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

1.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序

夫釋縛脫艱,全真導氣,拯黎元於仁壽,濟羸劣以獲安者,非三聖道,則不能致之矣。孔安國序《尚書》曰: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班固《漢書·藝文志》曰:《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乃其數焉。雖復年移代革,而授學猶存;懼非其人,而時有所隱。

故第七一卷,師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耳。然而其文簡,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遐邇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徵,驗之事不忒,誠可謂至道之宗,養生之始矣。

假若天機迅發,妙識玄通,藏謀雖屬乎生知,標格亦資於古訓,未嘗有行不由徑,出不由戶者也。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隱,或識契真要,則目牛無全。故動則有成,猶鬼神幽贊,而命世奇傑,時時間出焉。則周有秦公,漢有淳于公,魏有張公、華公,皆得斯道之妙者也。咸日新其用,大濟蒸人,華葉遞榮,聲實相副,蓋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白話文:

釋放束縛、解除困境,使人恢復本真、導引氣機,拯救百姓於仁愛長壽之中,幫助體弱之人獲得安寧,這些都不是一般人的能力可以做到的,唯有三聖之道才能成就。孔安國在《尚書》序言中說:伏羲、神農、黃帝的著作,稱為三墳,講述的是大道。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說:《黃帝內經》共十八卷,其中《素問》九卷,《靈樞》九卷,就是它的全部內容。雖然時代變遷,但傳授醫學的傳統仍然存在,只是擔心遇到不適合的人,而將一些重要的內容隱藏起來。

因此,第七十一卷就被師長們收藏起來了,現在人們只能接觸到八卷。儘管如此,《黃帝內經》的文字簡潔,卻包含廣泛的思想,道理深奧,趣味無窮。它闡述了天地萬物的變化規律,陰陽的運行軌跡,事物變化的原因,以及生死之道的奧秘。不用刻意尋找,就能在遠近各地發現相同的道理;不用特意約定,就能在幽深明朗的地方找到契合之處。仔細研究它的言論,就會發現它有跡可循;驗證它所記載的事實,就會發現它無比真實。可以說,《黃帝內經》是至高無上的道理之本源,是養生之道之起始。

假設一個人天賦異稟,智慧通達,雖然他的謀略源於天生,但他的品格修養卻需要依靠古人的教誨。從來沒有人可以不走正道而有所成就,也不可能不遵守規矩而有所建樹。但如果一個人能夠專心致志,深入探究,用心領悟其中的真諦,就能達到“目牛無全”的境界。因此,他的一舉一動都會有所成就,就像有神靈在暗中幫助他一樣,而那些具有非凡才能、能夠改變時代的人也因此不斷地湧現。例如周朝的秦公,漢朝的淳于公,魏朝的張公、華公,他們都精通醫道,並以此造福百姓。他們不斷革新醫術,拯救了無數生命,師承的光輝一代代延續,名聲和實績相互印證,這就是醫道教化的力量,也是上天的恩賜。

冰弱年慕道,夙好養生,幸遇真經,式為龜鏡。而世本紕繆,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懸隔,施行不易,披會亦難。歲月既淹,襲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別立二名;或兩論併合,而都為一目,或問答未已,別樹篇題;或脫簡不書,而云世闕。重合經而冠針服,並方宜而為咳篇;隔虛實而為逆從,合經絡而為論要;節皮部為經絡,退至道以先針。諸如此流,不可勝數。

且將升岱嶽,非徑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乃精勤博訪,而並有其人。歷十二年,方臻理要,詢謀得失,深遂夙心。時於先生郭子齋堂,受得先師張公秘本,文字昭晰,義理環周,一以參詳,群疑冰釋。恐散於末學,絕彼師資,因而撰注,用傳不朽。兼舊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

白話文:

