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1. 卷之二十三
2. 脾胃門
3. 病機
4. 內經敘論
經脈別論曰:食入於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入於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流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平人氣象篇曰: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即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藏脈不得胃氣也。
玉機真藏篇岐伯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臟氣者,不能自至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
靈蘭秘典篇岐伯曰:脾胃者,倉稟之官,五味出焉。
六節藏象篇曰:脾胃大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能化槽粕轉味而出入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
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水入於經,其血乃成。
安穀則昌,絕谷則亡。
飲食勞倦則傷脾。脾傷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藏氣法時論曰:脾病者,身重善飢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又曰:病在脾,愈於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靜。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
白話文:
[內經敘論]
經脈別論說:食物進入胃後,其精華會輸送到肝臟,並將氣散佈到筋脈。食物進入胃後,濁氣會回到心臟,並將精華輸送到脈搏。脈搏的氣流會流經各處經脈,經脈的氣流會回到肺臟,肺臟接納全身的脈搏,再將精華輸送到皮膚毛髮。毛髮與脈搏中的精華相合,將氣輸送到各個臟腑。臟腑精神明朗,氣會流向四個重要的臟器,氣最終會歸於權衡。權衡達到平衡,在寸口脈(手腕處)就能測量到脈象,藉此判斷生死。
飲水進入胃後,會遊走散溢出精氣,向上輸送到脾臟。脾臟將精華散佈,向上歸於肺臟,並疏通調節水道,向下輸送到膀胱。水中的精華會散佈到全身各處,五條經脈也會同時運行,這些都與四季的變化和五臟的陰陽相合,以此來衡量它們的正常狀態。
平人氣象篇說:人以水穀為根本,所以人若斷絕水穀就會死亡,脈象中沒有胃氣也會死亡。所謂沒有胃氣,指的是只測到五臟真正的脈象,而沒有測到胃氣。
玉機真藏篇中,岐伯說:五臟都從胃中獲取精氣。胃是五臟的根本。臟腑的氣不能自己到達手太陰經(肺經),必須借助胃氣,才能到達手太陰經。
靈蘭秘典篇中,岐伯說:脾胃是儲藏食物的官員,食物的五種味道由此產生。
六節藏象篇說:脾、胃、小腸、三焦、膀胱,是儲藏食物的根本,也是營養物質的居所。它們能將食物殘渣轉化,並將精華和廢物排出體外。它們的精華表現在嘴唇和面部的四白穴(眼睛下方的穴位),充實於肌肉。這些都屬於陰性的部分,與土氣相通。
食物進入胃,脈搏的運行才能開始。水進入經脈,血液才能形成。
如果能夠正常攝取食物就能昌盛,斷絕食物就會死亡。
飲食不節制或過於勞累,就會損傷脾臟。脾臟損傷,就會導致體內九竅閉塞,體外肌肉壅滯,衛氣散失,這就叫做自我損傷,氣的衰弱。
藏氣法時論說:脾病的人,身體會感到沉重、容易感到飢餓、肌肉萎縮、雙腳無力、走路時容易抽搐、腳底疼痛。如果體虛,就會腹脹腸鳴,腹瀉且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治療時,應取太陰經、陽明經、少陰經的血脈。又說:脾臟的病,會在秋天好轉;如果秋天沒有好轉,會在春天加重;春天沒有死亡,會持續到夏天,在長夏好轉。應避免食用溫熱的食物、避免吃得過飽、避免處於潮濕的環境和穿潮濕的衣服。脾病的人,在下午時病情會減輕,在早晨時病情會加重,在傍晚時病情會平靜。脾喜歡舒緩,要用甘甜的食物來緩解,用苦味的藥物來疏瀉,用甘甜的食物來補益。
5. 東垣論五臟六腑皆主於脾胃脾胃虛則俱病
又云:脾胃虛,則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四肢百骸皆不得營運之氣,而百病生焉。又云:脾胃虛,則元氣不足,而諸病變生。又云:脾胃虛則九竅不通。
春甫讀東垣諸論,詳明《內經》論百病皆由上、中、下三焦元氣虛憊,及形氣兩虛,則百病變生。東垣發揮脾胃不足而不能充實三焦,百病之所由生也,故著《脾胃論》、《內外傷辨》,叮嚀懇切,以祛千載之惑,誠有功於生民,發《內經》之秘,開世醫之盲也。奈何今之醫者習矣不察,惟執成方指病用藥,如刻舟求劍何異哉?
