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三 (2)

1. 東垣述內經仲景所說脾胃論

太陰陽明論云: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岐伯曰:陰陽易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帝曰:願聞其異狀也。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

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得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從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

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

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陰陽應象論曰: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玉機真藏論曰:脾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又通評虛實論曰: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調經論曰: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不足則四肢不用。

又氣交變大論曰: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樂,體重煩冤。甚則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瘈,腳下痛,飲發中滿食減,四肢不舉。又云:歲土不及,風乃大行,霍亂體重腹痛,筋骨繇復,肌肉瞤酸,善怒。又云:咸病寒中,復則收政嚴峻,胸脅暴痛,下引小腹,善太息,蟲食甘黃,氣客於脾,民食少失味。

五常政大論曰:有太過不及,太過者,薄所不勝乘所勝也;不及者,至而不至,是為不及,所勝妄行,所生受病,所不勝乘之也。

仲景云:人受氣於水谷以養神,水穀盡而神去。故云:安穀則昌,絕谷則亡。水去則榮散,衛消,神無所依。又云:水入於經,其血乃成。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故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和。血溫衛和,得盡天年矣。

白話文:

東垣論述內經與仲景關於脾胃的觀點

**《內經》太陰陽明篇說:**太陰和陽明在表裡關係上是相互搭配的,對應人體的脾臟和胃的脈絡。那麼同樣是脾胃,為什麼生病會有不同的表現呢?岐伯解釋說:陰陽之氣的位置會發生變化,有時虛弱有時強盛,有時向上逆行有時順向下行,病邪可能從體內產生,也可能從體外侵入,侵入的路徑不同,所以疾病的表現也不同。黃帝問:我想了解這些不同狀況的詳細情況。岐伯說:陽氣代表天氣,主要作用在體表;陰氣代表地氣,主要作用在體內。所以陽氣的運行途徑是實盛的,而陰氣的運行途徑是虛弱的。因此,當人受到風邪等外邪侵襲時,陽氣會受到影響;而飲食不節制、作息不規律時,陰氣會受到影響。

當陽氣受到影響時,病邪會進入六腑;當陰氣受到影響時,病邪會進入五臟。進入六腑時,會出現身體發熱、難以入睡、氣喘等症狀;進入五臟時,會出現腹部脹滿、大小便不通暢,以及腹瀉、久而久之可能導致腸道疾病。所以,喉嚨主管來自於天的陽氣,咽喉主管來自於地的陰氣。因此,陽氣容易受到風邪的侵襲,陰氣容易受到濕邪的侵襲。陰氣從腳向上運行到頭部,再從手臂向下運行到指尖;陽氣從手向上運行到頭部,再向下運行到腳部。所以說:陽氣生病時,會從上到下;陰氣生病時,會從下到上。

因此,如果受到風邪的侵襲,通常是身體上部先受到影響;如果受到濕邪的侵襲,通常是身體下部先受到影響。黃帝問:脾臟生病會導致四肢無力,這是為什麼呢?岐伯說:四肢的活動都依賴於胃的氣血供應,但這些氣血並不能直接到達經絡,必須經過脾臟的運化才能到達。如果脾臟生病,不能將胃中的精華物質運輸到全身,四肢就得不到水穀精微的滋養,就會日益衰弱。氣血運行受阻,筋骨肌肉就會因為缺乏氣血而無法正常運作,因此四肢就會無力。黃帝問:為什麼說脾臟不主時令呢?岐伯說:脾臟屬於土,位於身體中央,主要負責在四季中滋養四臟,每個季節的最後十八天,脾臟會寄養在其他四個臟腑中,不能獨自掌管一個時令。脾臟經常接受胃土的精華,而土能孕育萬物,法則取於天地,所以其作用遍布全身,上至頭頂,下至足底,不能獨自掌管一個時令。

**《內經》陰陽應象篇說:**人有五臟,能夠化生五種情緒,即喜、怒、悲、憂、恐。所以,過度的喜怒會傷害氣,寒冷和暑熱會傷害形體;暴怒會損傷陰氣,暴喜會損傷陽氣。氣血逆亂上行,就會導致脈絡充滿而形體消瘦。如果喜怒沒有節制,寒暑過於嚴重,身體的根本就會不穩固。