我自年輕時便嚮往醫道,熱衷養生之道,幸運地遇見了真經,視之為圭臬。但當時醫學典籍雜亂無章,篇目重複,前後矛盾,文義脫節,難以實踐,更難理解。時間久了,這些弊病也就成了習慣。有些篇章重複出現,卻冠以不同的名稱;有些論述被合併在一起,卻歸屬於同一類目;有些問答尚未結束,便另起新篇;有些內容簡略不全,卻說是世人遺漏。針灸、服藥、方宜、咳嗽,都被混在一起;虛實、逆從,都被割裂開來;經絡、皮部,卻又互相混淆。類似這種情況,不勝枚舉。

想要登上泰山,沒有道路怎能到達?想要前往扶桑,沒有船隻又如何能去?於是,我勤奮地遍訪名醫,終於遇到了志同道合之人。經過十二年的努力,才真正理解醫學的精髓。我仔細詢問他們的經驗和失誤,終於實現了多年的心願。後來,我在郭子齋先生的書房,得到了張公的秘本,文字清晰,義理周全,我仔細研讀,心中所有的疑惑都煙消雲散。我擔心這些醫學知識散落在學術界,斷絕師承,便決定撰寫註解,讓這些知識流傳後世。我將所有珍藏的醫書,整理成八十一篇二十四卷,編成一部醫學典籍。

冀乎究尾明首,尋注會經,開發童蒙,宣揚至理而已。

其中簡脫文斷,義不相接者,搜求經論所有,遷移以補其處;篇目墜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義。篇論吞併,義不相涉,闕漏名目者,區分事類,別目以冠篇首;君臣請問,禮儀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錯簡碎文,前後重疊者,詳其旨趣,削去繁雜,以存其要;辭理秘密,難粗論述者,別撰《玄珠》,以陳其道。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古今必分,字不雜揉。

庶厥昭彰聖旨,敷暢玄言,有如列宿高懸,奎張不亂,深泉淨瀅,鱗介咸分。君臣無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齡之望。俾工徒勿誤,學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屬。千截之後,方知大聖之慈惠無窮。時大唐寶應元年歲次壬寅序。

白話文:

希望能徹底研究經典,深入探討經注,啟發初学者,傳播至理。

那些文字簡略、意義不通的,就從經論中尋找相關内容,挪移過來補充;篇章名稱遺失、意思不明的,就根據其意旨,添加文字以明其義。篇章内容混杂、意義不相關、缺少標題的,就分门别类,添加標題於篇首;君臣问答、禮儀不合的,就考究尊卑,增补文字以彰顯其意;错乱的简短文字,前後重複的,就仔细考究其意旨,刪去繁杂,保留精要;语言深奥,难以粗略阐述的,就另撰《玄珠》,以陳述其道理。凡是添加的文字,都用红色标注,使古今分明,避免混淆。

希望能够彰顯聖賢的旨意,暢達深奥的道理,如同星辰高悬,井然有序,深泉清澈,鱼鱗清晰分明。君臣之間沒有冤枉,百姓都有長寿的希望。讓工匠不再誤解,學者更加明白,大道流行,美名流传。千年之後,才能明白聖賢的慈悲恩惠無窮。大唐寶應元年壬寅年序。

2. 校上內經素問表

臣聞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者,往聖之光務;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黃帝之御極也,以理身緒餘治天卜,坐於明堂之上,臨觀八極,考建五常。以謂人之生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蕩,內有喜怒之交侵,天昏札瘥,國家代有。將欲斂時五福,以敷錫厥庶民,以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後世。於是雷公之倫,受業傳之,而《內經》作矣。

歷代寶之,未有失墜。蒼周之興,秦和述六氣之論,且明於左史。厥後越人得其一二,演而述《難經》。西漢倉公傳其舊學,東漢仲景撰其遺論,晉皇甫謐次而為《甲乙》,及隋楊上善纂而為《太素》。時則有全元起者,始為之訓解,闕第七一通。迄唐寶應中,太僕王冰篤好之,得先師所藏之卷,大為次注,由是三皇遺文,爛然可觀。

白話文:

臣聞:凡是安居樂業的人,不可忘記潛在的危機;凡是存活於世的人,不可忘記滅亡的可能性。這是歷代聖賢所重視的道理。

君主應該關心百姓的疾苦,體恤百姓的隱私,這是君主深厚仁德的體現。

昔日黃帝君臨天下,以治理自身為基礎,研究天命、占卜吉凶,坐在明堂之上,俯瞰四方,考察五常之道。他認為人體是由陰陽二氣構成,依靠食物和顏色來滋養,外受寒暑交替之氣的影響,內受喜怒哀樂之情的侵襲,因此容易生病,國家也因此一代代更迭。

黃帝想要廣集五福,施惠於百姓,於是與岐伯一同探索天文星象,探究地理環境,遠方尋求珍貴藥材,近處觀察自身身體,互相討論難題,並將這些知識整理成法典,留給後世。

於是雷公等醫學家繼承了黃帝和岐伯的醫學思想,並將其整理成《內經》。

歷代醫家都視《內經》為珍寶,沒有人敢於丟棄。周朝興起時,秦和等人研究了六氣之論,並將其融入史書。

後來越人理解了《內經》中的部分內容,將其整理成《難經》。西漢的倉公傳承了《內經》的傳統醫學,東漢的張仲景繼承了《內經》的精髓,寫下了自己的醫學論述。晉朝的皇甫謐整理了《內經》,著成《甲乙經》,隋朝的楊上善撰寫了《太素》。

後來,全元起開始為《內經》寫解說,但缺少了第七十一篇。直到唐朝寶應年間,太僕王冰對《內經》十分喜愛,得到了老師留下的《內經》卷軸,並為其寫了註解。從此,三皇五帝時期的醫學遺產得以完整地流傳下來。

惜乎唐令列之醫學,付之藝技之流,而薦紳先生罕言之。去聖已遠,其述晻昧,是以文注紛錯,義理混淆。殊不知三墳之餘,帝王之高致,聖賢之能事;唐堯之授四時,虞舜之齊七政;神禹修六腑以興帝功,文王推六子以敘卦氣;伊尹調五味以致君,箕子陳五行以佐世,其致一也。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傳之以至下至賤之人,其不廢絕,為已幸矣。

頃在嘉祐中,仁宗念聖祖之遺事,將墜於地,乃詔通知其學者,俾之是正。臣等承乏典校,伏念旬歲。遂乃搜訪中外,裒集眾本,浸尋其義,正其訛舛,十得其三四,余不能具。竊謂未足以稱明詔,副聖意,而又採漢唐書錄古醫經之存於世者,得數十家,敘而考正焉。貫穿錯綜,磅礴會通;或端本以尋支,或溯流而討源;定其可知,次以舊目。

白話文:

可惜唐朝的律令將醫學列為技藝,而那些讀書人很少談論它。如今距離聖人時代已經很久了,記載也變得模糊不清,因此注釋繁雜,道理混淆。殊不知醫學是源於古代三皇五帝的智慧,是帝王的最高追求,聖賢的最高成就。唐堯制定了四季,虞舜整理了七政;大禹修煉六腑來成就帝業,文王推演六子來闡述卦象的氣運;伊尹調配五味來輔佐君主,箕子闡述五行來輔佐天下,他們追求的都是同一種道理。為何要將如此精妙的學問,傳授給最低下、最卑微的人,醫學沒有消失,已經是萬幸了。

在嘉祐年間,仁宗皇帝想到聖祖的遺事快要失傳了,於是下詔命令收集醫學典籍,並請學者校正。我等承擔校正典籍的職責,已經努力了多年。於是我們廣泛搜集了國內外各種醫學書籍,將它們匯集在一起,深入探究其義理,糾正錯誤,大約整理出了三成到四成,剩下的無法全部整理。我認為這些整理還不足以滿足聖旨的要求,也無法實現聖上的期望,因此我們又搜集了漢唐時期記載的醫學典籍,共數十家,整理並校正了它們。我們將這些典籍貫通錯綜,互相印證,互相補充;有時從根源追溯分支,有時溯流而上探尋源頭,確定了可以確定的內容,並依照舊的目錄進行整理。