病之疑似,虛實懸壤。不察元氣,不知脾胃致病之源,而惟以瞑眩之藥攻病之標,反傷元氣。甚至脾胃大壞,穀氣絕亡,恬不知覺,而猶謂病之不去,是吾憂也。殊不憂絕谷則死,與病愈之遲速,孰為重輕?世醫之昏庸,學術不工,反致誤人之命有如此。噫!孰從而知之?此春甫所以克己用功,私淑老人之旨,超脫凡俗,極登萬仞,探本窮源,深得脾胃元氣之妙,故投之所向,無不如意。非敢狂妄自矜,實有以得其要領者,所以發辭不覺自露圭角,好生君子幸其鑑諸。
白話文:
脾胃虛弱,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十五絡脈、四肢百骸都無法得到營養之氣的滋養,各種疾病就會因此產生。脾胃虛弱,元氣也會不足,各種疾病就會因此變化產生。脾胃虛弱,身體九個孔竅也會不通暢。
春甫閱讀東垣的各種論述,詳細闡明了《內經》中論述的百病都是由於上、中、下三焦元氣虛弱,以及身體和氣血都虛弱所導致的,這樣百病就會接連產生。東垣闡述了脾胃不足無法充實三焦,是導致各種疾病產生的原因,所以撰寫了《脾胃論》和《內外傷辨》,再三叮嚀,誠懇切實,目的是要消除千百年來的疑惑,實在是對百姓有功勞,闡發了《內經》的奧秘,開啟了世俗醫生的盲點。然而,現在的醫生習慣了不加思考,只執著於現成的藥方來診斷疾病用藥,這就像在船上刻記號來找掉落的劍一樣,實在是太荒謬了。
疾病的表象有真有假,虛實之間相差甚遠。如果不觀察元氣,不知道脾胃是導致疾病的根源,只用藥性強烈的藥物來攻擊疾病的表象,反而會傷害元氣。甚至會讓脾胃嚴重損壞,穀氣完全消失,卻還不知不覺,仍然認為是病沒有治好,這是我所擔憂的。更不知道斷絕飲食會導致死亡,和疾病痊癒的快慢,哪個更加重要?世俗醫生的昏庸,醫術不精,反而導致誤人性命,竟然到了這種地步。唉!誰又能明白這個道理呢?這就是春甫之所以克制自己,努力學習,私下研習老人的學說,超越凡俗,登上高峰,探究根本,深入了解脾胃元氣的奧妙,所以施治時都能得心應手。這並非是敢於狂妄自誇,實在是已經掌握了其中的要領,所以說話時不覺露出了鋒芒,希望君子們能夠明鑑。
6. 張仲景者外感傷寒深知脾胃元氣之旨
漢張仲景著傷寒論,專以外傷為法。其中顧盼脾胃元氣之秘,世醫鮮有知之。觀其少陽證,小柴胡湯用人參,則防邪氣之入三陰,或恐脾胃稍虛,邪乘而入,必用人參甘草固脾胃以充中氣,是外傷未嘗不內因也。
至於陽毒升麻湯、人參敗毒散、化斑湯、黃連湯、知母葛根湯、白通湯、理中湯、炙甘草湯、橘皮湯、五味子湯、栝蔞根湯、建中等湯,未嘗不用參耆以治外感,可見仲景公之立方神化莫測。
或者只以外傷是其所長,而內傷非所知也。此減不知公之論也。何今世之醫不識元氣之旨!惟見王綸《雜著》戒用人參之謬說,執泥不移,樂用苦寒攻泄病之標,以至誤蒼生,死於非命,抑何限耶?
間有病家,疑信相半,兩弗之從,但不速其死耳,直以因循俟其元氣自盡,終莫之救而斃者,可謂知乎?況斯世斯時,人物劇繁,稟氣益薄,兼之勞役名利之場,甚至蹈水火而不知恤,耽酒色以竭其真。不謂內傷元氣,吾弗信也。觀其雜病,稍用攻擊而脾胃遂傷,甚則絕谷而死者,可以類推矣。
白話文:
張仲景寫的《傷寒論》,主要以外感病為治療依據。但其中他很重視脾胃元氣的重要性,這點卻很少有醫生知道。從他治療少陽病時,在小柴胡湯裡加入人參,就可以知道他是為了防止邪氣入侵三陰,或是擔心脾胃稍微虛弱,邪氣就會趁虛而入,所以一定要用人參、甘草來鞏固脾胃,補充中氣。這說明了外感病並非單純的外在因素,也和內在的身體狀況有關。
像陽毒的升麻湯、人參敗毒散、化斑湯、黃連湯、知母葛根湯、白通湯、理中湯、炙甘草湯、橘皮湯、五味子湯、栝蔞根湯、建中湯等方劑,也都用了人參、黃耆來治療外感病,由此可見張仲景的處方用藥真是神妙莫測。
有人認為張仲景只擅長治療外感病,對內傷並不了解,這實在是不了解他的醫學思想。為什麼現在的醫生都不懂元氣的重要性呢?只因為看了王綸《雜著》裡錯誤的說法,而不敢用人參,堅持用苦寒藥來攻瀉,導致病人病情加重,甚至喪命,實在是太多了!
