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八 (8)
卷之八十八 (8)
1. 面部位見證歌
額紅火熱燥,青色有驚風。
青若印堂見,人驚火則紅。
忽然生黑氣,客忤祟為沖。
青在山根露,遭驚必兩重。
若遠斯處赤,瀉燥定相攻。
白話文:
額頭如果出現紅色、發熱、乾燥的狀況,可能是有火氣;如果出現青色,則可能有驚風。
印堂如果出現青色,代表受到驚嚇;如果發紅,則是有火氣。
臉上如果忽然出現黑氣,可能是被邪氣沖犯。
山根(鼻樑根部)如果出現青色,代表受到驚嚇,而且可能不只一次。
如果山根青色的部位範圍較大而偏紅,表示身體正在腹瀉、且有燥熱的症狀。
2. 察病形色歌
大病唇紅不可醫,看來眼慢不相宜。
睛青頰赤並乾黑,髮直鴉聲轉淚啼。
手足無紋指頭白,鼻乾燥熱口角垂。
昏沉口禁不開眼,便是神仙難治之。
五臟精明面上窺,假如肝病面青時。
三春白氣如形見,此病須亡余仿之。
目如赤白並青黑,面若黃時病易瘳。
目黑與青並赤白,面無黃色救無由。
白話文:
重病患者如果嘴唇紅潤,就表示病情很嚴重,難以醫治;如果眼神呆滯遲緩,也是不好的徵兆。
眼睛呈現青色,臉頰赤紅且乾燥發黑,頭髮直立,聲音像烏鴉叫般沙啞,還不斷流淚,這些都是病危的徵象。
手腳掌紋消失,指甲呈現白色,鼻子乾燥發熱,嘴角下垂,
意識昏沉、嘴巴緊閉無法張開、眼睛也睜不開,這種情況就連神仙也很難醫治了。
可以從臉上的氣色來觀察五臟的健康狀況,例如肝臟有病,臉色就會呈現青色。
如果在春天時,臉上出現像白色氣體般的徵狀,表示這個病很嚴重,可能會死亡,其他疾病也可依此類推判斷。
眼睛出現赤、白、青、黑等混雜的顏色,但如果臉色發黃,表示病情容易好轉。
如果眼睛出現黑、青、赤、白等混雜的顏色,但臉色沒有黃色,表示病情很危險,難以救治。
3. 五臟病證形色總見面部
青色者為驚積不散欲發風候。紅赤色者為熱為痰積壅盛,驚悸煩躁增進。黃色者亦為熱為食積,癥瘕痞癖疳疾。若神思昏沉,其候潮熱,氣粗困倦,或嘔嘰或瀉利。白色為寒,為肺氣不利,大腸滑泄欲作吐痢。黑色者為痛,所傳不煩變證,即為逆候。榮衛失序,為痰為惡候。
正口常紅無病,乾燥脾熱,白為虛。人中黑,腹痛蟲動;點點黑吐痢。山根紫,傷乳食,驚;青,人叫喚;黑為危。印堂青,驚;紅,驚熱;白,無病。額青驚,紅熱。兩眉紅,夜啼躁熱。兩眼黑,睛黃,傷寒。白睛黃,濕積;赤,心熱;淡紅,心虛熱;青,肝熱。太陽紅,血淋;青,驚。
兩紋青,第二驚;赤,傷寒;右青,驚;紅,驚;青,惡危候。風池紅,熱,多啼;黃,吐逆。《金匱》青筋驚。兩頰熱赤,啼哭。顴紅熱。准上、準頭近顙黃,吐利;赤,熱;紅紫,痰氣;青,驚。承漿黃,吐;青,驚。危證,目無精彩,瞳人不活,眼珠上膜赤,脈貫瞳人,俱死證也。
白話文:
臉上出現青色,表示有驚嚇造成的積滯沒有消散,可能會引發風病。臉色紅赤,表示體內有熱,或是痰液積聚阻塞,容易出現驚悸、煩躁等症狀加重。臉色黃,也表示體內有熱或食物積滯,可能會有腫塊、痞塊、腹脹、或是小兒疳積等疾病。如果精神昏沉、發燒,呼吸急促、感到疲倦,或是有嘔吐或腹瀉等症狀,可能都是這些問題引起的。臉色白表示體內有寒,或是肺氣不順暢,大腸滑泄,可能會想吐或拉肚子。臉色黑表示有疼痛,而且病情可能會發生變化,或是病況嚴重。如果氣血運行失調,可能會有痰液或病情惡化。
正常來說,嘴唇紅潤代表身體健康,嘴唇乾燥代表脾胃有熱,嘴唇蒼白代表體虛。人中發黑,表示腹痛或有寄生蟲在蠕動;人中出現黑點,表示可能會吐或拉肚子。鼻根發紫,表示可能吃太多奶或食物造成消化不良或受到驚嚇;鼻根發青,表示有受到驚嚇,或是會突然大叫;鼻根發黑,表示情況危急。印堂發青,表示受到驚嚇;發紅,表示受到驚嚇並有發熱;發白,表示身體沒有疾病。額頭發青表示受到驚嚇,發紅表示體內有熱。眉毛之間發紅,表示晚上容易哭鬧、躁動發熱。兩眼發黑,眼珠發黃,表示可能感冒受寒。眼白發黃,表示體內有濕氣積聚;眼白發紅,表示心火旺盛;眼白呈淡紅色,表示心虛有熱;眼白發青,表示肝火旺盛。太陽穴發紅,表示有血淋;太陽穴發青,表示受到驚嚇。
兩條法令紋發青,表示受到第二次驚嚇;發紅,表示可能感冒受寒;右邊法令紋發青,表示受到驚嚇;右邊法令紋發紅,表示受到驚嚇;法令紋發青,表示病情危險。風池穴發紅,表示體內有熱,容易哭鬧;風池穴發黃,表示可能會嘔吐。《金匱》提到,青筋出現表示可能受到驚嚇。兩頰發紅發熱,容易啼哭。顴骨發紅發熱。鼻樑、鼻頭接近額頭的部位發黃,表示可能吐或拉肚子;發紅,表示體內有熱;發紅發紫,表示有痰氣;發青,表示受到驚嚇。承漿穴發黃,表示可能嘔吐;承漿穴發青,表示受到驚嚇。病情危急的徵兆,眼睛無神、瞳孔不動、眼珠上出現紅色的膜、脈絡穿過瞳孔,都屬於死亡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