大於氣口一倍,或兩倍三倍。內傷飲食,則右寸氣口脈大於人迎一倍,傷之重者,過在少陰則兩倍,太陰則三倍。此內傷飲食之脈。若飲食不節,勞役過甚,則心脈變見於氣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挾心火之勢薄肺。經曰:侮所不勝,寡於畏者是也。

故氣口脈急大而數,時一代而澀也。澀者肺之本脈;代者元氣不相接,脾胃不及之脈;洪大而數者,心脈刑肺也;急者,肝木挾心火而反克肺金也。若不甚勞役,惟右關脾脈大而數,謂獨大於五脈,數中顯緩,時一代。如飲食不節,寒溫失所,則先右關胃脈損弱,甚則隱而不見,惟內顯脾脈之大數微緩時一代也。

白話文:

如果勞累程度不高,僅僅是右關脾脈強勁而數,並且比其他五脈都要強大,脈數中隱約可以感覺到緩慢,時而停頓。如果飲食不節制,寒熱失調,則右關胃脈先會虛弱,嚴重時甚至會消失不見,只有內部脾脈強勁、數次而微緩,並時而停頓。

如飲食不節,寒溫失所,則先右關胃脈損弱,甚則隱而不見,惟內顯脾脈之大數微緩時一代也。宿食不消,則獨右關脈沉而滑。經曰:脈滑者,有宿食也。

白話文:

如果因為飲食不調、冷熱失當,就會導致右手腕處的胃脈變得虛弱,嚴重的話甚至會看不清楚,只有在脾臟的脈搏出現較大的跳動速度和稍微慢一些的情況下才能感受到一次。如果食物沒有消化完畢,那麼就只會看到右手腕處的脈搏下沈且流暢。古籍上說:“脈搏流暢的人,是有未消化的食物。”

6. 勞役受病表虛證不可作表實治之

或因勞役,腎間陰火沸騰。事閒之際於陰涼處解脫衣服,更有新沐浴於背陰處坐臥,其陰火下行,還歸腎間,皮膚腠理極虛無陽。為寒涼所遏,表虛不任風寒,自認外感風寒,求醫解表,以重絕元氣,取禍如反掌。苟幸而兔者,致虛勞,氣血皆弱。其表虛之人為風所遏,亦是虛邪犯表,始病一二日之間,特與外中賊邪有餘之症頗相似處,故致疑惑,請醫者只於氣少氣盛上辨之。

其外傷賊邪,必語聲高厲而有力,若是勞役所傷,飲食不節,表虛不足之病,必短氣氣促懶語,其聲困弱而無力,亦易見也。

白話文:

有時候,因為過度勞累,腎臟裡的陰火就會沸騰。休息時,在陰涼的地方脫掉衣服,甚至新洗完澡後在背陰處坐臥,陰火就會向下,回到腎臟,導致皮膚毛孔變得非常虛弱,沒有陽氣。遇到寒涼就會被阻礙,身體表面虛弱,無法抵抗風寒。病人自己認為是外感風寒,找醫生治療表證,反而會加重損耗元氣,招來禍患,就像翻掌之間的事。即使僥倖躲過,也會導致虛勞,氣血都變得衰弱。

那些身體表面虛弱的人,遇到風寒就會被阻礙,這也是虛邪犯表。疾病初發的一兩天,跟外感風邪邪氣過盛的症狀非常相似,容易讓人迷惑。請醫生診治時,只要仔細觀察氣息強弱就能辨別。

外感風邪邪氣,患者說話聲音會高亢有力。若是因為過度勞累、飲食不節造成的表虛不足,患者就會氣短、呼吸急促、說話懶散,聲音低弱無力,也很容易辨別。

7. 內傷飲食用藥所宜所禁

內傷飲食,付藥者、受藥者皆以為瑣末細事,是以所當重者為輕,利害非細。殊不思胃氣者,榮氣也,衛氣也,穀氣也,清氣也,資少陽生髮之氣也。人之真氣衰旺,皆在飲食入胃。胃和則穀氣上升。穀氣者,升騰之氣也,乃足少陽膽手少陽元氣始發生長萬化之別名也。飲食一傷,若消導物的對其所傷之物,既消則胃氣愈旺,五穀之精華上騰,乃清氣為天者也。

精氣神氣皆強盛,七神衛護,生氣不乏,精益大旺,氣血周流,則百病不能侵,雖有大風苛毒,弗能害也。此一藥之用,其利溥哉!