**《內經》玉機真藏論說:**脾氣過盛,會導致四肢無力,脾氣不足,會導致九竅不通,這種情況被稱為「重強」。

**《內經》通評虛實論說:**頭痛、耳鳴、九竅不通,這些都與腸胃的功能有關。

**《內經》調經論說:**形體強壯的人,如果體內氣血過多,就會出現腹脹、小便不利;如果氣血不足,就會出現四肢無力的情況。

**《內經》氣交變大論說:**在土氣過盛的年份,雨水多濕氣盛行,腎水會受到邪氣的侵襲。人們會出現腹痛、手腳冰冷、心情不佳、身體沉重、煩躁等症狀。嚴重時會導致肌肉萎縮、雙腳無力、走路抽搐、腳底疼痛、飲水過多、腹脹、食慾下降、四肢無力。還說:在土氣不足的年份,風邪會盛行,人們會出現霍亂、身體沉重、腹痛、筋骨不適、肌肉跳動酸痛、容易發怒等症狀。又說:鹹味能使人身體寒冷,如果過度就會出現腹部絞痛、胸脅疼痛、向下牽引到小腹、經常嘆氣、喜食甜食、脾臟功能受到影響,人們會食慾不振、味覺減退。

**《內經》五常政大論說:**任何事物都有太過和不及的情況,太過是指受到了不應有的克制,也指克制了自己的反而被反克制;不及是指沒能達到應有的程度,是指被克的反而沒有被克制。當被克的沒有被克制時,就會妄自行事,其所生發的事物就會受到影響,其所不應克制的反而是被它所克制的。

**仲景說:**人從飲食中獲取精氣來滋養精神,如果飲食耗盡,精神也會隨之消失。所以說:能夠順應飲食規律,身體就會健康強壯;如果斷絕飲食,生命就會終結。如果水分不能被身體利用,就會導致營衛之氣消散,精神沒有依託。又說:水液進入經脈,才能形成血液;食物進入胃,脈絡才能運行。所以血液不能不滋養,營衛之氣不能不調和。血液溫潤,營衛之氣調和,才能夠盡享天年。

2. 脈侯

《內經》曰:脾胃者,土也,孤臟以灌四傍者也。善者不得見,惡者可見。其來如水之流,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啄,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

脈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

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上部有脈,下部無脈,為食塞胸中,宜吐之。寸口洪大,按之反澀,尺脈亦微而澀,或寸口緊如轉索,左右無常,或滑而數者下之。或浮而滑,凡脈沉,病若傷寒者,宿酒,宜下。短疾而滑,酒病。

浮細而滑,傷飲。氣口緊盛,或浮細而滑疾,皆傷飲食。

關沉而滑為食不消。上關沉遲為脾胃虛寒。右手脈緊盛者傷食。兩關弦大者,主脾胃飽脹。腹飽脹而脈細者危,浮大者可治。

上關脾胃所主,其脈緩大為土氣衝和,百病不生。但有浮沉洪細長短滑澀,則各司其病,宜按脈對證而調治之。如脾胃脈弦而緊者,則是木邪刑土,脾胃有積,或痛或脹。(宜保和丸中加柴胡、川芎、骨皮之類,制肝木也。)洪大者則胃中有火。(治宜瀉黃散承氣湯之類。)滑大者則是痰飲。

(宜二陳橘半枳朮丸之類,氣不利上急者可吐。)澀者則是氣血兩虛。(宜八珍湯或異功散加當歸、生地黃之類。)短澀之脈,若在前短為外,以候胃,主胃弱病;(不思食,噁心嘔吐,或惡聞食氣者皆是也。)在後短為內,以候脾,主脾病。(胸膈作脹,食下不化反泄瀉之類皆是也。

白話文:

《內經》說:脾胃屬於土,是孤立的臟器,負責灌溉四肢周圍。正常的狀態不容易觀察到,不正常的狀態則可以觀察出來。它的來勢如果像水流一樣順暢,這是過於強盛的脈象,代表病在身體表面;如果像鳥啄一樣短促,這是不足的脈象,代表病在體內。過於強盛的脈象會讓人四肢無力,不足的脈象會讓人九竅不通。