有些病人,對醫生的說法半信半疑,猶豫不決,雖然不至於馬上死亡,但也只是拖延時間,等到元氣耗盡,最終還是無力回天,這難道是明智的做法嗎?更何況現在這個時代,人口眾多,體質越來越差,加上人們又忙於工作、追求名利,甚至不顧安危,沉迷於酒色,耗竭身體的精氣,如果說沒有內傷導致元氣虛弱,我是不相信的。看看那些雜病,稍微用點攻伐的藥物,脾胃就受損,嚴重的甚至會絕食而死,從這些情況可以推知元氣的重要性。
7. 東垣脾胃勝衰論
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蓋脾實而邪氣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中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肉削,即食㑊也。叔和云:多食亦飢者虛,此之謂也。
夫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顯火上行獨燎其面。《黃帝針經》云:面熱者,足陽明病。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脾為死陰,不主時也,故亦從而病焉。
形體勞役則脾病,脾病則怠情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脾既病,則胃不能獨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
大抵脾胃虛弱,陽氣不能生長,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臟之氣不生。脾病則下流乘腎,土剋水則骨乏無力,是為骨蝕,令人骨髓空虛,足不能履地。是陰氣重疊,此陰盛陽虛之證。大法云:汗之則愈,下之則死。若用辛甘之藥滋胃,當升當浮,使生長之氣旺,言其汗者,非正發汗也,為助陽也。
夫胃病其脈緩,脾病其脈遲。且其人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若火乘土位,其脈洪緩,更有身熱,心中不便之證。此陽氣衰弱,不能生髮,不當於五臟中用藥法治之,當從臟氣法時論中升降浮沉補瀉法用藥耳。若脈緩,病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或大便泄瀉,此濕勝,從平胃散。
若脈弦氣弱自汗,四肢發熱,或大便泄瀉,或皮毛枯槁發落,從黃耆建中湯。脈虛血弱,於四物湯中摘一味或二味,以本顯證中加之。或真氣虛弱及氣短脈弱,從四君子湯。或渴或小便閉澀赤黃多少,從五苓散去桂摘二味加正藥中。
以上五藥當於本證中隨所兼見證加減。假令表虛自汗,春夏加黃耆,秋冬加桂。如腹中急縮,或脈弦,加防風;急甚加甘草,腹中窄狹或氣短者亦加之,腹滿氣不轉者勿加。雖氣不轉,而脾胃中氣不和者勿去,但加厚朴以破滯氣。然亦不可多用,於甘草五分中加一分可也。腹中夯悶,此非腹脹,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藥收之。
如肺氣短促或不足者,加人參、白芍藥。中焦用白芍藥,則脾中升陽,使肝膽之邪不敢犯也。腹中窄狹及急縮者去之,及諸酸澀藥亦不可用。腹中痛者加甘草、白芍藥。甘草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法也。腹痛兼發熱,加黃芩。惡寒或腹痛覺寒,加桂。
怠惰嗜臥有濕,胃虛不能食,或沉困,或泄瀉,加蒼朮。自汗加白朮。小便不利加茯苓,渴亦加之。氣弱者加白茯苓、人參。氣盛者加赤茯苓、縮砂仁。氣復不能轉運有熱者,微加黃連,心煩亂亦如之。小便少者加豬苓、澤瀉。汗多津液竭者勿加之,是津液還入胃中欲自行也。
不渴而小便閉塞不通,加炒黃柏、知母。小便澀者加炒滑石,小便淋澀者加澤瀉。且五苓散治口渴而小便不利,無惡寒者不得用桂。不渴而小便自利,妄見妄聞,乃瘀血證,用炒黃柏、知母以除腎中燥熱。竅不利而淋加澤瀉、炒滑石。只治竅不利者,六一散中加木通亦可。心臟熱者用錢氏方中導赤散。
中滿而腹脹者加厚朴。氣不順加橘皮。氣滯加青皮一、橘皮三。氣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湯中去茯苓加黃耆以補之。如腹中氣不轉者,更加甘草一半。腹中刺痛,或周身痛者,或裡急者,腹中不寬快是也。或虛坐而大便不得者,皆血虛也,血虛即裡急。或血氣虛弱而目睛痛者,皆加當歸身。
頭痛者加川芎。若頭痛加細辛,此少陰頭痛也。發脫落及臍下痛,加熟地黃。