易水張先生嘗戒不可用峻利食藥。食藥下咽,未免藥丸施化,其標皮之力始開,便言空快也,所傷之物已去。若更待一兩時辰許,藥盡化開,其峻藥必有悍性,病去之後,脾胃安得不損乎?脾胃既損,是真氣元氣敗壞,促人之壽。當時用枳朮丸一藥,清化胃中所傷,下胃不能即去,須待一兩時辰許,食則消化。

白話文:

內傷飲食,服用藥物,不管是給藥的人還是吃藥的人,都把它當成微不足道的小事,因此,真正應該重視的反而被輕視了,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可不是小事。殊不知,胃氣是人體的榮氣、衛氣、穀氣、清氣,也是滋養少陽生髮之氣的根本。人體的真氣強弱,全靠飲食進入胃中。胃氣調和,穀氣才能上升。穀氣是上升之氣,也就是足少陽膽經和手少陽三焦經元氣最初發生的變化,萬物的本源。飲食一旦受損,就需要藥物來消化它,藥物消化了,胃氣就會更加旺盛,五穀的精華就能上升,這就是清氣上達天地的道理。

精氣神都旺盛,七神守護,生機不衰,精氣更加充沛,氣血流通,百病就不能入侵,即使遇到大風寒毒,也無法傷害。服用藥物的益處真是巨大!

易水張先生曾經告誡我,不要使用過於峻利、急攻的藥物。藥物下咽後,藥丸剛開始融化,藥皮的力量開始打開,就以為藥效很快,被傷的東西已經去掉了。如果再等一兩個時辰,藥完全化開,峻利的藥物就會有強烈的副作用,病雖然治好了,但脾胃豈能不受損?脾胃受損,就是真氣元氣受損,加速人的死亡。當時用[枳朮丸]這味藥,可以清化胃中受傷之物,它不會馬上從胃中排出,需要等待一兩個時辰,才會消化。

是先補而後化其所傷,則不峻利矣。因用荷葉燒飯為丸,荷葉一物中央空虛,象震卦之體。震者動也。人感之,生足少陽甲膽也。甲膽者風也,生化萬物之根蒂也。《左傳》云:履端於始,序則不愆。人之飲食入胃,榮氣上行,即少陽甲膽之氣也。其手少陽三焦經,人之元氣也。

手足同法,便是少陽元氣生髮也。胃氣、穀氣、元氣、甲膽上升之氣,一也。異名雖多,止是胃氣上升者也。

若內傷脾胃以辛熱之物、酒肉之類,自覺不快,覓藥於醫者。此風習以為常。醫者亦不問所傷,付之以集香丸巴豆大熱藥之類下之,大便下則物去,遺留食之熱性、藥之熱性,重傷元氣,七神不熾。經云:熱傷氣,正謂此也。其人必無氣以動而熱困,四肢不舉,傳變諸疾不可勝數,使人真氣自此衰矣。

白話文:

治療疾病應該先補益身體,然後再針對受傷的部分進行化解,這樣才不會過於急功近利,反而造成傷害。

可以將荷葉燒飯製成藥丸服用。荷葉中心空虛,如同震卦的象徵,震卦代表著動,人體受到荷葉的影響,會促進足少陽膽經的運作。膽經主風,是生化萬物之根源。《左傳》說:「從一開始就踏上正道,順序合宜,就不會出差錯。」人吃進食物後,精華物質會上行,這就是足少陽膽經的氣。手少陽三焦經,則代表人體的元氣。

手足兩者遵循相同的原理,都是由少陽元氣生發而來。胃氣、穀氣、元氣、膽經上升之氣,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只是名稱不同,都是指胃氣上升的現象。

如果因為食用辛辣燥熱的食物、酒肉等,導致脾胃受傷,感到身體不適,便會去求醫。這在當時已經是普遍的習俗。但有些醫生不問清楚病患的病情,就隨便開一些像集香丸、巴豆等熱性藥物,讓人服用後瀉下大便。雖然排出了病患體內的異物,但卻也留下了食物和藥物中的熱性,嚴重損傷了元氣,導致精神萎靡。古籍上說「熱傷氣」,就是指這種情況。患者因此會虛弱無力,行動困難,並伴隨著各種疾病,真氣也因此衰弱下去。

若傷生冷硬物,世醫或用大黃牽牛二味大寒藥投之,物隨藥下,所傷去矣,遺留食之寒性、藥之寒性,重瀉其陽。陽去則皮膚筋肉血脈無所依倚,便為虛損之證。論言及此,令人寒心。夫辛辣氣薄之藥,無故不可亂服,非止牽牛而已。至真要大論云:五味入口,各先逐其所喜攻。