如果脈象沒有胃氣,就表示肝脈不會呈現弦象,腎脈也不會呈現堅實的石象。

正常人的一身氣血都來自於胃。胃氣是正常人的基礎。如果人沒有胃氣,就表示氣機逆亂,氣機逆亂會導致死亡。上部有脈象,下部沒有脈象,表示食物阻塞在胸中,應該催吐。寸口的脈象洪大,按壓下去反而澀滯,尺脈也微弱而澀滯;或者寸口的脈象緊繃像轉動的繩索,左右脈象無常,或者脈象滑而數,這都表示應該用瀉下的方法治療。脈象浮而滑,如果脈象沉,但是病像傷寒,表示是宿醉,應該用瀉下的方法治療。脈象短促而滑,表示是酒病。

脈象浮細而滑,表示是飲酒過多。氣口的脈象緊盛,或者浮細而滑而急,都表示是飲食損傷。

關脈沉而滑,表示食物沒有消化。上關脈沉遲,表示脾胃虛寒。右手脈緊盛,表示是飲食損傷。兩關脈弦大,表示脾胃飽脹。腹部飽脹而脈細,表示病情危急,脈象浮大,表示可以治療。

上關是脾胃所主,它的脈象如果緩大,表示脾土之氣平和順暢,不會生病。但如果有浮沉洪細長短滑澀的各種變化,就代表不同的疾病,應該按照脈象對應的病症來調治。如果脾胃的脈象弦而緊,表示是肝木之邪侵犯脾土,脾胃有積滯,可能疼痛或脹滿。(應該用保和丸加柴胡、川芎、骨皮之類的藥材,來制約肝木。)脈象洪大,表示胃中有火。(應該用瀉黃散或承氣湯之類的藥材來治療。)脈象滑大,表示是痰飲。(應該用二陳湯或橘半枳朮丸之類的藥材,如果氣機上逆急迫可以催吐。)脈象澀,表示是氣血兩虛。(應該用八珍湯或異功散加當歸、生地黃之類的藥材。)脈象短而澀,如果在前面短,是屬於體外,用來診察胃的狀況,表示胃弱有病(例如:不想吃東西、噁心嘔吐,或是討厭聞到食物的味道)。如果在後面短,是屬於體內,用來診察脾的狀況,表示脾有病(例如:胸膈脹滿、食物不能消化而導致腹瀉)。

3. 治法

4. 治諸病以胃氣為主主虛則客邪不退

百凡治病,胃氣實者攻之則去,而疾恆易愈;胃氣虛者攻之不去。蓋為本虛,攻之而胃氣益弱,反不能行其藥力,而病所以自如也,非藥不能去病也,主氣不行藥力故也。

若峻攻之則元氣傷而病益甚。若不知機,攻盡元氣則死矣。如虛熱者服寒涼之藥,而熱反盛何也?經曰:服寒而反熱者奈何?岐伯曰:不味旺味,是以反也。胃氣實者,雖有病,不攻自愈。故中醫用藥亦嘗效焉。觀夫藜藿野人嘗病不藥自愈可知矣。故云;治病不察脾胃之虛實,不足以為太醫。

白話文:

凡是治療疾病,如果病人的胃氣強健,用藥攻邪就能去除病邪,而且疾病通常容易痊癒;如果病人的胃氣虛弱,用藥攻邪反而無法去除病邪。這是因為身體的根本就虛弱,用藥攻邪反而會使胃氣更加虛弱,反而無法發揮藥效,所以疾病才會沒有好轉。並不是藥物無法去除疾病,而是因為胃氣無法推動藥力發揮作用。

如果使用強烈的攻邪藥,反而會損傷元氣,使病情更加嚴重。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把元氣都消耗殆盡就會死亡。例如,虛熱的病人服用寒涼藥物,反而會使發熱更嚴重,是什麼原因呢?《黃帝內經》說:「服用寒涼藥物反而發熱,該怎麼辦?」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胃氣虛弱,無法消化藥物,所以才會這樣。」胃氣強健的人,即使生病,不吃藥也會自己痊癒。所以中醫用藥有時也會有效果。看看那些吃野菜的農民,生病常常不吃藥也能自己痊癒就知道了。所以說,治療疾病如果不了解脾胃的虛實,就不能算是好醫生。