正謬誤者六千餘字,增注義者二千餘條。一言去取,必有稽考;舛文疑義,於是詳明。以之治身,可以消患於未兆;施於有政,可以廣生於無窮。恭惟皇帝撫大同之運,擁無疆之休;述先志以奉成,興微學而永正。則和氣可召,災害不生,陶一世之民,同躋於壽域矣。

白話文:

這篇文章原本有六千多字的謬誤,我已經增注了兩千多條解釋。每一個字的取捨,都經過仔細考證;對於文字錯誤和疑難之處,也一一詳加說明。用這些知識來養生,可以預防疾病於未然;用於治理國家,可以使百姓生生不息。

陛下承繼大同的盛世,擁有無上的福澤;繼承前人的志向,發展微小的學問,使之永遠正確。這樣一來,和氣就能夠感召,災禍就不會發生,天下百姓都能同享長壽,達到理想的境界。

3. 陰陽篇第一

陰陽應象大論篇,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紀綱,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指陰陽言。)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此言陰陽為天地萬物生殺之本,而人物之生,莫不具此天地陰陽。)

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

白話文:

皇帝說:「陰陽是天地運行的法則,是萬物變化的根本,是生長與死亡的起源,也是精神的所在。治療疾病必須探求其根本,而這個根本就是陰陽。」所以,陽氣聚集形成天,陰氣聚集形成地。陰性靜止,陽性躁動,陽氣生長,陰氣滋長,陽氣主宰殺伐,陰氣主宰藏匿。陽氣化為氣,陰氣形成形體。所以說:天地是萬物上下之分;陰陽是血氣之男女之別;左右是陰陽運行之道;水火是陰陽的徵兆;陰陽是萬物運行的起源。因此說:陰在內,陽守之;陽在外,陰使之。

(這說明陰陽是天地萬物生長與死亡的根本,而人與物的生命,都離不開天地陰陽。)

清淨的陽氣上升為天,濁重的陰氣下降為地。地氣上升形成雲,天氣下降形成雨。雨來自地氣,雲來自天氣。所以清淨的陽氣從上竅排出,濁重的陰氣從下竅排出;清淨的陽氣流動於肌膚腠理,濁重的陰氣歸於五臟;清淨的陽氣充實四肢,濁重的陰氣歸於六腑。水為陰,火為陽。陽氣為氣,陰氣為味。味歸於形,形歸於氣,氣歸於精,精歸於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

(氣耗則傷精也。)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瀉,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

(氣得少火則生,故曰少火生氣。氣得壯火則耗,故曰壯火食氣。)

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風象雷,逆氣象陽。

白話文:

氣力耗損就會傷及精氣。精氣轉化為氣,而氣受到味覺的影響。陰氣從下竅排出,陽氣從上竅排出。味道濃郁的屬陰,清淡的屬陰中之陽;氣息濃郁的屬陽,稀薄的屬陽中之陰。濃郁的味道會導致瀉下,清淡的味道會促進通暢;稀薄的氣息容易散發,濃郁的氣息容易發熱。旺盛的火氣衰退,微弱的火氣旺盛;旺盛的火氣消耗氣息,氣息滋養微弱的火氣;旺盛的火氣散發氣息,微弱的火氣產生氣息。辛辣甘甜的味道具有發散的特性,屬於陽性;酸苦的味道具有湧泄的特性,屬於陰性。

氣息依靠微弱的火氣才能產生,因此說微弱的火氣生氣。氣息依靠旺盛的火氣才能消耗,因此說旺盛的火氣食氣。

天氣與肺相通,地氣與咽喉相通,風氣與肝相通,雷氣與心相通,谷氣與脾相通,雨氣與腎相通。六經如同河流,腸胃如同大海,九竅如同向外流出的水氣。以天地作為陰陽的來源,陽氣的汗液,以天地的雨水來命名。陽氣的氣息,以天地的疾風來命名。暴風如同雷聲,逆氣如同陽氣。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曰:何以然?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