攻者,克伐瀉也。辛味下咽,先攻瀉肺之正氣。正氣者,真氣元氣也。其牽牛之辛辣猛烈,奪人尤甚。飲食所傷,脾胃受邪,當以苦味瀉其腸胃可也。肺與元氣何罪之有?夫牽牛不可用者有五,此其一也。況胃主血,為物所傷。物者,有形之物也,皆血病。血病瀉氣,此其二也。

白話文:

如果受了生冷堅硬食物的傷害,世俗醫生可能會用大黃、牽牛這兩種寒性很強的藥來治療,讓傷食隨藥物排出,看似傷食去掉了,但卻留下了食物的寒性以及藥物的寒性,並且嚴重地損耗了陽氣。陽氣消失,皮膚、肌肉、血脈就會失去依靠,就會變成虛損的病症。看到這些論述,令人不寒而慄。

辛辣性氣味薄弱的藥物,沒有原因就不可亂服,不僅僅是牽牛,其他藥物也是如此。 《至真要大論》中說:五味進入口中,都會先攻擊它所喜好的部位。

攻擊,就是克伐、瀉掉的意思。辛辣的味道下咽,會先攻擊瀉掉肺部的正氣。正氣,就是真氣、元氣。牽牛的辛辣猛烈,對人體的傷害尤其嚴重。

飲食受傷,脾胃受到邪氣侵襲,應該用苦味瀉掉腸胃中的邪氣就可以了。肺和元氣,有什麼罪過呢?牽牛不可使用的理由有五個,這是其中一個。況且,胃主血,如果受到食物的傷害,食物是有形之物,都是血病。血病瀉氣,這是第二個理由。

且飲食傷於中焦,止合克化消導其食。重瀉上焦肺中已虛之氣,此其三也。食傷腸胃,當塞因塞用,又寒因寒用,枳實、大黃苦寒之物以治有形是也。反以辛辣牽牛散瀉真氣,犯大禁四也。殊不知《針經》有云:外來客邪風寒傷人五臟,若誤瀉胃氣必死,誤補亦死。其死也無氣以動,故靜。

若內傷脾胃,反瀉五臟必死,誤補亦死。其死也陰氣有餘,故躁。今內傷腸胃,是謂六腑不足之病,反瀉上焦虛無肺氣。肺者五臟之一數也,為牽牛之類朝損暮損,其元氣消耗,此乃暗中折人壽數,犯大禁五也,良可哀哉!

白話文:

且飲食傷於中焦,止合克化消導其食。重瀉上焦肺中已虛之氣,此其三也。

意思是說,如果飲食傷了脾胃(中焦),就應該止住它,讓脾胃能夠消化食物。而不能再瀉去上焦(肺)中已經虛弱的氣,這是第三個錯誤。

食傷腸胃,當塞因塞用,又寒因寒用,枳實、大黃苦寒之物以治有形是也。反以辛辣牽牛散瀉真氣,犯大禁四也。

飲食傷了腸胃,應該要對症下藥,寒則用寒,比如用枳實、大黃等苦寒之物來治療有形的病症。不能用辛辣的牽牛散來瀉真氣,這是第四個大忌。

殊不知《針經》有云外來客邪風寒傷人五臟,若誤瀉胃氣必死,誤補亦死。其死也無氣以動,故靜。

殊不知《針經》中說:外來的邪氣風寒傷了五臟,如果誤瀉胃氣,就會導致死亡;誤補也會導致死亡。這種死亡是因沒有氣而不能動,所以表現為靜止。

若內傷脾胃,反瀉五臟必死,誤補亦死。其死也陰氣有餘,故躁。今內傷腸胃,是謂六腑不足之病,反瀉上焦虛無肺氣。肺者五臟之一數也,為牽牛之類朝損暮損,其元氣消耗,此乃暗中折人壽數,犯大禁五也,良可哀哉!

如果脾胃內傷,反而瀉掉五臟的氣,也會導致死亡;誤補也會導致死亡。這種死亡是因陰氣過盛,所以表現為躁動。現在腸胃內傷,是六腑不足之病,卻反過來瀉掉上焦虛弱的肺氣。肺是五臟之一,使用像牽牛散這樣的藥物,如同朝朝暮暮損耗元氣,會暗中折損人的壽命,這是第五個大忌,實在可悲!