5. 治脾胃病兼治各經

夫飲食入胃,陽氣上行,津液與氣入於心,貫肺,充實皮毛,散於百脈。脾稟氣於胃,而澆灌於四傍,榮養氣血者也。今飲食損胃,勞倦傷脾。脾胃虛則火邪乘之,而生大熱,當先於心病補脾之源。蓋土生火,兼於脾胃中瀉火之亢甚,是先治其標,後治其本也。

且濕熱相合,陽氣日以虛。陽氣虛則不能上升,而脾胃之氣下流並於腎肝,是有秋冬而無春夏。春主升,夏主浮。在人則肝心應之,弱則陰氣盛,故陽氣不得經營。經云:陽本根於陰,惟瀉陰中之火,味薄風藥升發以伸陽氣,即陰氣不病,陽氣生矣。傳云:履端於始,序則不愆。正謂此也。

四氣調神大論云: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在人則緣胃虛以火乘之,脾胃為勞倦所傷,則氣耗而心火熾動,血脈沸騰則血病而陽氣不治,陰火乃獨炎上而走於空竅,以致燎於周身。反用熱藥以燥脾胃,則謬之謬也。

胃乃脾之剛,脾乃胃之柔,表裡之謂也。飲食不節,則胃先病,脾無所稟而後病。勞倦則脾先病,不能為胃行氣而後病。其所生病之先後雖異,其受邪則一也。胃為十二經之海,十二經皆稟血氣滋養於身。脾受胃之稟,行其氣血也。脾胃既虛,十二經之邪不一而出。假令不能食而肌肉削,乃本病也。

其右關脈緩而弱,本脈也。而本部本證脈中兼見弦脈,或見四肢滿閉,淋溲便難轉筋一二證,此肝之脾胃病也,當於本經藥中加風藥以瀉之。本部本證脈中兼見洪大,或見肌熱煩熱,面赤而不能食,肌肉消一二證,此心之脾胃病也,當於本經藥中加瀉心火之藥。本部本證脈中兼見浮澀,或見氣短氣上,喘咳痰盛皮澀一二證,此肺之脾胃病也,當於本經藥中兼瀉肺之體及補氣之藥。

本部本證脈中兼見沉細,或見善恐欠之證,此腎之脾胃病也,當於本經藥中加瀉腎水之浮,乃瀉陰火伏熾之藥。

經云:病有逆從,治有反正。除四反治法,不須論之。其下云:惟有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其注者以陽明在上,中見太陰;厥陰在上,中見少陽為說。予獨謂不然。此中非中外之中也,亦非上中之中也,乃不定之辭,蓋欲人臨病消息酌中用藥耳。以手足陽明厥陰者,中氣也,在卯酉之分,天地之門戶也。

春分秋分,以分陰分陽也,中有水火之異者也。況乎厥陰為十二經之領袖,主生化陰陽;足陽明為十二經之海,主經營之氣,諸經皆稟之。言陽明厥陰與何經相併而為病,酌中以用藥,如權之在衡,在兩則有兩之中,在斤則有斤之中也。所以言此者,發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毫釐之失,則災害立生。

假如時在長夏,於長夏之令中立方,謂正當主氣衰而客氣旺之時也。後之處方者,當從此法加時令藥,名曰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

白話文:

飲食進入胃部後,陽氣會向上運行,津液和氣會進入心臟,貫穿肺部,充實皮膚毛髮,並散佈到全身的經脈。脾臟從胃部接收氣,再將其滋養到周圍,是滋養氣血的重要器官。如果飲食損傷了胃,勞累過度則會傷害脾,脾胃虛弱時,火邪會趁虛而入,產生高熱,此時應該先從治療心病來補脾的根源。因為土(脾胃)能生火,同時也要洩掉脾胃中過旺的火氣,這是先治標,後治本的方法。

