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七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十七 (14)

1. 老老余編(下)

薺羹(俗謂薺為東風菜。方言訛而為公爹菜,謂可以奉公爹也)

東坡與彼十三書云:今日食薺極美,天然之珍,雖不甘於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其法取薺一二升許,淨釋,入淘子米三合,冷水二升,生薑槌二兩指大,同入釜中。澆生油一蜆殼,當於羹面上,不得觸動,動則生油氣,不可食。不得入鹽醋,君若知此味則陸海八珍皆可厭也。天生此物以為幽人山居之祿,則以奉傳不可忽也。羹以物覆則易熟,而羹極爛乃佳也。

《本草》云:薺和肝氣明目。凡人夜則血歸於肝,為宿血之臟,過三更不睡,則朝旦而色黃燥,意思荒浪,以血不得歸故也。若肝氣和則血脈流通,津液暢潤。東坡嘗有詩云:時繞麥田求野薺,強為僧舍煮山羹。陸放翁亦有詩云:少著鹽醯助滋味,微加薑桂益精神。風爐歙缽窮家活,妙訣何曾肯授人。

筍鱖饌,蘇東坡回錢穆父書云:竹萌蒙佳貺,取筍蕈菘心與鱖相和,清水煮熟,用薑、蘿蔔自然汁及酒三物等入少鹽漸漸凝灑之,過熟可食,不敢獨味此,請依法制與老叟共之。

老人有性喜茹素不忍害物者,菽水之奉在家蔬藥菜,料理如法,殊益於人。枸菊芎術等苗嫩時採食之,或煮或虀,或炒或醃,悉用土蘇咸豉汁加鹽下飲甚良,蔓菁作整絕妙。不斷五辛者,春秋嫩韭,四時探薤甚益,綠豆、紫蘇、烏麻須宜貯,俱能下氣。其餘豉醬之徒食所不可少,須皆貯蓄。

肉食心不害,但以錢買猶愈於殺,第一戒慎勿殺。若肉須新鮮,少有氣息則不宜倉,爛臟損氣,切須慎之,戒之。

乳香散,治瀉痢和氣,止臟毒瀉血,腹內疼痛。

乳香(少許),訶子皮(一錢),當歸(五錢),木香(五分),

上細銼,與乳香微炒,候當歸干為度,杵為末。每服二錢,用陳米第三度泔,六分一碗煎至五分,空心午前服。此方最妙,患及百餘日者服之皆愈。

勻氣散,治老人大小便不通。

生薑(半兩),大蔥(一莖,鹽(一錢),豉(三十粒)

上搗爛,安臍中,良久便通。

香白芷散,治老人臟腑冷熱不調,裡急後重,闌門不和。

香白芷(二錢),木香(錢),茯苓,枳殼(炒。各三錢),當歸(酒洗,三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半盞,生薑少許同煎四分溫服。

七聖散,治老人腳膝疼痛,不能履地。

杜仲,牛膝(浸酒),續斷,萆薢,防風,獨活,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酒調下。

溫白丸,治老人脾胃一切病,嘔吐,瀉痢及宿食不消。

半夏(一兩,制),白朮(一兩,炒),丁香(一分),

上為末,用薑汁和飛羅面作糊丸,如梧桐子大。薑湯下十丸,空心服。腹痛並嘔逆,食後服。

木香人參散,老人和脾胃,進飲食,止痰逆,療腹疼。

白話文:

薺菜羹

(俗稱薺菜為東風菜。有些地方方言誤稱它為「公爹菜」,意思是說可以拿來奉養公公的菜。)

蘇東坡在給朋友的信中提到:「今天吃的薺菜真是美味極了,這是大自然賜予的珍品,雖然味道不如山珍海味那般濃烈,卻有著獨特的美好滋味。」他的做法是:取一兩升左右的薺菜,仔細洗淨,加入三合淘洗過的米,兩升冷水,再放入兩指大小的搗碎生薑,一起放入鍋中。在羹湯表面澆上一小杓生油,不要攪動,攪動就會產生油膩的氣味,難以入口。煮的時候不要加鹽和醋。如果能體會這種美味,那麼山珍海味都會變得索然無味。這是上天賜予隱居山林之人的一種福祉,應該好好珍惜,不可輕忽。用東西覆蓋鍋子可以讓羹湯更容易煮熟,而且要煮到非常軟爛才好吃。