總結

這段文字主要強調了飲食傷脾胃時應當注意的幾點,其中包括:

  1. 應當止住脾胃,讓它消化食物,而不是再瀉去肺氣。
  2. 應當對症下藥,寒則用寒,不要用辛辣的藥物瀉真氣。
  3. 誤瀉胃氣或誤補都會導致死亡,不可輕忽。
  4. 內傷腸胃是六腑不足之病,不可瀉去肺氣,否則會暗中折損壽命。

這段文字反映了古代醫學對飲食傷脾胃的重視,以及對使用藥物的謹慎態度。

又曰:胃惡熱而喜清,大腸惡清冷而喜熱。兩者不和,何以調之?岐伯曰:調此者,衣服飲食亦有適宜。寒無悽愴,暑無出汗;飲食者,熱無灼灼,寒無凔凔。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辟。詳見本經。是必有因用,豈可用俱寒俱熱之食藥致損者歟?

經云:內傷者,其氣口脈反大於人迎一倍二倍三倍,分經用藥。又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如但食不納,噁心欲吐者,不問一倍二倍,不當止與瓜蒂散吐之,但以指或以物探去之。若所傷之物去不盡者,更診其脈,問其所傷,以食藥去之,以應塞因塞用,又謂之寒因寒用。瀉而下降,乃應太陰之用。

白話文:

人們常說:胃不喜歡熱,喜歡清涼,大腸不喜歡清冷,喜歡溫熱。這兩個部位喜好不同,要怎麼調整呢?岐伯說:要調整它們,穿衣飲食都要合適。天氣寒冷時,不要讓身體受寒,天氣炎熱時,也不要讓自己出汗太多;飲食方面,熱的東西不要太燙,冷的東西不要太冰。寒熱適中,氣血才能調和,就不容易生病。詳細內容可以參考《本經》。應該根據病因來選擇治療方法,怎麼能用寒涼或溫熱的藥物,造成身體損傷呢?

《經》上說:內傷的人,氣口脈的跳動幅度,比人迎脈快一倍、兩倍、三倍,需要根據經絡來用藥。還說:上半身有脈搏,下半身卻沒有脈搏,這樣的人應該吐出來,不吐就會死。如果只是吃不下,噁心想吐,不論脈搏跳動幅度如何,不應該直接用[瓜蒂散]催吐,只要用手指或工具探出嘔吐物即可。如果所傷之物吐不乾淨,就需要再次診脈,詢問患者傷到什麼,用食物或藥物幫助去除,這是根據病因來選擇治療方法,也就是所謂的「寒因寒用」。通過瀉下藥物讓身體下降,符合太陰的治療原則。

其中更加升發之藥,令其元氣上升,塞因塞用,因曲而為之直。何為曲?內傷胃氣是也。何為直?而生髮胃氣是也。因治其飲食之內傷,而使生氣增益,胃氣完復,此乃因曲而為之直也。

若依分經用藥,其所傷之物,寒熱溫涼,生硬柔軟,所傷不一,難立定法,只隨所傷之物不同,各立治法,臨時加減用之。其用藥又當問諸病人從來稟氣盛衰,所傷寒物熱物。是喜食而食之耶,不可服破氣藥;若乘飢困而食之耶,當益胃氣;或為人所勉勸,強食之,宜損血而益氣也。

診其脈候,傷在何臟,方可與對病之藥,豈可妄泄天真生氣以輕喪身寶乎?且如先食熱而不傷,繼之以寒物,因後食致前食亦不消化而傷者,當問熱食寒食,孰多孰少,則藥亦宜合其寒熱而與之,則榮衛之氣必得周流。但凡一一對證與之,無不取驗。

白話文:

有些藥物可以促進人體元氣上升,就像堵住病因,並針對病因使用藥物,就像把彎的弄直一樣。什麼是彎?就是胃氣受損。什麼是直?就是恢復胃氣。治療飲食造成的內傷,就能增強生氣,使胃氣恢復,這就是把彎的弄直。

如果按照經絡用藥,則需考慮受傷的性質,是寒熱溫涼,生硬柔軟,因為受傷情況不同,難以制定統一的治療方法,只能根據不同的受傷情況,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法,並根據情況臨時增減藥物。用藥時還需要詢問病人平時的體質强弱,以及受傷的寒熱情況。如果是因為喜歡吃而吃,則不能服用破氣藥;如果是因為飢餓而吃,則應該益胃氣;如果是被人勸說勉強吃的,則應該益氣損血。