並且濕氣和熱氣結合,陽氣會日漸虛弱。陽氣虛弱就不能上升,脾胃之氣就會向下流到腎和肝,造成只有秋冬而沒有春夏的現象。春天主升發,夏天主發散。在人體對應的是肝臟和心臟,如果它們虛弱,陰氣就會旺盛,陽氣就無法正常運行。經典說:陽氣的根本在於陰氣,所以要瀉掉陰中的火,用味薄的風藥來升發陽氣,只要陰氣不生病,陽氣自然就能產生。古人說:「開始就要走對方向,有秩序就不會出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四氣調神大論》中說:當天空明亮時,日月的光芒就會黯淡,邪氣會侵入空竅,陽氣會被閉塞,地氣會變得混濁不明,雲霧不清晰,那麼本應降下的白露就無法下降。在人體,這是因為胃虛導致火邪侵入,脾胃又被勞累所傷,使得氣耗損,心火因此旺盛,血脈沸騰,導致血病而陽氣無法恢復,陰火會獨自向上燃燒,侵入空竅,進而蔓延到全身。如果反過來使用熱藥來燥脾胃,那就大錯特錯了。

胃是脾的陽剛,脾是胃的陰柔,它們互為表裡。飲食不節制,就會先損傷胃,脾臟因為得不到胃的滋養也會跟著生病。過度勞累,則會先損傷脾,脾無法為胃運化氣,胃也會跟著生病。雖然它們生病的原因有先後,但它們所受到的邪氣是一樣的。胃是十二經脈之海,十二經脈都從胃得到氣血的滋養。脾臟接受胃的滋養,運行氣血。脾胃虛弱後,十二經脈的邪氣就會一起出現。例如不能進食導致肌肉消瘦,這就是脾胃的本病。

右關脈如果呈現緩慢而無力的狀態,這是本脈的表現。而在本脈的基礎上,如果又出現弦脈,或出現四肢脹滿閉塞,小便困難,抽筋等一兩種症狀,這是肝臟引起的脾胃病,應該在本經藥中加入風藥來瀉肝。如果在本脈的基礎上,又出現洪大脈,或出現身體發熱煩躁,面紅且不能進食,肌肉消瘦等一兩種症狀,這是心臟引起的脾胃病,應該在本經藥中加入瀉心火的藥。如果在本脈的基礎上,又出現浮澀脈,或出現氣短氣喘,咳嗽痰多,皮膚粗糙等一兩種症狀,這是肺臟引起的脾胃病,應該在本經藥中加入瀉肺的藥和補氣的藥。

如果在本脈的基礎上,又出現沉細脈,或出現容易驚恐,打哈欠等症狀,這是腎臟引起的脾胃病,應該在本經藥中加入瀉腎水的藥,也就是瀉伏藏的陰火的藥。

經典說:「疾病有逆向和順向,治療也有正反之分」。除了四種反向治療的方法,就不在這裡討論了。經典下面說:「只有陽明和厥陰經不會按照標本來治療,而是要從中間來調治」,註解說是因為陽明經在上,中間可以觀察到太陰經,厥陰經在上,中間可以觀察到少陽經。但我認為不是這樣。「中間」不是指中間內外,也不是指上中下,而是指不確定的意思,是希望醫生在面對疾病時,能夠靈活斟酌,適當用藥。手足陽明和厥陰經,代表的是人體的中氣,在卯時和酉時,是天地氣機變化的門戶。

春分和秋分,是用來區分陰陽的,這中間存在水火的差異。而且厥陰經是十二經脈的領導,主管陰陽的生化;足陽明經是十二經脈之海,主管運行之氣,各經脈都要從它獲取能量。因此,陽明和厥陰經是和哪條經脈一起生病,就要酌情用藥,就像秤一樣,在兩端都有平衡點,在斤兩之間也有平衡點。之所以要說這些,是想說明脾胃的疾病不能用一種方法來推斷,也不能只用一種方式來治療,而是希望大家知道,百病都因為脾胃衰弱而產生。如果稍有差錯,就會立即產生災禍。

比如現在正值長夏時節,在長夏的時令下開處方,說明此時正值主氣衰弱而客氣旺盛的時候。後世開處方的人,應該遵從這個方法,加入時令的藥材,稱之為「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