予平昔調理脾胃虛弱,於此五藥中加減。如五臟證中互顯一二證,各對證加藥,無不驗。然終不能使人完復。後或有因而再至者,亦由督任沖三脈為邪,皆胃氣虛弱之所致也。法雖依證加減,立方料病,不依《素問》法度耳。是以檢討《素問》《難經》及《黃帝針經》中說脾胃不足之源,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從六氣不足升降浮沉法,隨證用藥治之。蓋脾胃不足,不同餘臟,無定體故也。
其治肝心肺腎,有餘不足,或補或瀉,惟益脾胃之藥為切。經言:至而不至,是為不及,所勝妄行,所生受病,所不勝乘之也。至而不至者,謂從後來者為虛邪,心與小腸來乘脾胃也。脾胃肺中見浮大而弦,其病或煩躁悶亂,或四肢發熱,或口苦舌乾咽乾。蓋心主火,小腸主熱,火熱來乘土位,乃濕熱相合,故煩躁悶亂也。
四肢者,脾胃也。火乘之,故四肢發熱也。飲食不節,勞役所傷,以致脾胃虛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乾咽乾也。病人自以為渴,醫者治以五苓散,謂止煩渴而反加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致危亡。經云:虛則補其母,當於心與小腸中以補脾胃之根蒂也。甘溫之藥為之主,以苦寒之藥為之使,以酸味為之臣佐。
以其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則肺金受邪。金虛則以酸補之,次以甘溫及甘寒之劑,於脾胃中瀉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所勝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實。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則挾火勢,無所畏懼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或身體沉重,走注疼痛。蓋濕熱相搏,而風熱鬱而不得伸,附著於有形也。
或多怒者,風熱下陷於地中也,或目病而生內障者。脾裹血,胃主血,心主脈。脈者血之府也。或云:心主血。又云:肝主血。肝之竅開於目也。或妄見妄聞起妄心,夜夢亡人,四肢滿閉轉筋,皆肝木太盛而為邪也。或生痿,或生痹,或生厥,或中風,或生怒,或作腎痿,或為上熱下寒,為邪不一,皆風熱不得升,而木火遏於有形中也。
所生受病者,言肺受土火木之邪,而清肅之氣傷,或胸滿少氣短氣者。肺主諸氣,五臟之氣皆不足而陽道不行也。或咳嗽寒熱者,濕熱乘其內也。
所不勝乘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反來侮土。故邪入心為汗,入肝為泣,入脾為涎,入肺為痰為嗽為涕為嚏,為水出鼻也。一說下元土盛剋水,至督任沖三脈盛,火旺煎熬,令水沸騰而乘脾肺,故痰涎唾出於口也。下行為陰汗,為外腎冷,為足不任身,為腳下隱痛。或水附木勢,而上為眼澀,為眵,為冷淚。此皆由肺金之虛而寡於畏也。
夫脾胃不足,皆為血病。是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故九竅不通。諸陽氣根於陰血中,陰血受火邪則陰盛,陰盛則上乘陽分而陽道不行,無生髮升騰之氣也。夫陽氣,走空竅者也;陰氣,附形質者也。如陰附於土,陽氣升於天,則各安其分也。
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溫藥者,非獨用也;復有甘苦大寒之劑,亦非獨用也。以火酒二製為之使,引苦甘寒藥至頂而復入於腎肝之下,此所謂升降浮沉之道,自偶而奇,奇而至偶者也。(陽分奇,陰分偶。)瀉陰火以諸風藥,升發陽氣,以滋肝膽之用,是令陽氣生,上出於陰分。末用辛甘溫藥按其升藥,使大發散於陽分,而令走九竅也。
且飲食入胃先行陽道,而陽道升浮也。浮者,陽氣散滿毛皮,升者充塞頭頂,則九竅通利也。
若飲食不節,損其胃氣,不能克化,散於肝,歸於心,溢於肺。食入則昏冒欲睡,得臥則食在一邊,氣暫得舒。是知升發之氣不行者,此也。
經云: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病人飲入胃,遽覺至臍下,便欲小便。由精氣不輸於脾,不歸於肺,則心火上攻,使口燥咽乾,是陰氣太盛,其理甚易知也。況脾胃病則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有是者,乃脾胃虛;無是,則非也,亦可作明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