診脈時要確定受傷的臟腑,才能給予對應的藥物,不能隨意泄漏人體的元氣,輕易損害身體。比如先吃熱食没有受傷,之後又吃了寒涼食物,導致之前吃的熱食也消化不良而受傷,就應該詢問熱食和寒食哪個多,然后根據情況選擇寒熱性質的藥物,這樣才能使人體的營養和衛氣循環順暢。凡是一一對證用藥,都會收到效果。

丹溪曰:世之病,內傷為多。但有挾痰者,有挾外邪者,有熱鬱於內而發者,皆當以補元氣為主,看所挾而兼用藥。如虛氣甚者,補中益氣湯少加附子,以行參、耆之功;挾痰者,補中益氣加半夏,更以竹瀝薑汁傳送。

戴氏曰:凡內外兼證,或內傷重而外感輕者,為內傷挾外感證,治宜先補益而後散邪,或以補中益氣湯為主治,加散邪藥,當以六經脈證參究,加本經藥各治之。或外感重而內傷輕者,為外感挾內傷證,治法宜先散邪而後補益,或以辛涼等解散藥為君,而以參、朮、茯苓、芎、歸等藥為臣使,是其治也。

白話文:

丹溪曰:

世人所患的病症,大多數是內傷。然而,有些內傷會伴隨痰濕,有些會伴隨外邪,有些是內熱鬱結而發病,這些情況都需要以補元氣為首要,再根據所伴隨的病症選擇藥物治療。例如,若虛氣嚴重,可以在補中益氣湯中少加一些附子,以增強人參、黃芪的功效。若伴隨痰濕,則可在補中益氣湯中加半夏,並以竹瀝和薑汁幫助藥物傳送。

戴氏曰:

凡是內外兼症,或是內傷嚴重而外感輕微的,稱為內傷挾外感證,治療應先補益後散邪。可以用補中益氣湯為主,再加一些散邪藥。治療時應參照六經脈證,並根據本經藥物進行治療。

或是外感嚴重而內傷輕微的,稱為外感挾內傷證,治療應先散邪後補益。可以用辛涼等解散藥作為君藥,再用人參、白朮、茯苓、川芎、當歸等藥作為臣使藥,這就是治療方法。

有內傷發斑,因胃虛熱甚,虛火遊行於外,亦有痰者,火則補而降之,痰熱則微汗而散之,切不可下。

內傷煩躁,因血少不能潤,理宜養陰。煩躁不得眠者,六一散加牛黃。似傷寒煩躁不絕聲,汗後復熱,脈細數,五七日不睡,補中益氣湯倍人參,用竹葉同煎。甚者加麥門冬、五味子、知母。似傷寒至五七日,汗後煩躁吃水者,補中益氣加附子。似傷寒三戰後,勞乏煩躁昏倦,四君子湯加當歸、黃耆、知母、麥門冬、五味子。

白話文:

如果內傷導致出現斑點,是因為胃虛火旺,虛火跑到體表,也可能伴隨著痰。火旺就需要滋補並降火,痰熱就需要用微汗的方法散熱,絕對不能服用瀉藥。

內傷煩躁不安,是因為血虛不能滋潤,應該要以養陰為治療方向。如果煩躁失眠,可以在六一散的基礎上加入牛黃。如果像傷寒一樣,煩躁不停,出汗後又發熱,脈象細數,五七日不眠,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倍人參,並加入竹葉同煎。病情嚴重者可以再加入麥門冬、五味子、知母。如果像傷寒一樣,到了五七日,出汗後煩躁不安,並且想喝水,可以在補中益氣湯中加附子。如果像傷寒一樣,經歷了三次發熱後,感到疲勞、煩躁、昏倦,可以在四君子湯中加入當歸、黃芪、知母、麥門冬、五味子。

甚者脈細數無序,三更後吃水至天明,此乃元氣虛,加竹瀝大劑服之。

內傷病舌黑燥便泄,食在大腸,煩躁夜不安,宜防風當歸飲下之。內傷病退後煩渴不解者,有餘熱在肺,參、苓、甘草少加薑汁冷服,虛甚者用人參湯。

白話文:

如果脈象細小而無規律,並且在半夜三更後喝水一直到天亮,這是元氣虛弱的表現,要服用大量加了竹瀝的藥物。內傷後舌頭黑而乾燥,大便稀溏,食物停留在腸胃中,伴隨煩躁不安、夜裡睡不好,可以服用防風當歸飲。內傷後退燒但仍然口渴不止,說明肺部還有餘熱,可以用人參、茯苓、甘草加上少許薑汁冷服,虛弱嚴重者則用人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