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三 (7)

1. 倦怠嗜臥有久暫之殊

胃主生氣,脾主運動。脾胃一虛,則穀氣不充,脾愈無所稟。脾運四肢,既稟氣有虧,則四肢倦怠無力以動,故困乏而嗜臥也。亦有食飽過傷,以致脾難運化,每食飽後,則困倦而瞌睡。此則食後暫有之,消化之後則不然也。若此者,當補脾胃而兼之消導可也。若是脾胃俱虛,飲食少進,形氣衰弱,常常倦怠者,當大補脾胃,以滋其化源,而克伐消導之劑則又不可輕用輕犯也。久久滋補,脾胃一健,而精神斯足矣,何倦怠之有哉?

丹溪云:有因脾胃受濕,沉困無力,倦怠嗜臥者,用二陳、蒼白朮六君子湯之類為主,本兼虛者,升陽除濕湯之屬。

肥人倦怠,多是氣虛有痰,宜四君、二陳加蒼朮之類及益胃湯。瘦人是熱,黃芩、白朮之類。飲食太過轉運不及者,宜加味保和丸和中湯之屬。

2. 脈候

脈沉微無力者為虛倦怠。右關脈細濡者屬濕。右關脈弦者有食積,脈滑大者屬痰火怠惰。

3. 藥方

(仁齋)加味保和丸,治食飽後即倦怠嗜臥。(方見脾胃門。)

六君子湯二陳湯(俱見前。)

(東垣)益胃湯,治頭悶,勞動則微痛,不喜飲食,四肢倦怠,煩躁短氣,口不知味,腸鳴大便微溏黃色,身體昏悶,口乾不喜飲冷。

人參黃耆(各五分),蒼朮白朮(各一錢),陳皮半夏升麻柴胡(各六分),當歸黃芩甘草益智仁(各五分),

上水盞半煎八分,食前稍熱服。忌生冷硬物酒面。

生薑和中湯,治食不下,口乾虛渴,四肢倦怠。

人參(八分),蒼朮,白朮(各一錢),陳皮,葛根,升麻,柴胡,藁本羌活(各五分),生黃芩(一錢),酒黃(五分),生甘草,炙甘草(各三分),

上水二盞,生薑五片、棗二枚,煎一盞,食前稍熱服。

升陽除濕湯,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腸鳴腹痛,泄瀉無度,小便黃,四肢困倦。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麥芽豬苓澤瀉(各五分),益智仁,神麯,防風,羌活,升麻(各三分),蒼朮(制,一錢),

上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一盞,空心服。

4. 內傷門

李東垣以飲食勞倦為內傷不足之病,謂因飢飽不調傷損脾胃所致。蓋人之所藉以生者,脾胃為本,必賴飲食滋養。若調養失宜,勞役過傷,失其所養,則脾胃氣虛,不能升達,陷郁為熱,亦與外感發熱相似。人多誤以內傷混作外感處治,故東垣著《脾胃內傷論》,制以補中益氣湯,非為飲食有餘之立法也。王安道謂其不著飲食有餘之傷,以為白璧微瑕之誚,其亦責備之過也。

然則內傷專言其虛,而胃氣下陷主於升補,不可混言。飲食有餘之傷,可用消導。今以有餘之傷,別為脾胃一門,不得附於勞倦不足中也。學者宜於各類求之。

5. 內傷敘論

黃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岐伯曰:有所勞倦,穀氣衰少,形氣不盛,下脘不通,上焦不行,胃氣熱,熱氣蒸胸中,故內熱。

又曰:病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太陰陽明論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即內傷也。)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腹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

此見內傷外感陰陽虛實之不同也,豈容不辨內外虛實之證而處治哉?

平人氣象篇曰: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也。

通評虛實篇曰: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又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李束垣曰:歷考《內經》,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由生也。《內經》之旨,皎如日星,猶恐後人有所未達,故《靈樞經》中復申其說。經云:水穀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

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又云: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隊。

故宗氣積於胸中,上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又云:中焦之所出,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為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乎此。聖人諄復其辭而不憚其煩者,仁天下後世之心亦倦倦矣。

故夫飲食失節,寒溫不適,脾胃乃傷。此因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資助心火。火與元氣不兩立,火勝則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生氣通天論云: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聞,潰潰乎若壞都。

故蒼天之氣貴清淨,陽氣惡煩勞。病從脾胃生者,一也。五常政大論云: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陰精所奉,謂脾胃既和,穀氣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壽。陽精所降,謂脾胃不和,穀氣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病從脾胃生者,二也。六節臟象篇云: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榮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出入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

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也。膽者,少陽春升之氣。春氣升則萬化安。故膽氣春升,則餘臟從之。膽氣不升,則飧泄腸僻,不一而起矣。病從脾胃生者,三也。經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脾胃。

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此謂之氣者,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氣或乖錯,人何以生?病從脾胃生者,四也。

豈特四者,至於經論天地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六腑,及形氣俱虛,乃受外邪,不因虛邪,賊邪不能獨傷人,諸病從脾胃而生明矣。聖人旨意,重見疊出,詳盡如此,且垂戒云: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由是言之,飲食起居之際,可不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