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夫陰陽之應天地,猶水之在器也,器圓則水圓,器曲則水曲。人之氣血亦如是,故隨不足則邪氣留居之,陰陽應象也。)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陽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白話文:

天地西北方氣不足,因此西北方屬陰,所以人右耳目不如左邊明亮。同樣的,天地東南方氣不滿,因此東南方屬陽,所以人左手足不如右邊強壯。這是因為東方屬陽,陽氣精華向上匯聚,導致上半身明亮而下半身虛弱,因此耳目聰明,手足不便。而西方屬陰,陰氣精華向下匯聚,導致下半身充實而上半身虛弱,因此耳目不聰明,手足靈活。

因此,當人體受到外邪侵襲時,邪氣在上半身則右邊較嚴重,邪氣在下半身則左邊較嚴重,這是天地陰陽無法完全平衡,導致邪氣停留的原因。

就如同水依容器的形狀而改變,人體氣血也同樣受陰陽影響。因此,人體氣血不足的地方就會留住邪氣,這是陰陽應象的道理。

寒氣極度寒冷會轉化為熱氣,熱氣極度炎熱會轉化為寒氣。寒氣產生濁氣,熱氣產生清氣。清陽之氣在下,會導致腹瀉,濁氣在上,會導致胃脹。這是陰陽反轉,導致疾病逆行的現象。

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則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犯此三時,形乃困薄。

(皆所以順陽氣也,陽出則出,陽藏則藏。暮陽氣衰,內行陰分,故宜收斂,以拒虛邪。順此三時,天真久遠。)

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閉,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白話文:

生氣通天論說,陽氣就像太陽一樣來自天賦,失去它,就會折損壽命,無法顯揚。因此,天運應該以日光明亮為法則。陽氣向上運行,負責保護外在。所以,陽氣一天之內主導外在,清晨人氣生發,中午陽氣最盛,傍晚陽氣已虛,氣門就會關閉。因此,傍晚要收斂身心,不要勞累筋骨,不要接觸霧露,違反這三點,身體就會虛弱。

陰氣藏精,負責生長和活動,陽氣守護外在,負責堅固。陰氣不足以抗衡陽氣,就會脈象微弱快速,甚至發狂。陽氣不足以抗衡陰氣,就會五臟氣血失衡,九竅不通。總之,陰陽的關鍵在於陽氣要密閉才能堅固。兩者失調,就像春天沒有秋天,冬天沒有夏天一樣。因此要調節陰陽平衡,這就是聖賢之道。陽氣過盛無法密閉,陰氣就會消失。陰平陽閉,精神才能正常;陰陽分離,精氣就會耗竭。

(陰應於內,陽衛於外。起者,起而應也。亟者,數也。外有所召,則內數起以應之。如外以順召,則心以喜起而應;外以逆召,則肝以怒起而應,故曰起亟。陰陽之要在於陽密,陽密則固而中和且平。若陰陽不和,則是偏陰偏陽,而絕陰陽之道。聖人惟貴密守,因而和之,有以節度,則自然陰平陽閉,精神治。否則陽離陰厥,精神絕矣。)

金匱真言論,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臟腑中之陰陽,則臟者為陰,腑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也。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皆陰陽表裡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此言陰陽之中,而又有陰陽者焉,可見天人一理相為應孚,晝夜臟腑則同矣。)

白話文:

內在屬陰,外在屬陽。內在應對外在的變化,經常性的反應,外在有所召喚,內在就會頻繁地回應。比如,外在以順暢的方式召喚,內在的心臟就會以喜悅的方式回應;外在以逆反的方式召喚,內在的肝臟就會以憤怒的方式回應,這就是所謂的頻繁回應。陰陽的要旨在于陽氣的密閉,陽氣密閉則身體堅固,內在和諧平和。如果陰陽失衡,就會偏向陰或偏向陽,而失去陰陽之道。聖人珍貴的是密閉守藏,從而使陰陽和諧,有節制地運作,這樣就會自然地陰平陽閉,精神安定。否則,陽氣外泄,陰氣衰竭,精神就會消失。