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八十六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十六 (11)

1. 論衰老

一曰:人之有生也,賦性於天,養命於地,百年之身,仁義而已。及其終也,清魂歸天,濁魄歸地,夫復何疑?一曰:人之生也,以生為我,以得為強,以妄為常;蟲穢之倉,愁慮之囊;或為之讓,或為之攘,均為之孳孳。一名殘忍,一名忠良。拘之則心目外寇,縱之則血氣內戕。

欲持其要,莫知所長。業識茫茫,一息不來,烏知其何往?余各以一詩遺之,其一曰:原始要終理不訛,四非莊敬怕蹉跎。平生不踐中庸地,一曲陽關沒奈何。其二曰:超凡一句絕商量,說破教君笑斷腸。一切順為生死事,莫令厭戀作心王。有人能如此,便見養生主也。大抵桑榆之景,勞逸不同,蓋勞心者甚於勞力者耳。

善為心主者,勞亦如是,逸亦如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也。人生五十者精力將衰,大法當二十日一次施泄。六十者當閉固勿泄也,如不能持者,一月一次施泄。過此皆常情也,不足為法。凡肥盛強厚者,自壯至老,衣食與藥,並用疏爽。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果宜棗柿藕,菜宜韭與蘿菔。

飲食飢時先進熱物,然後並宜溫涼及時,勿恣食黏滑燒炙煎爆辛辣燥熱之味,防有內郁風痰,外發癰疽之證。雖清瘦而素稟強實兼有痰證者,與此同法。清癯虛弱者,自壯至老,衣服與藥皆宜溫厚。性寒傷胃,腥膻鱠炙生冷油膩並宜少食。如肥而素稟滑泄虛寒易感者,與此同法。

其餘扶衰潤槁之方各類於後。

白話文:

論衰老

第一種說法是:人之所以有生命,是稟受於天的本性,靠大地來養活生命,能活到百歲的人,只要能做到仁愛和正義就夠了。等到生命終結時,清明的魂魄回歸天界,污濁的形體回歸大地,這還有什麼好疑惑的呢?

第二種說法是:人活著的時候,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以獲取利益為強大,以胡作非為為常態;就像是裝滿污穢的倉庫,充滿憂愁的袋子;有些人為了爭奪利益而互相謙讓,有些人為了爭奪利益而互相搶奪,都為了利益而辛勤奔波。有些人被稱為殘忍,有些人被稱為忠良。如果過分拘束,心靈就會被外在的慾望所侵擾;如果過分放縱,血氣就會傷害身體內部。

想要掌握其中的關鍵,卻不知道要如何做才好。人的業力和意識非常茫然,如果一口氣沒上來,又會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呢?我各自用一首詩送給你們,第一首是說:從開始到結束的道理是不會錯的,不要因為四種錯誤的觀念而害怕蹉跎時光,如果一生沒有走在中庸之道上,到了要說再見的時候,也只能無可奈何。第二首是說:超越凡俗的一句話是無法商量的,說破了道理只會讓你笑到斷腸。一切都順應生死法則,不要讓貪戀和執著佔據內心。如果有人能做到這樣,就能看見養生的真諦。

大抵來說,人到了晚年,會因為勞動和安逸不同而有不同的情況,但操勞心神的人比勞動身體的人更為勞累。

善於掌握心神的人,無論是勞累還是安逸,都能保持心境平和,就像魚喝水一樣,水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人到了五十歲,精力會逐漸衰退,大約每二十天可以行房一次。到了六十歲,應該要閉藏精氣,不要再洩精,如果無法做到,一個月可以行房一次。超過這個年齡,都屬於常情,不足以作為法則。凡是肥胖強壯的人,從年輕到年老,飲食和藥物都要使用疏通順暢的方式。肉類雖然可以多吃,但不要多過於吃飯。水果適合吃棗子、柿子和蓮藕,蔬菜適合吃韭菜和蘿蔔。

吃飯的時候,肚子餓了要先吃熱的東西,然後可以吃溫涼的食物,並且要適時適量,不要放縱自己吃黏膩滑潤、燒烤煎炸、辛辣燥熱的食物,防止體內產生內鬱的風痰,或引發外表的癰疽。即使是清瘦但體質強壯並且有痰證的人,也適用相同的方法。清瘦虛弱的人,從年輕到年老,衣服和藥物都要穿的、用得溫暖厚實。因為體質虛寒會傷胃,所以腥味重的、生冷的、油膩的食物都應該少吃。如果是肥胖又容易拉肚子、體質虛寒容易感冒的人,也適用相同的方法。

其他關於扶助衰老、滋潤枯槁的方法,將在後面分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