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十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一 (4)

1. 解表熱劑

人參敗毒散,參蘇飲,葛根解肌湯,九味羌活湯,(以上方通治傷風傷寒發熱,解肌。方見傷寒門。)

(河間)六神通解散,治發熱頭痛,身熱,脈洪,無汗。

麻黃(一錢),甘草(一錢),黃芩,蒼朮(各一錢),石膏,滑石(各錢半),

水二盞,薑蔥同煎一盞,溫服。

白話文:

解表熱劑

  • 人參敗毒散、參蘇飲、葛根解肌湯、九味羌活湯:以上這些方劑都可用來治療感冒、傷寒引起的發燒,有解肌(解除肌肉緊張)的作用。(這些方劑的詳細內容請參考傷寒篇章。)

  • (河間)六神通解散:用來治療發燒、頭痛、身體發熱、脈搏洪大,但沒有出汗的情況。

藥方組成:麻黃(一錢)、甘草(一錢)、黃芩(一錢)、蒼朮(一錢)、石膏(一錢半)、滑石(一錢半)。

煎煮方法:用水兩碗,加入生薑和蔥一同煎煮至剩下一碗,溫服。

2. 攻裡熱諸劑

大金花丸(方見火門),調胃承氣湯三一承氣湯(方見傷寒門。)

當歸承氣湯,治燥熱,裡熱,鬱熱為病,或皮膚枯燥,咽乾鼻乾,或便溺結秘,俱效。

當歸,大黃(各三錢),芒硝,甘草(各一錢),

水二盞、姜一片,煎服。

(《宣明》)四生丸,治一切積熱,痰熱,風秘,積熱,常服,順肌膚耐老。

大黃,牽牛(各一兩),芒硝(五錢),皂角(六錢),

上為末,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白湯下。

(《袖珍》)積熱金花丸,治三焦積熱煩躁,臟腑秘結。

大黃(一兩),牽牛(五錢),

上為末,薄荷湯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後白湯下。

八正散,治熱,臟腑膀胱熱痛,淋澀不通。(方見淋濁門。)

白話文:

攻裡熱諸劑

大金花丸、(藥方在火門篇提到),調胃承氣湯三一承氣湯、(藥方在傷寒篇提到)。

當歸承氣湯,治療燥熱、身體內部發熱、鬱悶化熱等病症,或者皮膚乾燥、咽喉乾燥、鼻子乾燥,或者大小便秘結等情況,都有療效。

當歸、大黃(各三錢),芒硝、甘草(各一錢)。

用水兩碗,加生薑一片,煎煮後服用。

(出自《宣明方》)

四生丸,治療各種因熱積聚引起的病症,例如痰熱、風秘、積熱等,經常服用可以使皮膚潤澤、延緩衰老。

大黃、牽牛子(各一兩),芒硝(五錢),皂角(六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白開水送服。

(出自《袖珍方》)

積熱金花丸,治療三焦(上、中、下三焦)積熱引起的煩躁,以及臟腑秘結等症狀。

大黃(一兩),牽牛子(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薄荷湯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後用白開水送服。

八正散,治療身體內部發熱,臟腑、膀胱發熱疼痛,小便淋漓不暢等症狀。(藥方在淋濁篇提到)

3. 兼退表裡熱諸劑

(《宣明》)雙解散小柴胡湯大柴胡湯防風通聖散(方並見傷寒門。)

柴胡飲子,治一切積熱,肌骨蒸熱,往來寒熱,及傷寒發熱汗不解,骨蒸,肺痿喘嗽。婦人余疾,經水不通,皆治。

柴胡,人參,黃芩,甘草,當歸,芍藥,大黃(各等分),

上咀,每服七錢,水二盞煎一盞,食後服。

防風當歸飲子,治脾腎真陰虛損,肝心風熱鬱甚,陽盛陰衰,一切虛熱壅滯,悉能宣通氣血,調順飲食。

防風,當歸,柴胡,大黃(各一錢),人參,黃芩,芍藥,滑石,甘草(各七分),

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後服。

洗心散,治風熱痰滯,心經積熱,口苦唇燥,眼澀大便澀,小便赤。

當歸,芍藥,白朮(各一錢),防風,荊芥,麻黃,大黃,甘草(各七分),

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溫服。

白話文:

兼退表裡熱的各種藥方

(出自《宣明論方》)

  • 雙解散小柴胡湯大柴胡湯防風通聖散(這些方子都在傷寒篇有詳細記載。)

  • 柴胡飲子:可以治療各種體內積熱,像是肌肉骨骼發熱,忽冷忽熱,以及傷寒發熱卻無法發汗痊癒,骨蒸(感覺骨頭發熱),肺部虛弱導致的喘息咳嗽。對婦女的其他疾病,例如月經不順等,也都有療效。

藥方組成:柴胡、人參、黃芩、甘草、當歸、芍藥、大黃(各等量)。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取七錢,加兩碗水煎成一碗,飯後服用。

  • 防風當歸飲子:可以治療脾腎陰虛損耗,肝心風熱過盛,導致陽氣旺盛而陰氣衰弱,各種虛熱鬱積的症狀。能暢通氣血,調理飲食。

藥方組成:防風、當歸、柴胡、大黃(各一錢),人參、黃芩、芍藥、滑石、甘草(各七分)。

服用方法:加兩碗水和三片生薑,煎煮至剩八分,飯後服用。

  • 洗心散:可以治療風熱夾雜痰濕,心經積熱,症狀包括口苦、嘴唇乾燥、眼睛乾澀、大便不暢、小便發紅。

藥方組成:當歸、芍藥、白朮(各一錢),防風、荊芥、麻黃、大黃、甘草(各七分)。

服用方法:加兩碗水和三片生薑,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溫服。

4. 清氣分熱劑

人參白虎湯(方見傷寒門。),清心蓮子飲(方見淋症門。)

(《良方》)清氣散,治風熱壅盛,上膈煩悶。

川芎,羌活,柴胡,前胡,茯苓(各八分),人參,獨活,青皮,白朮,枳殼,甘草(各七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溫服。

白話文:

人參白虎湯(這個方子在《傷寒論》那一類有提到。),清心蓮子飲(這個方子在講淋症的類別有提到。)

(《良方》裡的)清氣散,可以治療風熱邪氣太過旺盛,導致胸膈以上部位感到煩悶的情況。

藥材包含:川芎、羌活、柴胡、前胡、茯苓(各用八分),人參、獨活、青皮、白朮、枳殼、甘草(各用七分)。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加兩碗水,放入三片生薑一起煎煮,煮到剩八分的時候,溫熱服用。

5. 涼血分熱劑

(《元戎》)四物二連湯,治血虛、虛勞發熱,五心煩熱,晝則了明,夜則發熱。

當歸,生地黃,白芍藥(各一錢),川芎,黃連,胡黃連(各八分),水盞半,加姜煎。

(《宣明》)四順清涼飲子,治血熱壅實,面赤蘊結,煩悶。

大黃(蒸),赤芍藥,當歸,甘草(各一錢),

水盞半煎八分,食後通口服。

白話文:

涼血分熱劑

(《元戎》)四物二連湯,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因為血虛、身體虛弱引起的發熱,或是手心、腳心、胸口煩熱,白天的時候還算清醒,但一到晚上就會發熱的狀況。

藥材包含:當歸、生地黃、白芍藥各一錢,川芎、黃連、胡黃連各八分。 用一盞半的水,加入生薑一起煎煮。

(《宣明》)四順清涼飲子,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因為血熱過盛,導致臉色潮紅、鬱悶不舒暢,以及感到煩悶的情況。

藥材包含:蒸過的大黃、赤芍藥、當歸、甘草各一錢。 用一盞半的水煎煮成八分,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