《本草綱目》說:「薺菜能調和肝氣、明亮眼睛。人在夜晚時,血液會回到肝臟,肝臟是儲藏血液的器官。如果過了半夜三點還不睡覺,就會導致隔天臉色蠟黃、皮膚乾燥,精神恍惚,這是因為血液沒有回歸肝臟的緣故。如果肝氣平和,那麼血液循環就會順暢,津液也會充足。蘇東坡曾經寫詩說:『時常繞著麥田尋找野菜,勉強在僧舍裡煮些山野的羹湯。』陸游也有詩寫道:『稍微加點鹽醋來增加滋味,少許薑桂就能提振精神。風爐和陶缽是窮苦人家賴以維生的工具,這些訣竅是不輕易傳授給別人的。』」

筍子鱖魚

蘇東坡在回覆錢穆父的信中寫到:「承蒙您送來美味的竹筍,我取用竹筍、香菇、菘菜心和鱖魚一起煮熟,用薑汁、蘿蔔自然汁和少許酒,再加入少量鹽,慢慢地淋灑在魚肉上,煮到入味就可以吃了。我不敢獨自享用,請您也照這個方法做給老人家一起享用。」

有些老人喜歡吃素,不忍心傷害動物,他們在家裡吃蔬菜、藥用蔬菜,如果料理得當,對身體很有益處。像枸杞、菊花、芎藭、蒼朮等幼苗嫩的時候可以採來食用,可以用來煮、醃漬、炒或涼拌,都用土蘇、鹹豆豉汁加鹽調味,味道很好。蔓菁做成醃菜也相當美味。如果沒有忌口五辛(蔥、蒜、韭菜、薤、興渠)的人,春天可以吃嫩韭菜,四季都可以採摘薤來吃,這些都對身體很有益處。綠豆、紫蘇、黑芝麻應該儲藏起來,這些都有助於順氣。此外,像是豆豉、醬油等調味品也是日常飲食不可或缺的,都應該儲備好。

吃肉對心臟沒有損害,但用錢買肉還是比殺生來得好,第一要戒慎不要殺生。如果吃肉,要選擇新鮮的,肉質稍微不新鮮就不要儲藏,因為腐爛的肉會損害身體的元氣,一定要小心謹慎,引以為戒。

乳香散

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腹瀉痢疾、調和氣息、止住腸道毒素引起的便血、腹痛。

藥材包含:乳香(少量)、訶子皮(一錢)、當歸(五錢)、木香(五分)。

將以上藥材切成細塊,與乳香稍微炒過,等到當歸變得乾燥就停止,然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第三次的洗米水,取六分滿一碗煎到剩五分,在空腹時中午之前服用。這個藥方效果極佳,即使患病一百多天的人服用後也能痊癒。

勻氣散

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老人大小便不通暢。

藥材包含:生薑(半兩)、大蔥(一根)、鹽(一錢)、豆豉(三十粒)。

將以上藥材搗爛,敷在肚臍上,過一會兒大小便就會通暢。

香白芷散

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老人臟腑虛寒或燥熱不調,出現裡急後重(想排便卻無法順利排出的感覺),以及闌門(大腸出口處)功能失調。

藥材包含:香白芷(二錢)、木香(一錢)、茯苓、枳殼(炒,各三錢)、當歸(用酒洗過,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半杯,加少量生薑一起煎煮四分鐘,溫服。

七聖散

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老人腿腳疼痛,無法正常行走。

藥材包含:杜仲、牛膝(用酒浸泡過)、續斷、萆薢、防風、獨活、甘草(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在空腹時用酒調服。

溫白丸

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老人脾胃一切疾病,例如:嘔吐、腹瀉痢疾以及消化不良。

藥材包含:半夏(一兩,製過)、白朮(一兩,炒過)、丁香(一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汁和麵粉調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用薑湯送服,空腹服用。如果腹痛或嘔吐,則在飯後服用。

木香人參散

這個藥方可以調和老人的脾胃,增進食慾,止住痰逆,緩解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